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模式下上班族出行方式分析

2016-12-27 14:32郭夢雅王江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14期
關鍵詞:智能交通層次分析法公共交通

郭夢雅+王江

摘要: 當前,“互聯網+”的模式已經深入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滴滴出行,Uber,定制巴士等的興起,解決了上班族打車難的問題,提高了行車的載客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道路的擁堵狀況,但與此同時這些車的管制也出現了問題,是否真的對道路擁堵有所緩解也待商榷。據此,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上班族出行方式,分析上班族對目前不同交通方式的青睞程度,并對各種出行方式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公共交通;智能交通;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4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27

“互聯網+”的模式進入交通行業,對城市交通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互聯網催生大量的打車、拼車軟件,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大大改善了人們出行的方式,增加了車輛的使用率,推動了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效率?;ヂ摼W加交通,改變了對公共交通的調度,人們可以隨時通過網絡,查詢到身邊的的士。當前,用手機打車APP預約出租車、乘坐專車成為很多上班族出行的選擇,滴滴、快的等打車軟件用戶量迅速增長,“互聯網+”交通正從抽象概念變成觸手可及的生活體驗。新京報認為“互聯網+”的出現是將傳統行業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并不是相互搶奪飯碗,目的是為了創造新的價值和新的發展生態,增加社會效益。凌亢認為現階段城市各種交通出行方式之間信息相對封閉,無法有效交換需求和配給信息,從而限制了出行效率,滴滴打車的出現抓住移動互聯網技術成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普及應用機遇,成為可以連接多種出行的交通服務平臺,方便用戶快速便捷地選擇不同交通方式到達其目的地。王廣鵬分析城市智能交通發展的現狀,互聯網+城市交通解決了人們出行難得問題,但也存在管理混亂,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人們選擇新型交通的安全性無法得到合法保障。顏婧宇根據杭州Uber的盛行分析了Uber的優勢,即乘客與司機可以即時、就近、精確、無縫連接,緩解了交通壓力,她同樣指出Uber等新興軟件會對傳統的出租車行業管理體系與管理方式帶來一定沖擊。所以研究上班族出行方式可以明確看出人們是否對新興產品接受,有利于政府部門做出進一步政策措施。

1出行方式現狀

“互聯網+”的模式在交通業的運用,還處于試驗狀態,交通法規還未對其作出詳盡的管制約束,如何應對新興態的事物,如何給與其合理合法的經營身份,都亟待解決。人們出行方式的保障是其選擇交通模式的首要因素,當政府鼓勵公共交通時,應該從乘客方面考慮,制定相應保障補貼措施等,吸引人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2014年新能源客車銷售量達到18637輛,同比增長80.54%,其中新能源公交客車有16412輛,占8806%。2014年我國私人汽車擁有量是12339.36萬輛,相比2013年增加1737.68萬輛,增長率僅有1408%??梢娙珖膭畹吞脊澞艹鲂蟹绞胶?,共公共交通市場結構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公交車增長幅度遠遠超過私家車的增長幅度。加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公共交通市場結構也被“互聯網+交通”的模式改變,出現了很多如Uber、“小豬巴士”、“嗒嗒巴士”、“滴滴巴士”,這部分公共交通瓜分著傳統公交市場?!盎ヂ摼W+公交”運營模式共有兩種:一是互聯網公司搭建平臺,與公交公司或者出租車公司共同合作解決出行難題;二是傳統私家車利用自有資源進行互聯網化嘗試,補充現行公交交通系統?;ヂ摼W加交通的打車模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在選擇常規公交和互諒網公交所考慮的因素都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針對最新的公共交通發展狀況,將應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人們,尤其以上班族為對象,在選擇常規公交打車和互聯網公交打車時所考慮的因素,結合分析結果,對互聯網加交通的公交模式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

2模型建立

2.1層次分析法步驟

首先,進行層次分析法,要先構建遞階層級結構模型,分析模型中各因素間的關系,對同一層次個元素關于上一層次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造成對比矩陣。

其次,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元素對于該準則的相對權重,并進行矩陣的一致性檢驗。矩陣一致性檢驗步驟:(1)計算一致性指標CI:CI=λmax-nn-1,其中λmax為最大的矩陣特征值,n為矩陣的階;(2)查找相應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如表1所示。(3)計算一致性比例CR:當0

表1一致性指標RI

n12345RI000.580.901.12n6789RI1.241.321.411.45最后,計算各層次對于系統的總排序權重檢驗一致性,并進行排序,分析得出結果。進行各層次對總目標的權值時,是通過各層次所得到的歸一化特征向量相乘得到的,如B層第i個因素對總目標的權值為∑kj=1ajbij。

2.2指標選擇

根據文章分析的目的,為了解上班族在常規公交和互聯網公交兩種方式下更青睞哪一種出行方式,以現存的出行方式類型和上班族選擇的出行方式主要考慮因素,將指標分為三層如圖1所示。其中,最高層:這一層次中只有一個元素,它是分析問題的預定目標,因此也稱為目標層,在本文為出行方式。中間層:這一層次中包含了為預測目標所涉及到的影響目標的因素,也稱為準則層,本文第二層分別為票價B1,座位B2,道路擁堵狀況B3,等車時間B4。最底層:這一層次包括了為預測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措施,因此也稱為措施層或方案層,本文最底層指標為公交車C1,地鐵C2,滴滴,Uber打車C3等。

圖1指標體系3實證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和專家打分得到層次分析法的初步比較數據,根據層次分析法的步驟進行分析。

3.1構造成對比矩陣

成對比矩陣是由某一層次對上一層次準則的影響程度得出的,根據上述結構中,第二層次有4個準則對第一層次的影響程度,形成的矩陣為:

所以層次總排序通過一致性檢驗。即{0.220,0480,0.300}可作為最終的決策依據,出行方式權重為C2>C3>C1,C1,C2,C3分別代表上班族選擇公交車,地鐵,滴滴等打車方式,根據最終結果可知,上班更愿意乘坐地鐵上班,其次滴滴,Uber等互聯網打車模式,最后才會選擇公交車方式。

4結論與建議

從上述分析可知,在眾多出行方式中,人們更加青睞地鐵出行。地鐵票價雖比公交車貴,但地鐵等車時間短,不會有道路擁堵等問題。對于上班族來說,候車時間和擁堵狀況比較重要,乘坐地鐵可以保證上班不遲到。

上班族除采用地鐵出行之外也比較喜歡使用滴滴打車,Uber等新興APP軟件打車,這是城市交通新業態的表現。滴滴等打車軟件使用方便,符合年輕上班族的生活習慣,加之滴滴出行等有一定的優惠力度,且在車少人稀的地方,往往會出現空車和人等車的信息不對稱局面,互聯網加公共交通,解決了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人們利用手機可以輕松打到車,解決了出行需求不足,使供需雙方以最低的成本找到對方。此外,打車軟件的興起提高了私家車的使用效率,私家司機出于自愿的前提,往往比出租車更有愛心,他們會準備水,防曬鏡等,提高交通服務質量,使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愿意拼車,打車上下班。

公交車作為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其市場逐漸被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瓜分。隨著私家車的增加,道路擁堵問題越來越嚴重,上班族等候公交車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是常有之事,路上行駛時間也因為擁堵問題延長,導致上班遲到,所以公交車對于上班族而言是最不喜歡的出行方式。

針對本文多種出行方式分析結果分別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

對于傳統公交車而言,私家車的增長是不可避免的,修路周期漫長。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采用多元的道路交通來解決擁堵問題,尤其是發展立體交通。即不僅單純依靠修路,還有同時建設規劃地鐵、城市輕軌、空中電車、城市高架快速路,所以對于公交車而言,維護專用車道的使用,落實“公交優先”的政策,是目前最為實際的方法。針對解決上班族等公交難的問題,應多增派高峰公交車次,重新規劃公交線路,將工業區等上下班需求多的地方分散開,開拓多條公交線路,實行分流策略。

地鐵相對于公交車,候車時間和乘車時間相對比較確定,選擇地鐵出行的人越來越多,地鐵的安全問題也需要逐漸重視起來。地鐵公司要定期進行安全應急演練,針對突發事件有從容應對的能力;高峰時期應多增加工作人員維持秩序。正在修建的地鐵,要根據已運營地鐵所持出現的問題改善改進;換乘站尤其要注意安全問題,換乘指示要明確。

滴滴出行,Uber等互聯網加交通模式的興起,一方面確實解決了部分打車難,道路擁擠的問題,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專車的合法性無法鑒定,目前為止,全國各省市還未對此類專車出臺相應的法制法規。對于私家車進入出租行業是否符合標準要明確給出規定,使這些新型的租車模式合法營運。當下盡快制定互聯網專車服務的管理規范條例,規范專車運營的標準,完善移動出行監管;互聯網終端的APP要及時更新,完善車次信息,保證人們打車的安全性;采取融合監管,融合監管需要政府各相關部門以及相關市場主體的共同參與;對于新業務要允許先行先試,對于試點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可以把相關利益主體和管理部門集中在一起共同討論,商量出可行的管理辦法;確定互聯網化的增量改革原則,即在保持原有利益不變的情況下,使互聯網專車等新業態的配置上發揮決定性作用,從而使增量部分不斷擴大,應該鼓勵和支持像滴滴專車那樣的互聯網專車,盡可能實行勞動者個人獨立經營,取消某些由政府授權的中介性管理公司,把改革紅利直接落實到勞動者身上。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如何創新監管措施,都要有利于形成更加豐富的業態,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參考文獻

[1]新京報社論.中國“互聯網+”:天時地利人和[J].當代貴州,2015,(03).

[2]凌亢.關于“互聯網+交通”新業態發展情況及相關建議[J].交通與港航,2015,(03).

[3]王廣鵬.“互聯網+”城市智能交通發展趨勢探討[J].中國安防,2015,(08).

[4]古振宇.“互聯網+交通”: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交通[J].中國安防,2015,(08).

[5]顏婧宇.uber(優步)以“互聯網+”思維優化杭州交通服務環境的思考[J].財經界,2015,(06).

[6]楊君.城市交通難題寄望“互聯網+”[N].光明日報,201504.

[7]陳楠枰.當智能交通遇上“互聯網+”[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5,(06).

[8]韓海航,柴琳,葛曉鋒.互聯網思維和以人為本理念在交通服務平臺中的運營策略[J].交通標準化,2014,(11).

[9]彭超,方引青,郭佳.如何協同推進“互聯網+交通”?[J].人民郵電,2015,(06).

[10]中共四川省科學技術顧問團.搶占先機,加快四川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建議[J].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2010,(02).

[11]韋厚華,何東,陳紅.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集聚區推進路徑研究[J].中國商貿,2013,(10).

猜你喜歡
智能交通層次分析法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雜志社簡介
基于計算實驗的公共交通需求預測方法
智能交通中的車輛檢測專利技術綜述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臺研究
交通運輸部發布通知推進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工程建設事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