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方法

2016-12-26 12:42李金華
財經問題研究 2016年7期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自然資源

李金華

摘要:在國家強調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和自然資源核算的背景下,編制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因而應以聯合國SNA2008、SEEA2003和SEEA2012為理論依據,設計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描述型一般表式和分析型一般表式,并探討科學的資源資產耗減的計量方法,有助于解決好原始數據的采集、表格歸并等重要技術問題。本文對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理論基礎、核心概念、一般表式和應注意解決的重要問題等進行探討,以期為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和應用實踐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一般表式

中圖分類號:F22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6)07-0003-09

一、引言及文獻述評

2015年11月8日,國務院發布《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點方案》,目標是摸清國家自然資源的存量、流量及其變動情況,逐步建立系統科學的自然資源核算和統計監測體系,為保護環境、推動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提供決策支持。這是中國政府首次提出編制國家層級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其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關于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國內的一些學者近年已做過一些理論探討。封志明等評析了部分國家進行自然資源核算、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變遷過程,主張先編制實物形態的自然資源平衡表、自然資源賬戶,而后編制價值形態的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李偉等心從理論上討論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概念,認為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前提是計算自然環境、資源和污染的價值,應借鑒傳統財務會計的記賬和表示方法來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封志明等以自然資源核算內容為切入點,就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表式、基本概念、資產與負債的確認原則以及自然資源資產核算方法等基本問題提出了具體設想。胡文龍和史丹的研究較為具體,認為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一國或地區在某一時點上對于自然資源環境的權利義務狀態,可以借鑒國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利用會計學中資產負債表工具對自然資源總體狀況進行描述,揭示生態責任主體在某一時點的自然資源靜態,顯示某一時點上自然資源資產的“家底”,反映自然資源資產的結構和一定時期內的存量變化。耿建新等認為,國家資產負債表作為反映經濟主體資產負債狀況的表格,主體是國家。編制技術可以參考企業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應建立起科學、規范、高效的核算體系,以承擔國家資產負債表和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復雜工作,他們還就國家資產負債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運用問題提出了設想。

另一些學者則從統計學角度研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問題。黃溶冰和趙謙總結了國際國內關于自然資源核算的歷史經驗,特別是一些重要國家開展自然資源核算的實踐,指出了自然資源核算賬戶、環境經濟綜合核算賬戶以及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提出應以自然資源賬戶為基礎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以豐富國家宏觀核算的方法論體系。喬曉楠等對自然資源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概念進行了辨析,主張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要考慮當期與跨期兩個維度,兼顧存量與流量的變化,他們設計了由實物表向價值表轉化過程中所需的環境價值評估方法。高敏雪認為,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一項對中國當前環境資源管理具有重大意義的創新性課題,主張將自然資源實體與圍繞管理所形成的自然資源使用權益分開,形成一套包含三層架構的自然資源核算體系,最終在自然資源開采權益基礎上設計出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雷進賢和王毅則較詳細地推介了加拿大國家統計局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賬戶的核算方法,如地下礦產資源、林木、原油、金屬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核算范圍、估計方法和數據來源等,分析了加拿大自然資源核算體系中存量、流量賬戶的結構和項目分類,認為其對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有啟示和借鑒作用。

從前述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一部分學者從會計學的角度思考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問題:另一部分學者則從統計學、國民經濟核算理論的角度進行思考。這些成果或是討論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某個專項問題,或是討論了某些概念和原理。與已有的這些成果不同,本文則主要研究探討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理論基礎、核心概念、一般表式以及應注意解決的重要問題等。

二、理論基礎的闡釋

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需要統計基礎數據,這就離不開統計核算。事實上,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本身就是核算活動成果的一部分,其編制工作也是一項核算工作,只不過是更高級、更復雜的核算工作。關于自然資源資產核算的原理和方法,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和相關的國際組織統計機構推出的文獻已有充分的闡述,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當屬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環境和經濟核算體系,這些經典理論應成為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理論基礎。

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曾會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向世界各國推薦過著名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簡稱SNA),后根據聯合國的要求,從2008年起中譯名被定為《國民賬戶體系》。SNA是指導各國進行國民經濟核算最為權威、最為系統、最為全面的綱領性統計文獻。它最初于1953年發布(簡稱SNA1953),后經1968年、1993年、2008年幾次大的修訂,出現過多個版本,即SNA1968、SNA1993和SNA2008。每一版本都是對先前版本的修訂、完善、豐富和發展,這其中帶有突破性發展和貢獻的版本是SNA1993和SNA2008。其中,SNA1993提出了自然資源資產的核算問題,如第12章“資產其他賬戶變化”就論及資產的耗減、資產向其他經濟活動的轉移問題;第21章“附屬分析和附屬賬戶”就論及環境核算的方法、核算賬戶和SNA的一般框架等。而SNA2008[11]對自然資源、環境的論述就更為詳盡,如第10章的“資本賬戶”就界定了自然資源資產的范圍以及動物資源、林木資源、莊稼和植物資源等的評估和礦產資源的勘探問題;第12章“資產其他變化賬戶”將自然資源列入資產范圍;第13章“資產負債表”就將土地、礦產和能源儲備、非培育性生物資源、水資源及其他自然資源納入其間。

專門核算環境資源,在統計理論上同樣享有崇高地位的另一個核算體系是聯合國推薦的《環境經濟綜合核算體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簡稱SEEA)。SEEA最初是作為SNA的衛星賬戶,經歷了源起、操作應用、框架初成和體系成型的發展歷程,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環境經濟核算理論體系。一方面,其為世界各國的環境經濟核算提供了通行的國際準則;另一方面,其也拓展了國民經濟核算的領域。與SNA一樣,SEEA最先于1993年發布,后經2000年、2003年、2012年三次修訂,出現過四個版本,即SEEA1993、SEEA2000、SEEA2003和SEEA2012。SEEA現在已完成了由最初的SNA衛星賬戶的設計構想到系統完整的國際核算準則的演變,成為了與SNA并行的另一大核算體系。

SEEA2003和SEEA2012以人類可持續發展為理論出發點,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自然資源的分類、核算準則、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等,其重要的理論貢獻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資產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拓展性界定,把一些具有環境特征的資源,如培育的生物資源、某些非培育的生物資源等納入資產范圍;二是設計了環境資源的各類賬戶,如實物流量賬戶、復合流量賬戶,地下資源賬戶、水資源賬戶、林地資源賬戶、水產資源賬戶、土地資源賬戶等;三是提供了環境資源資產價值的計量方法,如自然資源的估價、退化、耗減的計算,環境保護的凈成本計算,環境稅的計算,資源損害和收益的估價技術等;四是進行了核算內容、核算口徑與SNA的對接,保證環境資源核算結果與SNA對應指標結果的協調和一致。特別地,SEEA2003和SEEA2012還提供了自然資源產品的供給表、使用表和矩陣式賬戶,這是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方法論依據。綜上,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重要理論基礎是SNA2008、SEEA2003和SEEA2012。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編制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必須明確界定自然資源資產、自然資源負債等核心概念及其分類,這是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前提。

1.自然資源資產

SNA2008將資產定義為一種價值貯備,即一段時期內經濟所有者通過持有或使用該實體所獲取的一次性或連續性經濟利益,是價值從一個核算期轉移至另一個核算期的載體。SNA2008還將資產分為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其中,非金融資產可分為生產資產和非生產資產,如固定資產、存貨和貴重物品等是生產資產;合約、租約、許可、外購商譽、營銷資產和自然資源等是非生產資產。自然資源包括具有經濟價值的土地資源、水資源、非培育性森林和礦藏資源、海洋資源等。

SEEA2003則將SNA的范圍進行了拓展,將資產定義為,所有權由法人單位單獨或集體行使,所有者可以在一個時期內擁有或使用它們而從中獲得經濟收益的物質和能量。這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它將一些具備環境特征的資產均納入其中,如礦產資源、土壤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土地及相關的地表水、生態系統等。

以SNA2008和SEEA2003關于資產和自然資源資產的定義為基礎,可將中國自然資源資產定義為,一定時間和地點條件下,歸屬于所有者,能為人類帶來經濟利益、產生社會價值,存在于陸地和海洋的全部物質和能量。這一概念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所有權;二是經濟收益和社會價值。這就是說。資產必須有所有權、有歸屬,能為人類主體自由處置;同時資產是物質和能量,且必須能為人類提供經濟收益,能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的福利。按自然資源學的解釋,自然資源資產是自然過程所產生的天然生成物,具有社會有效性和相對稀缺性,即自然資源資產在一定條件能被人類開發利用,滿足人類福利水平的提升或生存能力的增強,但相對人類需求而言,自然資源資產又是稀缺的,存在數量上的不足。不過,科學技術發生變化,人類對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也會發生變化,在人類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自然資源資產的存流量總是不斷變動著的,這些特性也顯著地影響著自然資源資產測度的方法和準則。根據前述的定義和特征分析,本文將自然資源資產進行細分,并編制出不同形式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列示如下:

根據如上自然資源資產分類,可編制出不同形式的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2.自然資源負債

在會計學上,負債是企業承擔的在將來需要以資產或勞務償還的一種債務,它代表著企業的一種償債責任,也代表著債權人對資產的一種求索權,負債是以貨幣來計量的。而SNA2008定義,負債是特定條件下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一次性支付或連續性支付的義務,義務一旦確立,負債也就確立了。因此,負債是一個經濟單位得以與另一個單位交換一組特定經濟利益的、一項特別重要的機制。它依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法合同確立,有明確的期限和付款方式,并規定應依合同無條件付款。SNA2008認為,經濟利益依靠支付實現交換,因而負債僅指金融負債,不存在非金融負債。

遺憾的是,SEEA2003和SEEA2012并沒有給出自然資源負債的定義,只是提供了資源耗減、資源存量下降、資源退化等概念。因此,學術界關于自然資源負債的定義有多種主張。有學者認為.自然資源沒有負債之說,理由是SNA中的負債僅指金融資產負債,非金融資產不存在負債,由于自然資源資產屬于非金融資產,故不存在負債。另有學者認為,自然資源也可有負債,可定義為,由于政府既往決策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導致既有自然資源存量的凈損失或凈耗減,是恢復原有生態的價值補償,可以將環保支出作為自然資源負債。還有學者認為,自然資源負債是人類經濟活動對資源的“超采”,即超出了資源可持續開采量限度的過度開采量,是對資源未來的負債,對環境未來的負債。如果沒有“超采”,就可認為沒有自然資源的負債,自然資源“凈資產”就是節余下來的自然資源的開采權。

筆者認為,如果進行自然環境和資源的核算,則可以回避自然資源負債的概念:若要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則不可能回避負債的概念,但負債的內涵不能照搬SNA的界定,而是需要重新定義。如果按一些學者的主張使用“超采”的概念,那么沒有“超采”,也就沒有發生負債,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就可能無法編制。而且,“超采”在實踐中很難界定,過了什么量或界才謂之“超采”,這個量或界很難確定。事實上,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這個量或界是不相同的。因此,以“超采”作為負債標準無法操作,或操作起來十分困難,只能是一種理論上的設想。如果把環保支出作為自然資源的負債,但它反映的僅是對環境資源的補償、治理,并不是嚴格意義的自然資源資產的耗減量,因為一定時期的環保支出可能大于同期自然資源的耗減量,也可能小于同期自然資源的耗減量,加之,環保支出與自然資源耗減量不相等是常態,相等是非常態,且自然資源的耗減與環保支出是有時間差的,故而,以環保支出作為自然資源的負債也是不適當的。

基于如上分析,本文主張將SEEA中對自然資源耗減、損失的定義作為自然資源的負債,即一定時期內由于人類各類活動以及不可預期、不可抗力災害導致的自然資源資產耗減、損失的價值量。這是一個寬泛的負債概念,不論人類活動是正常還是非正常,只要活動導致了自然資源資產減少,如森林面積減少、草原沙化、濕地減少,水資源減少和礦產儲量減少等即產生自然資源的負債。使用這一概念,就避免了資源耗減計量中關于“超采”、“不合理”、“過度”等主觀性強、表述模糊的字眼,且能保證在各種情況下都能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事實上,自然資源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將其資產總量視作一個定量,則人類開發利用、自然災害所導致的資源耗減流失,對于這一系統或總體而言,均視為一種負債。

四、一般表式的設計

在確定了自然資源資產和自然資產負債的定義及分類后,即可設計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由于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一套表格,會包含多個具體表式,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文中一一列示,故而此處筆者研究其一般表式。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要反映一定時點所有者擁有的自然資源資產和負債狀況,揭示某一國家或地域自然資源資產的總量及其變動情況。因此,其基本的構成元素應是資產及其分類、負債及其分類。

在SNA2008中,資產負債表是按機構部門編制的,即非金融企業部門、金融企業部門、一般政府部門、非營利機構部門和住戶部門。但在通常情況下,自然資源一般不屬于哪個機構或部門,而是屬于某個國家或地域。因此,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先要確定:這是誰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什么時期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于前者,本文以地域內、地域外界定,并以此形成一個空間范圍,則形成研究“總體”的范圍;對于后者,本文以核算期初、核算期末界定,并以此形成一個時間范圍,凡在核算期間、地域內的自然資源資產都是被核算的對象、核算的客體。

在對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總體范圍、時間期限進行界定后,即可設計其一般表式。一般表式也就是資產負債表的通式,它必須包括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主要內容,變化一般表式主詞欄和賓詞欄的分類,即可演化出新的、具體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按照SEEA2003和SEEA2012的目標,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既應有描述的功能,又應有分析的功能,前者描述自然資源資產存量狀況,后者反映自然資源資產的動態變化。因此,本文分別設計出描述型一般表式和分析型一般表式。

1.描述型一般表式

按照前文所述SNA2008和SEEA2012關于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可設計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描述型一般表式,如表1所示。

表1存在如下基本平衡式:自然資源總資產=自然資源負債+自然資源凈資產。表1可作為價值量表編制,也可作為實物量表編制。如果作為價值量表編制,則需要對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用特定的方法進行估價。對各類負債進行評估。負債中的經濟活動耗減、自然災害耗減還需要區別直接耗減和間接耗減,分別計算而后匯總得出總的耗減量。表1中的主詞欄,可依據研究的需要或經濟總體的地域特色進行細分類。如土地資源資產可進一步細分為:耕地、林地、草原、沙漠、荒原、沼澤等;水資源資產可細分為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等;森林資源資產可細分為天然林、人造林、林木儲蓄量等;礦產資源資產可細分為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稀土、鉀鹽、金剛石、鉻鐵礦等;其他陸地資源資產可細分為野生動物資產、野生植物資產、自然遺跡等;海水化學資源資產可細分為海鹽、鹽田鹵水等。將主詞欄分類進行調整,即可得到新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同樣地,賓詞欄也可按研究的需要進行細分類,如分為按計劃開采、人為毀壞、地質災害和其他自然災害等,不同的細分類可得出不同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2.分析型一般表式

自然資源資產分析型一般表式,就是要反映自然資源資產在核算期間的轉移、流動和變化情況。本文將每一類型的自然資源資產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已探明、待開發利用的(儲藏)狀態.以“1”來表示;另一種是已開發、已利用的(耗減)狀態,以“10表示。參考SEEA2012自然資源核算賬戶,可構造出一個典型的分析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如表2所示。

表2是自然資源資產分析型一般表式,它反映總體在期初、期末自然資源資產的存量,也反映自然資源資產流入、流出總體情況,同時還反映核算期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由一種形態向另一種形態轉變的情況,即由儲藏、待開發狀態轉化為已開發利用狀態的情況。

運用上面的矩陣和各平衡項,就可進行所需要的自然資源資產的流入流出、新增耗減、狀態變動等分析。由于分析涉及到自然資源資產的流動和狀態的變化等,表2只能是價值型表。

五、應注意解決的重要問題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牽涉的面廣,需要的數據量大,特別是不同類型資產的計量更是復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因此,特別要注意解決好兩個重要問題:一是自然資源負債的計量;二是自然資源資產數據的采集、表格的歸并等技術問題。

1.自然資源負債的計量

自然資源負債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自然資源資產的開發利用、自然耗減、環境損害、生態破壞和環境退化等多個方面,測度其耗損的價值就是計量自然資源的負債,這是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邏輯起點。

關于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的價值,SEEA2003和SEEA2012都有闡述,可做借鑒。具體操作中,可以按資產的不同類別,分別計算其所開發利用的市場價值。這里的前提是要確定市場價值,而后依據開發利用量計算市場價值。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市場價值,則可以尋找替代的估價方法。在經濟學上,一種資產在使用壽命期內的任何一個時點上的價值,與這項資產可以產生的未來收入流的現值是相等的,生產資產是如此,自然資源資產也應如此,單項自然資源資產的價值即可依據這一原理進行推算。如森林的價值,既要包括樹木立方量當時的市場價值,又要包括未來樹木再生的潛力和樹木所在土地的價值。再如水的價值,既要包括其使用價值,又要包括非使用價值。前者是水支持人類生活、經濟活動的效用,如水作為資源直接使用,水生態系統服務所提供的間接支持,未來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水這一期權而具有的價值;非使用價值則是水作為生態系統運行所包含的內在價值。水和水生態系統供后代人使用的存在價值。而對于開發利用的生物資源,則可以用市場價值和產出量估計價值。

自然資源資產的環境損壞和生態破壞,有些是人為因素,有些則是自然因素,均需要進行測度和計量。一般而言,對于損毀的自然資源資產,要計量其總價值。自然資源資產的總價值包括直接功效價值、間接功效價值、存在價值、選擇價值以及遺產價值。直接和間接功效價值是自然資源資產直接和間接被人類開發利用后所體現出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存在價值是指人類為保存自然資源資產持續存在,為人類所用需要投入的維護費用或成本;選擇價值是人類未來利用某類自然資源資產獲取社會經濟效用而需要支出的費用;遺產價值則是為了給子孫后代留存自然資源資產而需要支付的費用。對于損毀的自然資源資產要區別如上各類價值分別計量,而后計算損毀的總價值。

針對自然資源資產總價值的內涵,SEEA和中國學術界研討了一些計算方法,如影子價格法、市場價值法、租金法、收入損失法、成本費用法、工資損失法、旅行費用法和邊際機會成本法等。不同的自然資源資產損失、不同的損毀狀況可選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如用成本費用法,森林資源資產損毀、土地資源資產損毀價值分別為:森林資源資產損毀價值=森林培育投入額+預期直接稅金+預期直接利潤;土地資源資產損毀價值=土地開墾投入額+預期直接稅金+預期直接利潤。另外,計量某類自然資源資產損毀價值時,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應注意考慮自然資源資產的防護費用和恢復費用,以保證測度的精確性。

2.數據的采集、表格的歸并等技術問題

自然資源資產種類繁多,情況復雜,數據和資料采集困難,這給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有必要建立國家自然資源資產數據庫,設置關于自然資源資產的統計臺賬,收集、積累中國自然資源資產的時間序列數據和截面數據,用以支撐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持續進行。

關于數據的采集和處理,一方面,要準確真實,注重質量;另一方面,要突出重點,詳簡有別。對經濟發展、社會秩序影響大的自然資源數據要做精準詳盡的采集,并進行核算;而其他類數據則可以適度簡略。既要采集總量指標,又要計算平均指標、相對指標,要通過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的結合,全面系統地反映自然資源資產的變化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不斷研究數據的采集方法,完善和更新數據處理技術,逐步建立科學系統的中國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制度和統計分析體系。

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實踐中,可遵循先重點,后一般;先微觀、中觀,后宏觀;先單項資產,后所有資產的原則??蓛炏染幹仆恋?、森林、水等重要自然資源的資產負債表,而后擴展至礦產、海洋等全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先編制縣域、市域、省域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而后通過歸并編制出全國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還要注重借鑒國際經驗,在立足中國自然資源稟賦、地理環境的國情下,參照聯合國SEEA等國際標準,探索建立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方法論體系?,F階段,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技術方面,一些發達國家已走在前面,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德國等已設計了適合本國國情的自然資源核算體系和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方法;荷蘭編制了環境污染的來源與去向表:德國建立了物質流量賬戶體系;芬蘭編制了木材、森林產品表,樹齡結構分析物質流量表;丹麥編制了氮流量實物投入產出匯總表;英國編制了大陸架石油儲量分布表、土地覆蓋和群落生物類型分類表;美國編制了污染削減與控制支出核算表;澳大利亞編制了二氧化碳排放和環境損失核算表,自然資源耗減和新發現調整數據表;瑞典編制了低碳排放宏觀經濟效應測度表,國內污染環境負荷表,二氧化碳排放和稅收表,損害成本、避害成本和支付意愿表;法國編制了水資源賬戶;挪威編制了林業資源租金和稅收表,漁業資源租金和稅收表等。這些國家或在自然資源核算的整體技術,或在核算技術的某個領域走在了前列。盡管各國國情有別,但其對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均不乏借鑒和啟示意義。

六、結語

前文對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理論基礎、核心概念、一般表式的設計和應注意解決重要問題進行了研究。但是,編制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涉及的面廣,細節問題多,這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持續不斷地探索、發展和完善?,F在,中國政府提出編制國家資產負債表和國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因此,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要與國家資產負債表結合使用,或作為國家資產負債表的衛星賬戶來使用。這就要求在設計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項目時,應充分考慮其與國家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對接與盡可能的一致。作為補充,有必要依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內容,進一步編制自然資源資產的供給與使用表,以觀測和分析一個地區和全國自然資源資產供給的充盈度或需求缺口,拓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應用領域。

按照國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設計初衷,其重要功能之一是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特別是離任考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然資源資產的變動受到許多人類不可控因素的影響,測度精度也有賴于人類計算技術和統計科學的發展水平。因此,其結果只能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官員政績考核的參考系數,而不能作為唯一依據。同時,還要注重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歷史積累,特別要保證表中指標名稱、指標內涵、計算口徑以及計算方法的一致性,保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所提供的核算信息在時間序列上的可比性,從而保證運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進行宏觀統計分析和經濟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

(責任編輯:徐雅雯)

猜你喜歡
資產負債表自然資源
樂于探索 美在其中
中英央行資產負債表差異比較研究
法律未界定之自然資源
資產負債表視角下的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效應的相關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
中國神華財務表報分析
淺析越南經濟發展展望
強化公立醫院財務報表的管理功能研究
草原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探索與研究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