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普及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6-12-23 16:14苗浦龔杰趙亞鑫寧芳
青春歲月 2016年22期
關鍵詞:安全風險防范對策互聯網金融

苗浦+龔杰+趙亞鑫+寧芳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思維和金融融合的產物。2013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形成了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土壤。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逐漸飽和,互聯網發展主題從“數量”向“質量”轉換,具備互聯網在經濟社會中地位提升、與傳統經濟結合緊密、各類互聯網應用對網民生活形態影響力度加深等特點。為此,我們團隊在河北省保定市具有代表性社區開展金融知識宣講,幫助廣大居民了解互聯網金融知識及存在的風險。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安全風險;防范對策

一、互聯網金融知識普及程度

從宣講和走訪我們發現互聯網金融已被大多數的人所熟知,一半以上的人都參與到互聯網金融交易。而且,目前多于20%的人對互聯網金融的一些營銷方式是比較滿意的,看好其并希望改進的更是在60%以上?;ヂ摼W金融作為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這種嶄新的金融模式在追尋便捷的現代經濟中快速滲入人心,尤其是中青年階段,本著強烈的學習吸收能力,強勢進入新型金融體系,帶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ヂ摼W金融的出現既出于金融個體(主要是指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對于降低成本的強烈渴求,也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提供的有力支撐。

當今,我國金融業的改革是全球矚目的大事,特別是匯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和金融業監管的放松。而全球主要經濟體每一次重要的體制改革,也伴隨著一次次重大的金融創新。我國的金融業的深化改革,正處于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之時,在傳統金融部門和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中國的金融業運行效率、交易結構,甚至整體金融架構都將發生深刻變革?;ヂ摼W金融的支付快捷便利,帶來的收益較儲蓄高,企業融資成本大大降低,融資速度快,這些都讓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大好,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近年來互聯網業、金融業和電子商務業之間的界線日漸模糊,行業融合日漸深入,已經形成新的“互聯網金融”藍海,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因此,幫助更多的居民了解互聯網金融知識及存在的風險,開展互聯網金融知識宣講有著極大的必要性。

二、互聯網金融普及中發現的問題

在互聯網金融知識宣講和走訪的過程中,我們在社區接觸到了不同的年齡段的人群,發現他們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理解、認識和態度存在較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

1、法律監管與保障的缺乏

許多中年人認為:我國金融法律法規主要的監管對象是傳統金融領域,但因為無法全面覆蓋互聯網金融的全部領域,所以說這極可能會造成法律沖突。例如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交易者身份、運作方式、運作手段等多方面都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ヂ摼W金融企業的監管制度中存在著諸多的漏洞,可能會出現非法集資、非法經營等諸多的問題,會產生不少的金融風。且由于很多網民缺少相關的專業法律和互聯網金融知識就很容易陷入風險當中,影響著我的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發展。

最近,銀行大戰余額寶,背后凸顯的就是規則的缺乏。盡管阿里賣萌式的回應被“轉瘋”,可是基本的問題卻沒有回應。P2P貸款的法律困境也相當顯著。

根據人民銀行發布的《關于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定義: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非法集資有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的四個基本特征。非法集資包括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2、互聯網發展迅速,安全風險大

互聯網的技術風險顯而易見。計算機病毒可通過互聯網迅速擴散與傳播。一旦某個程序被病毒感染,則導致互聯網整個交易系統都會受到該計算機病毒的侵害。在我國原有的金融業務中,傳統風險只會使局部受到影響和損失,而在當今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中,這種網絡風險會使得互聯網交易系統出現極大的安全隱患,危害更多人的合法利益。

不過,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居民強調的是網絡數據的安全。隨著網絡數據的急劇增長,眾多的數據的管理不當都會使得交易人的信息的泄露或者丟失,可能為不法分子帶來犯罪的。機會例如:美國萬事達和VISA以及運通公司的主要的服務商數據處理中心的網絡被黑客侵入,導致4000萬個賬戶信息被黑客截獲,使客戶資金處于十分危險的狀態。此外,我國的中國人壽公司80萬名客戶的個人保單信息被泄露。這些事件都凸顯出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領域數據管理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三、居民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對策分析

1、投資者要保持清醒頭腦,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安全

注意對陌生網站進行殺毒、認證。在被要求提供身份證、手機號、信用卡等信息時要更加謹慎。防止騙子利用個人信息騙取資金。投資者時刻都要保持平和心態,對于過高收益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必須要保持警惕。投資者也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務必要擦亮眼睛,在掌握了基本的金融知識,全面了解國內市場情況后再進行投資。投資者在購買網絡理財產品時,應尋找正規渠道,要看該公司是否是正規的理財公司。對于從事黃金、外匯業務的公司,不僅要查看其營業執照,還可以直接到官方網站上查詢是否具有交易資質。投資者在接受代理商、經紀人服務時,要認真審查對方從業資格,不全權委托、不將交易密碼告訴他人。只有投資者增強了自我防范意識,才能真正杜絕此類案件的再次發生。

2、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應當通過政府

網站、平面媒體,對金融領域法律政策、投資渠道、投資熱點、典型違法犯罪案例進行教育、宣傳、引導。同時金融、外匯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從司法實踐看,往往是投資者經濟受損發覺上當受騙后報案而案發,而由相關主管部門主動發覺而案發的極少。實際上,這些公司在互聯網上大量宣傳的內容,隨意進行搜索,就可以看見充斥在網絡的不法痕跡。金融監管機構可以根據網絡上的信息,順藤摸瓜,及時查處、取締這些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的公司。

3、司法機關應增強打擊合力,嚴懲犯罪分子

建立協調機制加強合力。加強對金融犯罪案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研討,及時統一執法思想和執法標準,解決司法實踐中的實務問題。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建立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介入機制,針對重大、疑難、新類型的金融犯罪案件,適時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建立會商機制,針對實踐中有爭議的共性問題進行類案研討,個案研究,統一協調公檢法三家辦理金融犯罪案件的認定標準。優化專業隊伍結構。

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在打擊金融犯罪的同時要充分運用檢察建議、法制宣傳等形式,把打擊同預防、治理有機結合起來。一是注重發現和分析金融市場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查找發案原因,掌握金融犯罪的特點、規律,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金融犯罪新情況、新問題,共同研究建立預防金融犯罪的長效機制。二是結合金融犯罪典型案例,組織圖文并茂的普法宣傳和警示教育,使群眾了解各種金融犯罪的類型和手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基金項目:2016年河北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知識宣講調研成果

猜你喜歡
安全風險防范對策互聯網金融
智慧校園安全管理研究
電力系統調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及應對措施
油田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與防范對策
淺析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潛在洗錢風險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風險及防范
淺談縣級供電局電力調度管理和安全風險的控制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