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哲學促進地理素養的養成

2016-12-26 14:43林英娟
考試周刊 2016年98期
關鍵詞:哲學學科素養

林英娟

新課程教學改革將知識與技能、進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列為新課程地理的三維目標,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地理教育中,如何從哲學高度思考地理學科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待自然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健康的人生觀,提高學生地理素養的關鍵所在。

一、學科哲學與地理學科素養

學科哲學就是從哲學視角重新認識學科——把握學科核心素養。

素養即學科的本質。愛因斯坦:把老師教的具體知識內容都遺忘之后剩下來的東西--即學科的本質東西即素養。只有觸及學科的本質,教學才有可能達到應有的深度和高度;只有觸及學科的本質,去蕪存菁,教學才能達到一種簡約的境界。

地理學科哲學就是從哲學角度認識地理學科教育教學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地理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生的學是其自身發展——素養形成——的內因(根據);教師的教是外因(條件)。地理學科哲學就是地理學科的本質,是地理學科素養形成的基礎和關鍵。

地理學科素養指從地理學科的視角觀察現象、認識問題,用地理觀點分析問題,用地理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想。這是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把知識“內化”為觀念、形成能力的過程。

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地理學習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學科特性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哲學要素,滲透學科哲學

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豐富的哲學要素如:①大氣、巖石、河流、森林等地理事物存在反映了世界的物質性觀點;②地球、大氣、海水的運動、水循環、地殼內部的物質循環、區域經濟的發展等反映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觀點;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環境整體特征的緯度變化,和東西的差異反映地域分異表現為普遍性,而地理環境內部由受海陸、地形、地形、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又出現非地帶性分布。從某種意義上說,體現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與共性,學生掌握了這種規律性,就能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地理教材中的哲學素材體現地理哲學規律,要求我們在分析地理問題時引導學生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問題,善于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主要條件,多角度、全面地審視地理問題并把握問題重點,依據地理問題情境的變化做出具體的分析,從而尋求解決地理問題的科學方法;鍛煉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能力,提高地理素養。

三、高考試題中學科哲學的體現,關注地理素養

近年來全國高考地理試卷的素材選取以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圖表信息融入“新情境”,突出“新角度”,但無論怎么“新”和“變”,都注重思維考查,滲透情感凸顯素養。

試題選取并圍繞考生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探究新問題,主要涉及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城市、農業、交通、等值線及經緯線等知識板塊的核心內容,凸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地理素養”的課程理念。

高考試題關注的是分析思路和方法,即如何運用地理原理、規律,分析論證,解決地理問題,重視地理學科素養能力的考查。命題以中國或世界某重點區域為載體創設情境,從自然地理主干知識入手,考查區域地理特征,體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思想;圍繞區域分析的“在哪里”、“怎么樣”、“有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思路設計問題,注重問題的開放性;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及論證、探討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如(2015年新課標Ⅰ卷)36(1)分析大鹽湖盛產鹵蟲的原因——在哪里?——解決地理學科的位置問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2)說明早年鹵蟲產業規模較小的原因--怎么樣?為什么?大鹽湖及周邊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解決地理學科的特征問題,培養學生的差異觀念;(3)推測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原因及其對大鹽湖鹵蟲產業發展的影響——圍繞區域發展設問有什么?怎么了?——解決地理學科的成因問題,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4)你是否贊同繼續在大鹽湖發展鹵蟲捕撈業。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探討、論證區域經濟發展;解決地理學科中人地關系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生態觀念;試題選取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社會重大問題的素材,通過創設新穎的情境,考查考生運用地理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評價探究地理問題的思維過程,同時更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和創新思維。

開放性試題更注重限度,在保證效度的前提下,給予考生一定的答題空間,答題的結果更能真實反映或表現考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利于鑒別考生的地理思維品質,關注地理學科素養。

四、多方位的培養地理學科素養

新課標對地理素養的要求:在知識與方法之間,課改更強調方法,追求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法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在學習目標上,重視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不關注知識量和知識系統,以“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為終極目標。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標要求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教科書則在內容的選擇、組織和呈現方面做了努力,創設了很多探究性的場景和活動。老師在教學中會采用實驗、討論、辯論、游戲、實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組織大家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地理素養的可持續發展觀念、讀圖析圖繪圖能力、國家意識、全球意識、地理美感等對個體的終身發展有用;野外實踐和實地考察是養成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活動,個體可以親身體驗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諧、感受各種生態問題,從而獲得大量豐富的真實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經驗,進而加深個體對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諧的認同及對各種生態問題的感悟。

在教師引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辨析地理事物想象和本質,探究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在傳授知識、技巧、經驗、方法、思想、行為的過程中,學生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扎實的學科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想做、能做、會做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學科方法、學科規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增強課堂邏輯辯證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逐漸養成和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任熠.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試題講解.

[2]課標框架下的地理素養培養.

[3]袁孝亭,王向東.中學地理素養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1.01.

[4]趙麗霞.高考地理新課標卷的試題特點及復習備考策略.

猜你喜歡
哲學學科素養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菱的哲學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超學科”來啦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