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與旅游業協同發展路徑探析

2016-12-27 08:49王俊平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2期
關鍵詞:協同發展

王俊平

摘 要:賀州工業經濟基礎薄弱,以農業為主。依靠豐富的旅游資源,近些年來,旅游業發展迅速。由于桂林國際旅游勝地的遮蔽,旅游業對賀州經濟的影響十分有限。傳統農業的弊端越來越突出,盡管有各種優惠政策,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賀州經濟發展中遇到的眾多問題。在運用田野調查法和文獻法的基礎上,從賀州農業產業鏈短、市場對休閑旅游的需求以及各種政策支持方面分析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的必要性。賀州農業與旅游業結合以資源為基礎,市場為導向,突出鄉村居民的主體地位,遵循生態發展規律,針對不同的資源特色,形成“古村落集群式發展模式”、“園林式特色農業依托模式”、“庭院式休閑度假景區模式”等亦農亦旅一體化發展模式。

關鍵詞:農業產業鏈;旅游市場需求;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16.22.012

中國人均耕地1.4畝,人多地少。傳統農業效率低,抵御風險能力弱。大量墾田會對生態造成更大的負擔。由于人的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農業人口全部轉向工業是不合實際的。從農業本身尋找出路或者直接轉向工業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旅游業中的鄉村旅游能在滿足農業需要的同時就地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拓展農業產業鏈,調整產業結構,提高鄉村居民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美化環境,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為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賀州廣大鄉村,雖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獨特的文化以及健康的環境,但是這些目前還沒有較好地轉換成經濟優勢。旅游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過程中需要旅游業作為橋梁和紐帶。在這一轉化之中,旅游業能在規劃、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合理的規劃,農業能跳出自身狹小的圈子,按照市場需求生產、包裝和銷售產品?!稗r旅”結合過程中,在對鄉村剩余勞動力培訓的基礎上,利用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的優勢更好地為游客服務,既能就地就業,解決鄉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又能突出當地特色,滿足客源市場個性化的需求。

1 “農旅”結合的背景

賀州位于廣西的東北部,遠離大城市,工業基礎薄弱,建市時間較短,屬于欠發達地區。山區閉塞這把雙刃劍,一方面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使該區域受外界的影響較小,生態以及各種旅游資源保護相對比較完好,人文環境古樸,有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隨著旅游市場的日臻成熟,旅游需求越來越向多層次、多元化發展。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人們對健康的追求都對大眾旅游提出了挑戰。傳統農業產業鏈短、抗風險力弱。拓展產業鏈,改變產業結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1.1 農業產業鏈的弊端

農業產業鏈是一種特殊的產業鏈形式,主要指與農產品生產具有供給需求、投入產出等產業有關聯關系的產業網絡結構,按其關聯順序依次包括產前、產中及產后各關聯部門。農業產業鏈的實質是產業關聯,產業關聯的實質主要是各關聯產業之間的供給與需求、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目前,賀州地區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兼有少量林業。該區域很少有直接以原材料加工和銷售為主的產業群,主要是農業產業鏈中的中間環節——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在農村,這一環節是被孤立的,農業生產前做準備的科研、農資等前期農業部門和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加工業、儲存、運輸、銷售等后期產業部門基本上集中在城鎮。這種孤立的產業鏈環節,制約了農業新產品的迅速推廣,對自然災害等風險的應對能力弱,限制了農產品附加值的實現,形成了農民持續增收的障礙。

1.2 旅游市場的需求

隨著旅游的迅猛發展,旅游市場中以下現象越來越顯著:中短程游客增多、自駕游增多、自主選擇景點和線路的游客越來越多。這些現象一方面體現了國內旅游市場消費理念日趨成熟,希望有更多自由消費選擇的傾向。另一方面顯示旅游市場向著多維化方向發展。通過筆者對部分來賀州地區部分游客的訪談得知:游客對健康、休閑、快樂、舒適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傳統“標準化”的旅游形式不能滿足多數游客的需求,鄉村旅游恰好能迎合旅游消費市場的需求,滿足他們的旅游特殊愿望。

1.3 賀州發展鄉村旅游面臨的機遇

賀州地區以瑤、壯、苗等少數民族為主,屬于少數民族聚集地。受區位、觀念等條件的限制,相對于發達地區來說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上有較大的差異。但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傾斜、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法定假日的分解、“三農”政策的實施、“美麗中國”等都給該區域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2 賀州地區“農旅”結合的資源憑借

鄉村旅游資源是以鄉村文化和鄉村環境為基礎,能夠為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一切鄉村現象和鄉村事物。賀州地區是桂、湘、粵三省的結合部,曾經是東出南下的咽喉,因此該區域匯集了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湘楚文化等,豐富而又有極強的包容性。整個區域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具有適宜的人居環境。該區域以農業為主,工業不發達,幾乎沒有大型的廠礦。藍天白云,山清水秀。更為重要的是鄉村居民怡然的生活狀態。清潔的環境和晝夜的溫差,使得這里的農產品無污染、無公害、口味好。這里是“全國菜籃子之鄉”,有著“粵港澳后花園”的美譽。有些人就因為離粵港澳近而又是“世外桃源”定居于此。賀州鄉村旅游資源在優美環境烘托下,以眾多的鄉村人文旅游景觀為主。

2.1 山水田園風光

適宜的氣候,加上各種條件,孕育了賀州成熟的喀斯特地貌,尤其是鐘山、昭平和八步區一帶,有大量的石灰巖山體,以黃姚古鎮和鐘山的十里畫廊最為典型。每次筆者帶領游客途徑這一帶,游客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這是不是十里畫廊?”還有一些客人說這些山是假的吧?看來他們對這一帶的景觀很認可。原群教授對賀州資源評價這樣評價:“賀州山水新貴九州”。

2.2 鄉村人文景觀

賀州鄉村人文景觀包含古建筑、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古建筑反應當時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居民的風俗習慣等,核心是貫徹“天人合一”的思想。黃姚古鎮、客家圍屋和百柱廟等是賀州古建筑的代表。在少數民族聚集地,瑤寨和不計其數的風雨橋能較好的代表瑤族建筑的最高水平。賀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以農業為主導產業。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從正月的炸龍節到除夕,幾乎每半個月就有一個節日,所以當地人有“慣節”的習慣。

3 賀州“農旅”結合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中國大規模城市化的進程,城市人口劇增,城市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工業化在產生巨額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污染加劇、資源耗竭、標準化生活等問題。這些“城市病”使得城市居民對鄉村環境的向往。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促使人們更加關注健康和長壽,大部分長壽老人均居住在鄉村的這一實際增強了到鄉村旅游的動力??驮吹亍俺鞘行浴焙湍康牡亍班l村性”的反差形成了“農旅”結合的動力源泉。根據賀州的資源特色和區位條件,可分為老年旅游市場、專項旅游市場、度假旅游市場等。

3.1 老年旅游市場

賀州的老年市場客源以港澳臺地區為主,他們多數與這里的客家人同宗同源,故地重游、探親游較多,具有較強的懷舊心理。老年人對于健康、親情和文化類產品尤其鐘愛。針對老年市場特點,賀州提供的旅游產品應該具備以下特征。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住宿條件不要求豪華但一定要舒適安靜安全,行程安排節奏舒緩,盡量減少劇烈刺激性旅游產品,多以書法、欣賞、垂釣、懷舊等為主,在整個游程中根據老年人的意愿酌情安排購物環節。在營銷方面,老年人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狹窄,主要以紙質宣傳材料和他人的口碑為主。打造的產品一般要似曾相識但又不完全一樣,差異性不能太大。賀州的蓮塘客家圍屋、客家生態博物館將部分客家文化加以濃縮。

3.2 專項旅游市場

賀州擁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青山綠水,小橋流水以及近40個文化群體差異的生產生活,吸引著眾多的專項旅游愛好者,以攝影、寫生、探險、攀巖和文化旅游者居多。這類游客不需要過多的服務,但是他們的成果可以為鄉村旅游的營銷、產品的打造提供依據。昭平縣的黃姚古鎮、滑水沖原始森林、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吸引著大批專項旅游者。他們需要旅游業更多的關注并較好的利用。

3.3 度假旅游市場

周末及小長假旅游以城市為依托,向周邊環境清新、風景優美、交通便捷的城郊、縣鄉村輻射。旅游者對于旅游目的地的選擇隨意性強,一般為中短途旅游,在途中花費的時間一般不超過4小時,注重身心體驗和情緒釋放,自助游和自駕游居多。隨著“雙休制”的實施和清明、端午、中秋等小長假的實施,中短途旅游已成為一種主要的休閑形式。賀州以粵港澳為核心旅游市場,現在大約2個半小時到達廣州,2014年貴廣高鐵通車之后,只需要50分鐘的車程。賀州在寒暑假、“十一”、春節等其他長線假期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70%的森林覆蓋率及其山區晝夜溫差懸殊的特性吸引著避暑人員的到來。冬季氣溫基本上在10攝氏度以上,降水較少,日照相對充足,賀州這里的樹葉在冬季多數不落葉,加上純天然的溫泉,也是冬季度假理想之地。賀州度假四季皆宜,季節性不是很明顯。

4 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的原則

農業與旅游業結合能產生“1+1>2”的效果,但是這個效果來源于一定的規則,否則只會是兩敗俱傷。二者結合中鄉村居民的發展是核心,他們的發展能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也是生態環境和鄉村文化的保護者。

4.1 突出鄉村居民的主體地位

相關學者的研究以及筆者的調查表明,由于鄉村居民在資金、技術以及自身其他條件的限制,他們在鄉村旅游并沒有發揮主體作用。主要表現在決策參與、利益分配、管理等方面。位于賀州昭平縣的黃姚古鎮,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突出。作為古鎮居民利益代表的“昭平縣黃姚街旅游開發協會”沒有古鎮旅游開發的決策權,社區居民在古鎮旅游開發決策中被“邊緣化”。黃姚古鎮從2003年起,每5年按照10萬元的遞增補償給古鎮內相關的居民,其中2003-2007年是10萬元,補償費用與黃姚古鎮總收入沒有正相關關系,占旅游總收入的比例由2003年的22.59%下降到2012年的1.38%。如果古鎮居民不參與旅游活動,這點補償均分到每人不足50元。

4.2 遵循生態發展規律

到鄉村來的游客主要動機之一是享受鄉村怡人的環境,他們追求的不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覺得“好玩”,能讓他們真正覺得休閑放松。因此,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要給生態讓路,給綠色讓路。賀州地區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如春?!鞍松揭凰环痔铩碧卣?,10攝氏度以上的晝夜溫差,致使該區域的農產品天然、可口。富川臍橙暢銷海外,是廣西油茶基地和最大的蜜棗生產地。在市場經濟競爭形勢目前,賀州地區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中艱難的抉擇。一方面是亟需發展的經濟。另一方面保護環境,遵循生態規律。從鄉村居民的角度來看,他們具有強烈的現代化訴求,一旦引導不當或者滿足不了他們追求經濟效益的愿望,就會對生態造成毀滅性的破壞。賀州地區有很多地方開采石頭或者其他礦致使連片的山體“傷痕累累”,河水渾濁甚至污染整個水源。這些與賀州市提出的“既要經濟崛起,又要碧水藍天”的理念相左。

4.3 因地制宜,突出當地特色

目前,在中國的鄉村旅游,很多地方出現了“跟風”現象。鄉村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很突出。原群教授以黃姚古鎮為例,闡述了“差異決定特色”的觀點。黃姚古鎮如果按照現在的思路規劃發展的話,結局很不樂觀。在賀州地區,突出的特色:一是自然環境的優美,二是綠色可口的農副產品,三是包容性的文化。文化決定品味。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生產純天然農副產品,彰顯文化特色。賀州的客家文化與瑤族文化具有代表性。賀州現居客家人80萬,是“桂臺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區”的核心區域。賀州至今保存著大量客家傳統風格古建筑,廣西最完整的“客家圍屋”和全國唯一的客家生態博物館坐落在此?,幾宥嘀鹕蕉?,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風景秀麗。因其生產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有多種自稱和他稱,在賀州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盤瑤、土瑤、過山瑤等。

4.4 突出政府的引領作用

中國旅游仍然以“政府主導模式”為主。在“農旅”結合的鄉村旅游中,政府的功能不僅僅是主導,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方向。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成為制約“小康”社會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鄉村旅游可以充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加快農村產業優化升級,帶來乘數效應,擴展農民增收渠道;規避農業產業的風險,提高鄉村人口的知識與技能;改善基礎設施,有利于鄉村文化和歷史遺產的保護。這些效益的產生首要的是政府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否則鄉村旅游將會成為一盤散沙,各自為政,惡性競爭,致使游客、居民、資源等受到嚴重傷害。

5 “農旅”結合的途徑

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不僅是這兩個產業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關聯產業之間的合作。由于旅游業關聯性極強,二者的結合也會帶動食品加工、運輸、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發展。在賀州,二者結合的途徑為:依托特色資源,以政府政策為導向,根據旅游市場的需求,以帶動農業極其相關產業為目的,形成農業與旅游業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5.1 古村落集群發展模式

古村落集群發展模式以古村落為特色旅游資源的核心,利用周邊景觀和農田等其他資源,形成以古村落觀光、農家餐飲、休閑娛樂、古村落住宿為主體的旅游產品體系。賀州的古鎮古村落比較多,挑選出黃姚古鎮、蓮塘客家圍屋優先發展。黃姚古鎮是4A級景區,現在突出的問題是游客游程不到兩個小時就結束了。如果是導游安排一般是1小時的游程,半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目前的狀況是很難留住客人的。吃飯和住宿的地方也是毫無特色,與4A景區不匹配。黃姚古鎮是要慢慢去品味的,品味她的日出日落、煙雨朦朧等、生產生活等。蓮塘客家圍屋連同客家生態博物館的游程也不足兩小時??图覈葜饕且蚩腿苏故究图胰说臍v史及其生產生活,現在這樣走馬觀花會給游客造成極其不好的印象,也會對潛在的游客形成負面作用。因此,依托鄉村旅游發展的要求,結合農業發展的季節性,形成春有花、夏有涼、秋有果、冬有品的錯位式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實施成功的關鍵是政府和旅游業結合起來,先規劃,后發展,“謀”先行。

5.2 園林式特色農業依托模式

園林式特色農業依托模式以特色農業為基礎,形成農業觀光、生產體驗、休閑娛樂、農家住宿、農產品銷售為主體的旅游產品體系。這種模式應該成為賀州“農旅”結合的主要模式,以富川瑤族自治縣為典型代表。與相鄰的恭城瑤族自治縣相比較,富川在土地資源、經濟基礎、區位條件方面都強于對方,但恭城由于桃花節、紅巖村的開發,知名度遠遠大于富川。富川是全國的菜籃子之鄉,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幾屣L情、秀水狀元村、百柱廟、風雨橋、富川油茶等都將成為吸引游客的產品。園林式發展模式以農產品的生長規律為主線,以花卉、蔬菜、瓜果的種植為主,實現“吃農家飯、觀農家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購農家物、傳農家情”一條龍式服務。這個模式中,政府要在積極引導、加強基層設施建設、統籌規劃。旅游業要做好市場營銷,培訓和管理服務人員。力爭打造成“中國有機農業第一縣”。圍繞文化做農業產品和旅游業產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形成壟斷性產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5.3 庭院式休閑度假景區依托模式

庭院式休閑度假景區依托模式以景區資源為核心,在景區周圍建設與景區協調的庭院式景觀,可滿足游客餐飲、住宿及觀光需求。這種發展模式主要通過景區吸引的游客為主,隨著客人的逐漸增多,改變原來以農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在賀州,這種模式先期以姑婆山森林公園、十八水景區、賀州溫泉和玉石林為代表,之后逐漸發展到其他景區。這些景區連成一片,密度頗豐,各具特色,由于負氧離子含量高,具有“跑著爬山不喘氣”的美名。森林公園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春賞杜鵑,夏天納涼,秋賞收獲,冬品臘梅和南方少有的雪景。更重要的是,在冬季景色相對單調一些的時候不遠處就有純天然溫泉——賀州溫泉與之交相襯托。這里將是自駕游、自行車游、登山、垂釣、攝影等休閑度假絕好的去處。度假村的發展會解決這一帶人多地少的矛盾,調整產業結構。由農業向旅游業的轉變也會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這一帶的大環境將會“優中更優”。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耕地面積[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

[2]李文偉.農業產業鏈功能實現途徑研究——兼論湖南省豬肉產業鏈功能效果評價[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9,(12).

[3]張滿園,張學鵬.基于博弈視角的農業產業鏈延伸主體選擇[J].安徽農業科學,2009,(01):397.

[4]易金.鄉村旅游資源評價與產品開發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3).

[5]盧小金,鄧振鋒.我國周末旅游市場開發問題研究——以桂林市周末旅游市場為例[J].市場論壇,2007,(08):85.

[6]許洪杰.旅游開發背景下古鎮居民“邊緣化”現象研究——以廣西賀州黃姚古鎮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學院,2011,(6).

[7]根據賀州市旅游局提供的數據計算得來[Z].

猜你喜歡
協同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分析
河北省對接京津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措施研究
企業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的探討
山東省旅游產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