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研究

2016-12-26 09:54付慶偉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7期
關鍵詞:劉鐵男威懾網民

付慶偉

摘要:網絡監督作為一種新型的監督形式,使傳統監督中的體制外監督處于虛置的狀態得到改變。為此,將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分為過程成效和預防成效。過程成效體現在網絡監督運行環節與反腐過程的互動關系上,通過個案研究發現網絡監督與反腐敗可以實現良性互動。預防成效體現在對官員的威懾上,通過訪談法整理為態度威懾、行為威懾和文化內化威懾。在此基礎上分析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完善網絡監督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監督;反腐成效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7.033

網絡監督、反腐敗是一個動態的運行過程,這兩者之間具體環節的互動關系如何,網絡監督作為一個變量,是怎樣一步步影響反腐成效的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本文對于反腐成效的分析,將反腐成效分為過程反腐成效和預防反腐成效,其中過程反腐成效通過個案分析,探討網絡監督與反腐過程之間如何實現良性互動,全面考察網絡監督對于反腐成效的影響,來源是互聯網報道。預防反腐成效,即網絡監督對反腐敗的威懾預防作用,通過結構化訪談獲得。在此基礎上,考察影響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的因素,進而提出完善網絡監督的對策。

1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過程成效

1.1網絡監督和反腐敗運行過程的理論分析

從靜態結構來看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有兩個要素,網民的網絡監督和反腐的過程;從動態運行來看包括網民的網絡監督與反腐敗過程的互動關系。通過總結網絡監督的案例,并參考網絡輿論的生成機制(公共議題—網絡互動—網絡輿論—催化或弱化—跟進或過濾—傳統媒介),本文將網絡監督的運行過程歸納為:網絡曝光—網絡關注—媒體報道—網絡傳播—政府部門介入—網絡跟進—網絡討論;而在中國監察部網站信息公開中工作程序規定,反腐敗過程為:獲得相關信息、受理、初核、立案、調查、處理、反饋。

以下本文將通過案例,考察網絡監督作為一個變量,是如何影響到反腐敗的一些重要環節,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到底如何。

1.2劉鐵男事件管窺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過程成效

2013年5月,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而早在2012年12月,《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向中央紀委舉報,部級高官劉鐵男存在學歷造假、官商勾結和生活作風問題,隨后引發廣泛關注。而相關舉報內容當天被國家能源局聲明是“純屬造謠污蔑”,隨后劉鐵男仍然出席各種會議。長時間的沉默引發網絡的各種猜測和情緒化表達。2013年8月,中國監察部網站發布信息:劉鐵男由于嚴重違紀違法,已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首先,網絡監督中的網絡曝光環節促進了反腐成效,開啟了反腐敗過程中的獲得信息環節。微博舉報,運用網絡工具引起了網民關注,輿論壓力導致了能源局的公開回應。網絡曝光使得政府部門通過網絡獲得了相關的信息。

其次,網絡關注和媒體報道環節明顯促進了反腐進程,啟動了反腐敗過程的受理、初核、立案等環節。輿論之下終于看到進展:中央有關部門已經開始立案調查。由此可以看到,網絡關注使政府部門介入,這對于反腐敗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環節,而網絡監督的持續關注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再次,網絡跟進推動反腐敗的調查和處理進程。到底查不查、官方有沒有核實等話題不斷出現。持續的網絡跟進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很快,中紀委宣布: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網絡跟進推動了反腐過程中的調查環節。

復次,反腐敗過程中的反饋環節進一步引起網絡討論,網絡討論形成的反腐文化共識進一步提高了反腐成效。

可以看到,網絡監督的運行環節與反腐敗的運行過程的互動關系明顯,并且呈現出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

2網絡監督的預防反腐成效分析

網絡監督的預防成效,指的是網絡監督的威懾作用,因為網絡監督的存在,導致公權力的行使者在態度、行為和行政文化上的改變。通過訪談資料的歸納整理,將網絡監督的預防成效分為:態度威懾、行為威懾、文化內化威懾。共訪談44人,主要采取網上訪談和面對面訪談的方式獲取數據。

其中,37份原始材料顯示對網絡監督預防反腐成效的肯定,6人認為關聯不大,1人認為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沒有那么明顯。通過收集到的43份訪談的原始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網民對于網絡監督的預防反腐成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綜上,網絡監督作為一種變量,可以通過具體運行環節實現與反腐過程的良性互動,實現過程反腐成效,可以實現威懾權力行使者的預防成效。而我們在看到網絡監督優勢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制約其反腐成效的因素。

3當前影響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的因素

3.1網絡監督亞文化的存在制約反腐成效

有些年輕的網民群體存在明顯的亞文化特征:法律意識淡薄、仇富仇官、非理性等。這些特征導致有些網民在評論之時明顯帶著情緒化色彩,使得反腐機構的精力被一些煽動夸張的消息分散。

3.2網絡反腐的外部推動機制與傳統的內輸入機制難以充分對接

網絡監督反腐是一種外部推動的輸入機制,與傳統的政府內部處理的內輸入機制存在沖突。網民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微博、論壇等方式上,導致無法及時進入政府部門的視野,導致反腐功能受限。

3.3網絡監督的效果受到網民個人身份、影響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出現“網絡貴族民主”的情形

網絡監督的參與主體中可能真正的利益相關者受到影響力和地位等條件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參與進網絡監督中來,而這些利益相關者往往掌握著有價值的對反腐至關重要的信息。

4網絡監督反腐成效的完善對策

4.1構建理性和合法的網絡監督文化

理性的網絡監督文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合理的引導輿論的走向,一定程度上避免網絡監督亞文化帶來的情緒化、非理性化和泡沫化;針對非理性的網絡暴力,加強宣傳提高網民的法律意識,從而引導網民理性和合法的表達。

4.2做好網絡監督這一體制外監督形式與體制內監督的無縫對接

體制外網絡監督的及時關注跟進和體制內監督反腐機構的及時回應無疑將提高反腐成效。一方面,網絡監督的網民要有問題聚焦意識,有意識的提高關注的強度才能進入政府視野;另一方面,政府部門面對碎片化的網絡監督信息也需要關注。

4.3拓寬網絡反腐渠道

政府也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反腐通道,將真正的利益相關者納入進來。例如,2016年網民打開互聯網絡瀏覽器就可以在右上角發現多了一個“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類似這樣的舉措的不斷完善,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網絡監督的反腐成效。

參考文獻

[1]徐秀勇,楊嘉.網絡監督:成因、局限與政府應對[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0,(1):21.

[2]周建國.網絡監督: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J].視點,2009,(2):44.

[3]操世元,唐靜.網絡輿論監督的政治學分析基于政治參與的視角[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12):21.

[4]吳玉英.網絡反腐:緣起、困境及對策[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9,(5):80.

[5]杜治洲.基于懲治腐敗有效性模型的網絡監督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0,(7):15.

[6]郭小安.網絡民主的可能及限度[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162.

[7]工作程序[EB/OL].中央紀委監察部,http://www.ccdi.gov.cn/xxgk/gzcx/201308/t20130821_45335.html,20130828.

[8]潘琦.媒體綜述劉鐵男案始末:自被舉報后鮮少出現[EB/OL].法治周末,http://news.sina.com.cn/c/2013-05-15/113527 128820.shtml,20130515.

[9]郭小安.網絡民主的可能及限度[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242.

猜你喜歡
劉鐵男威懾網民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網絡空間威懾研究及其關鍵問題
劉鐵男被提起公訴
劉鐵男落馬
伊拉克戰爭中美伊雙方戰略 威懾與反威懾的特點及啟示
論新中國建立后常規威懾思想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