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核爆,曝出了哪些困局

2016-12-20 09:18雷墨
報刊薈萃·非常關注 2016年11期
關鍵詞:核導威懾韓美

雷墨

朝鮮近年來的核導開發,給包括朝鮮自身在內的相關國家制造了一系列困局。這些困局突出表現在,各方都缺乏有效的手段,防止戰略利益受損,更談不上獲得戰略凈收益。

威懾悖論

9月26日,韓美兩國海軍在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舉行了實戰演習,演習科目是對朝鮮地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韓國海軍方面稱,這是兩國海軍例行演習之外實施的首次軍演,以向朝鮮釋放將全面應對朝鮮持續侵略行為的強烈信號。這里的“信號”在戰略上即為威懾。此前,美國B-1B戰略轟炸機分別在9月13日和21日飛赴朝鮮半島上空,傳遞的也是同樣的“信號”。

除了通過聯合軍演,韓美兩國還以戰略規劃向朝鮮發出威懾信號。9月11日,韓國國防部向國會報告“大規模懲罰報復作戰計劃”。根據這一作戰理念,一旦發現朝鮮有使用核武器的跡象,韓國將動用一切可使用的導彈力量,把平壤部分地區“從地圖上抹去”。9月21日,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在回答國會質詢時透露,韓軍有成立特種作戰部隊的計劃,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鏟除”朝鮮領導人金正恩。

簡單地說,威懾是指以迅速和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嚇住對手對自身的敵對企圖。朝鮮堅持不懈的核導開發,提升了針對韓國乃至美國的戰略威懾。韓美則以更現代化、專業化的威懾手段予以回應。從這些年的較量來看,美韓與朝鮮都陷入了一種“威懾悖論”。一方面,美韓強大的威懾力量嚇阻了朝鮮對韓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但沒能防止朝鮮小規模軍事挑釁,更沒有阻止朝鮮核導開發。另一方面,平壤通過事實上擁核,遏制了韓美對朝鮮的入侵意圖,但不僅沒能給朝鮮帶來戰略安全,還惡化了自身的戰略環境。

威懾理論的發展和完善,源于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美國著名學者理查德·貝茨在《核訛詐與核平衡》一書中稱,有效的威懾,不僅基于能力的平衡,還取決于沖突中利益受損的平衡。與當年美蘇實力相當不同,朝鮮明顯的弱勢決定了其在這場威懾“對賭”中毫無獲勝的可能。韓美也沒有絕對的勝算。韓國對朝鮮的威懾力量,主要來自美國,也就是所謂的延伸威懾。美國國防大學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專家西恩·斯密斯認為,延伸威懾的獨特挑戰在于,需要讓對手相信,美國為了保護盟友愿意付出高昂代價,即便美國的生死攸關的利益并未受到威脅。

華盛頓是否愿意以犧牲洛杉磯來保護柏林?這是冷戰時期外界質疑美國對北約盟友延伸威懾可靠性的經典疑惑。這個疑惑在如今的朝鮮半島依然適用?,F階段朝鮮核導主要只能威脅韓國和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說過,不能把美國以駐日美軍基地來保護韓國視為想當然。假以時日,朝鮮導彈“夠得著”美國西海岸城市時,華盛頓如何要求洛杉磯人對首爾市民對朝核的恐懼感同身受?在西恩·斯密斯看來,平壤正是利用了潛在沖突所造成的利益攸關的非對稱性,化解美國延伸威懾的可靠性。如果安全承諾不可靠,韓國拿什么去擁抱韓美軍事同盟?

戰略困境

威懾悖論的另一面,是戰略上的困境。朝鮮這次核試驗,在美國政策圈引發了如何應對朝鮮的爭論。但不同的觀點立場在一個問題上形成了高度的共識:奧巴馬總統對朝鮮的“戰略耐心”政策失敗了。事實上,早在2008年競選期間,奧巴馬就主張與朝鮮接觸。入主白宮后不久,奧巴馬任命美國前駐韓大使斯蒂芬·博斯沃思為朝鮮問題特使,并在2009年12月派其攜親筆信赴朝鮮面見金正日。經過多輪會談,美朝雙方于2012年2月29日,達成了以美國援助換取朝鮮凍結核導試驗的“閏日協議”。同年4月12日,平壤發射“衛星”,宣告了“閏日協議”破產,也催生了奧巴馬政府的“戰略耐心”。

朝鮮每一次核試驗,都會招來美國的戰略轟炸機。但在朝鮮半島上空盤旋的戰略轟炸機,與其說是在展示戰略威懾力,還不如說反映了美國的戰略無力感。有人做過統計,金正日執政的18年間,朝鮮進行了兩次核試驗、18次導彈試射。但在金正恩執政的短短四年多時間里,朝鮮進行了3次核試驗、35次導彈試射。從本質上說,“戰略耐心”就是等待朝鮮主動回到談判桌,跟美國談棄核問題?,F實情況是,金正恩這些年把奧巴馬的“戰略耐心”視為戰略機遇——沒有了外交接觸和核問題談判的“干擾”,正好專心搞核導開發。

奧巴馬政府的困境在于,很難把朝鮮視為可靠的談判對手,因為平壤有著撕毀談判協議的傳統。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最重要的成果,是2005年9月簽署的《共同聲明》。在這份文件中,美國承諾不以核武器和常規武器攻擊朝鮮。在文件簽署前,俄方談判人員特意邀朝方代表開小會,跟他們說:“美國人是認真的。你看這條款,這叫消極安全承諾。我們在整個冷戰期間都想得到這種承諾,但始終沒有成功?!钡S后朝鮮宣布六方會談“死亡”,這份文件也被其稱為“廢紙”。后來的核導開發證明,朝鮮覺得擁有核武器比一紙協議更讓其心里踏實。

韓國的戰略困境是美國的戰略困境的延續,因為韓美在對朝政策上正走向趨同。奧巴馬的“戰略耐心”,樸槿惠的“信任政治”,某種程度上說都是著眼長遠。但在沒有實質性外交接觸的背景下,持續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很容易讓朝鮮把“長遠”解讀為“吸收統一”,因為這無異于政權更迭。近年來韓國曝光的“先發制人”作戰理念、“斬首行動”作戰計劃,在風格上盡顯美式風范。韓國把平壤某些區域“從地圖上抹去”的表態,更是帶有朝鮮風格了。平壤不止一次威脅要把首爾變成火海。

正是因為對朝政策上與美國的趨同,樸槿惠在推進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時才義無反顧。

地區權力支點

19世紀中葉至朝鮮戰爭結束,朝鮮半島都是大國逐鹿的角力場,也是地區權力平衡的一個支點。不過,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韓美研究中心學者威廉姆·麥金尼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提到一個現象,即對傳統上權力平衡的威脅,不來自于歷史上那種大國競爭,而來自于朝鮮對非對稱核武能力的追求。

朝鮮日漸提升的核導實力,已給韓國和日本造成安全壓力。在美國的施壓下,韓日至少目前不會走向擁核,但兩國都在大幅強化傳統軍事實力。韓日以及美國在東亞包括反導以及先發制人打擊能力的提升,毫無疑問會給中國制造安全壓力。此外,朝鮮在核導開發上狂飆突進,也在危及美國延伸威懾的可信度。在西恩·斯密斯看來,韓日對美國延伸威懾的要求會更高,這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是對美國政治決策者與軍事規劃者的考驗。

朝鮮之所以頻頻冒險,某種程度上說是因為它覺得自己從目前穩定的“現狀”中獲益少。正因為如此,朝鮮的官方表態,從不掩飾其“以命相搏”的意愿,也從未忌憚地區不穩定帶來的后果。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朝鮮問題學者亞歷山大·曼斯洛夫在一篇分析金正恩核戰略的文章中寫道,如果朝鮮利用核威脅與挑戰制造不穩定,以此來打開局面推進自身的利益,那不會令人感到奇怪?!捌饺赖哪切┞暶魉坪踉诎凳?,朝鮮領導人正在思考如何利用核武‘支配國際趨勢和地區國際關系?!?/p>

朝鮮“支配”區域局勢,或許有點“魔幻”,至少是不現實。但朝鮮核導開發所造成的系列困局,其復雜性以及破局的難度都不容小視。在美國外交關系協會朝鮮半島問題學者斯科特·斯奈德看來,朝鮮在中美戰略不互信所形成的縫隙中活得滋潤,對平壤政權合法性最大的威脅來自韓國,所以向金正恩傳遞“政權生存取決于棄核”信號的最有效方式,是中美韓三邊在戰略上的協調。他認為,盡管中美不互信在增加,但華盛頓與北京在區域安全上實質性合作,朝鮮問題曾是最佳機會。斯奈德指的是六方會談中中美之間的合作?;蛟S,朝核破局終究還會回到六方會談。

(摘自《南風窗》2016年第21期)

猜你喜歡
核導威懾韓美
美麗與威懾
韓美考慮在朝鮮半島輪換部署F—22和F—35B戰斗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