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常態下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和措施

2016-12-23 13:16郭曉翔
商業經濟 2016年3期
關鍵詞:經營管理新常態電力企業

郭曉翔

[摘要]目前,電力企業在產權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和經營模式等方面存在問題,使電力企業的市場意識薄弱、服務質量不高、營銷管理結構有待優化。新常態下,電力企業應革新觀念,采取技術創新、健全機制、提升企業經營理念、加強戰略管理創新、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等對策,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確保電力企業在新常態下的穩定增長。

[關鍵詞]新常態;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和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B

一、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

(一)市場意識薄弱

電力企業主要是生產電能,目前我國的主要發電方式包括:火力、核能、水利、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其中發電技術較為成熟的是火力和水利發電。水利發電由于具有無污染、無公害等優勢,得到了國家多項的扶持政策,投資量也在加大,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就是著名的長江三峽水電站。電能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不可缺失的能源,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多年來,我國的電力企業營銷一直處于壟斷地位,經營形式相對單一,企業內部機制不完善,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缺乏創新意識,缺乏激勵機制和自我約束機制。近幾年,國家對電力企業進行了多次的改革,實現了廠網分離,企業資本也逐步向民營資本傾斜。但由于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需國家發改委核準電廠、電網的新項目,電力的買家還是國家電網公司一家等情況,充分說明我國并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電力市場。

(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繳費網點和服務窗口較少:電力企業在服務大眾,遇到新裝、變更和增容等服務項目,手續較為繁雜,給客戶帶來不便:用電高峰時期,用戶的使用率和故障率較高,故障及時搶修的需要較高,特別是遇到惡劣天氣時,搶修需求會更加突出。

(三)營銷管理結構有待優化

當前電力企業在銷售各階段的服務體系尚不健全,相關各系統和監督體系還不夠明顯,并沒有完全發揮功能。同時,電力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調整不及時,沒能依據市場需求相應設置營銷機構,或者即便設置也只是賦予簡單的營銷職能,沒有轉變到市場策劃與開發、銷售與合同管理、業務拓展與決策等方面上。另外,電力企業的電力營銷過程過于繁瑣和復雜,業務辦理需經多個部門,內部審批手續操作較慢,影響了電力企業的銷售工作。

二、電力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

(一)產權制度問題

在我國現行的電力企業產權制度下,企業從表面上看資產歸國家所有,屬于國有企業,而實際企業的投資來源是多樣化的,既存在國家和地方資金投入,也存在企業自籌資金,電力企業產權關系復雜,并受各自投資者的利益驅動,地方和企業會更多地考慮自身投資回報,造成國家投資的資產出現流失。政府監督力和約束力的程度不強,會導致國有企業經常性出現不利于所有者權益的經營行為。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周期長短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經營者的能力和水平,經營決策缺乏民主,運作過程缺乏監督,導致企業被別有用心之人控制,國家所有者權利被無形架空。從另一個角度看,政府為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實際控制和管理,往往從電力企業的戰略決策、經營方針、目標管理等各方面,實行包辦政策管理,使政府把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進行統一。這既損害了其它投資者的應有權益,嚴重打擊其生產經營積極性,也削弱了企業努力向上的進取精神,已完成政府目標為原則,缺乏繼續向前的動力,時時樹立“靠著大樹好乘涼”的觀念,這樣嚴重阻礙了企業走向市場和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不利于電力企業的良性發展需要。

(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1.人力資源的配置不合理。電力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現狀主要體現在人員短缺。無論是基層的生產和技術崗位,還是技能和營銷崗位,甚至部分班組人員都存在較為嚴重的短缺現象,每名員工承擔的業務量和指標壓力較大,個別員工身兼多職。多年來,電力行業從業人員的數量增長率一直處于低位徘徊,個別年份還會出現用電供求增加的同時,企業從業人員不升反降的反?,F象。人員短缺現象已逐步成為電力企業不可忽視的問題。電力企業受國有企業傳統人事管理思想束縛,在人員配置上更多地表現為完成生產任務目的而進行人員分配,這已阻礙了企業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質量和效率的要求。

2.缺乏高素質人才。近些年,隨著電力行業資本投入的不斷加大,利用各種人才引入渠道,提高了電力企業員工隊伍的文化程度和技術水平,高學歷人員也得到了有效的補充。但對比電力行業的發展速度和要求來看,還有不小的差距,高素質人才占全員職工比例仍處于較低水平。人才的增速與電力增速不匹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后備人才的不足會直接出現人才斷層,影響企業的技術完善和創新,阻礙企業的快速發展。

3.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完善。電力行業受國有企業改革較晚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企業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方面不夠健全和完善,還存在很多傳統的人事管理思維。人力資源的管理是各個模塊和制度有機結合的整體,電力企業在構建制度性框架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將各模塊和制度用于實施。從整體上看,電力企業要調整的是目前人力資源隊伍知識結構、創新能力、信息化技術不高的情況。同時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緊把時代發展脈搏,建立人才創新機制,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三)經營模式單一化

電力企業作為國家特殊行業,在生產和經營方面一直處于壟斷狀態,其憑借壟斷優勢長期獲取穩定的利潤回報。電力企業無需關注市場環境和價格變化,也不必從事其它各類生產經營,只需保證電力的供給穩定和安全即可。同時,電力企業受國有企業體制的影響,企業領導者需聽從政府行政部門,不具備自由處置企業資產的權利,也就無法開展其它盈利性經營。從客觀上來講,這嚴重阻礙了電力企業多元化、多角度經營發展的可能。電力企業的單一生產經營行為,勢必會導致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率不高,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三、完善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措施

(一)革新觀念、技術創新

電力企業在經濟新常態的環境下,必須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主,緊隨政府改革步伐,抓住機遇,視機遇為動力,敢于迎接挑戰、開創新局面。電力企業要積極參與其中,為改革創新出謀劃策,并全力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立足之本,落后就會停止不前,就會被社會和時代所淘汰。電力企業要技術創新,就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快技術改造和創新,推動企業結構調整,注重信息化建設,完善網絡平臺開發及服務等方面。

(二)健全機制

積極關注國家相關政策,跟緊電力企業改革方案的步調,適時出臺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抽調企業內部業務骨干建立專門的試點機構,在企業重大決策程序上做到精簡,提高企業決策和辦事效率。同時,在全員職工中施以激勵機制,既發揮員工自身主觀能動性,也動員職工共同探索研究電力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商機和未來需努力的方向,真正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謀劃、員工靠企業生存,企業靠員工發展,進一步加快試點經營權的取得和初期管理體系的規范建立。

(三)提升企業經營理念

全新的“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地占據了我們生活,各式各樣的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的不斷建立,在影響現代人生活、學習和工作各方面,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新常態下的電力企業要時刻準備著,樹立全新理念,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與時俱進地不斷提升現代化經營思維和理念。電力不僅僅作為社會公共資源,用于服務國家和社會,而且它還是用于消費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全部屬性,因此,就要滿足未來商業社會發展的需要。電力企業要做到未雨綢繆,積極儲備技術人才,做好長期規劃和布局,提早啟動和網絡布置信息資源,快速推動網絡化建設,使信息資源更加透明,操作服務更加便利,從而進一步提升窗口服務意識和質量。

(四)加強戰略管理創新

經濟的大環境及企業自身的能力決定著企業的經營戰略,企業為了長遠的生存和發展,就要全面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整體考慮企業長遠的健康發展,對企業發展的目標做出的總體謀劃。強化企業的戰略管理,能夠使企業穩步發展,按部就班的實施企業目標規劃,避免迷失發展方向,甚至走向失敗。電力企業對比其它行業,在戰略管控上還是弱項,存在管理短板,沒有較為突出的管理成果和經驗可以借鑒。加強電力企業戰略管理,一要強化調查研究,并更加關注制度建設:二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決策程序:三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戰略思想;四要時時關注國內外市場變化:五要確立實施戰略的保障措施:六要整體布局,分段實施,重點突出,穩步推進。

(五)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企業資產重組以及股份制改造等過程中,企業大發展對高素質人才更加求賢若渴,對知識性和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擴大。就需要電力企業從多渠道引入大量優秀人才,科學合理地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在企業內部推行互幫互帶、相互學習。電力企業在優化人力資源的同時,還要加強人事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全面推動企業的績效管理模式,選擇適合的績效管理辦法和管理工具,明確員工獎懲制度,做到工作計劃有績效,績效結果有獎懲。另外,電力企業還要加大員工培訓力度和作業操作,不斷提升員工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為企業新技術推廣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

猜你喜歡
經營管理新常態電力企業
電力企業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措施和策略
電力企業管理的創新途徑分析
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分析及管控建議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需處理好三大關系
會計信息質量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新時期電力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有效性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