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策略探究

2016-12-23 10:40耿艷茹
青春歲月 2016年22期
關鍵詞:初中美術策略探究教學

耿艷茹

【摘要】初中美術教育是一種將教育、欣賞融合為一體的基礎素質教育,是我國推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方針政策所涉及的內容之一,是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當前我國初中美術教學模式面臨教學方法滯后、教學內容單一等問題,在美術教學綜合性、多樣性、公共性的新型發展趨勢下,如何將教育模式創新成為當前初中美術教學的探究重點,本文將針對初中美術教育當前現狀及創新模式進行淺析。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策略探究

一、初中美術教學當前現狀

近年來,我國教育模式已從傳統的單一模式教育轉變成為培養學生整體素質修養,注重學生創造力、綜合能力提升的素質教育,中小學大力推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方針政策,而美術教育,是一種將教育、欣賞融合為一體的基礎素質教育,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當前,我國初中美術教育主要以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為主,存在教學方法滯后、教學內容單一、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嚴重阻礙了中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抹殺了學生在學習美術課程中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能動性,完全偏離的美術教育的本質,遏制了學生發展創造力和鑒賞美的能力。

二、初中美術教學發展趨勢

1、綜合性

在當前素質教育模式新形勢下,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已由傳統的單一教學逐漸被綜合性教學所取代。美術在課程教學中的體現不應僅僅是畫,還應該融合其他多種元素,例如折、塑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展示美術的表現力。美術教學課程也不再是單一學科的探索,應將課程教學內容綜合化,與各類學科綜合交叉,例如將美術和音樂、人文歷史、設計藝術等學科相交融,更大范圍的展現美術的豐富性、趣味性。

2、多樣性

美術教學課程模式多樣性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當今社會,現代化進程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教學模式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畫架教學。將新科技下衍生出來的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模式充分利用,使得美術教學越來越靈活、生動。

3、公共性

日本和光大學教授藤澤典明曾經說過,“我們通過美術學科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理解美術知識和掌握相關技能的‘美術修養的人,更不是造就畫家、雕刻家和圖案設計師,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面諧調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边@就說明當代社會中,學校的美術教育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學生在美術教育課堂上的需求,更應該滿足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的作用。中學美術教育不是旨在培養將來能成為畫家的人,也不是培養將來能夠成為美術教育傳承的美術工作者,而是培養未來各行各業的,面對這個經濟和文化飛速發展的社會,有著相應的審美能力和品味,有著與之相匹配的綜合素質能力的公民。因此,美術教育公共性的發展趨勢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策略探究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與傳統教育模式對應的即新教育環境下的翻轉課堂式教學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指的是學生自己在家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而課堂教學則以回答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為主,運用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大致分為四個步驟。首先,由美術教師進行課程開發,根據教學目標,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制定教學過程,制作PPT,相關課程影音視頻文檔等,并發放給每一個學生。其次,由學生回家自行學習,包括對美術課程涉及到的內容的觀看、閱讀、理解、聽講,總結學習內容,發現問題難點,并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內容,做好相關筆記,為課堂中教師的提問做好相應準備。然后,學生回歸課堂教學,針對課前所學基礎知識進行回顧,進行多方交流討論,通過老師的個性化指導,將疑難問題解決,形成新認知結構,并對自己的作業進行修改和完善。最后,進行評價反饋,完成課后作業,將美術作品進行展示,對所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發散思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結構,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這種新型模式應用于初中美術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美術課程的學習和討論,滿足學生追求個性化的心理需求,體驗學習樂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翻轉課堂教學作為先進的個性化教學模式,能夠改變現代我國初中美術教育模式死板、單一的現狀,能夠彌補美術教學中的各類不足,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是一條可以實踐發展的美術教育新模式。

2、注重學生視覺識讀能力的培養

初中美術教學面向的是初中階段的學生,這一階段學生年齡大多在12-15歲之間,邏輯思維能力趨向成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對圖像的認知也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初步形成了審美判斷,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也較小學時期相比全面了許多,而且,這一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對于新奇的、趣味的、美麗的事物好奇心較重,因此,充分利用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在美術教育教學中融入視覺識讀能力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美術是通過視覺的方式進行的精神交流和思想表達的特殊語言,培養學生視覺識讀能力一般可從視覺形象感受力、視覺形象審美能力以及視覺形象解讀能力三個方面著手,充分調動學生已經儲備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從視覺形象的形式審美深入為內容審美,繼而轉換成更深層次的文化審美,對視覺形象進行透徹的解讀。

3、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初中美術教學的升華,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感教學模式,有意識的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融入課堂講授之中,通過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明確學習目標,會讓美術教學在過程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對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綜合發展有著較大的作用。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大致通過兩方面來體現。首先,是教師情感素質的自我提升,美術教師只有自身提高道德修養,豐富情感認知,才可以更有效的在長期的教育中,對學生潛移默化,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引導學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二是充分的利用情感素材,美術素材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基礎,在初中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應準確把握每一個美術素材在生活中的應用與關聯,借助教學素材所體現的情感,滲透進教學過程中,從而使學生對課程學習有了情感認知,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和體現,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4、改變傳統教學目的

美術教育多年來作為一門輔助學科,一直不被重視,學生的學習目的多以應付考試為主,學習態度比較敷衍,而美術老師多以發掘具有美術天分的學生為前提,重點進行輔導,并通過較高的分數來證明自己的教學功底,這樣的出發點,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錯誤的。在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師生對待美術學科的態度與觀念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著這門學科創新策略實施的順利與否。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美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接受,逐漸將美術轉變為自身興趣好愛,從而實現美術教學模式的改變,實現美術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薛曉雨.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視覺識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D]. 魯東大學, 2015.

[2] 于增忠. 初中美術教學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 新課程: 中學, 2016(2).

[3] 羅蔚云. 層次分明逐步提升——初中美術教學互動模式探究[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4(1):179-181.

猜你喜歡
初中美術策略探究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