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診斷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2016-12-21 16:45魏淑芳黃斌孫希希謝霖霄
中國現代醫生 2016年27期
關鍵詞:診斷效果超聲引導

魏淑芳+黃斌++孫希希++謝霖霄

[摘要] 目的 觀察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在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中的診斷效果。 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醫院診治的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患者105例,入選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行穿刺活檢診斷,分析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在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中的診斷效果,觀察入選患者診斷效果、診斷滿意度、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癥狀及病灶部位等。 結果 105例患者在超聲引導下均發現腫瘤,其中64例直徑>8 cm,占60.95%,36例直徑4~8 cm,占34.29%;105例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中癥狀及發病部位相對較多,癥狀前3位分別為頭痛、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分別占40.95%、36.19%、11.43%;發病部位前2位為足背及顱內,分別占25.71%、20.95%。105例患者一次取材滿意率為83.81%(88/105)、診斷符合率為80.0%(84/105)。 結論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診斷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診斷效果理想,應根據腫塊部位、腫瘤大小選擇合適的穿刺途徑,提高臨床確診率。

[關鍵詞] 超聲引導;穿刺活檢;肝臟轉移;惡性黑色素瘤;診斷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39.5;R44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27-0118-03

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能產生黑色素的高度惡性腫瘤,多發生于30歲以上成年人,且好發于皮膚、眼、外陰,其次為直腸、肛門、生殖道、消化道等[1]?;颊甙l病早期區域淋巴結轉移是最常見的表現,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將會經血管擴散到肺、肝、骨及腦等器官,嚴重者將威脅患者生命[2,3]。常規方法主要以腫瘤標志物、生化指標檢查為主,該方法雖然能幫助患者確診,但是診斷缺乏針對性,臨床誤診率較高,難以達到預期的診斷效果[4-5]。近年來,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在部分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中得到應用,該診斷方法具有損傷小、簡單易行、安全性高、性價比高等優點[6]。為了探討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在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中的診斷效果。選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醫院診治的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患者105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醫院診治的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患者105例,男64例,女41例,年齡34~75歲,平均(54.36±2.41)歲。納入標準:(1)符合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臨床診斷標準;(2)均經過手術病理得到確診。入院時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胸背部疼痛等[7]。排除標準:(1)排除不符合臨床診斷標準者;(2)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3)排除影響觀察指標患者。本次診斷均經患者、家屬同意,試驗通過醫院倫理會批準。

1.2 方法

入選患者均行CT檢查,左上肺周圍型腫塊影,肝臟多發占位性病變。全身骨掃描:頸椎T6~12、L4~5、骶椎腫瘤骨轉移改變,患者考慮肺癌并肝、骨多發轉移,但是無病理診斷支持,因此,患者行超聲引導下肝臟占位穿刺活檢術[8]。①儀器。采用美國PHILIP公司生產的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2~4 MHz。穿刺用具采用Bard公司生產的自動檢槍及專用活檢穿刺針。采用長度為18 G,長為20 cm的Trucut一次性活檢針[9-10]。②術前準備。術前所有患者均行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血凝等,術前叮囑患者飲食清淡食物,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穿刺步驟,消除患者內心的負性情緒[11]。③體位、消毒及麻醉?;颊叽┐踢^程中保持仰臥位姿勢,引導者及穿刺者均戴上無菌手套,采用濃度為0.25%碘伏參考外科手術流程進行常規消毒,利用濃度為75.0%酒精脫碘。消毒完畢后醫生更換手套,經腹部超聲探頭涂抹適當的耦合劑進行肝臟部位掃描,將無菌穿刺導向裝置安置在探頭上,在探頭表面與掃描皮膚之間涂抹濃度75.0%的酒精進行探查,確定穿刺位置、途徑、深度后采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在超聲監視下對目標發射穿刺按鈕,并快速拔出活檢槍,取出活檢針,從而獲得病理組織進行送檢[12-13]。觀察入選患者診斷效果、診斷滿意度、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癥狀及病灶部位等。

2結果

2.1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結果

105例在超聲引導下均發現腫瘤,其中64例直徑>8 cm,占60.95%,36例直徑4~8 cm,占34.29%,見表1。

2.2 105例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癥狀及病灶部位

105例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中癥狀及發病部位相對較多,癥狀前三位分別為頭痛、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占40.95%、36.19%及11.43%;發病部位前2位為足背及顱內,分別占25.71%、20.95%,見表2。

2.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1歲,入院后經CT檢查,考慮肺癌并肝、骨多發轉移,但是無病理診斷支持,患者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診斷,患者行活檢術取肺癌組織,制備4 μm切片采用HE染色,術后病理診斷結果見圖1。

3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顯像在各種異常腫塊中檢出率得到進一步提高,但是該方法往往不能進行定性診斷,最后患者均需要行病理檢查確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穿刺活檢方法主要有[14]:手術、盲目穿刺、X線或CT引導超聲定位等,這些方法雖然能滿足穿刺需要,但是對于腫瘤無法切除患者,將會增加患者痛苦,且醫療費用相對昂貴[15]。黑色素瘤是一種可以產生黑色素的惡性腫瘤,發病部位相對較多,且患者發病早期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因此加強患者穿刺活檢對提高臨床確診率、指導患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6]。近年來,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在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診斷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105例在超聲引導下均發現腫瘤,其中64例直徑>8 cm,占60.95%,36例直徑在4~8 cm,占34.29%。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一種診斷方法,該方法不僅可以清晰地直視整個針道、針尖位置,并且操作相對方便、快捷,對價格也相對了解,無論是對手術患者、非手術患者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由于多普勒超聲裝置均配備低頻和高頻探頭,能清晰顯示患者腹腔、腹膜后、胸腔等部位,并且對外周淋巴結、軟組織腫塊等均具有較高的檢出率,能確定腫瘤的血流特性[17-18]。

本研究中,105例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中癥狀及發病部位相對較多,癥狀前3位分別為頭痛、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占40.95%、36.19%及11.43%;發病部位前2位為足背及顱內,分別占25.71%、20.95%。此外,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技術的使用能大大縮短惡性腫瘤的確診時間,能根據每一位患者檢查部位選擇安全的穿刺針道,避免對周圍其他臟器損傷,并且操作相對簡單,術后不會留有瘢痕,能提高患者檢出率[19]。

但是,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屬于是一種入侵式操作,具有一定的創傷性,為了進一步提高準確性和特異性,應加強患者術前檢查,選擇合適的進針途徑,避免對周圍器官、血管產生損傷。同時,穿刺取材時應該盡量在富含血供區域,更加有利于對組織進行分型。穿刺過程中對于發現腫塊腫塊壞死嚴重者,可以在周邊取樣,并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穿刺和活檢裝置,及時將獲取的組織保存在套管內,減輕針道種植風險[16,20]。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診斷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診斷效果理想,應根據腫塊部位、腫瘤大小選擇合適的穿刺途徑,提高臨床確診率。

[參考文獻]

[1] Thompson LD,Wieneke JA,Miettinen M. Sinonasal tract and nasopharyngeal melanomas: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15 cases with a proposed staging system[J]. Am J Surg Pathol,2003,27(5):594-611.

[2] 陳春強,黃小燕,毛新峰. 鼻腔原發惡性黑色素瘤的CT表現與病理分析[J]. 浙江實用醫學,2013,18(5):354-378.

[3] 鄭昌英,韓久付,李蓋. 鼻腔及鼻竇原發惡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現[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45(5):398-400.

[4] 王剛. 鼻腔原發性惡性黑色素瘤的臨床病理特征(附2例報道并復習文獻)[J]. 當代醫學,2014,20(5):23-24.

[5] 于海玲,鞠建寶,陳敏,等. 鼻內鏡手術治療鼻腔鼻竇惡性腫瘤初探[J].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3,49(5):423-424.

[6] Warren Swegal,Shlomo Koyfman,Joseph Scharpf. Endoscopic and Open Surgical Approaches to Locally Advanced Sinonasal Melanoma Comparing the Therapeutic Benefits[J].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4,140(9):840-845.

[7] 于靜,朱艷華,閻雪瑩. 黑色素瘤治療方法的研究[J].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3):266-270.

[8] 甄振華,申傳厚. 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療進展[J]. 中國腫瘤,2014,23(10):854-859.

[9] Lester DR,Thompson,Carla Penner. Sinonasal tract and nasopharyng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phenotypic study of 86 cases[J]. Head Neck Pathol,2014,8(1): 88-109.

[10] 吳云騰,任國欣,孫沫逸,等. 中國頭頸黏膜黑色素瘤臨床診療專家共識[J]. 中國頜面口腔外科雜志,2015, 13(3):1.

[11] Kathuria K,Jambhekar NA,Pramesh CS,et al. 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88 lung resections of suspected metastatic carcinomas with proven primaries[J]. Indian JCancer,2013,50(4):356-360.

[12] 劉海榮,于金明,李巖,等.ER、PR、C-erB-2與肺腺癌骨轉移的相關性研究[J].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 50(4):91-95,100.

[13] 曲楊,趙丹,張海青,等. 252例胸膜惡性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24):4719-4722, 4718.

[14] Rossi G,Cavazza A,Righi L,et al. Napsin-A,TTF-1,EGFR,and ALK Status determination in lung primary and metastatic mucin-producing adenocarcinomas[J]. Int J Surg Pathol,2014,22(5):401-407.

[15] 韓京軍,利煥廉,曾娜芬,等. 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自發性氣胸后復發的危險因素分析[J]. 山東醫藥,2015,55(16):74-76.

[16] 顧慧,徐文貴. 不同影像學檢查在診斷惡性黑色素瘤轉移中的價值比較[J]. 中國實驗診斷學雜志,2014,18(1):72-76.

[17] 邱大勝,胡曉燕,李杰,等. 18F-FDG-PET/CT對軟組織轉移瘤的診斷價值[J]. 臨床放射學雜志,2014,33(2):254-258.

[18] 顧慧,徐文貴,宋秀宇,等. 18F-FDG PET/CT在惡性黑色素瘤N分期和M分期中的臨床診斷價值[J]. 中華醫學雜志,2014,94(17):1309-1312.

[19] Hinz T,Voth H,Ahmadzadehfar H,et al. Role of 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and pet/ct imaging for preoper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sentinel lymph nodes in cutaneous melanoma[J].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13, 39(1):30-36.

[20] 肖新廣. 不同影像學檢查在惡性黑色素瘤轉移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 中國實用醫刊,2016,(2):90-91.

(收稿日期:2016-06-12)

猜你喜歡
診斷效果超聲引導
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對上肢手術患者術后鎮痛的效果觀察及對血清IL—6和IL—10的影響
超聲引導下不同硬化劑注射治療肝囊腫的臨床效果評價
子宮內膜癌低場MRI影像學特點及臨床應用研究
超聲引導臂叢上干單點注射復合頸淺叢阻滯在老年患者鎖骨內固定手術中的應用
陰道超聲在婦科急腹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探究類風濕關節炎相關實驗室指標的診斷性能評價
鼻咽癌的CT與MRI的診斷效果對比
子宮內膜活檢病理診斷對子宮異常出血的診斷效果分析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核磁共振診斷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