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究

2016-12-23 19:30陳乾程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生活情境數學教學小學數學

陳乾程

摘 要 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與生活聯系得非常緊密的科學,本次研究說明了通過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小學教學的效率,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果達到新課改的要求。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數學教學 生活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與生活聯系得非常緊密的科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要通過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使學生能在生活中發掘數學問題、應用生活經驗突破數學障礙、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應用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能力強、探索心強的特點,數學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展開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掘數學知識,教師就能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

以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認識人民幣為例。如果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人民幣的進制、面額等有關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覺得這些知識過于抽象,從而不愿意主動學習知識。為了讓學生愿意主動的學習數學知識,這一名教師在課堂導入的環節引導學生玩一個游戲,叫《當會計》,教師要求學生們先數一千元十元面額的道具錢,學生花費了很久的時間才把這一千元錢點完。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現在不應用十元面額的錢,而改用一百元面額的錢呢?學生發現如果應用一百元面額的錢,就只需要數十張紙幣。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開始思考設置一元面額、十元面額、百元面額人民幣的意義。當學生理解了進制知識以后,教師開始引導學生玩《拼面額》的游戲。教師要求學生用最多種拼法拼出21元人民幣。學生經過思考以后,發現21元人民幣有多種拼法,比如可以用兩張十元人民幣及一張一元人民幣拼出來;也可用四張五元人民幣與一張人民幣拼出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任何一個數額都可應用現有面額的人民幣拼出來,繼而學生發現了人民幣面額的設置也是有科學性的。接下來,教師開始引導學生觀察真幣和道具幣的區別,學生在實踐中了解了識別假幣的技巧。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布置學習情境,讓學生樂去挖掘知識,愿意探索知識。

2應用生活情境減少學生學習的障礙

小學生的心理發育情況決定了學生很難理解高度抽象的事物,如果教師告訴學生一個數學規律,一個數學技能,學生可能很難理解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反之,如果數學教師引導學生看形象的事物,讓學生在形象的事物中探索抽象的規律,學生就能迅速的理解數學知識。為了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數學教師要活用生活情境中的事物,讓學生結合具體的事物學習數學知識。

以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計算知識為例。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最常遇到的數學問題為不理解數學計算進位、退位的原理。有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理解進位與退位的知識的。這一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計算知識時,讓學生看一個生活實例。這一名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柜臺中收銀人員計算錢幣數額的方法。商場中的收銀人員一般把十個一元硬幣包成一包,放到某地方,數額不到十元的硬幣作為找零的硬幣。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不應用這種方法,收銀員要給人86元,售貨員要數出86枚銀幣給別人,這樣計數的方法科學嗎?學生經過思考,認為這種計算的方法不正確,因為如果收銀員要經常數太多的數字,既容易數錯,又浪費時間。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那么售貨員把十個銀幣作為一包,這是應用了哪種計數原理呢?學生經過教師引導,理解到了進位的原理。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現在售貨員手中有8包硬幣和6枚散幣,現在售貨員要找給人9枚硬幣,現有的散幣不夠,必須拆了一包硬幣,那么找出這一筆錢后,售貨員手中還有幾包硬幣?結合這個例子,學生可以理解退位這一概念的意思。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他們不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把學生理解的生活常識與抽象的概念結合起來,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事例中理解抽象的概念。

3應用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實踐的能力

如果小學數學教師不把生活情境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小學生會不理解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什么,也不理解為什么要學好數學知識。數學教師可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

比如以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計算知識為例,有些學生不能理解為什么在做數學算式的時候,要保持數學公式的整潔性,也不理解為什么要學習數學計算知識。有一名數學教師要求學生學習完計算知識以后,要求學生開始記帳,讓學生記錄每個月花了多少零花錢。剛開始很多學生想,記帳還不簡單?不就是把每一筆花過的錢記錄下來?待學生學習了記帳以后,學生發現保持帳本的整潔很重要,如果一個帳本記得非?;靵y,學生日后在核算帳本時根本找不到核算的數學依據。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統計知識時,又引導學生拿出記錄的帳本,要求學生分類統計零花錢。比如學生需統計出每月購了多少學習用品、必備的生活用品、可花可不花的奢侈用品等。教師要求學生應用條形圖、餅形圖、折線圖等形現自己的帳本。學生在整理帳本的時候才發現,他們每月在奢侈花費這一類目中花費的金錢普遍偏高,如果學生可以控制奢侈消費,就能減少每月的支出。在統計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理解到了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學會做數學題,而是要能夠看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夠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科學,小學數學教師要應用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4總結

本次研究說明了通過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小學教學的效率,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果達到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中奎.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6(22).

[2] 張強.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07).

[3] 黃梅.生活情境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21).

猜你喜歡
生活情境數學教學小學數學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