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入境旅游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2016-12-26 15:21蔣麗玲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7期
關鍵詞:脈沖響應函數方差分解VAR模型

蔣麗玲

摘要:通過分析桂林2002-2013年12年的入境旅游消費數據,構建了桂林入境旅游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VAR計量模型,經過Johansen協整關系檢驗、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脈沖響應函數以及方差分解系列檢驗,研究結果表明:桂林市的入境旅游消費與其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桂林市入境旅游對其經濟增長存在單向因果關系。在短期之內,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大于經濟增長對桂林入境旅游消費的推動作用;在長期之內,桂林市入境旅游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仍要大于桂林市經濟增長對入境旅游消費的推動作用。進而針對目前桂林市入境旅游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入境旅游消費;經濟增長;VAR模型;脈沖響應函數;方差分解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7.009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涉及旅游統計方面的研究,旅游產業效應的研究著重于經濟效應評價。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學者對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評估圍繞旅游發展帶給經濟的增長作用展開了諸多研究,方式方法多種多樣,近年來,將計量經濟學方法運用于旅游經濟影響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多。

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協整檢驗、因果關系檢驗運用的頻率相對較高。如采用協整檢驗和因果關系檢驗來研究國內旅游收入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得出國內旅游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的結論(鄢慧麗和熊浩,2014等);探究了我國入境旅游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系,發現入境旅游對經濟增長具有單向因果關系(張晨,2009等)。此外,還有運用線性回歸分析(程曉麗、王逢春,2014)、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和紅、葉民強,2006)等等。趙磊和全華(2011)等學者所采用的方法相對全面,涉及Johansen協整關系檢驗、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等系列方法進行旅游消費、旅游收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的實證分析研究。

本文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鑒已有的實證分析方法和參考文獻當中的結果分析,選擇桂林市作為研究案例,通過研究桂林市入境旅游消費與桂林市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而探討桂林市旅游業與桂林市經濟增長兩者之間的關系。

1研究假設

本研究聚焦于桂林市入境旅游消費(Inbound tourism consumption,ITC)與桂林市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EG)之間的關系,提出4個基本假設,如表1。

2指標選取

為了方便獲取樣本數據,同時保證數據的可靠性,本文中所用到的數據取自《廣西統計年鑒》(2002~2013年)、《廣西旅游年鑒》(2002~2013年)。用桂林入境平均旅游消費來衡量桂林的入境旅游消費水平、桂林人均GDP來代表桂林的經濟增長狀況其中,桂林入境平均旅游消費用GITC表示,桂林人均GDP用GGDP表示。為保證效果,所以本文當中將GITC、GGDP取自然對數,分別為LGITC和LGGDP;取一階差分,分別為DLGITC和DLGGDP;取二階差分,分別為DDLGITC和DDLGGDP。

3實證分析

3.1平穩性檢驗

時間序列數據的處理,第一需要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Dickey-Fuller Test來進行LGITC和LGGDP這兩個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若為非平穩序列,則先進行差分處理,再進行ADF(單位根)檢驗。經檢驗,原序列LGITC和LGGDP的ADF值都沒有大于1%~10%顯著水平下的臨界值,因此原假設成立,故LGITC和LGGDP兩時間序列存在單位根。

由于原序列的自然對數和一階差分均存在時間趨勢走向,它們的時間序列數據均為非平穩時間序列。而在進行二階差分操作后,序列達到平穩。LGITC、LGGDP均為二階單整,即LGITC~I(2)、LGGDP~I(2)。鑒于LGITC、LGGDP都為二階單整,符合進行進一步協整檢驗的條件。

3.2VAR模型構建

本文根據AIC、HQIC和SBIC等標準確定桂林入境旅游消費與經濟增長VAR模型中變量的滯后階數。

根據表2的分析結果,由AIC、HQIC和SBIC標準、SIC最小準則,上表中3階對應的AIC=-112.502,為最小值,故可以確定最優滯后階數為3。即VAR(3)能夠大致判斷短期內桂林入境旅游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滯后效應。與此同時,在進行了VAR(3)特征根檢驗之后發現該模型的全部特征根均在單位圓以內,這說明選擇的VAR(3)模型穩定。

3.3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為保證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降低偶然性因素對數據的影響,本文在進行LGITC、LGGDP兩者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的時候分別進行了滯后1、2、3期3次檢驗。

由表3可知,在滯后期數為3時,LGITC到LGGDP的P值小于0.05,拒絕原假設,這說明:存在LGITC到LGGDP的單向因果關系,即桂林入境旅游消費是推動桂林市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其他情況均為接受原假設。這說明入境旅游消費對桂林的經濟增長起到了相對顯著的拉動作用;但是檢驗結果顯示,桂林經濟增長與桂林市的入境旅游消費之間并未存在因果關系,即桂林經濟的增長與否不是其入境旅游發展的原因。

3.4Johansen協整檢驗

根據之前VAR模型的最優滯后階數3是在無約束條件下確定的,而根據從參考文獻及教科書當中總結的檢驗公式:協整檢驗所選的滯后階數=VAR模型的滯后階數-1,所以本文Johansen協整檢驗的最優滯后階數=3-1=2。

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之后發現,在5%顯著水平下,當零假設r=0時,最大特征根為31.85001,大于14.07的臨界值,否定原假設:不存在協整關系,因此,LGITC和LGGDP之間存在協整關系;跡統計量35093871>臨界值15.41,所以結果表明存在協整關系。但是在零假設r=1時,最大特征根為3.2438612,小于3.76的臨界值,因此接受至多有一個協整關系的原假設;跡統計量為3.2438612小于3.76臨界值,因此接受該假設,所以LGITC和LGGDP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即桂林入境旅游消費與其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動態均衡關系。

3.5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為降低檢驗結果的失誤可能性,構建變量LGGDP和LGITC的VECM模型,其一般形式為:

DLGGDPt=α0+∑n[]i=1[DD)]α1iDLGETCt-1+λVECMt-1+εt

經驗證,兩個方程的統計檢驗結果都比較理想,從擬合優度來看,LGGDP(0.9839)>LGITC(0.7153),效果較為顯著。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短期之中,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對其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大于經濟增長對入境旅游消費的促進作用;而在長期來看,LGITC的系數0.0392大于DLGDP(-1)的系數0.009,入境旅游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仍大于經濟增長對入境旅游消費的推動作用。從上述VECM來看,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和其經濟增長的短期檢驗結果表明:如果桂林市經濟增長水平發生1%的變動,那么桂林市入境旅游消費水平將會在同一時期內往相同方向發生0.009%的變動。同樣的,桂林入境旅游消費水平對其經濟增長水平的促進作用表現為:桂林市的入境旅游消費每變動1%,其經濟增長則同方向變動2.937%。這個結果可以看出,在短期內,入境旅游消費對桂林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要大于長期均衡的協整方程的系數值,這說明: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對桂林市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在短期內比在較長時期內更加明顯。但這一結果可能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因此需要進一步進行脈沖響應分析,來判定兩變量之間的短期動態互動關系。

3.6脈沖響應分析

模型選用通過上文全部檢驗的VAR(3)模型;方法采用正交化、分解方式;滯后期設為10(年)。

進行LGGDP對LGITC的沖擊響應發現:在前5期中,經濟發展對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呈現波動影響,既有正向效應,也有負向效應,波動起伏呈現相對平緩的狀態;第5期之后,經濟增長對入境旅游消費的影響呈現大幅度變化,波峰與波谷之間的截距迅速增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旅游產品老化、服務未能與經濟同步發展等等,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入境旅游消費支出。前文進行了Granger因果檢驗顯示無論滯后階數取1、2還是3,都說明桂林市的經濟增長都無法成為其入境旅游消費的Granger原因;但在滯后3階時,檢驗結果顯示:桂林的入境旅游消費是其經濟發展的Granger原因。從現實條件而言,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簽證的辦理、交通航線等等都隨著經濟發展而越來越好,來桂林旅游的境外游客持續增多,平均消費也呈現緩慢的增長趨勢,但相較GDP增長的速度而言,這些都顯得太過微不足道。

進行LGITC對LGGDP的沖擊響應發現: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對其經濟增長呈現波動上升的正向影響趨勢。除了第5、8、9這三期之外,其他都呈現正向效應,且正向效應趨勢越來越強烈。這與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所得到的“桂林入境旅游消費與其經濟增長具有長期均衡關系”結論相一致。

4研究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對其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長短期內均顯著

在長期過程之中,桂林入境旅游消費為其經濟增長起到了相對顯著的拉動效用。但是,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誤差修正模型兩項檢驗的結果表明:在短期之中,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對其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仍明顯。這說明旅游業發展對桂林的經濟貢獻顯著。

4.1.2桂林入境旅游消費與其經濟增長不存在相互助推的關系

在短期之中,桂林的經濟增長不是其入境旅游消費發展的推動力因素;但在長期之中,桂林入境旅游消費對其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但后者對前者沒有相應的作用效應。旅游發展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方面,帶來的乘數效應影響廣泛。而決定入境旅游發展的是客源國經濟發展狀況,我國的經濟發展只能起到牽引作用而不是決定作用。

4.2建議

4.2.1鼓勵旅游產品創新、優化區域旅游產業結構

高度重視入境旅游的發展,打造國際性旅游產品、促進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效刺激入境旅游消費需求、帶動國內旅游消費需求。鼓勵旅游產品創新是實現產品差異化的有效措施,這是提高國際旅游市場占有率的可行之法。因此,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推動桂林產品創新,是推動桂林旅游重燃活力的重要途徑。

4.2.2加強環境保護、完善配套服務

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良好的環境為前提。良好的環境可以提高旅游地吸引力,促進旅游業發展。桂林加強環境保護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有:(1)建立健全環境法制法規,切實對旅游資源進行分級管理和分級保護;(2)定期開設環保公益講座,舉辦“環保進社區”活動,通過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眾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董雪旺,余青.關于旅游產業地位的思考[J].旅游學刊,2004,(6).

[2]鄢慧麗,熊浩.我國旅游收入與GDP之間關系的協整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8(1).

[3]張晨.上海入境旅游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9,(3).

[4]程曉麗,王逢春.安徽省旅游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J].經濟地理,2014,34(3).

[5]和紅,葉民強.中國旅游業與經濟增長相關關系的動態分析[J].社會科學輯刊,2006,(2).

[6]趙磊,全華.中國國內旅游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1,(4).

猜你喜歡
脈沖響應函數方差分解VAR模型
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的實證檢驗
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
人民幣匯率變動與服務貿易額增長率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