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參訓意愿分析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研究

2016-12-23 16:08王金諾鄭立森張春光
經營者 2016年19期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

王金諾 鄭立森 張春光

摘 要 我們正處于創新驅動發展、創業煥發勃勃生機的新時代?!按蟊妱摌I、萬眾創新”已成時代最強音。在風起云涌的創業大潮中,農民創業群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國家正在積極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作為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重要內容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教育培訓,則更加契合時代主題,更具重要的社會意義。在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方面,國家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高度重視且投入巨大、期待很大,但現時培訓效果如何、如何改進等,值得討論。本文結合山東省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項目,以調查問卷、深度訪談和文獻研究等方法,開展了基于參訓意愿分析的農民創業培訓實證研究,在對農民創業培訓參訓意愿影響因素調研結果與分析基礎上,提出了優化完善和改進新型農民創業培訓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 新型職業農民 創業參訓意愿 創業教育培訓

我們正處在創新驅動發展、創業煥發勃勃生機的時代。在黨和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當今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強音。在風起云涌的創業大潮中,農民創業群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下中國,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城鄉經濟、社會、教育、人文等發展水平仍存差異,農民群體的思想觀念、個性特征、資源稟賦、環境條件等,對創業教育培訓參訓實效以及創業行為的形成影響重大。

一、研究背景

在中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自2012年以來,連年出臺中央一號文件,對“三農”進行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確保農業后繼有人。2014年農業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2014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一系列舉措旨在落實“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加強現代職業農民培育,為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作為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重要內容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教育培訓,則更加契合時代主題,更具重要的社會意義。

在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方面,國家高度重視且積極投入。以山東省為例:2013年9月,山東省政府出臺《關于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意見》,從鼓勵支持城鄉勞動者自主創業、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全面提升創業就業服務能力等方面,創新性地提出了扶持創業的政策?!渡綎|省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確定,自2014年至2018年,山東省政府每年從失業保險滾存結余基金中安排不少于10億元,作為省級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進一步提高創業培訓的資金扶持力度,逐步構建起完整的政策保障體系。2014年,山東省創業培訓21萬人,支付創業培訓補貼8045萬元。針對農民培育,僅2016年,山東省就安排中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務25000人,其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即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20000人;農機專業合作社帶頭人1500人;現代青年農場主1500人;專業技能人員2000人。僅此專項,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補助金額即達7100萬元(不含信息化試點單位補助239萬元)??梢哉f,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投入巨大、期待很大。但現時培訓效果如何呢?到底有沒有問題,有哪些問題,宜如何改進?

近年來,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面的關注較多,也取得了一些較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但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創業教育培訓方面卻鮮有討論。根據濰坊創業大學、濰坊市創業研究院的安排,筆者決定以此為研究課題,結合山東省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項目,做基于參訓意愿分析的農民創業培訓實證研究。

二、研究概述

(一)主要影響因素假設

影響農民參加創業培訓意愿的因素多樣,但可以從農民個體特征、家庭特征變量和外部環境特征變量等維度進行測量,從而確定影響其創業培訓參與意愿的主要因素,對優化完善和改進創業培訓提供參考依據。

(二)數據與樣本

調查采取問卷為主、深度訪談為輔的方式進行。項目組根據濰坊創業大學、濰坊市創業研究院提供的指導性調研提綱,于2016年8月25日改進設計了“新型職業農民創業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調查問卷分為調查對象基本信息、創業意愿、創業培訓評價、創業者特征等17道題目,主要包括“您外出(指到縣城及縣城以上)打過工嗎?”“除去種植/養殖/捕撈,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創業,做點從沒有做過的事?”“你以前參加過關于創業的有關培訓嗎?”“你覺得培訓安排以多長時間為好?”“您對培訓班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滿意嗎?”等內容;深度訪談以參加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組織承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班濰坊市學員為主,共訪談36人。問卷調查分8次發放問卷712份,答卷結束后,運用spss13.0軟

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并剔除重要信息缺失數據,最后共獲得有效問卷回收674份,

回收率94.66%。其中男性583人,占86.49%;女性91人,占13.50%。

三、新型農民創業培訓參訓意愿影響因素調研結果與分析

基于本研究實際情況,結合已有的文獻研究,本次農民創業培訓參訓意愿調研結果如下:

(一)農民個體特征對農民創業培訓參訓意愿有重要影響

結果顯示,從年齡結構看,25歲及以下受訪者表示愿意參訓的占3.85%(26人);26~35占32.78%(221人);36 ~ 45歲占40.09%(270人);46~55歲占18.39%(124人);56~65歲及以上的樣本農民僅占4.89%(33人),創業意愿在農民的年齡分布上呈現橄欖形結構,即年齡越小和年齡越大的農民,其參與創業培訓的意愿越低,而從36~45歲年齡段表現的創業培訓參訓意愿最強烈。此結論與許多專家的觀點基本一致(如鄭軍,2013;戚迪明等,2012)。究其原因,年齡越小,對創業準備越不足,愿望越不夠強烈;年齡越大,越安于現狀,越缺乏干勁,越不愿意冒險,趨向保守,追求穩定。但從實際參訓人員年齡分布看,25歲及以下參訓者占1.67%;26~35歲占9.33%;36~45歲占17%;46~55歲占52.3%;56~65歲及以上占19.67%,表明實際參加培訓的人群年齡與實際參訓意愿人群相差很大。通過訪談,部分受訪者表示“自己不懂創業,也不想創業”“種了一輩子地,與人打交道都難,還談什么創業”“反正免費培訓,管吃管住,比待在家里強,出來看看開開眼界”,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在培訓對象選擇方面存在一定的錯位,即有參訓意愿的農民未必真正參加培訓,而沒有創業想法或參訓動機的人卻參加了培訓,這對于國家關于現代職業農民培育的政策設計來講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從性別特征看,男性受訪者表示愿意參加的占84%、女性占16%,表明男性具有更好的風險承擔能力,更愿承擔較大的家庭責任。從文化程度角度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參訓的占13.79%(93人);高中或中職占23.14%(156人);大學??普?7.47%(320人);其他占15.58%。表明受教育程度與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意愿正相關?,F在從事非農業為主工作的受訪者表示愿意自主創業的占76.23%;從事種植、養殖等職業的約占21.16%,大概說明接觸更廣領域則使人視野更寬、見識更廣,選擇更多元,尤其曾經有過外出打工經歷的受訪者更傾向于參訓和創業。

(二)農民家庭特征變量對其創業意愿的影響

有研究結論認為家庭總人數與農民參訓意愿成正相關,即規模越大,經濟壓力就越大,家庭成員就越傾向于創業。但本研究結果顯示,家庭人口數量與農民參訓和創業意愿相關度并不大。對此,筆者認為這與當下農村經濟條件普遍改善,無論生存型創業還是選擇性創業,與家庭人口關聯度不高有關。

(三)外部環境特征變量對其創業意愿的影響

通過“你認為所參加的培訓有用嗎”“如果再有創業培訓機會,你還參加嗎”等問題的現場訪談可知,受訪者對農民創業培訓的滿意度、培訓質量和后期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整體認可度不高,26.11%(176人)的受訪者認為“一般,沒有特別感覺”,同時認為“如果還是這樣,不準備繼續參加”;另有217名受訪者認為“獲得創業政策支持難度較大”(占32.19%),即使參與創業培訓,相關政策也很難幫助自己去創業。近1/3的受訪者對現行創業支持政策的實際落地不夠信任,值得反思。由此看出,農民對創業培訓的認可度會直接影響其參與創業培訓的意愿。在對于影響創業選擇的因素中,選擇“風險的承受力”占84.42%;選擇“創業知識和能力”的占76.55%;選擇“遇事能做出決定”的占42.58%。表明受訪者對創業所需條件理解雖然各有不同,但對于創業風險、創業能力、判斷和決策能力等方面的認識較為一致。通過分析“你最羨慕你們村里做什么的”,結果表明,村民及親朋好友中的創業者與農民創業意愿成正相關,這說明,成功創業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創業觀念和創業意識的形成。

基于上述分析,不難發現:一是現行農民創業培訓的實施效果一般,“供”“需”脫節,農民的認可度不高。需要各方努力,切實把創業培訓項目落實好,確保參與創業培訓的農民有“獲得感”。二是社會對農民創業的宣傳不夠,政府相關配套制度跟進也不夠及時有效,需要加快創業支持政策體系建設,切實提升廣大農民對創業培訓的參與度。三是農民創業意識不強、能力不足,須強化農民創業意識培養,切實增強創業信心。

四、新型農民創業培訓改進策略與建議

(一)堅持“政府主導、尊重民意、立足產業、突出重點、需求導向、多方參與”的教育培訓原則

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是一項公益性、戰略性、長期性的事業。一是要堅持政府主導,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培育條件,營造良好氛圍。二是要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通過提升培訓質量和宣傳引導,調動農民參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三是根據產業發展水平和培訓對象特點,分類別、分產業、分層次開展培育,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四是以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開放型新型職業農民為主要對象,以技能培訓、創業指導、政策扶持、跟蹤服務為重點,分產業、分類型培育一批現代農業創業者,激活農民自身創造活力,提高農民創業興業能力。

(二)完善創業培訓體制機制

一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制度體系,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職業農民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推動創業實踐。二是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加快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管理機構、培訓基地的準入門檻和培訓規范及教學標準,加快構建政、行、企、校、所等各類市場主體多元化教育培訓機制。三是創設農民創業及培訓支持政策,從經濟補助、政策扶持、創業優惠、后續服務等方面給予農民創業與培訓以更多的幫助和引導。

(三)精準遴選培訓對象

一是要做好農業產業和從業人員情況及培訓需求調研,統籌考慮種、養、加、經管、農機等當地產業發展和創業環境、項目資源等實際需求,合理分配培訓名額。二是實施分工負責與協同管理相結合的學員遴選辦法。嚴格按照參訓學員標準條件,精準遴選確定培訓對象,真正把年齡適當、確有創業意愿、確有參訓需求,迫切需要提升綜合素質和創業技能的學員選拔出來,尤其聚焦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且具有一定經營基礎的家庭農場經營者、種殖大戶、農民合作社骨干,以及具有較強農業創業意愿的返鄉創業大學生、中高職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等重點群體,讓“愿”學者“好”學、“好”學者“能”學、參訓者“樂”學。

(四)實施精益培訓

精益創業是創業教育的內涵之一,也應當成為創業教育培訓的價值理念和現實要求。按照培訓規范和教學標準,采用理論學習、參觀考察、沙盤演練、模擬實訓、經驗分享、學員交流、在線自助學習、移動互聯服務和在線管理考核等多元化立體交互教學方式,實施培訓指導、創業孵化、認定管理、政策扶持和跟蹤服務等分段式全程化跟蹤培育。一是邀請優秀創業導師、成功創業人士、資深專家授課,強化創業理念和創業技能培訓、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知識和技術培訓,激發培育對象創業興業動力,提升生產經營水平和產業發展能力。二是配備創業導師,重點圍繞擴大產業規模、強化市場開拓、提升產業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組織創業團隊進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實體基地進行創業孵化,提升實踐創業能力。對參訓學員建檔立冊,納入動態考核管理。國家有關部門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時,應據此給予傾斜性政策扶持。

(五)遴選優秀師資,提升執教能力

做好創業培訓,師資是關鍵。建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專兼結合的原則,以省、地為單位建立農民創業教育培訓師資庫,落實經費補助政策,加強師資培訓、績效考核和動態管理,建立不受歡迎教師(導師)清退機制,確保教育培訓效果。

(六)加強創業教育培訓的載體建設

國家應出臺鼓勵政策和具體措施,一方面積極創建農民創業園(孵化器)、科技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可依托現代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等建設集科技創新、試驗示范、技術指導、實踐實訓為一體的高標準實訓基地,使其成為農民實踐實習的有效平臺和創業實訓的重要載體。

(七)營造農民創業氛圍,激發農民創業熱情

研究結果表明,同村及周邊的親朋好友中的創業者對農民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效應。營造創業氛圍對于增強農民創業意識、激發農民創業熱情具有重要作用。各地應結合實際,通過發放創業資料、組織農民創業成果展覽、聽看農民創業典型報告會、圖片展等多種方式對其進行創業宣傳,提高農民的創業意識,調動農民創業積極性,營造敢為人先、追求超越、寬容失敗的農民創業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為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作者簡介:王金諾(1970—),男,山東五蓮人,碩士,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副教授,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高校學生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高校招生管理與服務?;痦椖浚罕疚南禐H坊市社科聯2016年重大課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濰坊市創業研究”和濰坊市政府委托課題“濰坊市多元化創業支持體系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鐘王黎,郭紅東.農民創業意愿影響因素調查[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2):23-27.

[2] 鄭軍.農民參與創業培訓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對山東省的調查

[J].中國農村觀察,2013(5):34-44.

[3] 趙西華,周曙東.農民創業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江海學刊,2006(1):217-222.

[4] 郭軍盈.中國農民創業問題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6:2-3.

[5] 汪發元,鄧娜,陳險峰,孫文學.農民創業培訓教育需求調查分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3(4).

[6] 米運卿,趙立瑩.農民創業的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探索[J].中國農村教育,2006(1):27-28.

猜你喜歡
新型職業農民
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的思考
運用微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研究
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 推動我國農業健康有序發展
著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全面建設現代農業園區
明確新型職業農民經營管理能力構成 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策略
四平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長效機制初探
宜昌市職業農民培訓需求調查與培育對策研究
如東縣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