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黨的十八大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研究

2016-12-27 13:19張哲隋立民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11期
關鍵詞:內容體系十八大思想政治教育

張哲+隋立民

摘要:黨的十八大精神賦予了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時代內涵,自16號文件頒布以來,十七大、十八大繼承與發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精神。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內容,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關鍵詞:十八大 思想政治教育 內容體系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16號文件頒布后的十余年發展中取得了長足進步,黨的十八大及系列會議精神賦予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時代內涵,需結合時代發展與國家導向更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與時俱進,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導精神的繼承與發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16號文件頒布后的十年取得了重大進展,16號文件明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原則及工作任務,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又進一步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指出了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任務和發展目標。

首先,是基本原則的繼承與發展。16號文件和十七大報告提出教育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德育”置于教育的重要位置,十八大報告的描述是“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將兩個詞合并成一個詞來表述,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基本原則和目的,將“德”的培養作為教育的根本,將其貫穿于育人的全過程,這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進一步發展、凝練與升華,有助于真正推動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其次,是基本任務的繼承與發展。十七大繼承了16號文件的主要教育內容,同時更加清晰的、有重點的提出了要加強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加強誠信意識和社會公德教育,加強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要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十八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是關乎民族發展方向和國民價值觀的根本問題,相對十七大增加了或更加明確了法治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創新精神培育和實踐能力提升,提出了教育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再次,是基本目標的繼承與發展。十七大將“人民滿意”引入教育目標,同時將“合格”和“可靠”二詞去掉,充分體現了我黨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十八大將教育的服務對象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再單獨提“教育現代化”,統籌思考教育的目標,使建設目標更加明確。 二、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引領和政治信仰教育體系

縱觀十八大報告全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貫穿其的一條主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這條主線。胡錦濤指出,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進一步鞏固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思想引領和政治信仰教育體系要著重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黨史黨情黨性教育、基本國情和形勢與政策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五個方面來構建與開展工作。黨史黨情黨性教育要圍繞黨的革命光輝歷史和堅持黨的領導地位來開展,從黨史黨情中感受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領導地位的確立,是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的選擇?;緡楹托蝿菖c政策教育要圍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和意識形態尖銳斗爭來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圍繞華夏文明5000年的道德傳承、文化思想、精神觀念來開展,從儒、墨、道、法各系的古人智慧中尋求今日治國理政的智慧,鞏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三、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教育體系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绷暱倳浿赋?,對一個國家而言,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會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對一個人而言,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弘揚、踐行作為學生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教育的行動綱領,主要圍繞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公正法治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五個方面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主要體現國家層面的教育內容,這一層面教育要突出民族特色,結合時代發展,著力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強全民族的精神紐帶,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公正法治教育主要體現社會層面的教育內容,這一層面教育要重點推進法治教育,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推進社會形成法治氛圍,使大學生成為懂法、傳播法、維護法的重要載體,推動司法公信,推動人們自由、平等、公正的發展;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主要體現在個人層面的教育內容,這一層面要結合大學生實際,以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為教育重點,立足個人發展,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同時側重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四、基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提升和意志養成教育體系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將思想引領、道德教育與素質提升、意志養成相結合,要將育人責任落實到學校每一位教育、管理、服務者身上,將具體工作結合到資源配置的環節之中,培養全面發展的國家棟梁之才。素質提升和意志養成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辯證統一,素質提升有助于形成良好意志,良好意志又能提高素質提升的速率與質量。素質提升和意志養成主要從創新創業精神培育、實踐能力提升、社會責任感培養、自強自信自豪感培養、良好學風養成五個方面來開展教育活動?!按蟊妱摌I、萬眾創新”席卷中國大地,李克強總理的這一號召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強調,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實踐能力提升要著眼于“實踐”二字,破解學校教育的理論學習與社會需求的實踐能力之間的矛盾,將實驗室、調研室、實踐基地建設作為重點,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在實踐中提升專業能力,通過實踐學分制、優秀項目培育、獎勵機制等建立學生實踐長效機制。社會責任感培養要融入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將寒暑假定向志愿服務項目與日常志愿服務項目結合,組建大學生志愿服務團隊,引導大學生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關愛社會弱勢群體,從社會中汲取成長動力,培養社會責任感。自強自信自豪感培養要將國家發展、社會需求與個人成長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在和平年代依然保持艱苦奮斗、自強自立的精神,樹立對個人、對國家的自信自豪。良好學風養成主要圍繞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來開展,信息社會的到來,良好的身心素質和學習能力必不可少。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命運,關乎學生成長成才,黨的十八大精神是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高校要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2-11-8.

[2]習近平.習近平關于核心價值觀的論述[N].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4-11-24.

猜你喜歡
內容體系十八大思想政治教育
幼兒體育活動及其內容體系的思考
十八大以來中國工會工作現狀探析
校園足球運動訓練內容體系的創新構建
系統科學理論視角下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企業發展探討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