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中的應用

2016-12-20 15:45張冬英郭婷
中國當代醫藥 2016年28期
關鍵詞:品管圈老年患者

張冬英++郭婷

[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的老年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5年8月25日~10月31日的216例住院患者設為對照組(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將2015年12月1日~2016年3月31日的356例住院患者作為觀察組(開展品管圈活動后)。比較兩組的佩戴情況及因身份識別不當所致的醫療差錯/事故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未佩戴手腕帶及手腕帶信息不符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00% vs 12.04%,0 vs 3.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的腕帶標識不清及腕帶脫落發生率比較(0.84% vs 3.32%,2.25% vs 2.3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因身份識別不當所致的醫療差錯/事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16.67% vs 6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開展品管圈活動是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的有效辦法,可減少差錯的發生率。

[關鍵詞]品管圈;身份識別;手腕帶;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 R197.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0(a)-003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wearing rate of wrist-band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Methods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216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August 25 to October 31 in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carrying out the QCC activity),356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December 1 in 2015 to March 31 in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carrying out the QCC activity).The wear condition and the medical errors and accidents caused by improper identif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n-wearing wrist-band and inconsistent information of wrist-b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00% vs 12.04%,0 vs 3.24%),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t clear identification wrist-band and wrist-band shed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0.84% vs 3.32%,2.25% vs 2.30%).The incidence rate of medical errors and accidents caused by improp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6.67% vs 64.29%),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Carrying out QCC activit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wearing rate of the wrist-band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which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rrors.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Status identification;Wrist-band;Elderly patient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相同、相近或互補的全體員工參與的方式,集思廣益,按一定的活動程序,持續不斷地推行管理、改善工作場所及提高工作質量的方法,通過輕松愉快的現場管理方式,使每個員工自發參與管理活動,使之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從而充分調動個人積極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1-3]?;颊呱矸葑R別是《住院患者安全目標》的重要內容,而腕帶作為患者身份識別的標識工具,是臨床工作者查對的重中之重,是保障住院患者安全的一道防線[4-6]。我科為老年干部保健科,患者高齡,五感減退,具有反復入院、住院時間長、基礎疾病多等特點,且患阿爾茨海默病者常見,身份識別困難,存在安全隱患。邱麗玉等[7]的研究顯示,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未佩戴率為38.90%,而李文娟等[8]的研究表明,因患者身份識別不當導致的護理差錯和事故發生率為0.02%,因此,規范使用手腕帶對實現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意義非凡。2015年在本院護理部的帶領下,本科積極開展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及患者滿意度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干部保健科2015年8月~2016年3月的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5年8月25日~10月31日的216例住院患者設為對照組(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其中男121例(56.00%),女95例(44.00%);年齡為(83.0±1.3)歲。將2015年12月1日~2016年3月31日的356例住院患者作為觀察組(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其中男206例(57.90%),女150例(42.10%);年齡為(83.4±1.5)歲。兩組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 我科于2015年8月1日正式成立品管圈螢火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包括14名小組成員,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座談會等形式組織全體圈員參與活動。采取頭腦風暴的方式,針對臨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進行評價,最終確定主題為“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

1.2.2現狀調查 圈員在護長領導下每日對患者佩戴手腕帶情況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患者未佩戴手腕帶(包括自行取下)、手腕帶信息與患者信息不符、手腕帶置于口袋或床頭桌。對照組中,41例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8.90%,其中未戴手腕帶者26例(63.41%);腕帶信息與住院患者信息不符者7例(17.07%),均為二返患者,入院日期與實際不符;腕帶脫落5例(12.20%);腕帶字跡模糊3例(7.32%)。目前改善重點為未戴手腕帶及腕帶信息與住院患者信息不符及腕帶脫落,累計百分比為92.68%。

1.2.3要因分析 圈員依據魚骨圖分析法[9-11],收集數據對老年住院患者佩戴手腕帶依從性差進行系統分析,原因包括以下方面:①不了解佩戴手腕帶的作用;②戴著不方便,尤其是洗澡的時候;③戴了和沒戴一樣,也沒人看;④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患??;⑤佩戴過敏;⑥佩戴不舒服;⑦覺得是一種人格侮辱,只有動物和犯人才有編號腕帶;⑧腕帶時刻提醒自己是患者,傷心;⑨有些醫務工作者思想陳舊,不夠重視腕帶標識制度。

1.2.4目標設定 設定2016年3月31日前患者佩戴手腕帶不合格率由18.90%下降至4.89%。圈能力定為80%。依品管圈計算公式計算目標值,即目標值=現狀值-改善值=現狀值-(現狀值×圈能力×改善重點)。根據以上調查數據,目標值=18.90%-(18.9%×80%×92.68%)=4.89%。

1.2.5制訂對策及實施 針對影響老年住院患者佩戴手腕帶依從性的原因制訂相應對策并嚴格實施。①加強教育:組織醫務人員學習腕帶標識制度,使其重視腕帶標識;向家屬及陪護進行風險意識教育,告知為老年患者佩戴腕帶的目的及注意事項,避免患者及家屬、陪護自行拆除腕帶;把握重點時間段,在患者入院前三天,每天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腕帶制度教育;不定期抽查護士、家屬及陪護的腕帶知識知曉情況。②加強監察,建立獎懲制度:每日以晨間交班、責任護士查房、高責護士抽查等方式檢查手腕帶佩戴情況;制訂科室腕帶管理制度,規范腕帶佩戴方式,加強對患者手腕帶佩戴的監管,進行量化考核,與工作績效掛鉤;③與醫藥器材公司合作,研發抗過敏、防水、質地柔軟、有韌性、時尚美觀的腕帶,搭扣為不可逆一次性用品,以確保標識正確;腕帶上應注明住院號、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入院日期,字跡工整清晰。④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佩戴位置,盡量滿足患者保護隱私及美觀的需求[12-16]。

1.2.6評價方法 對試驗組的腕帶佩戴情況進行調查,并比較兩組的佩戴情況及因身份識別不當所致的醫療差錯/事故情況。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腕帶佩戴不合格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的未佩戴手腕帶及手腕帶信息不符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的腕帶標識不清及腕帶脫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因身份識別不當所致醫療差錯/事故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中14例發生醫療差錯/事故,其中9例(64.29%)因身份識別錯誤導致;觀察組中12例發生醫療差錯/事故,其中2例(16.67%)因身份識別錯誤導致。觀察組因身份識別不當所致的醫療差錯/事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住院患者具有高齡、五感減退、多次入院、住院時間長、基礎疾病多、病情重等特點,且患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常見,身份識別困難,存在安全隱患[17],因此,佩戴手腕帶是幫助身份識別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較低,未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品管圈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要因,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不僅高效,還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管理。我院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明顯降低了佩戴手腕帶不合格率,提高了患者、家屬及陪護的腕帶標識制度知識知曉率,也提高了老年住院患者佩戴腕帶依從性,進而提高了身份識別的準確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傳統的身份識別方法是依據床頭卡直呼患者姓名或自行查看手腕帶核對,若床頭卡片被惡意或無意中調換以及患者、護士疏忽,就有可能出現因錯誤識別而導致的差錯事故。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地溝通、查對患者手腕帶上的信息,更好地實行雙人查對,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是醫院現代化、正規化醫療管理的發展方向。品管圈活動正是用一種強化的方式讓患者感受到手腕帶佩戴的重要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心理暗示,也體現了人性化的管理。傳統的查對方法是護士直呼患者的床號和姓名以及核對床頭卡,自行核對手腕帶來確認患者的身份,患者及家屬有時會以護士不禮貌、沒素質而投訴護士,從而引發護患糾紛。通過品管圈活動,護士在患者佩戴手腕帶的過程中主動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使患者家屬感到受重視,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信任度,進而提高了患者對醫療護理行為的依從性和滿意度。但在實施該活動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手寫資料太潦草,難以辨認,難以得到確切信息,使用不規范則易造成信息遺漏,這一系列問題后續將持續質量改進,爭取使老年患者手腕帶佩戴率及患者滿意度均達到100%并成為一種常態。

腕帶只是核實患者身份的工具,關鍵在于識別身份,而不僅僅是戴在患者手上,形式大于內容。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應自覺養成任何操作前、中、后通過使用腕帶來核實患者身份。此外,腕帶材質還有待改良,存在手寫信息不甚清晰等問題。隨著醫院信息系統、網絡技術的發展,可進一步改進標識手腕帶,強烈推薦有條件的醫院使用條形碼腕帶。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患者手腕帶佩戴率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對保證患者安全、提升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是防止患者身份錯誤識別的較為理想的舉措。

[參考文獻]

[1]蔡秀喬,胡躍芬.品管圈在落實患者身份識別標識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1):115-117.

[2]Zhang H,Wang L,Cai Y,et al.Application of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reduce the wait times between continuous surgeries[J].Eye Sci,2015,30(2):60-62.

[3]Wang LR,Wang Y,Lou Y,et al.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Springerplus,2013,2(1):141.

[4]Akturk Z,Dagdeviren N,Sahin EM,et al.Use of quality circles among first year medical students and impact on student satisfaction[J].Swiss Med Wkly,2002,132(11-12):143-147.

[5]Lee LC,Yang KP,Chen TY.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on a quality circle program in a Taiwanese hospital[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0,12(5):413-418.

[6]李琳鳳,張毅,呂海瑛.品管圈在我國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1):800-801.

[7]邱麗玉,徐偉英.提高患者身份識別規范執行率的品管圈實踐[J].護理學報,2014,21(9):15-16.

[8]李文娟,周紹芳,謝玲.運用品管圈降低腦卒中患者口服給藥的錯誤頻次[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11(33):153-156.

[9]梁銘會,劉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醫療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2):37-39.

[10]潘繼紅,葉寧,周立平,等.追蹤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13, 28(19):50-53.

[11]毛秋云,張偉,倪軍霞,等.品管圈活動在病區環境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9):666-668.

[12]趙振花,劉翠麗.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15(11):105-107.

[13]鐘蕊憶,梁鳳,曾柳芳,等.品管圈在急診護理質量和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77-78.

[14]張毓,周艷,唐晶.品管圈模式在護理安全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4,14(5):527-528.

[15]劉昌丹,向永玉,趙薛莉,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長期醫囑備藥差錯件數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5):534-537.

[16]王文文,蘇麗丹,陳海燕.品管圈活動在口服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5):358-360.

[17]陳麗珊,陸麗華.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安全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8-19.

(收稿日期:2016-07-28 本文編輯:祁海文)

猜你喜歡
品管圈老年患者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肺結核患者痰標本留取合格率中的應用
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
產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品管圈應用的療效分析
品管圈活動在眼科患者視力檢查中的應用及對漏查率的研究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