?

以《紅高梁》為例淺析從小說到電視劇的改編

2016-12-20 23:03秦曉文占琦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電視劇紅高粱改編

秦曉文?占琦

摘要:小說改編為電視劇要最大限度地發揮電視劇的優勢,從電視劇的角度表現出與文學作品不同的藝術美。本文通過宏觀與微觀個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改編為電視劇的成就和不足,并以其為例論述小說改編為電視劇的基本情況,分析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優點和缺點,并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方法。

關鍵詞:紅高粱;改編;電視??;文學

小說《紅高粱家族》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學精神,在張藝謀電影《紅高粱》的推動下,加之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浪潮,在媒介重心由文字向影像轉移的過程中,將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已是順勢而為。以《紅高粱》為例,根據電視劇改編的基本情況,通過對小說和電視劇的對比分析電視劇《紅高粱》改編的優缺點,為小說乃至所有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提供借鑒具有重要意義。

一、《紅高梁》改編基本情況分析

小說《紅高梁家族》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上演的一幕幕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故事,其中穿插了“爺爺”、“奶奶”和愛情故事和抗擊日寇的民族故事。電視劇《紅高梁》在情節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對小說有一定改編。

在情節上,小說是以倒敘和插敘的方式來記敘發生在高密東北鄉的故事,以“我父親”和余占鰲司令的隊伍去膠平公路伏擊敵人的汽車隊的偉大事跡開篇,在接下來的敘述中穿插著“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愛情故事、日本人對高密百姓的欺辱、“我爺爺”作為土匪和黑眼等人的對抗等事件。而電視劇則是由前任高密的吳縣長被殺和新任縣長朱豪三的走馬上任緩緩拉開序幕,運用順敘的手法,將余占鰲作為土匪的抗日活動作為一條線索與余占鰲和戴九蓮兩人的愛情這另一條線索交叉進行描寫。

“九月九,釀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每年九月初九,高粱成熟該釀新高粱酒時,都得拜酒神,酒神保佑著高密人民釀好酒。小說中并沒有“祭酒神”的片段,這一首《酒神曲》最先出現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中,在電視劇《紅高粱》中唱響《酒神曲》是在第7集九兒送大少奶奶去縣里戒煙回來在院子里聽到《酒神曲》響起,到燒鍋上觀看羅漢帶領眾人“祭酒神”,強壯而豪情,整個“祭酒神”的過程讓人震撼,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習俗既是對酒神的尊敬,也是一種祈福的方式,使酒神保佑后人釀好酒。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電視劇《紅高粱》中余占鰲的人物形象與小說幾近相同,而對戴鳳蓮的人物形象則稍有改動。小說中“我奶奶”戴鳳蓮既是個性解放的先驅、婦女自立的典范,是抗日的女英雄,也是一位風流的女子。小說中她和多個男人有私情,她在花轎上偷看轎夫赤裸的脊背,和“我爺爺”余占鰲在高粱地里野合,在羅漢大爺要離開單家單家時,奶奶倚在草垛上,摟著羅漢大爺的肩,“留下吧,你要我……我也給你……”雖然關于奶奶是否與劉羅漢有染,現已無法查清,但“我奶奶”什么事都敢干,只要她愿意,所以這也并非是空穴來風;她還與黑眼有私情,被爺爺看到,致使爺爺和黑眼決斗。

而電視劇《紅高梁》中用“九兒”這個乳名來代替“戴鳳蓮”,讓人感到親切,同時也表現出她的單純、善良。劇中一改小說中戴鳳蓮的風流,刪除了她與劉羅漢、黑眼等人不清不楚的關系,對感情忠貞不二。

二、《紅高梁》改編得失分析

由小說《紅高梁家族》改編后的電視劇《紅高梁》在環境選擇、人物設置、情節安排和拍攝技巧上都有成功之處。

在環境選擇上,電視劇版《紅高粱》在山東高密拍攝,完全按照小說中故事發生的地點和季節,導演注重細節真實,特地選擇“高粱紅了”的時候拍攝,天空和高粱都呈現出它們原本的樣子,給人輕松明快的感覺。

電視劇發揮敘事的特長,拓寬了時間跨度。小說中對戴鳳蓮的個人經歷和婚前的家庭情況沒有過多介紹,而電視劇中為她構建了一個婚前的家庭,還增加了她在婚前與張俊杰兩小無猜、情投意合的甜蜜戀情,使人物在縱向上得到延伸。

在情節安排上,莫言的本意是描寫抗日戰爭的歷史及戰爭下人物靈魂的變化,但是在電視劇大眾化的今天,情感戲、宮斗戲似乎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為了能在今天這個時代講述上個世紀的故事,電視劇中將對莫言原著小說的理解和當下觀眾的審美趣味融合起來,在劇中增加了許多情感戲,宅門宮斗戲。

在拍攝技巧上,電視劇注重紅高粱的場景、顛轎的過程、釀酒的儀式,每一次對高粱地慢鏡頭的拍攝,都營造了不同的氛圍,將九兒在轎中的細微表情都盡收鏡頭下,對轎夫的身體特寫凸顯出陽剛之氣。凸顯了電視劇《紅高粱》的藝術感染力,將人物的悲劇美襯托得飽滿強烈,升華了電視劇的藝術效果。

雖然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不足之處仍然存在。例如電視劇不如原著留給人更多想象的空間,影像、聲音相比于文字在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方面確實有所欠缺。電視劇在表現野性方面,沒有原著那般強烈,尤其體現在余占鰲對待九兒的態度上,原著中余占鰲是兩人感情的主導者,無論是兩人感情的開始還是余占鰲的出軌,都表現了余占鰲的霸道、野性;而在電視劇中倒是將九兒的野性表現得有些過火,使九兒失去了女兒家應有的溫柔。電視劇丟掉了小說本身所堅守的核心——對酒神精神的高歌、對民間抗日的書寫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對當下的反思;電視劇追求“價格內核”,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增加了許多虛擬的橋段,過分注重觀眾的視覺感受,存在著背離原著的現象。

三、小說改編成電視劇要注意有問題

中國從來不缺優秀的文學作品,缺少的是改編的能力。放眼整個文學界,沈從文,巴金,老舍,魯迅等大家的作品,很少有人敢改編?!案木帯?,說到底是一份“出力不討好”的差事,因為改編既要尊重原著,又要面對受眾,改的太多,背離原著,改的太少,則又一成不變,沒有新意。那么,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在改編時要從電視媒介的傳播規律和電視藝術獨特的創作規律出發,以聲畫造型為傳播方式,運用藝術的審美思維,把握和表現客觀世界,通過塑造鮮明的屏幕形象,達到以情感人的屏幕藝術形態。

其次,電視劇面對的都是普通大眾,所以在改編時要求改編內容要充分考慮電視劇的接受群體,要符合觀眾的審美層次。這就需要編劇團隊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將當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融入到電視劇的創作之中。電視劇的播出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能像電影在短時間內結束放映,而且在播出期間,觀眾會因為自己的小事或者廣告的插入中斷觀看。在這一方面,就要求編劇要把吸引觀眾注意力作為改編和拍攝的重點,充分發揮電視劇的敘事優勢,在電視劇中設置懸念,增加一些觀眾喜歡的情節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但也要切忌單純追求收視率而使電視劇陷入“俗”的陷阱之中。

再次,將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既要“形似”,也要“神似”,這就要求在改編時盡可能地尊重原著。例如電視劇《紅高梁》與原著相比,周迅飾演的“九兒”缺少鄉土氣息,沒有女性在愛情里的柔情似水,不符合原著讀者心中九兒的形象。在“神似”方面,電視劇中九兒的形象被刻意美化,但卻使九兒在小說中率性、另類、敢想敢做的性格表現得不足。這也就要求在改編時要充分把握原著中人物的靈魂,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要塑造出既符合觀眾心中所想又與前人不同的人物形象。

最后,電視劇雖然有著獨特的敘事優勢,但也容易導致劇情拖拖拉拉,結構松散不緊湊。評價一個改編作品的好壞不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忠實了原著,而是看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用新的媒介創作的作品,是否最大限度地運用了該媒介的敘事優勢,是否具有藝術魅力和打動人心的感染力。所以,改編不能止于“改”和“編”,更要創造,用小說和電視劇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魅力,這是對編劇改編能力的重大考驗。

參考文獻:

[1]杰·瓦格納.改編的三種形式[J].世界電影,1982,4.

[2]莫言.紅高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9-99.

[3]許林娟.莫言小說《紅高粱》及其改編電視劇的探究[D].漢中:陜西理工學院,2015.

[4]毛凌瀅.從文字到影像: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27-238.

猜你喜歡
電視劇紅高粱改編
紅高粱
莫言自稱再也寫不出《紅高粱》了
走近紅高粱
不同情境中語言間轉換的處理
傳統電視媒體的節目編排與發展出路
農村題材電視劇改編設想
IP熱潮下網絡文學影視化的理性發展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編策略
中韓兩國對真實事件的電影改編理念
影像圓融:小議多元敘事視角的選擇性后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