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微博問政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6-12-29 16:11張淼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6年26期
關鍵詞:問政公眾機制

◎張淼

當前微博問政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淼

作為一種全新的網絡溝通方式,微博已漸漸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當中。其中,微博問政的功用日益凸顯出來。作為一個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的空間,微博激發了公眾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的熱情,也為實現我國憲法中提出的保障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利提供了平臺。但因為進入這個平臺的門檻低、并且還有匿名性,使微博上發布的信息內容難以甄別,在某種程度上會損害政府機關與公眾的互信關系,不利于國家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所以,為使微博問政更規范化、法律化,讓其良性發展,我們在堅持保證民眾言論的前提下,引導微博問政的有序理性的進行。

隨著網絡信息的飛速發展,微博在社會生活中日益受到人們的追捧,就連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也不例外。他們紛紛開通微博聽取民眾的心聲,并將這一最流行的社會溝通方式運用到參政議政中,讓微博問政成為一種潮流。有網友稱微博問政的這種新形式,縮小了代表委員和用戶之間的距離。微博的零距離溝通使兩會更貼近民生,更人性化。利用網絡加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溝通,將有效地促進問題的解決,使官民之間的距離更加密切。

微博問政的特性

微博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新平臺,有獨特的傳播性,只有了解和掌握其區別于其他網絡應用的特性,才能發揮出微博問政的最大效果。

非面對面的關注機制。用戶在使用微博時,可以對想關注的人進行自由選擇,但大多數用戶在注冊微博時都是匿名的,因而無法得知部分關注自己的人的真實身份,導致無法確定會有哪些群體接收到該用戶發出的信息。這種特殊的關注機制,使消息的傳播力度和廣度與用戶粉絲數密切相關,保障了信息能夠在廣闊的范圍內流動。同時,這種機制允許信息接收者可以經過思考后再做出回應,減少了面對面交流的一些尷尬。

裂變式的傳播路徑。用戶每發出微博之后,該微博信息將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其所有粉絲的頁面上,如果該微博被這些粉絲進行轉發,這些粉絲作為橋梁把這條信息傳遞到其他關注者的頁面上。這種裂變式的傳播模式,極大的加速了信息的傳播。按照“六度空間”理論,微博用戶發出的任意一條信息,平均只需要六次轉發就可到達任何一個微博用戶的界面,而六次轉發只需要很短的時間。

點對點的關聯模式。在微博中,用戶可以關注任何想要關注的人,我們普通人也可以直接和一些名人聯系在一起,只要加其微博的關注,成為其粉絲,就可以了解最新動態。這使得微博中的任意兩個用戶都可以實現直接關聯,而不需要借助其他中間環節。除此之外,微博可以通過發私信的方式,與關注對象進行直接交流。這樣就能夠減少信息在層層傳遞過程中的損耗和失真。

微博問政的現狀與不足

微博堪稱網絡世界的新寵。在過去2010年中國網絡發展進程中,微博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記。 作為一種快速發展的新興網絡應用,微博備受廣大群眾青睞,也日益成為民眾社會參與,表達民意的重要途徑。廣大公眾可以通過微博對社會公共事件進行積極參與,這不僅有利于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表達權的完善,而且也有利于公眾通過微博更好地監督政府,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但微博問政也有其不足。

政府機關若不能有效運用微博問政,就會失機、失語、失信。首先,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面臨失機的風險。微博問政為信息公開打開了一扇窗,增加了透明度,致使政府機構和官員的言行完全置于群眾監督之下。一旦官員出現言行不當,就會引來微博關注者的圍觀和拍磚。因此,有不少官員對微博問政有較重的畏難情緒,不敢觸及。這就造成了部分官員對微博問政的忽視和害怕,使我們面臨失去掌握微博問政先機的風險。

其次,運用能力上存在不足,面臨失語的風險。隨著微博問政的影響力在國家重大事務特別是突發事件中的增加,很多黨政機關及官員都注冊了微博,但據統計,有60%的黨政部門微博的信息發布量在100條以下,而發布量在500條以上的不到8%,有48.8%的部門日均發布量不超過一條。所以,雖然黨政機關開通了微博賬戶,卻做不到更新和回應,呈現“僵尸微博”狀態,使我們面臨失去掌握微博問政話語的風險。

再次,輿論引導上存在差距,面臨失信的風險。微博問政強調的是相互溝通,是一種面向社會大眾、接受輿論監督的方式。官員的一言一行都是要接受公眾的監督的。但是很多官員不能做到真心實意的和網民進行溝通交流,他們都是打官腔或是說話模棱兩可,例如“有關部門”“正在處理中”等,這些話語都會遭到網民的“板磚”。

運行機制不規范,公眾政治參與無序甚至失控。由于微博問政的方式缺乏足夠的秩序和有效的監管,所以當微博成為人們交流互動的工具時,就有很多思想言論會受到他人惡意的操控,將民意帶往偏離正確的方向。由于微博上注冊的用戶很多都是匿名的,再加上傳播速度快、實時播報等特點,并且發布的內容也缺乏嚴格的審核,所以微博上的信息泥沙俱下,既有大量的虛假信息,也有政治類有害信息。個別微博網站在新聞標題、內容上故意歪曲真相。比如,日本大地震發生后,“日本核輻射可能會污染北京、上?!?、“大亞灣核電站多次隱瞞安全事故”,以及搶鹽、搶糧等謠言在網上蔓延。

信息公開不健全,微博民意征集引導機制缺失。信息發布不及時,沒有規律。有的一天發好幾條微博,之后再也不發,有的甚至開通微博后都沒有發布過信息。有些黨政機關沒有真正認清和掌握微博的及時性等特點,沒有根據這些特點來發布信息,而只是將自己政府網站上的信息在微博上再重新發一遍,把微博當做是第二個政府網站。而且有不少政務微博都是自說自話,只是例行公事的發幾條信息,對網民提出的問題或是留言置之不理,這嚴重影響了網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

內部機制不完備,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相當有限。對自然災害、犯罪、謠言、群體等突發事件的處理,或是對本單位負面消息進行處理時,時效性是第一位的,而微博的快速傳播性恰好符合這一要求。然而很多黨政機關由于經驗不足、考慮不充分、機制不健全等原因,本應第一時間迅速發布的信息,卻因為需要經過層層申請批示,而導致信息發布不及時,讓民眾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真相,顯示出了政府微博對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的不足。

針對微博問政的不足提出的建議

微博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正確的使用和引導?!拔⒉﹩栒备巧鐣撔鹿芾砻媾R的一個機遇與挑戰,必須通過政府正確的監督和引導,才能充分發揮政務微博的作用。

亟需制度保障,建立多元共管的管理體制與機制。在微博問政中,政府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微博問政機制應納入到政府工作條例中,用成文的規章制度使微博問政制度化、常態化,并以此來對政府績效進行考核,評估微博的使用效果。這樣,政府才能切實的關注網民反映的實際問題,才能切實的把握真實民意,才能將微博蘊含的巨大社會能量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調配,將民眾的潛能和力量發揮出來。另外,政府應加強信息公開、求證、查詢和反饋機制,建立健全及時、暢通的信息發布機制。

對公民參與微博問政監管需要法制化、規范化。為公眾營造更為寬松的話語空間和意見交流平臺,讓公眾更好地享有表達權、知情權和監督權,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完善與微博發展相適應的規范體系,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這也是微博問政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相應的國家監管部門必須出臺符合實際的法律法規,做好相應的監管工作,維持網絡基本秩序,同時要增強微博用戶的道德自律意識,強化責任意識和規范意識,用法律和制度來規范和完善微博問政。

微博問政需要理性引導。身處快節奏生活中的人們,當受到的內外壓力過大時,需要通過一種渠道來緩解疲憊和釋放不滿。處于這種心理狀態的網民很容易針對某件公共事務發出失實的、甚至扭曲的言論,其中隱含著一定負面情緒的宣泄。對此,傳統媒體應義不容辭地對公眾進行理性引導。因為發布信息者的權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受眾對所接收信息的真實性,而主流媒體則具有更高的公信力。所以在真相沒有出來前,主流媒體應先發出質疑聲音,引導公眾理性思考,政府也應引導公眾理性微博問政。

強化獎懲并舉的微博問政制度,推進微博問政的常態化進程。微博為民眾構建了可以隨時傾訴的平臺,也為政府機構開辟了了解民情、征詢民意、匯集民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是政府陽光執政不可缺少的通道。因此,我們除了完善微博法律制度的建設并依法管理外,還應加大獎勵力度,對推進微博問政科學發展的政務微博或博友進行獎勵。而對于那些利用政府微博發布虛假信息,危害公眾和社會,違法謀取私利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和打擊力度。

綜上所述,執政者有必要利用微博問政的契機,提高應對網絡化的水平,提高網絡化時代的執政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并應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再微小的民意也應加以重視。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問政公眾機制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做好人大代表問政需要三個條件
網絡問政節目應為公眾所期盼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