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6-12-23 23:17戚悅
青春歲月 2016年22期
關鍵詞:對外漢語應用教學

【摘要】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和難點,文字學是研究文字的專門學科,將專業的文字學知識融入到對外漢語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建設性。本文對文字學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和分析,試圖揭示其中的意義和價值,希望能為對外漢語文字教學方面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文字學;對外漢語;教學;應用

隨著中國的崛起,全世界正在掀起一場學習漢語的“漢語熱”,對外漢語教學由此興起。對外漢語教學通常分為漢字教學、語音教學、語法教學和文化教學四大部分,其中,漢字教學的研究相對薄弱,一是因為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二是由于未能找到好的理論切入點。文字學是專門研究文字的學問,對漢字的演變源流、構造方式、內涵趣味等有一套專業知識體系和研究思路。因此,若將文字學的一些理論和成果運用到對外漢語漢字教學中,能幫助學生更科學有效地識記漢字,了解漢字的“前世今生”,增強學習漢字的趣味性,促進漢語學習。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字教學概況

漢字教學一直都是公認的教學重難點,特別是對于那些以拼音文字為母語的學生,記憶和書寫這些好像不可拆分成出一個個字母的漢字,更是難上加難。

現在多數對外漢語課堂對于漢字教學的重視程度雖然有所提高,也想法設法融入了許多趣味性因素,比如圖畫展示、拆分字形講解等等,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

一是涉及范圍不夠廣泛。每個漢字都有自己蘊含的意趣,但目前的對外漢語漢字教學并沒能將每個所教漢字背后隱藏的文化傳授給學生,只是選擇了很少一部分常見的、簡單的漢字進行意趣分析,對于大部分其他漢字則不加解釋??梢?,文字學知識對于對外漢語文字教學的滲透范圍還遠遠不夠。

二是講解內容不夠嚴謹。文字學是一個還在發展的學科,對于某些歷史遺留問題,學術界可能會眾說紛紜,對這種情況,有的對外漢語教師會很主觀性地選擇一個研究成果講給學生而摒棄其他說法,這種做法顯得簡單粗放、不夠科學。更有甚者,對于文字學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不夠,將錯誤的信息傳達給學生。

三是教學框架不夠系統。對外漢語漢字教學已有從漢字蘊含意趣角度教授文字的傾向,特別是對一些常用的象形字,講解比較多,但也存在講解分散的問題。漢字的構造意趣不僅局限于象形,還存在會意、指事等造字方法,對于利用不同的造字方法創造的字,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未能形成系統的理論指導體系。

二、文字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意義

將文字學引入對外漢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清代著名訓詁學家朱駿聲說過,讀書貴先識字,識字然后通經,通經然后致用??梢?,文字教學作為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必要組成部分,勢必應引起重視,這不僅對于提高對外漢語整體教學質量有所幫助,對進一步完善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大有益處,還對文字學自身的發展有所裨益。

1、教學意義

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學好漢語的基本前提,如果連中國的文字都學不扎實,其他方面的學習會很成問題。鑒于現在對外漢語文字教學的不專業、不系統、不到位的狀態,若把專門的文字學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將有利于促進漢字教學的總體質量,讓外國學生全方位地了解漢字發展的歷史源流,了解漢字創造過程中蘊含的豐富意趣,從而懂得欣賞漢字之美,激發對于漢字的喜愛和探索。打好了文字學習基礎,除了可以提升漢字教學板塊的教學質量,還對提升對外漢語教學的整體質量有重要意義。對外漢語教學的四大板塊之間關系密切,不可分割,文字教學質量的提升,為進一步掌握語音、熟悉語法、了解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漢語學習中更扎實地前行。

2、理論意義

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還很年輕,各方面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尚不完備,仍處于摸索之中。相較其他三個板塊的研究,文字方面的教學探究顯得不夠深入,這就需要將專業的文字學知識理論引入其中,摒棄不系統的、粗淺的漢字教學,帶領外國學生全方位地了解一系列的文字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注意采集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反饋,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善,通過這些實踐,逐漸摸索出適合外國學生的漢字教學方法,進一步總結整理出一套有效的對外漢語文字教學理論。這樣,在豐富漢字教學板塊的體系內容的基礎上,又為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大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創造了可能。

3、學科意義

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層面在于研究領域的拓展,或者說跨學科的研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融入文字學知識的實踐,一方面開拓了文字學的研究領域,另一方面打通了文字學和對外漢語這兩門學科的界限,將兩門原本沒關系的學科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大量對外漢語文字教學的實踐積累,為文字學在對外漢語研究方面收集了大量素材,這對于傳統以來以研究漢字演變、漢字字形構造、漢字蘊含意趣等為主的文字學來說,可謂開辟了新的探索領域,無疑將對于文字學學科的框架和內容的進一步拓展和完善有積極意義。

三、文字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文字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實際目標是激發外國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理解漢字蘊含的意趣的基礎上,更快、更好地掌握漢字,以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漢字作為一個有機的文字體系,內部的規則性和系統性很顯著,要正確理解每個漢字的含義,就要從它的源頭,即創造這個漢字的方法和意趣入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了解這個漢字。而要解析漢字的構造意趣,勢必需要引入文字學的知識和理論。文字學的重要著作《說文解字》提到創造漢字所用的六種方法“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不過現在普遍認為,前四種屬于造字方法,而后兩種則屬于用字法。雖然作者許慎對于“六書”的解釋不完全正確,但對外漢語教學中仍然可以借鑒“六書”理論指導漢字教學。根據象形、會意、指事、形聲這四種類型,可以將漢字教學有針對性地分為三個部分。

1、圖示法

圖示法主要針對象形字。所謂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象形作為漢字創造的早期方法之一,是先人對日常生活中有形事物的繪畫式記錄方式,主要呈現的是所描繪事物的特征或輪廓,充分體現了祖先們的才智和創造。用象形創造的字很多,對外漢語教學可將其分離出來,從早期甲骨文、金文的字形為切入點,以“實物-圖畫體(如果有的話)-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現代字體”的思路,為學生闡釋象形字的造字理趣。比如教學生“日”字時,可以依次展示出太陽的圖片、金文形體 ? ? 、甲骨文形體 ? ? 、小篆形體 ? ? 、現代形體“日”,由于甲骨文是古人用刀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所以線條是曲折的,不像金文那樣圓滑。這個字的重點在于字形里面的小短橫的意義,這其實是文字系統里的區別性符號,因為世界上圓形的東西太多了,加上這個小短橫,表示這個圓形事物指的是太陽。

在講解象形字時,要給學生說清楚在歷史流變中,字形“由繁到簡、線條化、平直化”的演變趨勢,抓住字形變化的線索給學生分別闡釋,力求講解到位,但也不要挖掘太深,讓學生難以消化。

2、講解法

講解法用于指事字和會意字。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指事字是用記號標記出事物某方面特點的字,通常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指事性的符號,相比具體事物,抽象意味更濃些。會意字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指事符號拼合在一起形成的字,在指事字的程度上又更抽象了一些。比如“本”,是個指事字,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幅“一棵樹”的形象,然后用筆在樹根處畫一道短橫,這樣“本”的字形就出現了,顯然,這個短橫作為符號,向人們指示的就是樹的根部。這樣,“本”這個字的本義就很明白了,即“樹根”。

3、歸類法

歸類法適用于講解形聲字。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形聲字由形符和聲符組成,在漢字中所占比例達80%以上,對這類漢字,采用歸類法比較合適。因為形聲字的形符表示所屬義類,聲符表示讀音,所以可以先羅列出較常用的一些形符,如“木、氵、火”等,然后以此為大類,將擁有這些形符的漢字歸到相應的形符中,放在一起進行講解,這樣形成一個個形符系統,便于記憶和掌握。

如“氵”,可以歸到其名目下的字有“沐、汽、注、濃……”,很明顯,這些字的含義都跟“水”等液體有關。通過這樣的歸納,大部分的漢字都能囊括其中,不失為一種便捷經濟的學習方法。

四、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可見,將文字學知識融入教學中意義重大。在實際的教學中,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先點明所講字的造字方法,再解析趣味。在對外漢語漢字教學中,先揭示所講漢字是用什么造字方法創造出來的,然后依據這種造字法對應的講解方法進行闡釋,這樣不僅使得授課思路清晰,也有利于學生自動將漢字按“六書”歸類,更便于記憶和今后的提取。

二是對有爭議的字,要告知學生各種說法,但要以懷疑態度對待?!凹坠俏牡目坚尮ぷ饕延幸话俣嗄甑臍v史,迄今在已識字中還有一些甲骨文的形體難曉其造字旨趣,這個問題在會意字的考釋中猶為突出,或因會意字的構成部件義尚不明白,或因會意的具體方式難以揭示?!保ㄐ焐健豆盼淖挚紖病?,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第205頁)所以對于這部分字,要適當跟學生灌輸各種解釋,讓他們自己去感知,甚至去探索,千萬不能妄下定論。比如“化”,甲骨文為 ? ? ,直觀上看是上下顛倒的兩個人。有人解釋為“一個人翻筋斗”,也有人理解為“生育出人”等等,目前還沒有確切證據判定哪種主張對,幾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講解時,可以簡要地告訴學生。

三是要用發展的眼光進行講解。這需要對外漢語從業人員時刻關注文字學研究動態,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時更新教學的具體內容。比如“美”字,甲骨文是 ? ? ?,有很長時間都解析成“羊大為美”,但現在學術界徹底顛覆了此觀點,認為下面是一個人,上面是繁復的頭飾,是原始人頭上插的羽毛之類的東西以達到視覺的美觀。故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要及時糾正以往不妥當的理解,傳遞給學生更科學的闡釋。

鑒于目前對外漢語界對于漢字教學的研究現狀,希望本文能在這方面作出一些貢獻,因為畢竟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掌握其文字是關鍵。

【參考文獻】

[1] 許 ?慎. 說文解字[M]. 北京: 中華書局, 1963.

[2] 劉 ?珣.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M]. 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7.

[3] 裘錫圭. 文字學概要[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2.

[4] 張東艷. 《說文》中的“六書”理論與對外漢語教學[J].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 2008(9).

[5] 徐麗亞. 六書理論與對外漢語漢字教學[J]. 文學教育, 2009(8).

[6] 王 ?曉. “六書”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嘗試與構想[J]. 語文教學之友, 2012(1).

【作者簡介】

戚悅,江蘇高郵人,蘇州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漢語研究。

猜你喜歡
對外漢語應用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漢語教學的理念方法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淺論對外漢語聽力課教學熱身環節中中文歌曲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