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新路

2016-12-26 09:36林科軍陳芳聶婕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5期
關鍵詞:脫貧攻堅

林科軍陳芳聶婕

摘要: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皟蓷l底線”要求:畢節試驗區在片區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中,區域經濟子系統不能突破區域生態系統的約束;區域經濟子系統也不能侵占其他區域的生態系統。通過精準扶貧到村到戶等益貧機制,將貧困人群納入增長框架,逐步推進綠色發展與扶貧的融合,探索、走出一條綠色減貧的新路子。

關鍵詞:脫貧攻堅;“兩條底線”;畢節試驗區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5.065

1守住脫貧攻堅的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之背景分析

黨的十八大深刻分析了世情、國情、黨情形勢,緊扣時代發展特征,順應人民發展期待,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貧困地區農村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最大的短板,任務艱巨的。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020年前我們的重要政治任務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要求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有著深刻的背景。

圍繞到2020年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倒計時”沖刺階段??疾焓狼楹蛧椋ńY合“新常態”),我們得出:30多年我國的發展,事實上走了一條粗放型發展發展道路,未來30年,還能不能繼續走下去?新常態下我們的發展,已經不能什么東西都為發展經濟讓路了。我們要的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就是既要經濟社會發展,又要注重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即必須守住兩條底線。貴州和全國處在不同發展階段,小康進程大體落后、貧困問題最突出。發展的巨大差距要求通過“趕”來加快發展,就要守住發展的底線。貴州經濟發展的“底線”就是,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在強調質量、環境、效益的前提下,經濟增速要保持在合理區間,即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同時,貴州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類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嚴重的生態問題。全省市(州)中,畢節市石漠化面積最大,占全省的19.79%,其次是黔南州,占全省的16.43%,黔東南州石漠化面積最小,占全省的435%。安順市石漠化發生率最高,為47.35%,其次為黔西南州39.69%,第三為六盤水市36.87%。脆弱的生態環境和嚴重的石漠化問題,又要求貴州要守住生態的底線。

貴州是我國貧困問題最突出的省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最艱巨的一個省份。畢節試驗區是貴州貧困和石漠化問題最突出的市級區域,生態貧困和經濟貧困雙重壓力大,脫貧攻堅必須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才能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出新路。

2釋讀堅守減貧“兩條底線”的理論內容和實踐意義

世間萬物都有底線,越過了就會引發意想不到的結果。地區發展也有底線。所謂底線,即最低界線。本義:事情在能力范圍前的臨界值。引申意義:社會學、經濟學和心理學術語,指人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談判雙方討價還價時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夠認可閾值(threshold)的下限、或某項活動進行前設定的期望目標的最低目標和基本要求。我們講的“兩條底線”,就是指“發展底線”和“生態底線”。貴州、畢節屬于典型的落后地區,長期以來主要矛盾是窮和慢,貧困集聚也主要是其發展不足。堅守發展的底線,以較長一個時期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加速發展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關鍵所在。同時,生態環境良好但非常脆弱,極易遭到破壞,一旦破壞就難以修復甚至無法修復。堅守生態的底線,牢固樹立生態底線意識,在已有良好生態的基礎上,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雙贏,必須使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堅守“兩條底線”這是由生態脆弱、經濟落后的“弱后區域”內生特性所決定的。

“兩條底線”理論與其他理論的關系:是生態經濟理論的實踐應用、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深化、是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進一步拓展。蘊含著生態文明的底線思維。

按照“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命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包括區域內、區域之間的協調發與協調發展,又要做到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諸要素在區域之間的優化配置與協調發展。同樣,以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既要從區域內部加以審視,努力謀求諸要素之間的協調與和諧;又要從區域之間加以審視,努力謀求區域之間在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中的協調與和諧。圖1可以簡要說明我國各區域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各種均衡態。

受不同時期的區域發展戰略以及生態初始稟賦差異影響,有的地區處在左上角的“低增長,低污染”狀態,如某些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區域的經濟增長模式;有的地區處在右下角的“高增長,高污染”狀態,如東部重化工業地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產出”模式;有的地區處于左下角的“低增長、高污染”狀態,如西部某些特定地區陷入“增長泥沼”的經濟低增長、生態高退化的“生態貧困型”模式。無論是第I、Ⅱ還是Ⅲ區域,均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目標均衡。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觀,其最終的發展目標均是右上角的目標均衡區域Ⅳ,即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但是在短期內,從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的非目標均衡狀態向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的目標均衡狀態轉變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路徑選擇,以第I區域為例,其最優選擇是直接跳躍至第Ⅳ區域,但問題是:其自身是否具備直接跳躍的條件?如果有,如何選擇跳躍的路徑與方式?如果沒有,其他間接路徑是否可行?如果選擇I→Ⅱ→Ⅳ的路徑,即是“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模式;如果選擇I→Ⅲ→Ⅳ的路徑,即是“先改善環境、后發展經濟”模式。每種路徑要求的資源稟賦、環境容量各有差異,同時在路徑遷移過程中甚至可能出現倒退或者偏移,譬如I→Ⅲ之后應該水平向區域Ⅳ移動,但經濟優先戰略可能導致Ⅲ→Ⅱ的路徑偏移。標均衡區域Ⅳ,即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從發展和環境質量看,要做到促進區域內的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匹配,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必須與生態系統的演化及其功能相適應、相協調。

“兩條底線”要求:在片區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中,區域經濟子系統不能突破區域生態系統的約束;區域經濟子系統也不能侵占其他區域的生態系統。兩個層面共同的特征在于:都是以生態文明為出發點,以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為歸宿。對理解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動態演化的路徑,路徑選擇的基本要素、動力與機理,如何設計路徑跳躍機制,以及如何防止路徑偏移或倒退等問題提出了更高的研究要求。要求落后地區走包容性綠色發展道路,促進后發趕超,其實踐意義在于,借助這一思想武器,對當前的落后地區提出相應的協調發展戰略及思路,并在生態產業政策、生態消費政策、生態資源政策、生態環境政策、生態科技政策、生態制度政策等方面提供可操作的建議,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并通過精準扶貧到村到戶等益貧機制,將貧困人群納入增長框架,逐步推進綠色發展與扶貧的融合,探索、走出一條綠色減貧的新路子。精準包容性、正向綠色性是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在脫貧攻堅的中的要求、體現。

3從堅守“兩條底線”視角分析總結畢節試驗區綠色減貧探索取得的主要成就

綠色減貧的本質就是以生態保護為出發點來進行減貧。西南巖溶地區是我國貧困與環境退化問題最為突出的區域,嚴重水土流失導致土地石漠化問題日益嚴峻,大片地區無水、無土,以致失去了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地處這一區域腹地的畢節試驗區,是長江、珠江兩大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區,也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區,集“老”、“少”、“邊”、“窮”為一體。作為全國唯一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其誕生、命名、主題本身已正蘊含著堅守“兩條底線”。在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東部地區等幫扶下,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針對生態惡化和貧困落后相輔相成的問題,以生態文明為引領,堅持生態立市戰略,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現了“生態環境從不斷惡化到明顯改善的跨越”、“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普遍貧困到基本解決溫飽的跨越”,綠色減貧探索取得階段性成就。

一是物質成果方面,由生態貧困逐步向生態保護成就突出、生態扶貧效果明顯的綠色減貧轉型。生態保護上,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重點林業生態修復工程,實現了生態環境從不斷惡化到明顯改善的跨越,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筑牢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同時,林業發展帶動了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8-2015年,全市森林面積從601.8萬畝增加到1935.03萬畝、增長32.1%;森林覆蓋率從14.9%增長到48.04%、增長32.2%;森林蓄積量從872萬立方米增加到2600萬立方米、增長29.8%;水土流失面積從16830平方公里減少到11670.3平方公里;累計治理石漠化面積910.18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接近50.45%,水土流失面積率由1990年的62.7%降低到2010年的43.46%,年均減少0.96%。水土流失面積減少,減幅居全省減幅之首。通過開展“山水園林宜居城”創建活動,城市綠化覆蓋率從2007年的9%上升到35%。2015年,全市林業總產值達到150億元,林業產業帶動農民人均涉林收入1903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7032元的27%。森林生態效益補助和政策性森林保險每年補助資金達13277萬元,惠及240余萬農戶。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120萬畝、產值達32.73億元,林下養殖、種植給群眾帶來的實惠正日益凸顯。生態扶貧效果上,隨著全市林木資源總量的不斷增長和林業經濟的發展壯大,林業經濟已成為促進農村開發扶貧的一項重要產業,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得保護、產業得發展、林農得實惠的綠色發展之路。2015年,林業經濟為全市農民人均增收達1903元,占全年人均純收入的27%。

二是理論經驗成果方面,階段性探索了巖溶山區綠色發展經驗。探索了“山頂種植松杉柏帶帽子、山腰種植經濟林木系帶子、山下抓結構調整鋪毯子、富余勞動力務工掙票子、增收致富建設美麗鄉村蓋房子”的“新五子登科”建設立體生態經驗;先建后補、代種代管、承包造林、企業帶動、建設移交“五種模式”推進畢節綠化經驗;采取高位推動、政策撬動、龍頭帶動、基地推動、品牌拉動“五輪驅動”發展林下經濟經驗;開綠色之源、開產業之源、開機制之源、開模式之源、開科技之源“五開治石”石漠化防控經驗;等等.在實踐中探索出的這些經驗,大大激發了林農、專業合作組織(大戶)、企業參與林業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克服了長期以來造林主體不明、責任不清的造林難題,加快了林農變股民、森林資源變資產、林產變資本的“三資”轉換進程,補齊了造林資金短缺和林業產業發展緩慢兩塊短板。

生態脆弱區,面臨著生態貧困和經濟貧困雙重壓力,在扶貧開發過程中,堅守“兩條底線”,發展生態經濟,就是要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范圍內,在保證自然再生產的前提下擴大經濟再生產,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雙贏局面。畢節試驗區開展以人口、經濟、資源與生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融經濟開發于生態建設中,以生態建設推動經濟開發,對綠色減貧在巖溶貧困山區探索進行了超下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沈滿洪.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6).

[2]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中心.中國綠色減貧指數報告(2016)[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6,(6).

猜你喜歡
脫貧攻堅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淺談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脫貧攻堅中作用
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之淺見
脫貧攻堅戰中媒體的職責與使命
關于溆浦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天柱縣整合涉農資金的實踐與思考
走出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
傳統媒體“脫貧攻堅”的形勢與任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