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體育文化的價值理念與課程構建

2016-12-23 17:48李玉強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3期
關鍵詞:體育文化高中課程

李玉強

摘 要:體育文化課程豐富了高中體育教學的理論體系,推動了高中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發展,促進了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和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在“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體育指導思想下,以傳授體育文化知識、培養體育參與意識、激勵體育自覺性、提高體育文化品味為目的,基于高中體育課程體系發展的基礎上,從體育文化課程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教學設計等方面構建高中體育文化課程體系,為全面展示中學生體育的文化元素,構建與高中體育和體育文化建設協調發展體育文化課程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關鍵詞:高中 體育文化 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b)-0154-02

體育是一種豐富生動的人類文化活動,體育之魅力不僅在于身體的活動和競技運動對人身心監看的促進作用,還在于多元的文化內涵對人的吸引。體育文化是最能闡釋體育對人、自然和社會的功能釋放和全面影響。體育文化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具有更大的比較性,表面的比較是運動競賽成績的比較,中層的則是體育運動事業管理水平的比較,而較深層的是思想觀念的比較。體育的健身和競技價值都可以表現在身體和心理素質的提高,這是對體育功能最直接的理解和最簡單的實踐。但思想觀念并不能表現出立竿見影的體育能力和運動素質,卻是促進人們體育自覺的內在動力或者內驅力,其表現方式就是以體育文化為基礎的觀念或者理念教育。

“以人為本,健康第一”是我國目前體育教育改革的發展理念,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卻讓我們付出了艱辛的探索,在體育教學改革,特別是體育課程改革中雖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問題依然存在,直接體現在我們學校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學效果沒有全面轉化成學生的體育能力、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有限,在中學生中體質健康狀況下降也成不爭的事實。也就是說我們高中體育課程體系對學生的全面影響力遠沒有達到我們課程設置的目標,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為體育課程體系作為高中體育的重要內容,其完善和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高中體育文化課程應該是高中體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它是以文化的固有吸引力為邏輯起點,旨在提高中學生的體育文化人同和歸屬的思想體系。

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欲圖體育之有效,必動其主觀,促其對體育之自覺不可?!?。那么,這種主觀的自覺、自愿和能動性不僅需要實踐的指導,也需要理論進行思想和主觀上的強化。了解體育運動實踐與體育文化的因果關系和相互聯系,構成了完整的體育學習過程。

1 高中體育課程文化價值觀的思考

關于課程的界定一直有許多不同的提法,但作為學校課程,對社會文化的傳承和再生產是重要的特征,以此傳遞和再生對下一代有用的知識和價值,那么課程的實施過程就體現了對其文化價值的充分詮釋?,F代課程論重視學生對社會文化的適應和接受,還要以獨特的視野了解和改造社會文化,使文化在傳承和再生產過程中不斷創新,并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

以社會文化的視角理解體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文化現象,其價值觀體現于體育參與者對體育文化價值的理解、認知、體會和實踐?;隗w育作為實踐過程的特殊性,體育價值觀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再生產與創新而不斷演變,因此,體育文化價值觀的發展始終與社會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趨同。學校體育文化價值觀的傳承就是以體育課程作為載體對學生全面影響的過程。我國體育課程價值觀也經歷了體質教育價值觀,競技教育價值觀和“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價值觀。都反映了不同時期社會文化中體育文化的價值追求,是與社會文化相適應的體育課程價值觀,在某一特定的時期節點上指導體育課程教學,培養與社會文化相適應的人才需求,在增強國民體質,振奮民族精神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設置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批準發布實行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精神,高中體育課程目標強調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五個方面。由此涵蓋了體育課程設置中應有的體質教育價值觀和競技價值觀,而且強調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人文價值觀,在進一步加強體質與健康的同時,也要著力推進體育文化對精神需求和社會適應促進作用,使體育科學體系能夠全方位滿足中學生作為體育參與主體的文化信息需求。

3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的內容和結構體系

3.1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的目標設置

具體而言,高中體育文化就是要凸現高中體育的文化價值,充分闡釋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的關系。旨在打破大學體育目標之間的壁壘,使各目標之間形成和諧統一,相互影響的動態發展。在高中體育實踐課程的目標中,我們列出了諸多具體的基礎性目標,包括以體育運動為主要內容的技能學習目標,以發展身體素質為主要內容的體質健康目標,以良好的動作姿態為主要內容的體育習慣目標,以心理愉悅和個性心理調節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健康目標,以體育知識、體育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體育素養,以體育參與行為和參與意識為內容的體育理念目標等。

3.2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的內容設置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遵循體育文化普及、傳承、創新和發展的原則,體現科學化、系統化和功能化,構建提升中學體育文化氛圍,促進學生個性和群體共性和諧發展的體育文化課程內容。

4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教學設計理念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秉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學設計理念。高中體育文化課程不同于體育實踐課程,對學生的體育基礎和身體素質等內容并沒有要求,體育文化課程旨在促進中學生對體育文化理解和認同,在初始階段要求學生參與體育時達到自覺與自律的,在參與階段讓學生理解體育就是最簡單的生活方式。因此,高中體育文化真正是面向中學生群體的,著眼于全體中學生都樂于參與體育并從中體驗快樂。同時,高中體育文化課程注重學生情感、個性和心理品質的培養,并非單純的體育心理學知識體系的學習,而是通過生動的文化價值因素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和體育智能。體育實踐課程注重學生個性與共性的協調發展,而體育文化課程通過學生共同體驗和達到發展個性,增強對體育的自我認知和理解。

高中體育文化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強調普及和引導,普及是以全體中學生為基礎,這些體育文化知識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當中,與高中文化相關和銜接的,內容可以是刻意的,不在意的或完全不知不覺的,但在特定的時空間就能喚醒人的記憶,特別是那些與體育有關的記憶,學生會欣然接受和認同,或勾起更深刻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 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評說[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358-359.

[2] 毛振明.體育課程與教材新論[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5-11.

[3] 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43.

[4] (美)杰·科克利.體育社會學——議題與爭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344.

[5] 王華倬.中國近現代體育課程史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1-227.

[6] 趙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紀的教育宣言和行動綱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48.

[7] 丁鋼.文化的傳遞與嬗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85.

[8] 季瀏.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

猜你喜歡
體育文化高中課程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試析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