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社會實踐活動初探

2016-12-29 23:24蔣寧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活動教師學生

蔣寧

一個從事教育工作34年的老教師,從一線教師逐步走向教學的管理者,對今天教育教學的現狀有許多困惑和思索,但從我教過的學生來看,總有一屆不如一屆的感覺,不是說他們考試的學業不好,可以說考試成績還相當不錯,但社會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顯得薄弱。追根溯源就是在小學、初中、甚至高中對社會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培植得不好,甚至弱化其這方面的達成。而研考課標就會發現,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有明顯的要求,初中地理課標要求,“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p>

一、初中地理社會實踐活動中諸多困惑

就我在初中地理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困惑:

困惑之一:課時緊,教材都處理不完,哪來時間進行實踐活動;

困惑之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安全問題壓力太大,承擔不起;

困惑之三:社會實踐活費時、費力、費勁、直接成效不顯著(書面考試);

困惑之四:活動方案編制、評價體系構建不完整導致活動單一,預期達成度低;

二、如何更好解決初中地理社會實踐活動中諸多困惑

我們要敢于直面困難與挑戰,在初中地理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做過一些嘗試,供大家分享;

(一)合理整合教材活動類型,充分利用身邊資源

(1)學生自己動手類:如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地球儀、等高線圖的制作,八年級上冊中國行政區圖制作等,教師就完全可以學生在假期或課余進行,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動腦對地球大小、形狀、經緯網、等高線、中國各省區、位置等都有深刻印象,甚至終身難以忘記。教師同時進行展示、展評,精品還加入到學校手工制作展廳展示,學生的積極性也得以極大調動;

(2)就近就地取材類:如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天氣預報》、八年級上冊,《河流》、《水資源》、《土地資源》、《工業》等社會實踐,充分利用學生家長職業資源優勢,學生家長在德陽市氣象局、水務局、環保局工作,就請他為學生講解相關原理、成因、意義、影響等,這比地理老師本人更專業、更具體、更真實;

(3)親身實踐類:可利用學校、年級組社會實踐周巧妙插入地理實地實踐活動內容,如環境保護,河流一節,針對德陽市保護母親河活動,教師事先做好方案,提出相關實踐內容,同時將河流成因、流向、水質、水文、災害進行考察,各自形成報告,教師再要求由學生提供題材、數據匯入學校演講報告中,學生非常有成功感、自豪感。

(4)激趣實踐類:初中地理課標要求,“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如初中八年級上冊《交通運輸》、《民俗與旅游》一節,就可以利用國慶大假、學生寒暑假讓家長帶自己的孩子進行適當旅游,當今旅游已成為家常菜,但更多家長和學生緊緊是玩玩、開心而已,教師必須提出相關要求,如,運輸工具的特點、線路設計、相關景點民俗、民風、民情等,制作成視頻,在學校開放周時間將精選好的視頻當著家長、學生的面精選播放,家長有榮譽感,覺得錢花得值,學生有興趣感,在快樂中求得知識與同學老師的認可,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得到極大提升,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二)合理利用時間節點,開展實踐活動

初中地理教材每冊有難、有易,有松、有緊,可以打破不同章、冊序列,容易的章冊多安排活動,難度大、時間緊的章節少安排活動,我們的時間自然就不會緊張,書本知識傳授也不會缺失;使書面知識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能力,在課堂上靈活吸納理論知識。

(三)合理、科學分組、確保開展實踐活動安全

安全是我們開展任何活動第一要務,勢必確保師生安全,教師首先擬定活動安全預案,并根據所在班級學生人數把組織能力強、安全意識強作為小組組長,每組5人,小組人數不宜太多,太多管理難度就會增大,同時活動之前教師務必召開小組聯席會,將注意事項、活動要求、目的、活動總結,對個別學生實行個別保護與跟蹤,在活動中老師,勤觀察、多提示、防微杜漸,把風險降到最低,確?;顒訄A滿達成。

三、加強初中地理社會實踐活動勢在必行

傳統的學校教育只重視書本知識,而忽視實踐,已成為一種頑癥,應該讓學生懂得,讀書是學習,實踐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同時實踐是學生認知的基礎,盡管學校教育中以間接知識為主,然而不等于說學生能脫離實踐而生活,也就是說,學生生活的基本方式仍然是實踐,同時,也不等于說,書本知識是源泉。社會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意義,就在于只有社會實踐才能使人的認識開始發生,開始從客觀外界得到感覺經驗。一個閉目塞聽、同客觀外界根本絕緣的人,是無所謂認識的。認識開始于經驗,這是認識論的唯物論。當然這里有一個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過程,形成概念和理論的過程,就是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猜你喜歡
活動教師學生
“活動隨手拍”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趕不走的學生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秋天在哪里
學生寫話
美育教師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聰明的學生等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