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入產業集群模式 助推農產品加工產業

2016-12-23 22:03段偉偉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6年12期
關鍵詞:農產品應用

摘要:農產品的發展方向趨于集群化,這是區域經濟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表現,產業發展的集群化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特殊性使得農產品的產業集群模式也具有特殊性。本文對農產品的產業集群闡述自己的觀點,分析農產品產業集群的特殊性,對農產品集群模式的構建提出建議。

關鍵詞:集群模式;農產品;加工產業;應用

中圖分類號: ?F326.5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6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經濟發生很大的變化,使得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在全球的生產、消費和投資領域中不斷擴散和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社會分工的不斷分化,技術層面的發展創新使得區域經濟發展勢不可擋,給人們的生活及世界的經濟形勢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地區產業集群發展迅速,區域集群的發展可以有效帶動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1 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內涵和特點

1.1 內涵

農產品加工業是以農產品為原料進行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工業。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數量大,農產品的加工產業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還可以縮小城鄉貧富差距,進而解決“三農”問題。農產品加工的產業集群,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是產業發展的創新,可以有效提升農產品加工的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教授最先提出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區域內相互聯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一些對競爭起重要作用的并相互聯系的產業和實體。農產品的加工跟其他產業有很大區別,農產品加工集群是結合農產品自身的特點,是農民、農業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及其生產鏈的整體系統的集合,通過制度、貿易和市場相互聯系在特定的一個區域,突顯專業化和合作性的優點,形成分工合作,效率極高的有機整體。

1.2 特點

農產品加工集群有著其他產業集群的特點,這是共性,當然也有其個性特點,即特殊性。農產品加工集群是具有空間上的集中,網絡化聯系,制作專業化,一定區域內的共性特點。因農產品的加工業涉及的產品種類繁瑣,加工成品多樣,所以農產品的加工產業集群有著特有的個性特點。一是農產品加工原料來源于農作物,對農作物的依賴性很強,若沒有農作物的支撐,就不可能有農產品加工產業,農作物的生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有的農作物生產條件特殊,有專門的生產基地,即分布地區,這樣集中的生產基地會有很高的農產品產量保障,運輸量大運輸成本高,為了加工業發展成本的縮減,應選在農產品生產基地就近集聚農產品的加工企業。例如椰子、大米、枇杷、酸棗等加工業都是集中在其生產基地的產業集聚;二是農產品的加工業要經過采集、儲運、加工、包裝和營銷等環節,其每個環節都需要很多的廠商,這就形成一個關系緊密的生產鏈,相互聯系,密不可分。越是產業鏈長的加工企業,深加工價值大的加工企業,越容易出現產業集群。生產鏈的延伸和相關企業的配套聯系,對企業發展壯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三是加工企業的存在對其他產業存在有著很緊密的聯系。例如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和生產過程中的附產品就是這些產業的原料和輔料,這些產業的產品又可以是農產品加工的原料和能源。牧業飼養的動物糞便可以作為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來源的農作物肥料,也可作為生物能源企業的原料,用來生產熱能和電能,再反饋給農產品加工業,給相關的生產提供能源支持,這是一個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聯系的整體。

2 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作用

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現代農業的發展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借鑒現代的工業模式和利用科學管理方法進行農業的社會化生產,是農業發展更高級的表現。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現代農業加工產業集群的出現,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必然。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有利于提升農業整體的競爭力,區域內農業的發展規模更合理,可以給農業生產基地的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有利于提升城鎮化水平和農民的生活水平。

3 產業集群模式

產業集群源于馬歇爾和韋伯的理論。產業集群不僅是同類企業在一定區域的聚集,企業內部的生產是相互聯系共同發展的。集群內企業的知識流動,相互合作和學習的作用巨大。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是產業集群的表現,產業的網絡化是產業集群的本體,知識的流動是產業集群運行和強化的基礎。農產品的加工也逐漸從低級加工走向更高層次的分類加工。

農產品的加工產業集群模式沒有標準的定義,但有不同角度的劃分,集群市場角度劃分為零星式、網絡式、軸輪式、多核式和混合式模式。從市場和政府角度,有市場導向模式和政府導向模式等。產業集群模式是人們對產業內在運行規律的認識和理解,產業集群模式可以在布局模式和組織模式方面創新,推動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

資源型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是集聚豐富的農產品加工原料和相應的資源優勢,在該區域內生產加工的成本低,具有便利的特點。資源型農產品的加工產業集群是較低層次的集群模式,多是加工一些價值較低的農產品,加工的企業多是中小型企業,規模不大,這是產業集群的最初模式,企業間的合作程度低,產品沒有特色,沒有市場競爭力,也沒有價格優勢,產業集群的經濟效益不是很樂觀。應在此基礎上查找問題,加以創新,例如加強企業間的聯系,尋求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投入先進的科技技術,提高加工層面的工作效率,各個企業間的協同合作上加以改善,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鏈條性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是在產業鏈分工協作理論上產生,這是比較成熟和完善的集群模式,是以一家大型企業為核心,并包含很多中小型企業集群模式。多數企業為圍繞著一家或幾家核心企業進行協作生產,核心企業處于集群的支配地位,其他企業屬于下屬從事為核心企業加工或提供專門化產品。集群企業內部是分工明確的鏈條關系,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中小型企業是產業價值鏈的相互合作關系,核心企業負責技術難度高、附加值大的環節,負責技術創新,其他中小型企業負責產品推廣,中小型企業內部存在著競爭關系,知識流行性強,學習借鑒明顯,這種集群企業的基礎設施完善,中介服務和金融等機構較為完善。

循環型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依據循環經濟理論,致力于創造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該產業集群是更高級的生態化集群模式,能把農產品加工和其他相關產業協調起來,充分發揮自然、社會和生態價值,并追求三者的和諧統一,是一種發揮內在資源優勢的良性循環的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的企業有三種:生產型企業、消費型企業和分解型企業。分別從事農產品原料加工,與農產品加工相配套的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處理企業。三類企業的相互協作都成良性循環,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潛在價值的物品變成垃圾,增加生態環境壓力。各企業的相互合作,生產技術的發達,原料產品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是高度合作的企業關系。

不同類型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存在很大差異,例如企業規模和關系、價值鏈、技術等。農產品加工產業會沿著資源型、鏈條性、循環型進行升級演化。

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要轉變老舊的理念,對待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應從管理型變為服務型,為產業集群提供服務,政府要加強和企業之間的互動和互補關系,盡可能彌補市場空缺,多從地區發展的大局出發,政府引導要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不能重管理輕發展。政府可以通過法律形式、政策形式和績效考核形式來加強干預,要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強化對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引導并提供服務職能,扶持農民和鄉鎮企業發展農產品的加工,完善農村的金融和物流體系,建立產品質量標準,促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發展。我國經濟處在轉型時期,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并為之提供好的發展環境。

4 結語

產業集群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離不開中小企業的參與和國家政策的扶持,農產品的加工產業集群給經濟發展帶來生機,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集群模式在農產品加工產業的運用有其共性和個性,要順應形勢,趨利避害,尋求模式創新,更好的發展現代農業,以深加工促發展。

參考文獻

[1]喻林,張明林.我國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成長機理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6,(10).

[2]焦存志.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與小城鎮建設互動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2008,(03).

[3]張霞.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發展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7.

[4]朱鐵輝.中國農業產業化的“四階段”[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6.

作者簡介:段偉偉,碩士,烏蘭察布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農學。

猜你喜歡
農產品應用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這些模式解決農產品滯銷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