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協同提高策略研究

2016-12-27 07:53胡麗蓉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8期

胡麗蓉

摘要:企業經歷十余年的高速發展期后,市場劃分越來越細,在此時代背景下,過度的在生產及銷售環節追求利潤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誤區。企業應轉變觀念,通過控制內部成本費用等支出金額作為擴大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方式。在已知的成本內部約束方法中,預算管理和直接的成本管理是相對有效的兩種成本管理方法,而且二者之間在資料信息與控制方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交集,因此將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協同提升具備一定的實際價值。為此,就我國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協同方式與意義進行淺析,提出二者協同提升的策略及具體措施。

關鍵詞:商業企業;預算管理;成本控制;協同提高;策略及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52

1 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意義

對于企業而言,預算管理不僅僅是對企業可控資源的預期分配與成本費用控制,更是一項全員性與全方位協同的管理理念,其工作價值主要體現在通過編制預算計劃書,規劃預期內的經濟生活與經營活動,為中后期預算計劃的執行與考核奠定制度基礎;通過預算計劃的執行控制經營成本與費用,并保障企業經濟活動在大框架上服務于整體的戰略目標;通過預算執行情況的事后分析,對企業上一預算期內的預算執行進行分析,一方面通過獎懲制度推行預算管理觀念,另一方面為下一預算期積累經驗,完善企業預算管理模式。成本控制則是在成本目標的引導下,對一定時期內成本費用的影響因素及內外在條件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舉措的匯總,最終目的是通過完成成本管控目標的方式服務于企業整體利潤的提升。

企業必須要通過內部的資源整合與成本控制等方式來開發企業發展潛力,以開源與節流并重的方式來獲取企業預期的收益。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正可以通過其共有的前瞻性與客觀性結合舉措,滿足企業的時代性發展需要,以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實際利益需求與長期戰略目標為依據,以市場的占有率及固定支出為已知變量規劃企業總體經營成本,并通過逐級細化的方式分攤到各基層部門。將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進行有機結合,不僅是一種健全內部控制的管理手段,也是企業在時代發展要求下向管理要效益的必然發展趨勢。

2 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協同可行性分析

無論是預算管理還是成本控制都是企業在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向企業管理要效益的手段,目的性一致可以促使兩種管理模式相互協調,部門間互相合作,相關工作人員一樣可以為共同目標溝通交流。

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管理同屬于財務管理范疇,是財務管理在企業具體管理手段中的不同分支,可以說是根出同源,服務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最終為企業利潤最大化做出貢獻。分開來講預算管理是對企業預算期內的資源進行分配,除了要考慮到企業整體的戰略目標實現要求,還要滿足各基層部門的基本發展需要,也就是對基層部門預算期內的成本費用進行了框架式的規劃,是財務管理活動中一項指標化的計劃。而成本控制管理則是對于企業已經發生和預期發生的成本事項的控制與計量,并通過數據的分析與核算對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生活進行控制,以控制部門成本的方式達到控制企業總體成本,最終通過內部成本費用的約束性控制方式推進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企業的財務管理由于我國經濟形式的不斷變化,由簡單的經濟記錄核算慢慢向管理工作領域轉變,而無論是預算管理還是成本控制都是財務部門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二者無論是在基礎信息的需求上,還是在管理職能的實現上都有著較大的交集。以二者之間的信息需求為例,在生產、銷售等環節產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信息對于成本管理部門是計量核算的數據體現,而對于預算管理部門是審核與評價的數據基礎,預算部門與成本核算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協調,不僅能降低兩個部門總體的信息采集與核算費用,控制管理成本,還可以推進成本信息的高速流動,增強預算與成本管理的工作質量與效率。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管理無論是制度、操作細則還是最終目標都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兩種管理手段協同提高是具備現實意義與可操作條件的,同時二者的相互協調有利于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將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需求相結合發展,增強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3 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協同提高策略

3.1 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制度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其管理活動是圍繞著所有者權益的最大化進行的,而保障所有者權益必然要有一個制度化的準則,所以在當前環境下企業管理活動大多是以準則制度等為依據的,那么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作為管理活動中的核心管理內容,在實施之前制定科學完善的實施計劃以及充分的后續保障成為首要環節。二者間的相互協調不僅僅依靠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更需要一種制度化的行為規范去引導兩個部門的合作提升,甚至說是將合作內容進行制度化的規定,并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度來明確責任,以此來推行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協同提升。另一方面要推行部門間的合作必然要以觀念的提升為先導,要在成本管理與預算管理部門之間搭上一條溝通的橋梁,就必須先以觀念作為溝通的基礎,至少讓部門間有一個合作的理論基礎,而最有效的觀念普及方式就是相應崗位設置績效獎懲制度,無論是部門還是個人,都會在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損失的基礎上謀求更大的利益,也就會因為直接涉及自身利益而主動深入的學習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協同發展的理念,為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協同提升奠定理論基礎。

3.2 推進信息化建設

在我國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已經開始快速的覆蓋到各行業的財務工作中。前文提及無論是預算管理還是成本控制,對于相關信息的采集與核算都頗為重視,所以說無論出于哪一點考慮推進信息化在企業都勢在必行,當然在信息化前期的資本投入占比偏高,但與其后期效益對比而言信息化的初始建設卻必為明智之舉。以資產盤點信息系統為例,雖然在前期投入了較高的資本,但是在三年的實踐活動中證實其具備很大的優越性,不僅降低了漏盤錯盤等帶來的誤差,還減少了后期資產盤點所投入的時間、人力等資本投入,逐漸用其效益覆蓋了成本費用等支出,此舉充分證實在實踐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術的意義。以上文實例論證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一樣成立,將企業經濟業務的發生與控制歸納到信息系統中控制,不僅有利于預算管理活動中對預算計劃的執行監管與后期預算執行率考核,對于成本控制一樣可以降低工作強度,推進成本控制向成本管理層次晉升,相同的信息需求得到一致化滿足定能夠推進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協同提升。

3.3 注重貨幣資金保值增值

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同作為企業經濟活動的約束舉措,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支出以達到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的目的,所以在企業的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中應充分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控制的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其他形式的貨幣資金)納入管理范圍中,貨幣資金是企業為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障資金流暢通所儲備的流動性非常高的資金形式匯總,是企業支付能力與償債能力的一種實質化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這種資金儲備是對資產的一種浪費,但是又不得不為。特別是在企業中這種貨幣資金的儲備量巨大,所以以筆者觀點必須在預算管理中設置專門的貨幣資金保值增值模塊,并在實際工作中以財務部門的相關管理活動為指導,對企業預期內可能會用到的貨幣資金(但當期是閑置的部分)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當然此種投資更傾向于短期的、可以隨時變現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因為初衷是為了資產的保值,所以選擇投資方式也是傾向于風險相對較低的短期債券與基金等。貨幣資金的投資行為雖然在形式上與成本控制并無太大的關系,但是卻可以通過對資本高效利用的方式獲取收益,在企業的日常運作方面卻可以拉低企業整體經濟活動的成本,輔助于企業整體的成本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1]宋玉寶.淺談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04).

[2]虞超群.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推行標準成本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3,(2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