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憶《長恨歌》中的個體意識研究

2016-12-26 18:06肖千惠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8期
關鍵詞:長恨歌王安憶

肖千惠

摘要:在《長恨歌》中,王安憶用細膩的筆觸描述了40年來上海的變遷,并以龐大的空間建構、豐富的人物活動描述了上海的歷史,刻畫了上海的女性的心理變化。王安憶《長恨歌》中蘊含著強烈的個體意識,本文主要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王安憶;《長恨歌》;個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1

《長恨歌》是王安憶的代表作,最初連載于《鐘山》上,在1996年,出版了單行本,在2000年,獲得了第五屆“矛盾文學獎”,作品通過對王琦瑤一生的起起落落展示了迷茫的人生體驗,揭示了作家的精神危機與身份困惑,對于當代文壇的反思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長恨歌》中個體意識的表現

《長恨歌》是上個世紀90年代王安憶所寫的長篇小說。在《長恨歌》中存在著一個極具個體意識的人物—王琦瑤。她在《長恨歌》中的形象是具有模糊化和符號化特點的?!堕L恨歌》通過對王琦瑤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以達到對宏大的歷史敘事模式進行解構的目的。個體意識在和歷史相互纏繞的過程中,得到了深化。在《長恨歌》中處處都可以看出個體意識的存在。而作者正是通過對這些已經覺醒的個體意識的描寫,反映出了個人和歷史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王琦瑤作為《長恨歌》中作為一個有著強烈個體意識的人物,作者是通過描寫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來體現她的個體意識的。小說中并沒有篇目宏大的歷史敘事。反而充斥在小說中的只是街頭巷尾所擁有的濃厚的地域氣息。這種描寫也正是作者對傳統寫法的一次徹底的顛覆。

王安憶在《長恨歌》中以王琦瑤作為中心,輻射至周圍的凡夫俗子,作者忠實的實踐自己的理念,他放棄了傳統的敘事形式,用代表人物來反映整個世界,用環境來布置人物舞臺,從各個感官與角度來出發,如實的為讀者再現自然原生態,讀者絲毫看不出這些景物之間的關聯?!堕L恨歌》里敘述人并不和小說人物相對應,這就使小說人物不致承載太多理念的東西。王琦瑤等人的所思所感亦非完全對應著敘述者的心理活動。她們的意識活動沒有什么重大社會內涵,卻足以呈現上海小姐們歷經四十年的時間沖涮而不變的意識內容。

二、王琦瑤身上個體意識的分析

雖然王琦瑤是《長恨歌》中的女主人公,但是作者并沒有細致具體的描寫過王琦瑤的神態以及其外貌,她的具體形象在讀者的眼中始終是模糊的。在所有的讀者眼中王琦瑤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海小姐,她在經歷過人世間的滄桑變化之后,最后被人殺害。王琦瑤作為一個身處閨房的上海小姐,她就是典型的上海的代表。在作者的眼中王琦瑤就是整個上海的代表。作者認為上海就是一位女性的形象,所以《長恨歌》中的主人公也必須是一位女性的形象。雖然作者并沒有對王琦瑤的外貌進行細致深刻的描寫,沒有讓其形成一個確定的形象,但是王琦瑤就是一個真實的擁有生命個體,是一個可以代表整個上海的個體,是一個可以作為上海歷史變遷的個體。雖然其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但是她總歸只是一個符號化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她的身上是沒有女性意識體現的。在王琦瑤的一生中她與幾個男生都曾發生過感情糾葛,但是在這眾多的糾葛中,王琦瑤從來都沒有站在與男性對立的一面上與他們斗爭,很多時候王琦瑤都是在順應命運。從王琦瑤與幾個男人的感情糾葛中可以看出王琦瑤就是一個典型的渴望被別人保護的小女人。但是所有出現在《長恨歌》中的男人卻又都是較為柔和,具有女性化氣質的。而這些都無法在女權主義中女性和男權之間構成對立關系。

三、蘊含在歷史敘事中的個體意識

《長恨歌》中王安憶采用的是利用人物的模糊性來達到對歷史敘事進行解構的目的,這也是在《長恨歌》中最為重要的敘事方式。王琦瑤并不是一個真實的人物,她只是一個符號,王琦瑤也可以叫做其他的任何一個名字。王琦瑤雖然是上海典型的代表也是歷史敘事中的核心部分但是她不是有著高尚品格的高大人物,她只是一個小小的處于歷史最邊緣的小人物。王琦瑤看似與歷史毫無關系但是其實她是與歷史有著密切關系的。王琦瑤的個人意識中存在著極為濃厚的小市民的氣息。作者刻意用日常生活的小事來對宏大的敘事進行解構,正是作者對個體與歷史之間的關系的思考。王琦瑤的悲劇生活就是從李主任的消失開始的,而李主任之所以會消失就是因為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李主任死于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而李主任的死則導致了王琦瑤的悲劇。王琦瑤的一生雖然從表面上看似乎與歷史是沒有任何一點關系的但是實際上王琦瑤的一生都受到了歷史極為深刻的影響。個體意識是不可能脫離歷史而單獨存在的。整個上海的歷史和意識都被作者賦予在王琦瑤的身上,而這種賦予才是王琦瑤產生個體意識的根本原因。

四、結語

《長恨歌》記錄了王琦瑤作為一位普普通通的上海小姐的一生。而王安憶在《長恨歌》中重點強調的是個人在歷史大潮中的成長和發展,對個人和歷史之間關系的探索是王安憶創作的重點。王安憶筆下的王琦瑤作為一個帶有符號化的人物,雖然沒有具備抽象性,但是其是具有模糊性和象征性的。這種符號化人物的創作正是對傳統歷史敘事的一種徹底的顛覆。不僅如此,對王琦瑤個體意識的描寫其實也蘊含著作者心中對現代化進程的深刻思考。社會邁入現代化是無法人為遏制的,但是最為重要的,真正最值得關注的則應該是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意識以及生存狀態。

參考文獻:

[1]吝曉敏.曲折命運中彰顯女性的堅韌——透過《長恨歌》解讀王安憶小說的生命意識[J].文學界(理論版),2010(04).

[2]毛文濤.王安憶《長恨歌》中王琦瑤形象分析[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1).

[3]劉潔.王安憶小說《長恨歌》的女性主義解讀[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5).

[4]鄒劍萍.電影《長恨歌》與小說《長恨歌》的比較分析[J].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11).

猜你喜歡
長恨歌王安憶
中秋
《長恨歌》中王琦瑤的物化愛情——用馬克思“交換—消費”系統解讀
長恨歌
——筆畫設計
悲劇與救贖——談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救贖之路
長恨歌
王安憶小說病象報告
蘭峪水,長恨歌
穿越歷史時空的“道同”——論王安憶小說中的自然主義情懷
王安憶筆下的男性形象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之法探究《長恨歌》的主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