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護士資格考試為向導的內科護理學教學思考

2016-12-23 17:46康錦雯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3期

康錦雯

摘 要:通過對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大綱進行分析,從合理制定《內科護理學》教學計劃、分析學生心理等角度出發,采用多種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并安排課前督促提問方式鞏固記憶,課后集中答疑的系統化教學模式,幫助中職護理學生更好理解《內科護理學》相關知識點,提高護士資格證考試通過率。

關鍵詞:護士資格考試教學 中職護理 多元化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b)-0147-02

近年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以下簡稱“護考”)通過率成為衡量護理、助產專業教學質量的標準,為護士合法從事臨床工作的憑證,是護生轉變成護士的準入門檻。為此該校教務處針對護考的重要科目,并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接受情況,研究決定提前著手,在開始接觸《內科護理》開始就以護考的形式去授課,為護考打好基礎,提高過關率、就業率,為醫療單位輸送有用人才。據有關數據統計《內科護理》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也是學生學習最難的學科之一。作為內科教研組的一員,為此制定了一套簡易的教學授課方法,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現將教學思考論述如以下幾點。

1 將輔導內容系統化,合理設計教學模式

1.1 教師課前準備

筆者參加內科教學已經4年有余,同時也關注護考大綱和題型變化情況,分析歷年的真題來看,考試時間在縮短,題量也在減少,主要以A2、A3、A4型為主,更多的考察病案分析題、病例組題以及病例串題而A1型題(單句最佳選擇題)明顯減少。了解這些有助于教育教學工作,在教學這幾年里,個人認為課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備課范圍不僅需要從講授的該小節著手,甚至還要拓展到相關聯的其他學科。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護理這小節,需要從概念、病因、發病機制、身體狀況(臨床表現)、治療和護理措施著手。其難點是發病機制,會涉及到病理生理學的知識。若從病理生理改變出發去學習這個疾病,就可以推導出其臨床表現,引出護理措施。

該校采用傳統式教學以板書為主,對中職生教學質量的提高非常有利,可直觀而長久留下該節課的重點考點,而且對其可反復贅述,使用示意圖幫助理解記憶,同時更需要幽默的言詞吸引在座的聽眾,這就是較為完善的課前準備。

1.2 合理分析在校學生對護考的心里變化

對于在校剛開始接觸《內科護理學》的學生,他們還存在很多令人擔憂的地方,如:年齡偏小、基礎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有些人認為自己還是二年級學生,沒有緊迫感。雖說他們對護士資格證考試有些許了解,但其只對護考涉及的科目感興趣,其余科目提不起興趣。甚至嚴重的因為基礎課太薄弱,造成臨床課全然聽不懂的局面,長此以往會使不少學生因過多的知識填塞容易出現消極情緒,失去信心甚至放棄該學科。

2 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系統化授課模式

2.1 定目標,提要求

絕大多數學生踏入職業學校并不明確學習的目的,仍需教師引導并幫其制定目標。在教學中能促使學生前進的動力主要源于自信,而信心的產生來自于課堂。假如時時刻刻提問被教師得到肯定的時候,接二連三的思考題被同學得到稱贊的時候,反復多次被當作班級楷模的時候,翻開護考題測試結果好到會把自己都震驚的時候,自己將熱愛這門學科,主動去鉆研、去思考、去提問、去練習。在引導和信心之間還有很長距離,為此訂了以下幾條要求。

(1)做筆記。一個好的課堂筆記,是高度濃縮的課堂知識精華,讓學生在記筆記中將課本內容重現,減少了機械記憶量,易于記憶和掌握。

(2)提問。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使學生獲得最大發展,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行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其領略成功的喜悅,能在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得到最大發展,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2.2 活化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利用好課堂,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將時間投資到學習上來,活化課堂就很重要。雖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則制度固然重要,但能讓學生在制度中有活力地學習更重要。還需要教師釋放幽默的細胞,充分發揮個人的人格魅力。

例如:在提到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時,需著重介紹引起該疾病的危險因素,其危險因素很多如:遺傳因素、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吸煙、酗酒、女性>65歲、男性>55歲、靶器官(心腦腎眼)等。為確保學生掌握考點的效率,采用了編故事的方式巧記如下:“我因為爸媽的因素(遺傳),胖成這樣(肥胖),在小的時候及愛吃零食,像糖(糖尿?。?、巧克力(高脂血癥)什么的。參加工作后精神常處于緊張狀態,工作壓力太大,染上了吸煙,酗酒這些壞毛病,年齡大了發現自己重要臟器都出現了疾患,如心腦腎眼”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像這樣的記憶方式非常容易接受,同樣從笑聲里面讀到了對這種教學思路的肯定和接納。如果每次上課都注意抓好活化課堂的分子,時間長了就是一種優質課堂,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為枯燥的學科添加了些許活力的色彩,增進了對該課程的興趣。

2.3 分析教學情況,建立師生反饋機制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精講使學生理解考點,遇到重要考點時隨堂出考題,讓學生知道考點的考法,并通過考法制定相關解題方法。每周舉行一次提問搶答活動,每章模擬考試一次,考試后及時對考卷進行正確率分析,通過教師講解試卷,不僅能讓教師了解學生對考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甚至可以幫助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完善自己的知識鏈,提高正確率,及時反饋學生近期情況。

3 建立良好的友誼關系,提高教學效果

有位教育家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對于學生的尊重建立在理解之上,理解是溝通人們心靈的橋梁,是加深交往和友誼的紐帶。作為一名代課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學會理解也是教學過程中的良好方法之一。

教師理解學生不能僅僅是口頭上說說,要發自內心,例如:當學生與你迎面向問候時,你的回應要發自內心的親切,而不是應付了事,學生會讀懂你的。教師理解學生,要善于傾聽了解學生的觀點。例如:在隨堂提問時,好奇很多學生沒有回答到位。課后有同學指出換種問法,就會影響回答效果。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免有差錯,當發現自己有錯時要勇于認錯,例如:上節課教師在某個地方講的有點問題,對此很抱歉,請各位同學及時修改錯誤之處。坦誠道歉,態度誠懇,并不會降低教師的威信,實際上是對學生的尊重,會給學生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使教師和學生的心更加貼近。在教學教育過程中教師盡量避免當眾指出某個學生的不足(睡覺、說話、玩手機等),可能會傷其自尊,還可能跟你發生正面沖突,為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更多情況會選擇其他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如課后談話。

由于護考已經成為應屆畢業生就業的有力保障,提高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護考通過率已成為學校教學的重中之重。護考輔導不僅要求教師與時俱進的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要求學生改進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朱瑪.加強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前培訓提高中職衛生學校護生的就業率[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6):88-89.

[2] 程琳.提高護理教師職業素養途徑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5(11):54-8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