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學——想說愛你不容易

2016-12-29 22:15劉小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情感作文教師

劉小芳

從事高中語文教學時間不長,但酸甜苦辣諸般滋味卻反復品嘗。困境與窘迫常常令我對職業生涯信心不足。就拿寫作教學來說,我總有一種欲振乏力的沉重之感,困惑真的不少。這里,我僅就自己在作文教學實際中遇到的幾個基本問題略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1)對作文教學的要求過松。很多高中生,甚至一些高中語文老師都覺得既然高考語文試卷的作文部分對考生的要求不是那么嚴格了,題目可以自己擬訂,立意可以自己確定,連文體都可以不受限制,那么在平時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就沒必要去強化訓練了。表現在不把作文教學安排在正課時間里進行,而是隨便布置一篇,讓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去完成。隨便找篇材料來,或隨便弄個話題。也學高考作文的要求,只要不少于800字,除了詩歌以外,隨便怎么寫都行。甚至有時連材料和話題都不給,因為學校要求一個學期必須寫6到8篇作文,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只好叫學生按時交幾篇作文過來。因為不夠重視作文教學,所以作文是收起來了,但是在作文后面簡單地寫個“閱”字,或者批個日期,或者干脆借用某位語文特級教師或某某語文教育專家的為了防止千人一面的缺點,干脆把收上來的作文又發給學生,讓學生互相批改。改完了就寫下一篇,也不利用課堂時間評講。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肯定有學生活用得好,有些學生活用的能力差些,但等學生走上“正途”了,自己就不用再為學生作文拿不到高分而擔憂了。

(2)無明確的作文教學計劃。制訂明確的作文教學計劃,對于一個語文教師來說應不成什么問題。但很多教師上作文課沒有作文教案。作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目的和明確的難點、重點,隨心所欲。一學期下來,滿足于作文的次數,根本不去管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這樣進行作文教學只能使學生成為作文任務完成的機器,學生很難明白自己作文的閃光點;很難有重點的進行作文能力訓練,使他們找到自己的新起點,激起學生寫作的動力。

(3)作文教學方法陳舊。大多數教師重行文、輕過程,重講評、輕操作。每次作文剩下“知識——行文——講評”的簡單循環,從認識始,到認識終。既砍去了行文前對生活的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又割斷了行文反復修改的再實踐機會。這樣就使學生作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為閉門造車的假大空的典范之作。每篇作文都成了單純的應試之作,行文處于突擊狀態,講評成了作文的結束。在這種教學指引下,學生對自己作文的不足只停留在抽象認識上,怎么有實際能力提高呢?更有甚者讓學生對作文望而生畏。

(4)作文批改停留在形式上,沒有落到實處且批改方式單一。作文難改是所有的語文教師的心聲。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教師認真仔細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時間一定不比所有學生寫作文所花的時間少。正因為作文難批改,很多教師為了應付學校檢查和敷衍學生企盼的目光,紛紛用“閱”和“分數”來代替點評。這一點我認為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教師來說,應該舍去,畢竟我們應該要對得起學生的心血。相信這樣批改的教師心理一定也明白——這樣批改對作文教學毫無益處。學生一學年下來作文的收獲可能也只有幾個分數罷了。

再者大多數教師在批改方式上單一——全批全改。沒有采取一些適應實際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種重要方法。但這種方法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只是教師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現學生作文的優點。

(5)作文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任務。教師為了完成學校的作業大檢查不得不要求學生寫作文。學生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也不得不去寫作文??上攵?,這樣的態度去面對作文,我想作文訓練的要求一定不會落到實處。這樣的作文訓練只是耽誤了學生的大好時光。因為在寫作的全程訓練中,除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之外,還要教師得力得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理解作文的要害,突出重點,指導學生完成作文訓練。

針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必恐慌,呂淑湘先生說過,“困難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時候,如果退一步在根本問題上重新思考一番,往往頭腦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睆闹T多優秀教育家的作文研究理論和實踐經驗的考證,以及我教學中有感而發,我認為,要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貫徹實施新課程,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師的角色定位。正如一位教育者所言:“教師的高明在引在學生背后,悄悄地為學生設下一個個路標,使學生既沿著教師設下的軌道前進,有感到主動探究,主動發現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教師是平等的交流者,而不是權威。作文教學應該是師生間的對話,以實現人格對等上的靈魂交融以及相互信賴氛圍下的心智啟迪,來培養個性學生。

(2)加強道德修養,注重情感體驗。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認識過程,情感是伴隨著認識活動而產生的,羅丹說:“藝術就是情感”,在作文教學中,我認為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當前我們的教學,實施的是素質教育,更應重視情感,使學生的心靈得以凈化,同情心、愛心得以培養,正義感、道德觀得以確立,教會高中生該怎樣為人與為文。特別是從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看,“情感”在作文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文是作者對事物情感的抒發。杜絕無病呻吟,文貴情真,情感對學生理解事物可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所以,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應從大的方向加以引導,使學生認識到由于自身思想水平和情感體驗的局限,造成作文中存在著缺陷,懂得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進。魯迅先生曾說,寫作是一種“人格的自動控制,寫作的關鍵在于,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

(3)擴大生活積累,激發寫作興趣。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在教誨兒子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這里的詩外工夫就包括吸收和積累。中學生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上圍著課本轉,課下抱著試題練,沒有了吸收的時間和空間。作文是“無米下鍋”,因此需要細心觀察,積累知識,吸收精髓。僅憑課堂教學及有關寫作知識傳授,學生是難以提高寫作能力的。所以,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講述必要的寫作基礎知識和寫作技法外,應指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拓寬知識的積累。

(4)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創新意識。作文教學方法的科學化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作文教學與訓練中,提倡“一課一練”,是教師講授一篇課文,學生就模仿寫一篇作文。而在新課標下,必須打破這一傳統的作文摹寫方式,代之以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例如,不同文體,不同寫法的單項寫作訓練或者綜合寫作訓練。其中較典型的是“先讀后寫”式。其具體做法是先讓學生反復閱讀一篇典范的精美文章,并向他們點撥閱讀該文應留心哪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在反復研讀中,不僅把握住文章的思想內容、藝術表現手法等。同時還應列出該文寫作提綱,以精讀范文為解析對象,讓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理解能力,或談該文的寫作技巧、藝術特色,談精讀后的思想感受;或談對某一人物的認識、評價;或聯想類比與該文相似的其他文章??傊?,只要閱讀后心為之所動,確有啟迪,都可盡情發揮。這種快速作文訓練方式,不只是一種寫作技巧訓練,更是一種培養學生快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以上幾方面是我對作文教學的一些淺薄認識,有感于高中作文教學的現實狀況,也從中深刻體會到教學生作文之難??偠灾?,寫作是一門藝術,需要寫作者具備較強的“調動”能力,寫作是一種創造,需要寫作者具備良好的思維品質;寫作是人的情感的外觀,需要寫作者在生活和閱讀中積淀;寫作是一種技能,需要在實踐中磨練。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在新課改大潮的推動下,應轉變觀念,從寫作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時代的要求出發,沖出陳腐的作文教學的“圍城”,開辟中學作文教學的新天地。

猜你喜歡
情感作文教師
情感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臺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