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鉬靶攝影中微鈣化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

2016-12-20 18:44朱海根袁金剛
中國當代醫藥 2016年28期
關鍵詞:早期乳腺癌乳腺診斷

朱海根++袁金剛

[摘要]目的 探討乳腺鉬靶攝影中微鈣化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0年4月~2016年3月有微鈣化的38例經手術或穿刺活檢證實的乳腺癌患者,著重對鈣化顆粒的特性、鈣化與腫塊和病理分型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 乳腺癌鈣化的主要形態依次為:泥沙樣、針尖樣、小桿樣、小叉狀、團簇樣鈣化等,以等、低密度為主的鈣化,周圍伴暈征多見。微小鈣化數目>5枚/cm2者31例。浸潤性導管癌患者最多、鈣化率最高,以泥沙樣或針尖樣為主,4例原位癌為單純鈣化。單純鈣化15例,14例結節內和9例結節外見鈣化。結論 鉬靶攝影中微鈣化顆粒X線表現對乳腺癌、特別是浸潤性導管癌、原位癌的診斷有極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乳腺;早期乳腺癌;浸潤性導管癌;微鈣化;診斷;鉬靶攝影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0(a)-0149-04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gate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microcalcifications in breast cancer.Methods 38 female individuals of breast cancer with microcalcification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biopsy from April 2010 to March 2016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alifications,relation with mass and histopathology in breast cancer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usults In mammography,most microcalcifications were usually sand-shaped,pinpoind-shaped,pole-shaped,fork-shaped,clusteringly-shapde.The middle and low dense microcacifications with halo sign were seen in most breast cancer.31 cases had 5 minutes calcifications per square centimeter.IDC with microcalfications were often seen in breast cancer.These microcalcitions most were sand-shaped or pinpoint-shaped.4 cases were caicinomas in stitu with pure microcalcifications.Pure calcifications 15 cases,calcification in mass 14 cases,calcification near mass 9 cases.Conclusion In mammography,X-ray indication of microcalcification is important finding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especially caicinomas in situ and IDC on mcrography.

[Key words]Breast;Early breast cancer;IDC;Microcalcification;Diagnosis;Mammography

乳腺癌成為目前社會及臨床上一致公認的對女性健康構成嚴重危害的最大的腫瘤類疾病,且近年來我國發病率有明顯上升、年輕化趨勢,嚴重危害婦女身心健康,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關鍵[1],因此對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意義重大。鈣化又是乳腺癌最常見的一種X線征象,大約40%乳腺癌鉬靶攝影患者有微鈣化表現,而鉬靶X線檢查方法簡單、易操作,且對乳腺內病灶的鈣化數量、形態、大小及密度顯示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2]。通過乳腺病變鈣化的特征可以初步對病變的性質進行評價[3]。所以探討乳腺癌鉬靶X線片中微小鈣化顆粒的影像學特征很有必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4月~2016年3月經臨床或手術病理證實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共38例,年齡27~76歲,平均42歲,<30歲4例,30~60歲26例,>61歲8例,臨床觸診可觸及結節或腫塊19例,6例體檢無異常,2例乳頭濕疹,16例腫塊有觸痛,2例雙側乳腺發病,腋窩可觸及腫大淋巴結18例。

1.2檢查方法

應用意大利IMS公司GIOTTO乳腺X線數字化機器,圖像均經乳腺DR系統后處理,全部病例均取軸位及側斜位攝片。部分病例加攝微焦點局部加壓放大片。局部加壓及通過DR后處理技術放大150倍,使微小鈣化進一步宏觀化。對微鈣化數量記數,按最集中的1 cm2內區域統計、分類,對乳腺微鈣化的特性、與腫塊及病理分型的關系進行分析。微鈣化的密度分類方法,以鈣化周圍正常的腺體密度為參照標準,分為高、等、低密度三種類型。然后由兩名有經驗的乳腺診斷影像醫生閱片、統計,如有分歧討論統一。

2結果

2.1乳腺癌的微鈣化形態與病理分型對照

以最集中區域的鈣化進行分析、統計,乳腺癌的微鈣化形態與病理分型對照見表1。

2.2微鈣化顆粒的大小、密度、數量與分布等特性

38例微鈣化灶內存在1 cm2微小鈣化數目>5枚者31例(圖1~圖3),另7例鈣化數量稍少且分散。鈣化顆粒直徑大多<0.5 mm(圖3),4例同時見較大的鈣斑影。微鈣化灶之間特性差異性明顯。17例乳腺癌鈣化分布呈曲線型(圖4~圖5),4例分布呈片區域型(圖2)。

2.3微鈣化周圍的暈征

加壓放大及后處理技術顯示乳腺癌的微鈣化之間形態、大小、密度相似度很低,且大部分鈣化灶中心位置密度高,周圍局部或全周見密度稍低的過渡區,呈暈征表現(圖3、圖5),且周圍稍低密度邊緣不光整,呈尖角或棘狀突起,鈣化灶形態不規則,特別以等、低密度鈣化為主,共計32例,高密度6例。

2.4微鈣化顆粒與軟組織結節的關系

單純鈣化15例(圖1、圖3、圖6),結節伴鈣化23例,結節內見鈣化14例(圖7),結節外見鈣化9例,其中5例結節光整,無毛刺或蟹足表現(圖8),4例結節邊緣不規則。

3討論

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鉬靶攝影又是乳腺疾病首選的檢查手段,鉬靶攝影操作簡單,近些年由于影像檢查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乳腺X線攝影的出現使乳腺癌的早期檢出率大為提高[4],微小鈣化檢出率也明顯提高。乳腺X線中乳腺癌病例中出現鈣化灶者可達50%[5]。

3.1乳腺癌鈣化機制

乳腺癌鈣化分壞死性和分泌性兩種:灶內細胞活躍、代謝旺盛,導致局部腫瘤營養嚴重匱乏,細胞溶解、壞死,細胞內核酸分解出大量磷酸根離子,同時局部鈣離子數量也增多,堿性磷酸酶活性明顯增高,從而引起磷酸鈣鹽沉積,易沉積在腺泡和導管內,是一種慢性過程;另一種分泌鈣化是腫瘤細胞的主動過程,腫瘤細胞產生分泌小泡到細胞外基質,在小胞周圍形成鈣化,從而形成不同特性的鈣化灶。

3.2微鈣化顆粒的大小、密度、數量與分布等特性

有報道乳腺癌的鈣化直徑多<0.5 mm[6],本組病例鈣化顆粒直徑大多<0.5 mm(圖1~圖2,圖4),等、低密度為主32例,微鈣化灶之間特性差異性明顯,因鈣鹽沉積時間長短不一而形成的,邊緣不光整,形態不規則,尤其微焦點局部加壓放大片顯示更好,可以發現細小、密度較低的鈣化灶。分布也趨向集中,單位面積微小鈣化數目較多,可能為癌組織壞死和癌細胞分泌等多種原因共同作用形成,且隨著鈣化數量的增多,乳腺惡性病變的比例增高。本組31例出現簇狀分布,微鈣化數目多、鈣化點大小、密度差異性明顯,微小鈣化密集程度高對乳腺癌有重要診斷價值,可提示惡性可能。單位面積內微鈣化的數目與乳腺癌有密切的相關性。

3.3微鈣化周圍的暈征

鈣化灶中間密度高,周圍密度稍低,呈暈征表現,尤其微小鈣化周圍越明顯,對乳腺癌的診斷極有幫助,有時高密度鈣化也出現暈征,筆者推測可能與鈣化形成慢性沉積過程有關。暈征的出現與乳腺良性病變的微鈣化的邊緣光滑、銳利有著明顯區別?,F在數字化后處理技術這一點可以很好地得到顯示(圖3、圖5),暈征也可作為診斷乳腺癌的重要要素。

3.4乳腺癌鈣化的主要形態及腫瘤組織的病理類型

形態是區分良、惡性病變的最重要因素[7]。泥沙樣鈣化:微鈣化顆粒細微而均勻的小點狀,密集成堆,主要發生在小葉腺泡內,以浸潤性小葉上皮癌、浸潤性導管癌、原位癌多見;針尖樣鈣化:如折斷的針頭,平均長度為1~2 mm,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小葉上皮癌多見;小桿狀鈣化:鈣化纖細、短小,呈小桿狀,多發生在導管內癌、粉刺癌(圖1);小叉狀鈣化:呈細小樹枝狀鈣化,主要發生在末節小導管內癌;團簇狀鈣化:形狀不規則,以針尖狀、小桿狀鈣化、小叉狀和泥沙樣鈣化為主要同時伴有較大的不規則鈣斑等,常見于良性腫瘤惡變(圖8)、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導管癌、粉刺癌、單純癌、大汗汗腺癌及髓樣癌等易形成鈣化,而黏液癌、腺癌、早期髓樣癌及良性腫瘤惡性變等則較難形成鈣化[8]。一般85%~90%的乳腺癌鉬靶攝影檢查有異常征象顯示。70%的浸潤性導管癌攝影中有微小鈣化灶的發現,浸潤性導管癌又是乳腺癌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占所有乳腺癌的65%~80%,易發生鈣化,隨著乳腺X線攝影技術的應用,DCIS檢出率越來越高[9]。本組浸潤性導管癌鈣化病例數最多,本組38例中見19例鈣化(圖4、圖7),發病率及鈣化幾率均較高,浸潤性導管癌導管上皮細胞層不規則增生,發生壞死后形成鈣化或鈣鹽沉積形成,占滿管腔,沿導管走行,呈鑄形表現,鉬靶片上呈自然曲線走行分布,有一定的特征性(圖4、圖7),鈣化以泥沙、小桿、小叉樣鈣化多見,偶見團簇狀鈣化。本組病例中導管原位癌4例(圖6),均是無癥狀在乳腺體檢時發現的鈣化后經手術或穿刺而確診的,未見明顯軟組織結節影,均是單純鈣化,以泥沙樣、針尖樣鈣化為主,延導管方向走行,呈線樣表現,為分泌物淤積在囊泡和裂隙間,或沉積在導管內乳頭狀突起之間而形成。有文獻報道,微鈣化常是早期乳腺癌唯一的惡性征象[10]。國外相關報道顯示,DCIS病灶中約90%伴有微鈣化[11]。乳腺X線攝影簡單,價格便宜,診斷較準確,對乳腺內鈣化特別是部分導管原位癌僅表現出的微小鈣化檢出率高[12]。而鉬靶X線檢查鈣化敏感度高達85%[13],可見導管原位癌以單純鈣化表現為主,尤其是臨床上不能觸及軟組織腫塊的乳腺早期癌大多是由于微小鈣化的檢出而發現的,所以X線鉬靶是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檢查方法。粉刺癌乳腺導管原位癌的一種形成,中心易發生壞死,壞死物輕易擠壓而出,一般無腫塊形成(圖1)。浸潤性小葉癌發病率僅次于浸潤性導管癌,本組4例全部微鈣化呈簇狀、片區性分布(圖2),出現這種鈣化與該腫瘤的生長及浸潤方式有密切關系,與不沿乳腺導管而是在腫瘤間質內彌散生長有關。本組病例中未見黏液癌及髓樣癌鈣化病例,可能與不易鈣化有關。

3.5微鈣化與軟組織結節的關系

本組病例中結節伴鈣化23例,結節內見鈣化顆粒14例,結節外見鈣化9例,可見癌巢中心能形成鈣化,癌巢的周圍也能形成微鈣化灶,癌巢周圍鈣化的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其中5例結節光整,似良性病變,對于結節良性表現的病例中的微鈣化特性的分析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可早發現腫瘤惡變(圖8)。4例結節邊緣不規則。對于簇狀分布、等低密度的、差異性明顯的微鈣化或少量有特殊形態,即使無其他惡性征象,也可以做出診斷[14]。本組單純鈣化15例(以鈣化為唯一X線的征象),可見對微鈣化特性分析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另外,青年婦女致密型乳腺因腺體密度較高,易將乳腺癌微鈣化灶掩蓋,很難發現癌灶,這也是35歲以下的致密型乳腺癌X線鉬靶上易漏診的主要原因[15]。乳腺硬化性腺病是腺病發生的晚期階段,也可伴簇狀鈣化,極易誤診,但鈣化多為區域狀或彌散分布的小點狀鈣化,較規則、形態單一,一般都是雙側發病。

綜上所述,乳腺癌的微鈣化有一定的特征,鉬靶攝影中微鈣化顆粒X線表現對乳腺癌特別是浸潤性導管癌、原位癌的診斷有極其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巴蕾,管延升,朱玲英,等.10萬例婦女乳腺篩查影像結果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1):40-44.

[2]林歡,林漢生,梁紅,等.超聲和鉬靶X線聯合診斷2 cm以內乳腺癌的META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3, 33(11):1699-1703.

[3]解海青.多發鈣化的鉬靶X線特征及其乳腺良惡性疾病的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9):1452-1454.

[4]Hall FM.Transition to digital mammography[J].Radiology,2012,262(1):374-375.

[5]溫紹艷,韓蕓蔚,馬祥敏,等.三陰性乳腺癌的鉬靶影像表現和臨床病理特征[J].中華腫瘤雜志,2012,34(4):291-295.

[6]劉鳳梅,湯發,龔柳燕.簇狀鈣化對乳腺觸診陰性的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3,28(1):44-46.

[7]梁小燕,黃穎,許建林,等.乳腺導管原位癌與浸潤性導管癌X線征象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5,31(8):1266-1268.

[8]沈鎮宙,邵志敏.乳腺腫瘤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68-70.

[9]陳國際,楊一澎.浸潤性乳腺癌的分類進展[J].癌癥進展,2014,12(5):411-415.

[10]曹志堅.乳腺癌鉬靶X線表現特征(118例分析)[J].放射學實踐,2009,24(1):39-42.

[11]Barreau B,de Mascarel I,Feuga C,et al.Mammography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review of 909 cases with radiographic-pathologic correlations[J].Eur J Radiol,2005,54(1):55-61.

[12]劉佩芳,鮑潤賢.乳腺常規與功能及分子影像技術結合提高乳腺癌診斷水平[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49(7):481-482.

[13]Mariscotti G,Houssami N,Durando M,et al.Accuracy of mammography,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ultrasound and MR imaging in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breast cancer[J].Anticancer Res,2014, 4(3):1219-1225.

[14]趙俊京,楊光,李智崗.乳腺內微鈣化X線征象再認識[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7,23(6):790-791.

[15]韓捧銀,李智崗,谷鐵樹.青年性乳腺癌CR鉬靶上影像與病理對照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6,22(6):737-739.

(收稿日期:2016-08-10 本文編輯:王紅雙)

猜你喜歡
早期乳腺癌乳腺診斷
乳腺超聲檢查診斷乳腺腫瘤的特異度及準確率分析
乳腺貼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嗎
乳腺檢查無須避開經期?
乳腺增生會影響奶量嗎?
鉬靶X線聯合CT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
保留乳頭乳暈改良根治術聯合假體置入術治療早期乳腺癌效果觀察
高頻彩超與鉬靶X線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高頻超聲與X線鉬靶聯合應用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