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

2016-12-23 19:29劉國蘋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整合模式原則

劉國蘋

摘 要 要想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信息技術是其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并且通過進行改革也能夠使數學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本文中,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以及模式做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下文內容,希望能夠給與同行業工作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價值參考。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 信息技術 整合 原則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行業中,同時也為各個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效益。在教育行業中,現代信息技術也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將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到一起,從而對傳統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效率。

1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分析

1.1簡單性原則

對于簡單性原則而言,主要是保證教學最大化效益的前提下,從而對一些復雜的信息技術進行舍棄,盡量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信息技術。這種原則可以全面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技術運用的簡單性。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主要是包括以下兩種:第一是一般信息技術,比如PPT以及flash等通用的辦公軟件。第二是變式教學專業信息技術,比如:幾何畫板和計算器等有關的網絡資源。在對信息技術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人員必須要充分對簡單性原則給與考慮,并且將一些紛繁負責的信息技術進行摒棄,選擇一些最為簡單以及簡潔的技術形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1.2目的性原則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而言,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需要具有明確的目的,從而保證教學質量以及帶動教學目標得到完成,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學習以及把握數學質量的過程中,從而逐漸形成數學思維以及數學能力。如果沒有信息技術參與到課程中,傳統課程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但是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為學生能力提高拓展出更大的空間。反而言之,對于信息技術的不科學使用會導致出現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采用信息技術對一些花哨的情景進行展示,原本希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卻起到了反作用,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學生聽課的專心程度。所以,對于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3和諧性原則

對于和諧性原則來說,主要是指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一起,并且包括的含義也是兩個方面:第一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課前準備以及課堂教育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并且也是從單純的教學演化成為重要的教學組成內容。第二對技術進行使用時,其時間的確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可以保障教學質量的最大化。對于和諧性的原則,可以體現出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之間的相輔相成,并且兩者之間可以有效的融合到一起。

1.4全員全程性原則

對于全員來說,在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并且需要參與到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課題中,全員性可以更好地保證每個學生都在信息技術以及課堂融合中獲得發展。對于全程主要為信息技術的出現涵蓋所有的學習領域,其中包括教師的備課階段以及教師在教學演說階段和學生在課外作業階段的學習,全程性可以保證課堂中的信息技術得到最大化的效益發揮,并且全員性以及全程性兩者兼有才能保證教師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學習質量。

2模式分析

2.1教學設計分析

對于教學設計來說,主要是教師所負責的工作,首先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并且對其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深入的了解;其次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清楚的了解,其中包括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數學思維等;最后則對上述的了解情況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充分考慮簡單性以及目的性原則后選擇出合適的技術方式。

2.2教學過程分析

第一是教師必須要預設小學生熟悉的情景,比如超市等,同時也將相關數學概念或者數學命題提出的問題寓于情景中,從而激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而預設情景以及發問的過程中可以采取PPT方式對情景和問題進行展示,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是網絡傳輸方式進行實行。之后要引導學生能夠使用信息技術對問題進行探討;第二是教師對課程做出總結,教師給學生留下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后思考,同時也能對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行開發,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此之外,教師所留下的課后問題通常情況下是要和下一節課教學內容相互聯系,這樣也利于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同時由教師提供相關學習資料,比如網頁內容等,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效率。

2.3課外學習分析

課外學習主要是課堂部分的一個延伸,同時對于鞏固課堂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這部分內容而言,主要包括解決教師在課堂上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同時也包括學生對學習資料的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十分重要,可以通過即時通訊工具以及論壇等方式進行密切交流。在此之外,學生也可以采用更多的信息技術對課外學習情況進行完成,例如:采用計算機進行演練以及利用計算機網絡等。

3總結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到一起,已經成為數學教學的發展趨勢,要想將兩者之間進行緊密的結合到一起,需要對基本原理和原則進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夠更好的發揮出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高效性以及有效性,從而使其信息技術能夠和小學數學教育充分結合到一起,提高小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成營.數學符號意義及其獲得能力培養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12(24):120-124.

[2] 鄭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12(24):147-151.

[3] 劉文芳.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12(24):136-138.

[4] 姜浩瑞.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基本原則與教學模式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13(07):134-137.

猜你喜歡
整合模式原則
堅守原則,逐浪前行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無罪推定原則的理解與完善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