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紀出土古璽釋文補正*

2016-12-21 06:28王保成
考古與文物 2016年5期
關鍵詞:釋文著錄

王保成

(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二十世紀出土古璽釋文補正*

王保成

(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出土璽印,古文字,釋文,補正

《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一書,制作精美,內容美富,但該書諸多古璽的釋文未能及時吸收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盡可能吸收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些釋文做些補正,這將更有利于發揮這本書的學術價值。

周曉陸主編的《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1]一書(以下簡稱《集成》),導入了考古學的觀點和方法,采取了譜錄形式,盡可能完備地輯錄了上世紀出土的上至新石器時代后期下至明清時代的各種璽印,包括封泥、磚瓦文、陶文以及烙印等,內容豐富,蔚為大觀。這部總結性的著作由中華書局刊印問世,“這無疑是璽印研究這個學術與藝術交融的領域中的盛世,對于今后學科的進展會起重要的促進作用”(李學勤語)。但美中不足的是該書諸多璽印的釋文未能及時吸收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盡可能吸收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所錄戰國古璽的釋文做些補正,不當之處懇請方家批評指正。

圖[2]1,此璽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集成》在第9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生□”,認為屬于燕系。這是一枚私璽,首字釋“”,有誤。此字也見于燕侯載簋,其上部從“針”,故可隸定為“哉”,讀作“箴”。箴,姓氏,《國語·晉語》:“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姬、酉、祁、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薄讹L俗通》:“箴,姓。有衛大夫箴莊子?!薄对托兆搿ざ磺帧罚骸俺蠓蝮鹨它S之后,子孫以官為氏?!杯t文第三字也見于《古璽匯編》[3](以下簡稱《璽匯》)2286,簡文中也多見,李家浩先生隸釋為“(圻)[4]”,可從。根據“箴”字所從的“戈”旁及“圻”字的風格,我們認為此璽應屬燕系。

圖2,此璽出土于河北省易縣,發表于200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撰的《河北省考古文集》?!都伞吩诘?頁加以著錄并將本璽文隸釋為“萬之□”。這是一方私璽,其中“萬”與《璽匯》3140中“帀(師)”字很相似,何琳儀指出這是燕系所獨特的[5]。故知此字當為“帀”,讀為“師”。師氏,以官名為姓?!缎兆V》,夏商時代,管理樂技職官名師,如上古師延,商代師捐等。周朝也有師尹之官,掌管音樂歌詠。這些人的后代子孫遂以職官為姓,乃成師姓?;蛞约妓嚑懯?。據《元和姓纂》,兩周及春秋戰國時代,擅長樂技的人被稱為師?!爸弊帧董t匯》中數見,乃是“生”字。璽文第三字,應是底部從兩個蟲,上部從氐的“”字。這個“蟲”的形體也見于《璽匯》0729,施謝捷釋為“蟲”[6]。本璽從形制和字體看,當為燕系。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圖22

圖23

圖24

圖25

圖26

圖27

圖28

圖29

圖30

圖3,此璽出土于遼寧省錦西市,發表于《考古》1983年第11期?!都伞吩诘?頁加以著錄并將本璽文視為三個字,缺釋。這是一方私璽,第一字與《璽匯》1230、1232、1247中的“喬”字一樣,故釋為“喬”字。第二字,根據《璽匯》0192、3319中的“封”[7]字所從偏旁與此字同,右邊是上從宀、下從丮,這種像欠的丮在古文字中習見,所以這個字可隸為。此字不見于《說文》,懷疑應讀為“封”。根據喬字的風格,我們認為此璽當屬燕系。

圖4,此璽出土于內蒙古敖漢市,發表于《考古》1989年第4期?!都伞吩诘?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考言”?!翱肌弊之斸尀椤叭弊?,此字也見于《璽匯》3537。這是一方私璽,如果釋為兩個字,那么就應當順讀為“言犬”。言氏,以祖名為氏,《姓纂》:“孔子弟子言偃之后?!碑斎?,這也有可能是一方單字璽,璽文可隸定為“”,此字不見于字書,當是“”字異體?!墩f文·犬部》:“,竇中犬聲。從犬,從音,音亦聲?!备鶕t文“犬”字的風格,我們認為此璽當為燕系。

圖5,此璽出土于山東省濟南市,發表于《文物春秋》2001年第2期?!都伞吩诘?0頁加以著錄,釋為“王爵”。這是一方私璽,第二字釋“爵”恐有誤。比照《璽匯》1745中相似偏旁“隹”,此字可能是“上從隹,下從矢”,即“雉”字。本璽中“王”字的風格屬晉系,但從第二字的風格來看,應屬齊系。

圖6,此璽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發表于2004年陳松長編著的《湖南古代璽印》?!都伞吩诘?0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邯馬□”,認為屬于三晉。這是一方私璽,璽文第一字左邊所從與《璽匯》3190、3191的相同,故知此字當隸定為,可能讀為“騷”[8]。第二字隸定為,簡文中多見,讀為“居”。根據璽文“”所從的“馬”字風格,此璽屬于三晉,可信。

圖7,此璽出土于陜西省,《集成》在第10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司馬”,認為屬于三晉。這是一方私璽,釋文第三字有誤。這個字的右邊所從與《璽匯》2347、3091、3214中偏旁相同,知此字當釋為“”。

圖8,此璽出土于天津寶坻,發表于《考古》1990年第8期?!都伞吩诘?1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長啟”,認為屬于三晉。這是一方私璽,根據《璽匯》中的同形偏旁,第二字當隸釋為“狗”。以狗為名的也見于《璽匯》0639“王狗”、1158“石狗”、3496“中生狗”。根據“長”字的風格,此璽當為燕系,不屬于三晉。

圖9,此璽出土于河南省洛陽市,發表于《文物》1994年第7期?!都伞吩诘?1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吳”,認為屬于三晉。這是一方私璽,璽文第二字《集成》隸釋為“”,可商。此字也見于《璽匯》1780、2670、4056,《璽匯》中的“狐”字以及《類編》[9]中的“”字所從的“瓜”與本璽第二字所從相似,故知本璽此字當隸釋為“”。

圖10,此璽出土于山東省臨淄市,發表于1998年賴非主編的《山東新出土古璽印》?!都伞吩诘?3頁加以著錄,認為此璽文不可釋讀。璽文第一字當釋為“茲”,姓氏,以名為氏,《通志·以名為氏》:“茲,姬姓。魯桓公之孫公孫茲之后。其孫毋還,以王父字為氏?!杯t文第二三兩字也見于《璽匯》3693“麋奔隹璽”,此處也當釋為“麋奔”,形體相似的“奔”字也見于《璽匯》3081“馬奔[10]纕”。本璽文最后一字當隸釋為“”,應是的異體。古璽中以入名的多見,如《璽匯》0867、2750等。根據“麋”字的風格,我們認為此璽當屬于齊系。

圖11,此璽出土于山東省濟南市,發表于《文物春秋》2001年第2期?!都伞吩诘?3頁加以著錄,認為此璽文不可釋讀。璽文第一字當是“從人會聲”的“儈”字,應是姓氏,即會氏,《通志·以國為氏》:“鄶氏,或去邑為會氏?!杯t文第二字也見于《璽匯》1259~1261“黃加”,故知為“加”。根據“儈”字所從的“人”旁及整個璽文的風格,此方私璽可能屬于楚系。

圖12,此璽出土于山東省淄博市,發表于1998年賴非主編的《山東新出土古璽印》?!都伞?/p>

圖13,此璽出土于山東省淄博市,發表于1998年賴非主編的《山東新出土古璽印》?!都伞吩诘?3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信璽”,認為屬于齊系。璽文首字當隸為,《璽匯》中多見,如3425“狄安”、3306“狄生角”、3488“狄[12]生臧”、4098“狄[13]生訥”,故知此璽首字當釋為“狄”。次字為“樂”,古文字中常見。

圖14,此璽出土于山東省臨淄市,《集成》在第13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句龍”。第二字釋“龍”,有誤。此字形與《說文》“虐”字古文相似,也見于《璽匯》1376“樂虐”、1524“孫虐”、2447“穌虐”,故知本璽文當釋為“句虐”。這個“虐”字,在楚簡中也多見,常?!盀趸!边B用,做嘆詞。根據“虐”字的風格,此璽當屬于晉系。

圖15,此璽出土于安徽省壽縣,《集成》在第14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邯鄲怲鉨”。釋文第三字有誤,根據《璽匯》3707和4090中的“窒”字,以及1108中的“悤”字,可知本字當爲“從穴悤聲”的“”,可能是“窗”的異體。根據“邯鄲”所從的“邑”旁及“鉨”字的風格,此方私璽當屬于齊系。

圖16,此璽出土于安徽廬江,《集成》在第15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場”,認為屬于楚系。釋文第二字有誤,當釋為“”,此字也見于上博簡《子道餓》篇,“言偃”的“偃”就是這樣寫的,故知本璽此字讀為“偃”。

圖17,此璽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發表于195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撰的《長沙發掘報告》?!都伞吩诘?5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文府信鉨”,認為屬于楚系。璽文第二字釋“府”,恐有誤,此字與《璽匯》3661“産[14]□”的“□”相似,我們開始懷疑此字可能是“”字,但細審之后認為,該字右上所從可能是“叕”之省,應隸定為“”。

圖18,此璽出土于湖南省郴州市,發表于2004年陳松長編著的《湖南古代璽印》?!都伞吩诘?5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五□之鉨”,認為屬于楚系。璽文第二字與《璽匯》1657,1658兩璽中的“番”字相似,故此璽當釋為“五番之璽”。這是一方私璽,《通志·氏族略》:“五氏,本伍氏,避仇改為五?!薄缎帐峡悸浴分幸灿杏涊d:“黃帝臣有五圣,配下臺,是五姓之始?!?/p>

圖19,此璽出土于河北省邯鄲市,發表于《考古》1982年第6期?!都伞吩诘?6頁加以著錄,認為此璽文不可釋讀。此方私璽文字有些模煳,但細細審之,還是能夠辨認,當釋讀為“武爯志”。根據“武”和“志”字的風格,此璽應屬于燕系。

圖20,此璽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發表于《考古學報》1959年第1期?!都伞吩诘?6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苛”,認為屬于楚系。這是一方楚系私璽,與《璽匯》2258完全相同。璽文第二字《集成》做了硬性隸定,可商,此字中像“壬”的偏旁應是“丑”的訛變,當隸釋為“”[15],即“饈”字。

圖21,此璽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發表于195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撰的《長沙發掘報告》?!都伞吩诘?8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商”,認為屬于楚系。這是一方私璽,《璽匯》3198與此璽全同,根據《璽匯》4079~4088等璽印中“適”的寫法,知本璽首字釋“商”誤,當隸定為“啻”,可能讀為“適”。次字“從石從火”,古文字中多見,釋“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圖22,此璽出土于湖北鄂城,發表于《考古學報》1983年第2期?!都伞吩诘?8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奠□”,認為屬于楚系。這是一方私璽,首字釋“奠”,正確,讀為“鄭”。根據《璽匯》0647“王信”中“”的寫法,末一字當隸定為“”,它們可能是同一字,可能是“維”字的異體。

圖23,此璽出土于湖北江陵,發表于1995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撰的《江陵九江東周墓》?!都伞吩诘?8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競人之璽”,認為屬于楚系。此璽首字釋“競”,可商,從字形看當隸定為“誩”,可能是由于印面小,此字左邊的“言”省去口而把空間讓給“鉨”字。不過,此“誩”應與“競”同,它們的古音完全相同?!董t匯》0275“競忻私璽”、3130、3131、3132“競訓”,“競”皆用作姓氏,當讀作“景”。景氏,楚簡中習見。此方私璽印文為“誩之璽”。

圖24,此璽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發表于1991年湖南博物館編撰的《湖南博物館文集》?!都伞吩诘?9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黃□”,其中對第二字進行了嚴格隸定,“從羽、從衣、從田、從大”,可商。此字也見于《璽匯》3486、5515,何琳儀釋為“翠”[16],施謝捷在其文中也釋為“翠”[17]。李守奎根據郭店楚簡中的相關字,釋此字為“奮”[18]。比較而言,李說較有理據。這是一方私璽。

圖25,此璽出土于陜西省咸陽市,《集成》在第24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認為屬于秦系。璽文第一字釋“”,有誤,當釋讀為“救”,是姓氏。

圖26,此璽出土于陜西省咸陽市,《集成》在第24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侯□”,其中對第二字進行了嚴格隸定,“從辰、從尤”,有誤,此字當隸釋為“”?!都伞穼⒋朔剿江t歸為秦系,可信。

圖27,此璽出土于河南潘丘,發表于《考古》1960年第1期?!都伞吩诘?4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秦”。璽文第二字釋為“”,有誤,當釋為“錙”?!都伞穼⒋朔剿江t歸為秦系,可信。

圖28,此璽出土于陜西省,發表于2005年伏海翔編著的《陜西新出土古代璽印》?!都伞吩诘?5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高閉”,并認為屬于秦系。我們認為釋“高閉”是錯誤的。這是一方私璽,首字與《璽匯》1363,1364、1365中的“孟”字相似,且與《璽匯》1362為同文,字形也相近,故知此璽當釋讀為“孟”?!都伞穼⒋朔剿江t歸為秦系,可商。此璽的“孟”字與齊系的“孟”字相似,此璽當歸齊系。

圖29,此璽出土于四川蘆山,發表于《考古》1990年第1期?!都伞吩诘?2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子”,璽文首字與《集成》第28頁0175中的“趙”字相似,故知本璽當釋讀為“趙子”。 這是一方私璽,當歸為秦系。

圖30,此璽出土于湖南省懷化市,發表于2004年陳松長編著的《湖南古代璽印》?!都伞吩诘?0頁加以著錄,并將璽文隸釋為“萬金”,歸為楚系。細審印文,末字釋為“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放大璽印看,首字當爲“公”,璽文第二字,《璽匯》2746~2751中的“獻”所從的“虍”與本璽“虍”十分相近,是典型的燕系風格,因此,本璽應釋為“公虎鉨”。這是一方私璽,公,姓氏。從璽印的形制和印文的風格來看,《集成》將本璽歸為楚系恐怕是不妥的,當歸為燕系。

本文蒙徐在國師審閱指正,謹致謝忱!

[1]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本文中的璽印圖片按《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掃描剪切。

[3]羅福頤.古璽彙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22.

[5]何琳儀.古璽雜識再續[C]//中國文字(新17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289-300.

[6]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校訂[C]//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644.

[7]湯余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C]//古文字研究(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33.

[8]同[5]:649.

[9]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增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2.

[10]劉釗.璽印文字釋叢(一)[J].考古與文物,1990(2).

[11]徐在國.山東新出土古璽印考釋(九則)[C]//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73.

[12]何琳儀.古璽雜識[J].遼海文物學刊,1986(2).

[13]徐在國.古璽文字八釋[C]//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8:112.

[14]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373.

[15]同[7]:11.

[16]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8:1553.

[17]同[5]:651.

[18]李守奎.楚璽文字六考[C]//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401.

(責任編輯 王 輝)

Unearthed seals, Palaeographs, Transcription,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

The Collection of Seals Unearthe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Transcription is an important publication providing rich dataset with high-quality photos. Nonetheless, transcriptions included in this work have not incorporated some latest results in the scholarship.This article offers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s for some important palaeographs in this work in order to facilitate other scholars in their research.

*本文屬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項目(項目編號:SK2015A006)。

猜你喜歡
釋文著錄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本刊參考文獻著錄格式(2021版)
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肩水金關漢簡(貳)》釋文訂補
《肩水金關漢簡》(壹)(貳)釋文校訂
本刊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本刊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通鑒釋文》所反映的宋代單字音特殊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