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腱斷裂的中西醫護理體會

2016-12-26 14:29馬韻溪裴新唐麗牛云靈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體會

馬韻溪++裴新++唐麗++牛云靈

摘要:目的探討跟腱斷裂的中西醫護理方法。方法對52例跟腱斷裂患者實施中醫的辨證施護和西醫的對癥護理及有效的康復鍛煉。結果本組病例1例發生跟腱再斷裂,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療;3例出現踝關節僵硬,采用中藥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療后緩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切口感染、皮膚壞死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結論對52例跟腱斷裂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具有良好臨床效果,既恢復了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復。

關鍵詞:跟腱斷裂;中西醫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274.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6)11-0101-02

跟腱是人體內最粗、最強大的肌腱,長約15 cm,它位于小腿下段后方,連接小腿三頭肌和跟骨,其主要功能是負責踝關節的跖屈,對于行走、跑步、跳躍等動作的完成起著重要作用。跟腱斷裂常見于運動中,隨著全民健身運動意識的增強,跟腱斷裂發生率也呈上升趨勢[1]。跟腱斷裂除少數跟腱原位外傷導致的開放性跟腱斷裂外,大部分跟腱斷裂是由間接外力引發。跟腱斷裂亦高發于閑暇日或休息日進行較大運動量體育活動的人。本科自2013年3月—2016年3月對52例跟腱斷裂采用中西醫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52例,男41例,女11 例;年齡24~50歲,平均31歲。其中左側15例、右側37例,均為運動損傷所致。損傷后跟腱部腫痛、壓痛、有皮下瘀斑,足跖屈無力,走路跛行;在斷裂處可摸到凹陷空虛感,足背伸時更明顯,跟腱近端由于小腿三頭肌的收縮而向上回縮,在腓腸肌腹內可摸到隆起物。提踵試驗及Thompson 試驗陽性。踝關節MRI檢查均確診為跟腱斷裂。

2護理

2.1中醫辨證施護

2.1.1氣滯血瘀筋傷型傷后腫脹嚴重,劇烈疼痛,皮下瘀斑,足跖屈無力,活動受限,舌暗瘀斑、脈弦或澀[2]。護理上宜抬高患肢以利消腫,禁止踝部背伸活動。給中藥疏筋活血湯加減,踝部外敷中藥、或外貼消腫止痛膏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飲食宜清淡薄素易消化,如斑魚粥、胡蘿卜、薏仁粥,魚湯等。

2.1.2筋脈失養型損傷中后期,傷后遷延,傷氣傷血,鈍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縮,足跖屈無力,舌淡、無苔、脈細。此時配合局部熱敷,或活血通絡之中藥外洗。對跟腱單純損傷或部分撕裂者,可進行理筋;將患足跖屈,在腫痛部位作較輕的按壓、順推,并在小腿三頭肌肌腹處作按壓揉拿,使肌肉松弛以減輕近段跟腱回縮,促進功能恢復。中藥給補筋丹補筋丸或壯筋骨丸加減以補養肝腎、舒筋活絡、強筋壯骨。飲食宜補養肝腎,養血榮筋飲食,如牛奶、豬肝、羊肉、大棗、胡桃肉、枸杞、黑芝麻、骨頭湯等。

2.1.3濕阻筋絡型傷后日久,腫脹反復,時輕時重,酸楚,或見筋粗筋結,屈伸不利,舌苔胖、苔白滑、脈沉弦或滑。中藥給麻桂溫經湯加減以溫化寒濕、通筋活絡。給外用散瘀活血湯、海桐皮湯熏洗。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給予軟食,宜進苡仁、蘿卜、山藥、扁豆等健脾食物,適當服用黃芪粥、黨參粥、核桃粥等健脾之品。少食甜食、糖類。忌辛熱、酒及油膩之品。

2.2西醫對癥護理

2.2.1疼痛護理跟腱斷裂直接導致組織內小血管破裂、水腫、出血,最后產生劇烈疼痛,疼痛較重者可給消炎鎮痛類藥:口服藥芬必得,每次300 mg,每日2次。外涂扶他林乳膠劑,每次25 mg,每日3次;同時也可以用紅外線、微波、短波等理療[3],可減輕傷后局部癥狀。術后采用冰袋冷敷術口[4],以減慢神經傳導速度、麻痹局部末梢神經,從而緩解疼痛癥狀。

2.2.2固定護理跟腱部分撕裂損傷者,在理筋手法后可應用膝關節屈曲30°踝關節跖屈位石膏或支具固定,以最大程度降低跟腱張力,使兩跟腱斷端相互靠近來促進跟腱斷端愈合,固定后宜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20 cm;不可抓捏、牽拉、壓迫石膏,不可在石膏或支具上放重物;翻身時注意保護石膏防折斷;觀察固定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情況,正常為肢端紅潤,異常為肢端青紫或蒼白,主訴疼痛或麻木等異常;石膏或支具固定時間一般為4~6周。跟腱修補縫合術后,用管型石膏將膝關節屈曲、踝關節跖屈位固定,3周后改用高跟短腿石膏外固定,6周解除固定。

2.2.3手術護理

2.2.3.1術前情志護理新鮮的跟腱完全性斷裂損傷或開放性斷裂損傷,宜早期施行手術修補縫合。傷后由于關節腫脹,活動受限,易產生焦慮情緒。向患者講明傷情、治療方法、預后,進行情志疏通,與之交流,說明康復訓練的目的、意義及早期功能鍛煉的好處,指導患者掌握鍛煉要領,使之產生積極的心理,從而配合治療和護理。

2.2.3.2術后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并了解患肢皮膚顏色、溫度及感覺、運動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生處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質地和流量,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切口處敷料滲血及滲液情況,保持切口周圍皮膚干燥,及時更換敷料,防止切口感染。定時給患者翻身,防止出現壓瘡。由于踝關節處肌肉很少,傷口一旦不愈合,易造成內固定物外露,應加強局部護理,注意營養,以促進傷口愈合。

3康復鍛煉

向患者講述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并教會其正確的鍛煉方法。術后2 d,開始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術后1~2周可適當輕微活動患趾,可被動或主動屈伸趾防止肌腱粘連。術后2周后傷口縫線拆除應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和活動幅度,主動屈趾每天1~2次,主動伸趾每天8~10次。術后早期主動活動致肌腱吻合口張力過高而引起,應指導患者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功能鍛煉不宜操之過急以免肌腱再次斷裂。術后 3周去除石膏或支具,此時患者可每天增加活動次數和活動幅度,避免強力牽拉修復肌腱。術后3個月,改穿高跟鞋,使跟腱處于松弛狀態,并逐步練習行走,由練習平地行走開始逐漸進行慢跑訓練。術后6個月,開始進行跳躍等訓練。日?;顒又凶⒁獗Wo患肢,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防止再次損傷。囑患者堅持進行功能鍛煉,并循序漸進增加鍛煉強度。半年內不做足踝部的劇烈運動。

4小結

跟腱斷裂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損傷,若治療不當,將會造成跟腱再次斷裂、踝關節僵硬、下蹲困難、跟腱攣縮、馬蹄足畸形等,從而影響患者行走、跑步、跳躍等動作。其次跟腱損傷的康復過程較為漫長,需要患者擁有一定的耐心,因此認真、細致的情志護理,使其保持良好的依從性。合理的功能鍛煉,既防止了正在愈合組織的過度負荷,又防止制動所導致的跟腱與皮膚黏連及骨骼肌廢用。通過對52跟腱斷裂患者實施中醫的辨證施護和西醫的對癥護理及有效的康復訓練,恢復了跟腱的完整性及連續性,使踝關節功能達到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及關節穩定性,又增強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功能鍛練的主動性,有效地預防了傷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了踝關節功能的恢復。

參考文獻:

[1]魏家森,陳哲,王軍.跟腱斷裂的治療進展[J].中醫正骨,2015,27(7):44-45.

[2]李小群.實用中醫正骨手冊[M].北京:中國醫藥科學出版社,2013:331-333.

[3]曹文娟,呂一,張孝靜.閉合性跟腱斷裂縫合術后患者的康復治療及護理[J].中醫正骨,2014,26(5):71-72.

[4]江穎,楊娉婷,許有銀.冷敷治療在骨科中的應用[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2,26(3):178-179.

(收稿日期:2016-08-14)

猜你喜歡
體會
跟骨骨折38例手術治療體會
班主任工作體會
明確教學目標,狠抓課堂教學
一名電視體育記者轉型新聞教育的觀察和思考
急診救治腹部閉合性損傷的臨床心得與體會
淺談如何做好辦公室文秘工作
淺談留級生的教育管理實踐與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