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譯大賽選手心理壓力分析及教學啟示

2016-12-23 21:18唐媛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教學啟示心理壓力

摘要:口譯即時性、現場性等特點決定了口譯是一項強度高、壓力大的工作。在口譯大賽中,現場評委和觀賽者的評價、大賽主題的不可預測性等因素更是增加了參賽選手的心理壓力,過大的心理壓力對口譯信息傳達的準確度、流暢度和完整度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口譯教學中教師應在訓練模式和材料選擇方面注重對學生進行抗壓能力訓練。

關鍵詞:口譯大賽;心理壓力;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6)11008303

引言

中譯杯第三屆全國口譯大賽(英語)是由中國翻譯協會、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展現全國大學生英語口譯應用能力的賽事活動。大賽采取初賽、復賽、大區賽、全國半決賽、全國總決賽五級賽制,于2013年10月份正式啟動。初賽由各地院校自行舉辦,各校選拔1—3名選手參加所在省舉行的復賽,復賽選拔前6名選手參加所在大區決賽。此次華中大區賽包括英漢交傳和漢英交傳兩個環節,英譯漢為“關于世界銀行反腐敗問題的講話”,漢譯英為“中國銀行董事長關于 ‘世界已經進入4G時代的講話”,要求選手依據視頻賽題進行現場翻譯。其中,英譯漢環節的講話語速較快,長句較多,而漢譯英的講話為即興發言,有較多移動通信技術術語。兩個環節的賽題各具挑戰,為選手們口譯實踐提供了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對各高校的口譯教學及研究有著重要的導向和推動作用。

1大賽選手心理壓力分析

口譯是一項即席性很強的、多任務同時處理的活動,根據Gile提出的認知負荷模式(Effort Model),在交替傳譯中,第一階段譯員應完成聽力與分析、筆記和短期記憶三個基本任務,第二階段則應完成記憶、讀筆記和傳達三項任務[1]。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中,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譯員,除了具備扎實的雙語基本功、廣博的知識面、嫻熟的口譯技巧、出眾的記憶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之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承受壓力,做到不怯場,防止因情緒緊張甚至失控而影響口譯質量。林郁如在分析譯員心理素質時曾說道:“選擇口譯這份工作,就是選擇與壓力為伴?!盵2]而在口譯大賽中,選手們的心理壓力更是驟然增大,因為大賽選手在承受口譯員的普遍壓力之外,還要面臨比賽現場的其他壓力,如大賽主題的不可預測性,以及來自現場評委和觀眾的評價壓力等。

1.1主題的不可預測性

本屆中譯杯全國口譯大賽未就大賽主題進行說明,往屆比賽也僅僅提供了考察大致范圍:(1)中國外交與國際關系;(2)中國對外貿易和商務交流;(3)中國對外文化交流;(4)近一年來中國社會的熱點話題;(5)世界局勢(近一年的重大事件);(6)世界經濟。本屆全國口譯大賽大區賽試題雖然緊扣大綱,但因其考察范圍太廣,可能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內容,依然有較大的不可預測性,選手難以為此做針對性很強的準備。因此,選手們往往缺乏底氣與信心,在口譯初期的聽覺認知階段就高度緊張,嚴重影響信息聽辨效果,阻礙真實水平的發揮。

1.2評價的嚴苛性

在口譯大賽中,因為擔任評委的都是資深譯員,在場聽眾絕大多數也是口譯學習者和愛好者,“這意味著譯員口譯過程中的任何失誤和遺漏都有可能在這類聽眾面前暴露無遺”[3]。本次比賽分為兩個環節,在第二個環節開始之前,公布了前一輪的分數,在情況不太理想的情況下,能否調整好心態,沉著冷靜地投入到下一輪比賽是對選手心理素質的一大考驗。另外,從口譯現場的壓力來看,與同聲傳譯相比,交傳譯員的心理壓力問題可能更為凸顯,因為同傳譯員坐在隔音的同傳室里翻譯,并不需要直面觀眾,而交傳譯員則需要直面觀眾??谧g大賽選手在做交傳時,過于在意觀眾的表情和反應,看到或者聽到觀眾在下面竊竊私語,都可能會讓選手焦躁不安,擔心自己哪里出錯了,也有些聽眾喜歡糾正譯員的錯誤哪怕是很小的錯誤。這樣選手會對自己要求過高,追求完美,稍有錯漏就驚慌失措,因小失大。

1.3口譯現場原聲錄音的聽辨

口譯中的聽辨不同于一般的外語聽力訓練,用作聽力訓練的材料通常不存在口音的干擾,講話人吐字清晰,語調沒有多大變化,同時材料中較少雜有外界的噪音。而譯員在口譯工作中所處的信息環境是現場性的,信息干擾、缺失時有發生??谧g中的“聽辨”較一般的外語聽力訓練要復雜得多,要求也高得多,口譯員因此也要承受更大的現場壓力。本屆大賽大區賽試題采用全真口譯現場的原聲錄音,其中英譯漢環節是取之現場的大會發言,漢譯英選取的是真實的現場采訪,突出了口譯的現場性、真實性和實戰性。這不僅對參賽選手的臨場水平發揮是一個挑戰,對選手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1.4即席發言的信息編輯

口譯的內容可以是有準備的發言或即席發言,事實上,即使在有準備的發言中,講話者改動發言或者撇開發言稿自由發揮的幾率也很大?!叭藗冊诩聪陬^表達中由于思維和語言水平的限制經常會出現不必要的重復、拖沓、語言模糊或者斷句層次不清、邏輯關系混亂等現象,這給譯員造成了很大困難”[4]。即席發言的口譯更為靈活,對譯員的要求也更高,考驗了口譯員的信息理解和重組表達的能力。本屆大賽大區賽漢譯英試題——中國移動董事長關于“世界已經進入4G時代”的講話是一段即席發言,保留了發言人的冗余、停頓、模糊、口頭禪,句子結構松散,重復、解釋性的句子較多,給參賽選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擔,大多數參賽選手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照譯,翻譯時結結巴巴,語言組織零亂、語句不通順,語法錯誤多。

2心理壓力對口譯信息傳達的影響

綜上所述,口譯工作對口譯員的要求如此之高,自然就會使他們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適度的壓力會促使口譯員不斷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工作中也有利于譯員集中注意力。但過度的壓力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消極作用,會削弱口譯員處理各項任務的能力,嚴重影響現場口譯的效果和質量??v觀本次大賽,過大的心理壓力會干擾選手聽辨和記憶等能力,從而影響信息傳達的準確度、流暢度和完整度。

2.1對準確度的影響

只有準確無誤地將一方講話的內容傳遞給另一方,才能真正達到口譯的目的。具體說來,口譯的準確涉及口譯時的主題準確、精神準確、論點準確、風格準確、詞語準確、數字準確、表達準確、語速準確以及口吻準確等方面[5]。在此次大區賽中,很多選手口譯時沒有準確地表達原語信息, 比較嚴重的是在比賽中出現的主題錯誤,有選手把“anticorruption”(反腐)主題誤譯為“反恐”。事實上,這篇英譯中的比賽試題開始前有提示:“下面您將聽到一段關于世界銀行反腐敗問題的講話”,學生很明顯是由于過度緊張出錯。另外,這篇講話中出現了“regressive tax”這一術語,選手在比賽之前已獲知該詞的解釋,遺憾的是大多數選手都未能把它準確翻譯成“累退稅”。而在中譯英環節,“TDLTE技術”這一表達在講話中反復出現多次,但是能把“TDLTE”這幾個字母拼對的選手鳳毛麟角。參加本屆口譯大賽華中大區賽的選手是經過初賽復賽的層層選拔,從湖南、湖北兩省眾多高校選出來的優秀選手,已積累一定的參賽經驗,出現這樣的失誤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壓力。

2.2對流暢度的影響

流暢性是口譯的另一個重要標準,充分體現了口譯的特點。即時性是口譯區別于筆譯的最大特點,要求譯員反應敏捷、出口利落,同時做到語速流暢、節奏適當。大區賽中很多選手譯文表達不流暢,吞吞吐吐,斷斷續續。尤其是對包含較多數字的材料有畏懼感,語速明顯減慢,甚至有大腦短路現象,錯誤頻出。英譯漢部分長句較多,有些選手譯到一半就退回去重譯,而漢譯英材料專業性較強,選手對于比如“平板電腦、運營商、兼容、漫游”等術語思考痕跡較重,表達時詞窮、不夠果斷。此外,漢譯英材料為即興發言,重復和解釋性話語較多,選手未進行信息編輯而逐句照譯也會使得譯文在連貫性和流暢度上大打折扣。

2.3對完整度的影響

口譯的完整性不一定體現在原話的詞語、結構的完整性,而是主要體現在思想、內容和要點的完整上。漏譯是本屆口譯大賽普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總結起來有三種原因:首先,錄音停止后遲遲不開口翻譯,未能在聽到提示聲的3秒之內給出譯文,因譯文滯后未能譯完;其次,原文沒聽懂或是沒記住導致的信息丟失;最后,譯詞而不是譯義,譯文條理不清,不能有效抓住文本的整體結構和語句的邏輯框架組織譯文,口譯時似乎相關的詞句和意群都有,就是沒有完整的信息,不知所云。而以上三種情況都與選手心理壓力過大不無關系。

3大賽啟示——寓抗壓訓練于口譯教學之中

對于比賽選手而言,高強度的練習是提高口譯能力的關鍵。然而口譯大賽只是一時的,而口譯學習和實踐則是長期的,教師對于口譯教學的探索也是無止境的。大賽指導教師要善于發現比賽反映出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用以指導和完善平時的口譯教學。無論是在口譯工作還是口譯大賽中,有心理壓力是正常的,事實上,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資深譯員也不可能完全克服心理壓力,唯一能做的就是采用有效手段把心理壓力縮小到自己能夠控制的程度。在口譯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心理壓力產生的主要原因,除了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之外,更應在訓練模式和材料選擇等方面注重對學生的抗壓能力訓練。

3.1不應過分強調技巧

眾所周知,所謂一名專業的口譯人員,了解口譯中必要的技巧是必須的,如公眾演講技巧、短期記憶技巧、筆記技巧、數字傳譯技巧等等。然而,技巧是靠能力作為依托的,脫離能力基礎過分強調技巧乃本末倒置。一味強調口譯的方法和技巧,而忽視口譯實操訓練的投入,培養出的學生理論扎實、應用薄弱,能想到卻說不出,這與口譯重應用的本質背道而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傳授口譯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反復地練習使所學技能潛移默化[6]。與技能訓練同等重要的是百科知識儲備和語言綜合能力。首先要跟蹤時事、擴大知識面。其次,要重視中英雙語閱讀,熟悉相關詞匯,如每年的兩會記者招待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等是很好的學習材料,必要時甚至可以背誦。最后,還要注重平時的筆譯練習和積累,“要提高口譯水平,筆譯是基礎,難以想象,自身筆譯都難以表達的句子,口譯可以譯出?!盵7]綜上所述,只有通過大量的技能訓練,增強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完善百科知識儲備,再輔以必要的口譯技巧,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才能有效降低譯員的心理壓力。

3.2材料選擇的多樣性和真實性

口譯課上的材料選擇尤為重要,首先,訓練材料在內容、風格、與語音方面都應盡量廣泛。在內容方面要盡量覆蓋多學科領域,還要嘗試聽各種不同風格的講話,如商務談判、訪談、陳述、演講、新聞發布會、禮儀祝詞等,在語音方面既要包括標準語音訓練也要包括非標準語音的訓練,以培養臨場適應能力。其次,口譯練習應盡量選用真實的錄音資料。真實錄音或錄像資料可以增強學生親臨現場的經驗和感受,更好地適應口譯工作的現場性。各大英語學習或口譯學習網站都有大量可供下載的真實音頻或視頻材料,口譯教師還可以將各種會議和談判場合等口譯實踐的實況錄下來用作教學材料。在翻譯碩士(MTI)口譯方向的視聽與會話課上使用的真實材料主要包括:新聞、英語原聲電影尤其是紀錄片、電視節目、演講、辯論等。學生剛接觸時會感到有難度,然而經過一個學期32課時的練習,現場材料的適應能力和聽辨能力均有明顯提高。

3.3Titlesummaryretelling 的訓練模式

就口譯教學而言,材料的選擇固然重要,訓練模式卻更能影響教學效果。傳統的訓練模式是讓學生聽完一段材料后直接復述或者翻譯,這樣學生在聽辨階段對信息主次不分,什么都想記下來,生怕漏掉一個詞語和表達,無形之中加大了心理壓力。筆者曾參加過中國翻譯協會舉辦的全國高等院校翻譯專業師資培訓,在高級口譯技能培訓課上,施小菁教授采用的是“titlesummaryretelling”的訓練模式,具體的做法是,讓學生聽完一段中文或者英文講話后,要求第一步給出標題,第二步概括大意,第三步復述。將該訓練模式運用于初級階段的口譯教學有如下優勢:首先,有效訓練學生聽辨時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防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將重點放在“意義”而非單個詞語上,減少陌生詞匯帶來的干擾;其次,有效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使腦記和筆記協調得更好,筆記緊扣信息主干和邏輯主線因而更為有效,不至于筆記記了一大堆卻不知所云;最后,能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口譯輸出時的流暢度、完整度和翻譯質量。實踐證明,該訓練模式能有效幫助學生在口譯學習初期樹立信心,培養學生在交替傳譯“聽、記、譯“三個關鍵環節的抗壓能力,有利于在口譯現場或賽場發揮出原有水平。

結束語

口譯任務本身的工作負荷和口譯員的工作環境決定口譯員要面對持續不斷的壓力,抗壓是口譯工作的一部分。除了筆者以上分析列出的幾點壓力來源之外,大賽現場還難免出現各種突發情況,比如,比賽正式開始時出現了技術故障,選手要面對眾多觀眾等待工作人員調試設備,事實上口譯現場的突發情況更是難以預料,而這些都是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應對的。因此,教師在口譯教學中除了訓練學生的口譯技能,更應注重培養其抗壓能力。只有找到口譯“聽、記、譯”各階段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選擇并收集全真現場錄音材料,采取“titlesummaryretelling”等有針對性的訓練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口譯實操訓練,才能培養出業務水平與心理素質俱佳的合格口譯工作者。

參考文獻:

[1]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1995.

[2]白玫.口譯的特點及標準[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1):90.

[3]林郁如.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6:92.

[4]唐媛.技能化口譯教學在具體教學環節中的體現——以大學本科口譯教學為例[J].中國翻譯,2013,(5):53.

[5]王燕.CATTI英語口譯實務(二級)考試的定位與備考思路[J].中國翻譯,2012,(5):95.

[6]張吉良.論聽眾因素對譯員口譯策略的影響[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70.

[7]周曉嫻.如何緩解口譯過程中的心理負效應[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7):168.

(責任編輯:侯秀梅)

猜你喜歡
教學啟示心理壓力
多吃蔬果緩解心理壓力
基于學生發展視角的中考試題分析
大學英語學生作文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探究雅思口語測試對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分析
警察心理壓力現狀及應對策略
消防員心理壓力狀況調查
AIDS/HIV陽性患者心理壓力的質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