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2016-12-20 17:42陳超云吳杰賢洪安輝陳勁新
中國當代醫藥 2016年28期
關鍵詞: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康復治療認知功能

陳超云++吳杰賢+++洪安輝++陳勁新

[摘要]目的 研究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的應用意義。方法 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中隨機抽取8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康復組44例和綜合康復組44例。常規康復組采取常規康復治療,綜合康復組采取綜合康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康復效果;干預前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的差異。結果 ①綜合康復組神經功能康復效果優于常規康復組(P<0.01);②干預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綜合康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較常規康復組改善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干預前兩組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綜合康復組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較常規康復組改善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和認知功能,促進其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提高,對患者預后有益,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梗死;康復治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 R74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0(a)-0062-04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meaning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therapy.Methods 88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ject.The above 88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rehabilitation group (44 cases) an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group (44 cases).Patients i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us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patients i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use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of nerve function,differences in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differences in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①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group had higher nerve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compar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group(P<0.01).②Before intervention,the two groups had similar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 (P>0.05).After intervention,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group improved more obvious in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 compar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group(P<0.05).③Before intervention,the two groups had similar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P>0.05).After intervention,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group improved more obvious in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 compar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 definitely,which can improve nerve func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effectively,promote the enhancing of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s helpful to patients′ progress and worth to popularize.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Rehabilitation therapy;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Cognitive function;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腦梗死屬于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為神經內科常見、多發病,可帶來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腦梗死為康復醫學研究的重要領域,需及早采取康復治療措施,以改善患者預后,加速其病情康復,避免運動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吞咽和認知功能障礙進一步加重,提高患者獨立生活能力,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宋福聰等[1-2]均對腦梗死后的康復進行了相關研究,為進一步探討腦梗死康復的治療方法和效果,我院選取88例腦梗死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腦梗死患者中隨機抽取的88例為研究對象。將上述88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常規康復組44例和綜合康復組44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綜合康復組患者男27例,女17例;年齡43~77歲,平均(58.71±7.15)歲;其中,基底節區腦梗死19例,腔隙性腦梗死14例,多發腦梗死11例;體重42~81 kg,平均(57.15±6.46)kg。

常規康復組患者男29例,女15例;年齡45~78歲,平均(58.36±7.91)歲;其中,基底節區腦梗死20例,腔隙性腦梗死14例,多發腦梗死10例;體重42~80 kg,平均(57.27±6.41)kg。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康復組采取常規康復治療,結合患者CT檢查結果、臨床特點和癥狀,給予利尿劑、腦神經保護藥物、調脂、降壓、降糖等進行治療,并給予舒血寧20 ml+生理鹽水250 ml混合進行靜脈滴注,1次/d,持續治療14 d,根據患者情況給予簡單康復指導。

綜合康復組采取綜合康復治療。在常規康復組基礎上,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進行早期康復訓練。①體位采取仰臥或健側臥位,定時更換體位,并協助患者進行翻身、活動關節,指導患者進行床上翻身、起坐運動等訓練,以患者耐受為度,并逐漸過渡到平衡、站位、步行訓練等。同時,逐漸進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康復師指導患者進行進食、穿衣、梳頭和漱口等生活能力指導,2次/d,30 min/次[3]。②心理康復指導。腦梗死發生后,患者可出現行動障礙、語言障礙、吞咽障礙等,長期臥床加上無法正常表達內心感受,患者可出現焦慮抑郁情緒,從而進一步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康復。因此,需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采用音樂療法、深呼吸訓練、小紙條溝通等方式,樹立患者康復信心。③電刺激康復治療。對于肢體偏癱患者,可采用電刺激治療,應用低頻脈沖治療儀進行治療,30 min/次,1次/d。④針刺治療。對認知障礙患者,采用頭針治療,取患者健側頂顳前、顳后斜線,加頭維、神庭以及四神聰。頂顳線實施對刺法,而神庭、頭維、前神聰、后神聰向頭后方向,左右神聰向顳側方向。進針時,針尖與頭皮之間的角度為30°左右,快速刺入頭皮下,至針尖抵達帽狀腱膜下層時(以指下感到阻力減少為準),改為平行方向,向內刺入25~35 mm,快速捻針,捻針角度在90°~360°,然后常規留針30 min,1次/d[4]。對吞咽障礙患者,取穴百會、神庭、印堂、完骨、風池、天柱等,百會穴針刺時針尖與穴位呈15°~30°,沿皮下平刺大約1寸,以局部麻脹酸感為準,或以麻脹酸感放射至整個頭部為宜,每10分鐘行針1次,每次行針時間約2 min;風池、天柱、完骨向喉結方向針刺;印堂直刺0.1~0.3寸,采用捻轉瀉法;神庭針尖向百會方向透刺1寸,留針20 min,1次/d[5]。

兩組患者均干預2個月。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康復效果;②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的差異;③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的差異。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在患者入院時由同一組評估人員用相關量表評估1次,并在接受康復治療2個月結束時再評估1次。

神經功能康復效果根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分情況進行評估,分為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1%)、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6%)、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神經功能康復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例數/總例數×100%[6]。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康復效果的比較

綜合康復組神經功能康復效果優于常規康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2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綜合康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較常規康復組改善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干預前后兩組患者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綜合康復組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較常規康復組改善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梗死為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其發病與局部腦組織血供不足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壞死相關,需及早進行康復治療,避免遺留神經功能障礙如偏癱、失語等,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7-8]。

常規康復治療一般是給予藥物進行對癥支持和治療,如脫水利尿劑、控制感染、抗血小板、溶栓藥物等[9-10],本研究給予舒血寧治療,可有效疏通血管,促進腦梗死病灶局部供氧和供血的恢復,改善腦部微循環和缺血腦組織再灌注,但治療后患者仍需長時間臥床制動,易發生關節攣縮和肌肉萎縮,不利于其肢體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因此,需綜合其他康復措施,如肢體康復訓練、日?;顒幽芰τ柧?、電刺激等進行治療[11-12]。肢體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運動模式的協調性,促進肌力的恢復和日常運動能力、活動能力的提高。針刺治療,可刺激患者大腦皮層,促進大腦皮質功能的激活和恢復,改善大腦缺血缺氧狀態,促進缺血區側支循環重建[13-16]。低頻電刺激治療癱瘓肢體,可使肢體肌肉出現節律性收縮,改善肌肉血液循環、淋巴循環以及整體營養狀況,可改善肌肉代謝情況,延緩肌肉萎縮的發生,有助于神經再生和肌肉運動功能的恢復。張建斌等[17]的研究結果顯示,肌電生物反饋聯合早期康復對腦梗死患者有確切療效。除此之外,還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心理康復指導,提高其康復的依從性,減輕負性情緒對康復的不良影響[18]。

本研究中,常規康復組采取常規康復治療,綜合康復組采取綜合康復治療。結果顯示,綜合康復組相比于常規康復組神經功能康復效果更高,干預后綜合康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認知功能評分、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相比于常規康復組改善更顯著。

綜上所述,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和認知功能,促進其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提高,對患者預后有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宋福聰,呂洲,張璇,等.VitalStim吞咽治療儀治療急性腦梗死后不同階段吞咽障礙的療效[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4,22(3):222-224.

[2]王穎.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急性腦血栓腦梗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19(16):262-263.

[3]陳立英,廖仁昊,宋月平,等.急性期入院腦梗塞患者不同時機介入康復治療的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較[J].山西醫藥雜志,2014,25(6):665-667.

[4]代杰,項容,陳勇,等.頭針結合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最佳時間窗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3):1381-1383.

[5]龍媛熙.卒中單元模式下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期入院腦梗塞患者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25(6):1427-1429.

[6]王淑敏,蘭海燕,劉建群,等.卒中單元模式下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期入院腦梗塞患者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4):2672-2673.

[7]馬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的時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1(9):2579-2580.

[8]胡孔翠.補陽還五湯治療腦卒中恢復期及后遺癥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25(z1):81-82.

[9]周福玲,元小冬,王守紅,等.急性腦梗死康復治療對手運動中樞激活區BOLD-fMRI偏側化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6):460-463.

[10]梅櫻.腦梗塞患者采用早期中醫綜合康復護理配合現代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23(44):50.

[11]黃美.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早期中醫護理和現代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118-119.

[12]沈玉婧.腦梗塞早期中醫綜合康復療法效果觀察[J].現代養生,2014,12(4):267-268.

[13]陳立英,廖仁昊,高媛,等.康復訓練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轉歸及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含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4(16):4470-4472.

[14]李德欣,肖占森,李建華,等.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導刊,2014, 27(7):1181-1182.

[15]龐賀春,劉向榮.銀杏達莫結合早期康復訓練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語言及運動功能障礙恢復的效果觀察[J].中國藥業,2014,12(21):5-7.

[16]韓微,夏義容.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外傷性腦梗塞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4, 45(19):2958-2960.

[17]張建斌,費麗萍,李曉慧,等.肌電生物反饋聯合早期康復對腦梗死患者療效及對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34(11):1043-1045.

[18]于建波,武效芬,楊曉梅,等.頭針聯合計算機輔助訓練對腦損傷后認知障礙康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1):36-38.

(收稿日期:2016-08-16 本文編輯:王紅雙)

猜你喜歡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康復治療認知功能
連續性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康復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腦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康復訓練
針刺優選法結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臨床療效觀察
康復機器人在腦性癱瘓患兒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單灶卒中后腦梗死部位與認知功能損害的相關性研究
老年認知信息平臺的設計研究
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降纖酶聯合α—硫辛酸和單一藥物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研究及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康復護理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