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本科院校工程項目導引式的大學創新教育體系建設探究

2016-12-26 21:08吳正平
亞太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吳正平

摘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然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新常態,高校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新常態下如何有效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對國內外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后,提出通過以工程項目為導引,系統構建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為培養我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提供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工程項目引導;新建本科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15-02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傳承的源動力。大學生作為當代青年,創新是其不可或缺的素質,因此也成為現代大學的內涵之一。在當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下,高校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在新常態下如何有效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國內外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眾所周知,美國的創新教育體系較為完善,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而我國在1999年,由清華大學舉辦了第一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競賽,拉開了我國創新教育的序幕。隨后,教育部確定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9所知名高校為創業教育試點院校,逐漸向全國推廣創新教育?,F在全國各大高校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新教育,但從實踐結果來看,畢業生創新能力并沒有完全滿足社會需求。高校的創新教育,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的創新教育,仍存在明顯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創新教育理念不夠成熟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211”高校中開設相關課程的學校不足一半[4],新建本科院校中更是寥寥無幾。即便在已開設相關課程的高校,不同程度上存在過程管理缺失,考核過程不合理,學生忙于應付考核等現象,使創新教育流于形式。

2.創新教育未能在課程體系中得到體現

在高校的教學計劃中,如何將創新教育有效的融合是各個高校還沒有很好解決的難題。創新教育涉及多門學科、多個專業、多門課程,不僅需要理論知識還需要大量實踐環節。而這些都不能僅僅通過簡單的開設講座、或者單獨一門課程來實現。

3.創新教育師資力量有待加強

從事創新教育的教師首先應具備較深厚的學術造詣、較強的實踐能力,充分掌握本學科的學術前沿的知識,包括最新產品、市場需求等,才能有效地指導大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因此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創新教育也是一種挑戰,是對當代大學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構建工程導引式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

鑒于上述現狀,我們希望通過建設這樣一種“工程導引式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將學生可以在大學學習階段的主要活動,如學習、助研、進行創新創業訓練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歸納起來就是以工程項目引導訓練為抓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建設健全“大學科、小綜合、寬平臺”的實踐創新教育體系。探求高校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思維的應用型人才的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期望實現如下的目標:

1.結合工程導引式訓練,適當地改變傳統型授課方式。通過先進創新型科技產品技術解剖、創新功能講解,延生到學科前沿知識的介紹,讓大學生產生濃厚的探求熱情,激發其創新的靈感,營造創新氛圍。

2.打通學科之間壁壘,通過組建創新團隊,培養學生合作精神。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不僅僅需要專才,更多的需要通才。通過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有效拓寬,從被動地接收知識轉變為主動地汲取知識。

3.突出導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結合導師的特長優勢,進行雙向選擇。日常教學中很難中做到個性化教學,而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長,經過導師的引導,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4.建立課程之間的動態銜接機制。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這過程中對指導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老師的創新理念和方式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這個平臺的基礎上,再構建一些創新能力培養輔助平臺,使各平臺之間能夠有機地結合,形成一個綜合、系統的體系,通過這些輔助平臺使學生能有更多的機會與老師直接交流,讓那些具有強烈創新欲望的同學有施展自己的舞臺。

三、工程項目導引式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具體實現途徑

1.采用創新機制,建設健全選拔考核體系

建設創新教育體系重在機制創新,尤其是運行模式的創新。

(1)創新課程與創新活動有機融合的關鍵是課程體系的建設

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訓練目標和任務要求。不僅課內的相關課程要進行一定的整合,課外還要結合大學生科技競賽等,實現學生通過獲得創新學分,學分互換等靈活的方式,既然有時間參與到創新訓練中,同時也能夠完成常規課程的要求。將創新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中,培養廣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團隊精神、科研研究能力等,為今后課外的創新活動打下基礎。

(2)自由開放式選拔,建設過程管理、分階考核。

Ⅰ、選拔前期進行一定的創新訓練計劃宣講,由相關導師和相關部門統一組織選拔(自薦和推薦方式結合),前期經過自然淘汰后(約4周時間),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自身情況進行專業基礎培訓和考核(大約一個學期時間,即使最終不能進入創新班的同學不影響后期課程的選修),考核通過后方可結合項目進行相關專業方向培養。每學期末工作室將結合學生的綜合表現,針對每個學生制定下一步培養計劃。采用末位淘汰,如有新的學生有申請加入,在進行一定的考核后達到標準也可破格加入。

Ⅱ、引入公司項目運營機制,一方面制定以激勵機制為核心的管理制度,實行日報、周報、月報、期末總結電子化考核制度。日報主要起到考勤和技術資料入庫的作用,周報主要考查學生進度和學習能力,月報主要起專業導向和進度控制和微調作用。每學期末針對綜合訓練課程,會同該課程的任課教師,通過學生的現場答辯,結合項目訓練過程給定最終成績。同時了解企業運營管理全過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興趣。

Ⅲ、按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進行過程管理、分流培養的辦法、實行彈性學制。初級階段,重點加強學生創新意識教育和興趣培養。通過布置有特色和簡單的創新性任務,讓學生能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自行獨立完成,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中期階段,學生與導師之間開展雙向選擇,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導師,導師則可以發現具有創新潛力的學生,“淡化專業界限,鼓勵學科交叉”。這一階段,學生通過選擇更加明確自己的興趣、特長,學會理性分析,找到適當的研究方向。最后為項目驗收和考核階段,在此階段主要是通過過程管理和學生最終完成任務的情況,綜合評價學生的成績,而不僅僅只看結果。

2.重視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組織環節與加強引導,遵循“市場導向,項目驅動、過程管控、目標考核”的原則

目前,每年大學生都有很多機會申報各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學生通過梳理自己的知識儲備,調研市場需求,找到創新點,設計出項目的可行性方案。最終由導師評估項目的應用價值。這個過程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初次嘗試,尤其對于本科層次的學生來說,更加覺得“無從下手”。但實踐表明,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實踐過程,讓學生第一次作為項目的“主導”,極大程度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實踐的能力,正真與市場接軌。創新訓練組織與引導示意圖如圖1所示:

3.將創新活動與學科賽事、學生社團、科研項目、課外導師制結合起來,成為有效抓手

以大學生科技競賽為牽引,激發學生創新激情,積極參與各類賽事。如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機器人大賽、飛思卡爾智能車競賽等參與度較廣的普及性創新活動。又或是目前新型本科院校參與較少的,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學科賽事,如全國“挑戰杯”競賽、嵌入式系統競賽、中國機器人公開賽等。而在組織學生參與這兩種類型的比賽時,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做好前期選撥工作。對于一些大眾型的比賽,可以適當的增加參賽人數,營造創新活動氛圍;而對于一些“精英型”賽事,則要提升尖子型選手的能力,為培養具有解決工程實際能力和項目研發技術性人才而創造條件。

學生不但是大學生創新訓練主體,而且還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因此,充分學生科技社團的優勢,結合各種社團科技活動,提高大學生的興趣,為學生的進一步選拔和培養提供更好的導向作用,同時也是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除此之外,讓學生參與導師的各種橫向課題研究活動中,讓他們了解項目研究從立項到實施再到結題驗收的全過程,并且通過參與科研工作,發掘具有科研潛力的優秀人才,從而促進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創新活動中。

創新教育離不開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通過課外導師制,即打通各學院,將相關學科的老師、有創意意愿、更具備創新能力的“雙師型”老師凝聚在一起,共同完成對學生課外創新活動的輔導工作,把課內教學延伸到課外,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機制。

4.嚴格控制進程、滿足學時要求

項目訓練的最大要求就是要求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項目訓練。因此可以采取學分置換的方式,有效解決此類問題。以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具體訓練學時要求及安排如圖2所示:

四、總結

當今,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空前高漲的時代。因此,對于新建本科院校來說,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是一項意義非常重大、任務非常艱巨的工程。面對新時期對人才培養能力提出的要求和挑戰,新建本科院校更應結合自身優勢,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效的進行大學生創新教育,讓學生畢業后真正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作者單位:三江學院)

參考文獻:

[1]向東春,肖云龍.美國百森創業教育的特點及其啟示.現代大學教育,2003(2).

[2]唐嘉芳.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自身可持續發展.教育與職業,2008(29).

[3]周棟梁.創業教育國際比較分析.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4]王宏舟,丁力.來自海外的奏鳴——國外大學學術科技創新情況介紹[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新建本科院校
論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
新建本科院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實踐與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課程考試管理工作現狀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師教育轉型發展的基本原則與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