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實施糧食補貼政策調查研究

2016-12-26 21:13趙奇范春麗雷志華李玉華
安徽農學通報 2016年20期
關鍵詞:河南問卷

趙奇+范春麗+雷志華+李玉華

摘 要:該文對鄭州師范學院的農村大學生種糧家庭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研討目前糧食補貼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河南;糧食補貼政策;問卷

中圖分類號 F3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0-0008-02

Research on Grain Subsidy Policy in Henan Province

——Questionnaire Based on Rural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in Henan Province

Zhao Qi et al.

(School of Life Science,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Rural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from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 that problems in grain subsidy policy,and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Henan;Grain subsidy policy;Questionnaire

1 引言

河南省是我國糧食主產區,連續幾年糧食產量突破千億斤,用占全國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在我國糧食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但是隨著城鎮化的進展,農業耕地面積減少,水資源匱乏,勞動力人口資源配置不盡合理,農村資金供求矛盾突出等問題對糧食增產增收有了很大制約,為了調動糧食生產者的積極性,為了刺激糧食生產,政府主導,河南開始實施農業補貼政策[2]。河南糧食主產區補貼政策有:1個支持,1項獎勵,4種補貼。2009年后,對小麥、玉米、水稻的良種補貼在河南省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河南糧食補償政策的具體實施,對農戶生產行為很多方面產生影響,包括購買種子、農田灌溉、購買農機等等,對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起到了積極作用[3][4],為深入探究糧食補貼政策實施十年來的執行效果與改革利弊,是否與與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匹配等問題,筆者于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對河南種糧農村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研究糧食補貼實施和效果。

2 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筆者選擇了鄭州師范學院農村大學生家庭為研究對象,遍布于河南全省。為保證調查農戶提高對問卷理解度,就問卷的作答情況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培訓和解釋,使其能協助家人進行真實情況反映。此次調查對象涵蓋了河南省所有的行政地市,涉及到54個縣,共發放調查問卷230份,回收有效問卷208份,有效問卷比為91%。問卷包含24個問題,涵蓋了農戶家庭基本情況、家庭收入現狀、種糧現狀、土地流轉情況、糧補的了解情況、對糧補的滿意度等方面。

3 問卷結果分析

3.1 種糧家庭基本特征、家庭收入和種糧目的 問卷統計結果顯示,種糧面積主要集中在0.33hm2以下、0.33~0.67hm2,分別為67%、27%;勞動力年齡在40~49歲的農戶比例為75%,其次為勞動力年齡50~59歲的農戶比例為21%。有男勞動力的家庭為180戶,所占比例為85%。小學初中勞動力比例為83%。有55%的家庭收入在1萬~3萬元。種糧收入占家庭收入50%的農戶比例不足50%。

數據統計顯示,家庭單位的種糧面積大多數少于0.33hm2,勞動力以男性為主,種糧戶平均文化程度較低,小學初中文化程度比例大,家庭收入50%左右在1萬~3萬元,50%以上家庭不以種糧收入作為家庭主要收入。滿足自家需要、增加家庭收入的比例占了73%。

3.2 土地流轉與種糧情況 近幾年,種糧家庭30%進行過土地轉包,表明目前農村土地流轉較為普遍,這與農村目前外出打工者較多的現狀相符合。近5a來,種糧面積不變的家庭比例63%。種糧面積增加的家庭僅為12戶,5戶家庭選擇增加種糧面積的原因是因為無其他途徑收入,只能種糧增加收入。種糧面積減少的家庭為72戶,所占比例為34.3%,其中有30%左右家庭分別因為種糧成本高收入低和勞動力短缺的原因減少了糧食種植,因糧價不穩和種糧補貼少而減少種糧面積的各2戶,有8戶家庭因有更好的收入途經選擇了減少種糧面積。

當被問到如果分配的耕地面積增加的情況下時,31.5%左右的農戶還是愿意增大種糧面積,37%左右的農戶家庭選擇了改種其他經濟作物,有10%左右的家庭因有更好的收入途經,選擇放棄種地,因勞動力缺乏需要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戶有2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糧食種植現狀不容樂觀。

3.3 種糧補貼情況 當問到上一年的種糧補貼金額時,有約54%的農戶不能告知所領補償款的具體數額,只能給出大致金額。從農戶給出的大致數據看,300元以內糧食補償款的家庭占了43.7%,300~500元補償款的家庭占了28.7%,500元以上補償款的家庭約20%,多集中在500~700元范圍帶內。當被問及如果糧食補貼提高1倍,有51%的農戶表示愿意擴大種植面積,有45%農戶表示愿意保持不變,僅有5%左右家庭表示會減少種植面積,表明農戶對糧食補貼政策有更高的要求。

3.4 對糧食補貼政策的了解 關于對糧食政策了解這個問題,農戶最了解的糧食補貼政策是種糧直接補貼,其他依次是良種補貼、糧食最低價收購、農資綜合直接補貼等。其中仍有30%的農戶表示對糧食補貼政策不了解。由此可知,糧食補貼政策精神并沒有被所有種糧農戶所理解。數據分析顯示,村干部、親朋好友、電視報紙媒體等途經是種糧農戶了解糧食補貼政策的主要渠道。

3.5 對糧食政策的評價 當面對糧食補貼政策對增加家庭收入的效果評價問題時,占調查農戶68%左右的家庭選擇了:該政策對增加家庭收入的效果一般,有10%的家庭覺得該政策對增加家庭收入無用,可以看出糧食補貼的金額對改善家庭收入的作用微弱。進一步對糧食補貼政策對種糧農戶積極性提高的作用進行分析,發現與糧食補貼政策效果的評價基本一致,同樣有68%的農戶家庭認為糧食補貼對刺激種糧積極性的效果一般。同樣的,普遍農戶也認為農資綜合直接補貼對種糧積極性的提高作用效果一般。針對農業補貼政策,有1/4成農戶選擇不滿意,有3/4農戶表示基本滿意。

3.6 種糧補貼的落實情況 至少60%左右的農戶表示不清楚是否有非種糧者冒領糧食補貼,認為該現象普遍存在的農戶占了5%的比例,近20%左右的農戶覺得冒領補償現象比較少,15%的農戶認為完全不存在補償款冒領的現象。當面對對糧食補貼政策的建議時,僅有1/5的農戶寫了具體的建議,絕大多數農戶的建議為增加提高糧食補貼力度,有20%的農戶希望能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來增加家庭收入。

4 糧食補償現狀及對策建議

4.1 從調整補貼角度著手 適度調整補貼標準 由調查問卷反饋可知,每戶家庭補貼總額約500元以下,該數目在大多數家庭收入總額3萬~5萬元的里面所占的份額很少,在人均土地面積不能增長的情況下,要想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還要從調整補貼角度著手,適度提高補貼額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農民種糧積極性。

4.2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鼓勵農村青壯年創業 調查結果數據統計表明,目前農村種糧勞動力明顯老齡化,青壯年勞動力短缺,也是造成農戶種糧積極性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政府在考慮調整補貼標準的同時,著手進行農村產業生產結構調整,鼓勵青壯年在家鄉創業[5],給予政策上的扶持,逐步改善外出務工造成的勞動力短缺現狀。

4.3 切實落實糧食補貼政策,發揮惠農政策作用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存在補貼標準過低、補貼款有冒領的現象,逐步進行修訂和改進,加強監督,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多途經多角度的實現家門口謀財富[6],讓真正種植者獲得收益,獲得合理的收益,盡快縮小在家種糧的收益和外出打工收入之間的差距,真正提高農戶家庭的種植積極性,實現我國農業的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奇,郭運宏.河南糧食產量與農業生產條件的灰色關聯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8):6-7,17.

[2]韓紅梅,袁小琨.糧食主產縣糧食補貼政策落實情況調研報告[J].知識經濟,2011(20):50,46.

[3]潘剛.建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問題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0(9):5-8.

[4]肖海峰,李瑞鋒,王姣.農民對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的評價與期望-基于河南、遼寧農戶問卷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05(3):18 -23.

[5]李曄,李玉紅,劉斌,等.河南農民收入變動及影響因素分析[J].河南科學,2010,28(2):246-249.

[6]趙奇,李玉華,楊玉珍,等.2005—2013年河南省農民收入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6,15:7-8,120.

猜你喜歡
河南問卷
法治護航 讓“游河南”更愜意
出彩河南
河南:嚴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線”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問卷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