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時刻”理念下的微課設計與制作

2016-12-27 19:15張曉淋李鴻科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關鍵時刻資源開發理念

張曉淋 李鴻科

摘 要:自2011年胡鐵生教授提出微課概念以來,微課相關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在全國迅速展開,并以其“短、小、精、悍”等特點受到極大關注與認可。各類教學欲采用微課為載體進行教學,就必須選取或制作適宜當前學習者的微課資源。鑒于此,文章從“關鍵時刻”理念與教學資源開發的關系出發,站在視頻制作的視角,探究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思路,以期通過優化微課資源的設計與制作,一定程度上保障基于微課的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關鍵時刻”理念;微課設計與制作;資源開發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22-0079-03

一、 引言

微課的產生來自于一個設想:胡鐵生作為市教育局負責教學資源評比的工作人員,發現老師們拍攝的課堂教學實錄,在專家評審時根本無法一一看完。很多專家只看了開頭一小部分就不再繼續看下去了,他覺得非??上?,于是產生了讓老師圍繞一個小知識點制作微視頻來參加評比的設想。正是這一設想,導引了微課概念的誕生[1]。胡鐵生將微課定義為“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2]?!弊?011年“微課”概念在國內首次提出以來,迅速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應用面廣[3]”等特點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各級各類教學者紛紛嘗試基于微課的課程教學。而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決定了它必然同時擁有孤立、零碎、信息割裂等致命缺點[4],微課資源知識零碎、割裂、不成體系導致了學習者學習的碎片化。而學者張克永等人的研究表明[5]:70%以上進行過碎片化學習的學習者不同程度的感受到碎片化學習存在讓人無法留下深刻的記憶、大量碎片化信息內容繁雜致使注意力渙散、學習的知識實用性不足且影響自身情緒與意志力等問題。同時該研究85%以上被試不同程度感覺到碎片化學習的知識不僅記憶困難,即使記住了也很難提取。鑒于此,筆者從微課資源制作入手,探究如何通過“關鍵時刻”理念指導微課制作,幫助學習者“零存整取”,以期基于該類微課的學習統合綜效、知識連通、融合創新。

二、 “關鍵時刻”闡述

“關鍵時刻”(Moments of Truth,MOT)這一觀念在全球企業界流行,和北歐航空公司前總裁詹·卡爾森的一本同名著作有關。1986年,卡爾森寫了《關鍵時刻MOT》(Moments of truth)一書,記錄北歐航空公司起死回生的傳奇故事,這本書出版之后,“關鍵時刻”理念也稱MOT理念迅速風靡全球管理界和企業界。在《關鍵時刻MOT》一書中,卡爾森這樣定義“關鍵時刻”[6]:任何時候,當一名顧客和一項商業的任何一個層面發生聯系,無論多么微小,都是一個形成印象的機會(Anytime a customer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any aspect of a business,however remote,is an opportunity to form an impression)。

卡爾森根據自己對“關鍵時刻”的定義,歸納出很多航空業的關鍵時刻,客人預定一個航班的瞬間,客人到達機場的瞬間,客人檢票的瞬間,客人下飛機的瞬間等等。在卡爾森看來,獲得滿意服務的顧客,才是公司唯一真正有價值的資產。同樣,在教育中,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才能有獲得滿意“服務”的學習者。美國保爾·R.迪特默在他的第三版《酒店業經營全書》中闡釋了飯店也同樣存在關鍵時刻,顧客在到達某一飯店門口時就開始了他或她的關鍵時刻。如果飯店的外觀賞心悅目,顧客就會產生良好印象走進飯店,顧客會注意到飯店的氣氛是否嘈雜,能否及時就坐,服務員是否熱情等等。顧客注意到的種種都將形成關鍵時刻,顧客將這種種的關鍵時刻融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對飯店及其服務質量的總體印象和認知[7]。這不禁引起了筆者的思考,運營航空公司、運營飯店和微課資源設計都有著內在的共通之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兩者都是服務性質的活動。企業服務自己的顧客,微課資源服務學習者,服務特定的知識點或特定教學環節的教學,這便是本研究的起源。

三、 基于“關鍵時刻” 的微課設計思路

1. 以“服務對象”為中心

在“關鍵時刻”的理念中,客戶是市場中最基本、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蛻羰瞧髽I生存之基,也是企業生長之源,因此企業以客戶為中心才能基業長青。

而微課制作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對于微課資源的設計和開發者來說,學習者就是他們的服務對象,微課資源的制作是以微課為載體傳授特定的知識點或是教學環節以服務于對這個資源有需求的學習者??傮w來說,“關鍵時刻”的理念和微課制作都是以“服務對象”為中心,這是將“關鍵時刻”理念用于指導微課制作開發的基礎。

2. 以“碎片化”為途徑

在卡爾森看來,乘坐一次飛機可以有分解為很多的“關鍵時刻”,預定航班是否順利、到達機場是否有人熱情服務、登記是否有空乘人員的幫助、下飛機是否收到提示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關鍵時刻”的理念是將一個相對整體的服務活動分解成多個“碎片”的服務節點。企業就是在關注每一個關鍵時刻、做好每一個關鍵時刻中獲得成功的。

微課正是將知識或者教學環節分段處理,每個微課資源針對的是特定的知識點或特定的教學環節,它將原有的連通的知識或教學環節碎片化了,這使得制作者可以專注于特定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的設計,為了使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的講解更加精煉,使得我們需以“碎片化”為途徑。只有把握好學習者每一次與微課資源接觸的機會,才能提升學習者基于微課的學習效果。

3.關注一線教師

卡爾森認為,一線員工比管理團隊更了解企業,因此他在北歐航空公司將金字塔組織改革為扁平組織。扁平化的組織中,工作仍然可以自上而下:管理者提出公司目標,中層經理負責將大目標分解為很多小目標,交由一線員工去完成。

在學習中,真正接觸學習者最多的是一線教師,所以一線教師是最了解學習者的群體。一線教師可以根據現有的學生假定學生的學習需求、認知風格等,同時,一線教師對于知識點的把握很是扎實,因此在微課資源開發中也要融入一線教師的教學設計理念和思想。

四、 基于“關鍵時刻”的微課制作流程

一個精心設計的學習資源可以在學習者接觸該資源的第一時間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并驅使學習者對其加以了解和學習?;谶@個理念,筆者構想了基于“關鍵時刻”的微課制作流程(圖1),并以第二屆微課大賽目前評論最多(2016年4月2日)的微課視頻《三角形分類》[8]為例闡釋該模式的操作方式,以期通過“關鍵時刻”的構建,提升學習者基于微信學習的效果。

1.前端分析

微課制作要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因此微課制作之前必不可少的是要進行前端分析,前端分析里又包括需求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和學習者分析[9]。進行學習需要分析,可以分析出微課知識點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過學習內容分析,可以分解出學習微課知識點所需的先決知識、技能和態度;加以學習者分析,可以更加切合學習者的認知偏好。如微課《三角形分類》通過假設有一個群體有學習三角形分類的需要,對內容進行如下分析:此微課所涉及的內容是四年級下冊63-64頁第五單元:三角形的分類;教材中的“三角形的分類”是新課程教材中“幾何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此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直角、鈍角、銳角和三角形的特征基礎上展開學習的。這樣的前端分析得到了學習內容需要的先決知識是認識銳角、直角以及鈍角,這也是微課設計者在開頭花40秒介紹銳角、直角、鈍角的原因。

2.資源載體選擇

有了學習需求、學習目標,開發者必然是要考慮通過何種途徑傳輸學習資源,當然學習需求的分析以及學習目標的制定也可以是在特定的資源載體基礎上。對于一個微課的制作,資源載體主要是教學視頻,也可以是交互式的 Flash 動畫、三維仿真動畫、虛擬場景等。設計者可以根據知識點性質以及資源獲取速度等考量選擇最佳媒體。如《三角形分類》使用視頻作為該微課的載體。該視頻由一個錄屏視頻和教師的同期聲講解組成,從資源獲取上看,這種形式很節約成本,教師只需要一個屏幕錄像專家軟件即可錄制該視頻。

3.學習活動設計

有了學習需求、學習目標,也選定了傳輸載體,開發團隊之后的工作便是設計學習活動。微課資源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者通過碎片化時間學習的特點,因此學習活動的設計力求要短小精悍。除此之外,活動與活動之間要力求高度精煉并環環相扣。比如微課《三角形分類》中,教師朱玉強把三角形分類這個知識點的講解融入四個活動中,第一個活動是觀察,讓學生感受不同的三角形的特點;然后讓學生“畫一畫”,學生通過畫三角形并與同桌交流所畫三角形的分類;接著教師設計活動“猜一猜”,讓學生通過猜被信封擋住的三角形分類鞏固學生對三角形分類的掌握;最后通過“輕松一刻”活動,帶領學生認識生活中與三角形有關的建筑,升華學生對三角形的分類認知。

4.活動設計分解

根據烏瑪爾·哈克的“微塊化”理論[10]:把一種內容分割成不同的成分(“微塊”),以便所有人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消費它;或者把它與其他內容混合,創造一種新的內容。所以該階段的活動設計分解力求將活動分解到極致,以便每個活動都可以直接構建一個“關鍵時刻”。前一階段的學習活動設計是一個總體的設計,比如《三角形分類》目標是教會學生分類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總體活動大概有“畫一畫”、“猜一猜”以及“輕松一刻”。而該視頻中的“畫一畫”活動又需要具體分解為學生先任意畫一個三角形,并寫上三角形的類型;然后同桌之間要互相檢查對錯,并用自己的方式鼓勵同伴;最后學生需要思考除了自己畫的類型,還有什么類型的三角形。

5. “關鍵時刻”構建

通過分解的活動,構建相應的“關鍵時刻”。構建關鍵時刻的目的是為了在每一個“關鍵時刻”節點設計活動。比如微課《三角形分類》中在“畫一畫”、“猜一猜”、“輕松一刻”等節點活動,這些節點活動就構成一個個的“關鍵時刻”節點。再比如對于“輕松一刻”這個“關鍵時刻”,教師需要取一個既有特色又能比較好的反應三角形分類的建筑介紹,方便學習者理解所學內容。該階段如果存在無法構建“關鍵時刻”的現象,這時設計者可以再次考量上一階段的活動設計是否已經分解到極致。

6.體驗學習

微課制作好之后,需要在小范圍內進行體驗學習,選擇具有相同學習興趣但是風格各異的被試對學習資源進行體驗,通過他們的體驗感受評估該資源是否需要調整或修改。如果需要修改,那就在“關鍵時刻”的節點設計環節考慮,如果是關鍵節點太籠統,說明活動還未分解到極致,可以倒回活動分解階段把活動分解到極致,然后再針對每一個關鍵節點設計資源。

7.資源發布

如果體驗學習階段進行效果良好,就可以將微課資源進行發布了。資源發布并不意味著資源設計終止了,還需根據學習者的學習情況不斷微調甚至是修改原有資源。比如一門微課放到MOOC平臺之后,學習者根據學習產生的疑問可以在討論區提出,這時開發者就可以在討論區發布一些輔助資源幫助學生解答疑問。

五、結束語

微課是一種學習資源,所以其制作必然要符合教學的規律和多媒體設計的規律。因此其設計既需要傳統的教學設計理念,也需要考量在新型的傳播媒體下,如何將傳統的教學設計加以呈現。本文在引進“關鍵時刻”理念的設想下,構建了基于該理念的微課資源設計模式,以期通過優化微課資源的制作,一定程度上保障基于微課的教與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竹立.微課勿重走“課內整合”老路——對微課應用的再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4(9):34.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3]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5.

[4]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3):50.

[4]張克永,李宇佳,楊雪.網絡碎片化學習中的認知障礙問題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2):89.

[5]Jan Carlzon (著), 韓卉(譯).關鍵時刻MOT(珍藏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6).

[6]保爾·R.迪特默(著),吳衛、王小蘭譯.酒店業經營全書(第三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7]朱玉強.三角形分類[DB/OL].http://dasai.cnweike.cn/index.php?r=play&id=5281,2016-04-02.

[8]劉小晶,張劍平,杜衛鋒.基于五星教學原理的微課教學設計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1):85.

[9]宋權華,廖守琴.基于長尾理論的網絡非正式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9):17.

(編輯:魯利瑞)

猜你喜歡
關鍵時刻資源開發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關鍵時刻,人大代表送來救命藥
一鼓作氣,不勝不休!——寫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
一鼓作氣,不勝不休!——寫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數字媒體技術介入地方性博物館資源開發討論
徐州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河南新縣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時刻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