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數學微積分教學改革淺析

2016-12-28 21:20劉衛艾上海電機學院數理教學部
大陸橋視野 2016年22期
關鍵詞:微積分專業課程教學效果

劉衛艾/上海電機學院數理教學部

經濟數學微積分教學改革淺析

劉衛艾/上海電機學院數理教學部

經濟數學微積分是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隨著學生生源結構的改變和課程改革的實施,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微積分教學效果變差。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之間更好地銜接,經濟數學微積分的課程改革成為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本文旨在通過對我校微積分課程的授課情況的研究,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同時提高教學效果,也可為院校提供教學參考。

微積分;教學改革

微積分是數學中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以及有關概念和應用的數學分支.它包含了極限、微分學、積分學及其應用《.經濟數學—微積分》課程是我校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其內容包含了一元微分學,一元積分學,微分方程,多元微分學,多元積分學,級數等.上學期80學時,下學期48學時,總共128學時.所用教材為吳傳生編寫的《經濟數學—微積分》第三版。

由于近年來全國高校的普遍擴招以及我校在經濟、管理學等專業上的擴大招生,使得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均勻,有的學生積分的內容已經熟練應用,而有的學生三角函數的基本公式還不能掌握.此外,由于學科的特點,微積分的內容與專業課程以及將來學生所從事的職業沒有太多聯系,學生對于數學課程有厭煩情緒,甚至有學生反映說當初選擇文科就是為了大學里不想學數學,這些現象進一步降低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微積分的教學效果。

微積分和初等數學相比除了內容較多之外,難度上也有著較大的落差,學生采用學習初等數學的方法不能在微積分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也是學生學習微積分課程積極性不高的原因。與前兩年相比,我校微積分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沒有變化,但是課時從160降到了128,教學過程中的節奏明顯變快,習題課與期末復習時間變少,學生的卷面平均分也有所下滑。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數學課堂上老師多側重于公式推導和理論證明,與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相比,微積分課程就顯得枯燥無味,就算是平時喜歡學習的學生也缺乏濃厚的熱情。

因此,在新的生源結構形式下,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教與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有必要對微積分課程進行適當的改革。

一、經濟數學微積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傳統的微積分教學內容枯燥單調,千篇一律的定義、定理、證明、計算,真正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問題總是一帶而過.學生難以真正地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課后習題雖然和課上所講內容相關,但是經常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求解,使學習學習時感覺看得懂書但是不會做題。

教學方法上,雖然學校大力普及使用電子課件,但是板書加PPT是教師多數采取的課堂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滿堂灌的傳統方式,又因為有PPT的輔助,使得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變多,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講臺上老師把一節課的內容講完,任務就完成了,而學生是否能主動地接受,很少有人去調查和關注.這就形成了學生一貫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學生發展創新思維。

2. 學生的學習以應試為目的,而我校采取選課制,為了使更多的學生選自己的課程,有的老師為了迎合學生,根據以往考試題目的規律,對考試中不常涉及到的內容,總是一帶而過,在講課時側重講考試經??嫉降膬热?,甚至在考試之前為學生加班復習.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應付學業考試,但是這種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完全違背了設置微積分課程為基礎課程的本意。

學生對學習微積分的必要性不清楚,根據我校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8.9%的學生為了考研而學習微積分,11%的學生認為專業課程會用到而學習微積分,71.8%的學生認為學校規定的所以要學微積分,其余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微積分。

二、經濟數學微積分教學內容的改革

1.對于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邏輯思維以及分析推導能力較弱,他們更傾向于處理形象性和直觀性的事物,擅長記憶和套用公式.這就要求教師在傳統的教學內容之外,適當地引入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相關的例題,課堂授課時增加課堂互動,減少定理的推導和證明,講授的知識點盡量以應用為主,對于較為重要的知識點,強調其在經濟學領域的實際應用。

2.授課內容的廣度上,不應該貪多求全,而應當適當降低要求,對書本的內容做適當的調整,降低對計算技巧的要求,刪除一些較為難以理解的定理推導,授課時重點講解概念、公式等,配以與知識點的相關應用為主要授課內容。通過簡化、形象化經濟數學微積分中的有關概念、定理,使它們更為形象具體、容易理解和應用,緩解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和抵觸情緒,有效地提高經濟數學的教學效果。

三、經濟數學—微積分教學方法改革

“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講授經濟數學—微積分的理論知識時,是以教材內容為主:從概念、性質到定理、證明再到計算、舉例,教師照本宣科地講,學生被動地聽。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教學效果不明顯。

1.問題驅動式教學。

這種方法不像傳統教學那樣先學習理論知識再解決問題.問題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領域內的各種問題為學習起點,以問題為核心規劃學習內容,讓學生圍繞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一種學習方法.教師在此過程中的角色是問題的提出者、課程的設計者以及結果的評估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容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活躍其思維。

2.啟發式教學。

在講授了一定的基礎概念和性質之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和探尋規律,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例如,講授定積分的概念之后,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于和面積類似的路程、做功等問題,采用分割、近似、求和、取極限方法,引導學生得出相同的積分式,使學生在理解積分概念的同時也看到了定積分在實際中的應用。

經濟數學微積分作為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它的教學效果不僅僅影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對于相關的專業課程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對當前經濟數學微積分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革方向,對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 方濤,向占宏; 經濟數學課程建設的“三個一工程”[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2] 申海燕; 文科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01期.

[3] 孟金濤,張偉,劉林; 經濟管理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2011年04期.

[4] 杜志斌,李捷; 淺談關于經濟數學中微積分的教學改革[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5年03期.

猜你喜歡
微積分專業課程教學效果
汽車類專業課程混合式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集合與微積分基礎訓練
集合與微積分強化訓練
追根溯源 突出本質——聚焦微積分創新題
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策略
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以匯編語言與接口技術課程為例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TED演講:如何學習微積分(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