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公司戰略的角度平衡利益相關者的權責

2016-12-28 11:38
金融經濟 2016年18期
關鍵詞:權責相關者利益

胡 義

(中石化銷售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

從公司戰略的角度平衡利益相關者的權責

胡義

(中石化銷售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北武漢430000)

企業作為一種具有社會性的市場主體,從注冊成立、業務開展到資金回收、利益分配,在整個價值流轉過程中建立起與各方利益相關者的緊密聯系,這些對公司現金流有求償權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基于戰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各利益相關者對公司的權利要求和責任,明確了應建立協調各方利益的公司目標,并就戰略管理過程中和戰略評價階段如何平衡各方權責提出管理建議。

公司戰略;利益相關者;戰略實施

一、引言

自上個世紀80年代弗里曼系統闡述了利益相關者理論后,從廣泛的利益相關者視角對企業管理進行研究和分析備受推崇。與傳統股東利益最大化的企業目標不同,現代企業在目標設定上越來越重視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和訴求。廣義的利益相關者不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者和員工,還包括供應商和客戶、政府和社會公眾等受組織決策和行動影響的任何外部相關者。這些利益相關者通過參與企業管理或與企業建立各種經濟社會聯系,從而直接或間接性的影響企業發展。企業以獨立法人的身份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存續,應從目標設定、戰略管理、戰略評價各階段上平衡利益相關者的權責,從而促進企業穩定發展、避免由于一方或多方利益嚴重受損而危及企業生存。

二、從戰略目標設定上協調利益相關者的權責

1、公司內部利益相關者的權責特征

公司內部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者和員工。各方基于資本供給從而形成對公司現金流的求償權,這種資本包括股權資本、債權資本以及管理者和員工提供的人力資本和勞動力資本。股東基于提供股權資本對公司的剩余權益具有求償權,因此作為公司戰略決策者,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更期望公司能夠持續發展、從而獲取股息紅利;債權人對債權資本的投資收回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能夠通過到期還本付息或拒絕貸款等給予公司融資約束;在兩權分離的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者和員工主要是基于市場契約關系,通過參與公司管理和生產經營活動等對公司發展帶來基礎性影響,從而獲得報酬、滿足自身經濟需求和社會需求。

2、公司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權責特征

公司外部利益相關者包括間接層面和延伸層面,其中,間接層面主要是指企業供應商和客戶,在與公司經濟交往中形成上下游鏈條關系,其權責產生主要是基于不同的市場影響力而建立的契約關系,對公司治理和管理則無權參與;延伸層面主要包括政府和社會公眾,這種權責產生是基于法律和道德約束,對企業形成外在監督,此類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涉及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和形象聲譽的建立。

3、建立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公司目標

在公司戰略管理中,相比股東利益最大化目標,公司需要明確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權利訴求和責任履行,首先應從企業目標設定上協調各方利益,緩解利益沖突,實現公司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整體發展。通過建立權力動態性矩陣,對各利益相關者按照行為和權利劃分不同的層次,從而警惕高度敏感性的利益相關者所帶來的不可預測行為,防御該利益相關者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建立利益相關者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公司目標,從而為戰略管理過程提供方向性的指引。戰略目標的設定從公司整體層面強調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均衡,能夠避免其中一方,尤其是經營管理者和股東,憑借自主強大的管理權和治理權作出損害他方利益的不當行為,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基調,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錯失發展良機,保持公司在均衡中得到持續發展,減少利益沖突帶來的戰略動蕩。

三、從戰略管理過程角度平衡利益相關者的權責

1、戰略分析階段

公司的戰略分析是基于公司使命和目標了解公司所處的環境和相對競爭地位,公司內外部環境分析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公司利益相關者,具體來說:第一,在分析外部宏觀環境時,考慮政府政策導向,尤其是稅收法律、環保條款等,這些因素反映了政府和社會公眾對公司提供稅收收入、承擔環保責任的訴求,而且這種需求具有強制性,處理不當將使公司陷入法律訴訟或行政處罰,損害公司形象和經濟利益;第二,在分析外部產業環境時,利用SWOT模型,結合市場地位和討價能力,適當分配客戶和供應商對公司產品和資金的索償權,滿足流動資金需求的同時又不至于使公司陷入債務糾紛中;第三,在分析企業內部資源時,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分析人力資源中是否存在競爭力低下的情況,通過尋找技能、知識和決策水平較高的管理者和員工,形成企業的優質人力資源,發揮其在知識經濟中的創造作用。第四,在分析公司內部能力時,找出核心能力,明確員工管理層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企業研發能力、生產經營能力、營銷能力、財務能力及組織管理能力建設之間的關系,通過建立適當的薪酬激勵和職位晉升機制實現滿足管理者和員工的個人發展需求,同時提高和鞏固企業核心能力。

2、戰略選擇階段

公司在戰略選擇時,要結合戰略分析的結果,并立足公司目標作出恰當選擇,在選擇公司總體戰略時,需要考慮各方利益需求及其對公司的影響程度,比如,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部分業務應采取收縮戰略,對新興高科技產業在有外部政府政策、稅收優惠和內部技術、人才等的支持下采取發展戰略;在選擇競爭戰略和職能層面戰略時,基于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管理能力,將管理層和員工的能力素質與公司戰略選擇相協調,促進共同發展。

3、戰略實施階段

戰略實施與企業利益相關者最為密切相關,在實施階段應落實平衡各方利益,緩解利益沖突,具體來說:

第一,平衡員工與股東之間、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內部利益相關者的權責分配。員工普遍有追求工資最大化和工作穩定的要求,即要求企業保障較高的就業水平,但如果股東和管理者基于降低成本費用、增加收益的目標,更偏向于將就業水平維持在最佳水平以保證實現較高利潤。此時,公司應充分考慮對方討價還價的能力,并結合員工職位高低、能力大小及對組織忠誠度等,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對不同層級員工建立相對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同時應將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相結合,對高級職業管理層可以通過給予股票期權等方式,參與分享公司經營成果,從而提高對公司的忠誠度和實施良好的經營管理行為,避免與公司目標的發生背離。債權人對企業形成融資約束會限制企業的戰略投資,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此時,公司應結合投資需求考慮不同融資方式,對現有債權人的本息償還要求,可以借助其他的籌資方式和時間,及時滿足債權人要求,避免由于陷入財務危機而破壞公司持續經營的能力。在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過程中,通過健全公司內部治理機構的設置,建立職工工會、風險履約委員會、董事會、監事會等,來保障員工、債權人等相對弱勢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提供利益訴求渠道,通過各機構之間的協調和監督,化解利益沖突。

其次,平衡企業內部與外部間接層面利益相關者的權責分配。對于公司和客戶、供應商之間的利益沖突直觀反映在對資金的無償占用上,客戶和供應商期望能增加自身價值,在市場經濟競爭中,非零和博弈給雙方實現各自的目標創造契機,公司可以基于領先的市場地位對供應商的資金以應付賬款的形式予以占用,但應考慮整體的經濟和社會后果,平衡占用資金的收益和供應商流失或信譽受損的成本;公司也可以結合從客戶回收資金時間安排和規模大小,與償付供應商資金的時間和規模安排相統一,保持資金流通。此外,公司應分析供應商和客戶的經濟實力和市場影響力,結合公司長遠發展,與供應商和客戶形成市場集聚效應,實現整體最優。

最后,平衡企業內部與外部延伸層面利益相關者的權責分配。對此類利益相關者主要追求社會效益,如按期足額繳納稅金、保護社會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以及支持社會公益和福利事業發展,對此類社會責任的履行,企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造成現金流出,短期來看,會降低利潤、增加企業負擔、減少資本積累。但是,滿足此類利益相關者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規和商業倫理的要求,關系到企業長遠目標的實現和社會的均衡發展,企業應將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納入公司的治理和管理中,用戰略性的眼光來關注企業價值的增加。

四、在戰略評價階段平衡利益相關者的權責

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及時對戰略的實施和運行進行評價和反饋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戰略評價過程中也應堅持平衡各方的理念,首先,根據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標準,衡量企業戰略制定和實施是否具有一致性,以企業整體利益為主要指標,全面衡量各方利益相關者的期望滿足程度;同時,衡量企業戰略實施結果是否反映平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要求,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履行的和諧統一;最后,對戰略實施的評價應著眼未來,關注長期發展和未來的持續競爭力,衡量企業戰略的實施是否將企業的競爭優勢和資源發揮極致,并將戰略評價結果反映在后續的戰略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及時調整戰略,重點從目標制定和戰略管理過程平衡各方權責,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五、結束語

利益相關者理論在實務發展和理論研究過程中不斷取得創新和突破,重視利益相關者,并不是忽略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和股東財富的創造,而是更加關注企業的社會聯系和長遠發展,在享受社會資源和市場交流的基礎上承擔社會責任,形成廣泛關注利益相關者期望的企業治理思想,拓展公司治理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建立權責對稱機制的新模式,增設相關治理機構,保證各方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實現和職責履行,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和科學的現代管理模式,降低企業在廣泛社會交往中受到利益沖突的可能性,避免陷入財務危機、法律糾紛和道德危機,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和長遠發展。

[1]孫君相,鄧俊榮.利益相關理論下煙草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第1期).

[2]羅青云.對企業戰略管理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6,(第15期).

[3]巫云仙.德國企業治理結構的歷史和實踐:利益相關者視角[J].改革與戰略,2014,(第12期).

[4]張華,鄒東濤.權責利對稱的現代企業公司治理模式探討[J].商業時代,2012,(第4期).

猜你喜歡
權責相關者利益
論確認之訴的確認利益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本科教學中教師調課現象審視
權責發生制在會計中的應用探究
論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運用
絕不能讓“利益綁架科學”
利益相關者邏輯下相互作用大學共同治理機制研究
XBRL的傳播對利益相關者參與程度的影響研究
利益鏈與新壟斷
論高校輔導員權責不對等及其對策
國有商業銀行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模式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