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人癡迷的瑰麗世界

2016-12-29 12:57朱潔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2期
關鍵詞:故都的秋色彩

【摘 要】郁達夫是中國現代散文名人堂中的大家,他的作品筆觸細膩,情味深厚,《故都的秋》中精妙的色彩描寫體現了作者敏感多情、纖纖弱質的個性特征。本文旨在通過與其他的中國現在散文名家的作品特征的對比,凸顯色彩的運用對文章的藝術魅力的巨大作用,同時引領讀者學習鑒賞色彩與作家個性的巧妙關聯。

【關鍵詞】《故都的秋》;色彩;中國現代散文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單元集中向學生介紹了中國現代散文的名篇佳作,在這些文章的閱讀中,學生會受到美的熏陶并體驗到散文形神兼備的藝術特質,傳統教學方式中我們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教學方式并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能否借由課內文章的賞讀而促使學生更好地自主研究中國現代散文以至中國現代小說作品,在更濃厚的興趣的指引下,獨辟蹊徑地鉆研出中國現代散文小說的藝術精髓、領會它們的藝術風采,這便需要老師引導并給予學生恰好的切入點。

《故都的秋》作為一篇描寫秋景的名作,它體現了老北京的清靜悲涼中的怡人秋色。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善于選取片段和場景,所有的內容和語言都緊緊地為他心中的意境服務。郁達夫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一文中說“原來小品文字的所以可愛的地方,就在它的細、清、真”,他自己的作品《故都的秋》正是以上特征的典范?!豆识嫉那铩芳泄P力飽嘗故都秋的特別滋味,是為“清”,即題旨醒豁、慎加選擇;文章寫出踏在槐樹落蕊上的“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是為“細”,即觀察細致、描寫細密;文章真切自然、沒有虛飾,讓人身臨其境,是為“真”。這樣的文章字斟句酌,產生了極大的吸附人心的“吟味力”。

郁達夫是一個文字高手,他的散文的藝術風采如何對學生的鑒賞與寫作產生最直接的關聯和影響是老師關注的重點。我們選擇從色彩的角度敲開這扇奇妙之門。

《故都的秋》關于色彩的文字主要出現了三處。第一處是“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這番表達是作者對色調的非常清晰的評價。藍色或白色是憂傷清冷的色彩,它不像紫黑色那樣壓抑深沉,也不像淡紅色那樣溫暖歡欣,更為適合表現故都清靜悲涼得恰到好處的安詳從容。第二處是第七節“秋雨話涼”場景里“天又青了”和“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的描寫,在習習的秋風中天是青的,衣服也是青色的,這種顏色的選擇很顯然也非??桃?。青色的清冷撲面而來,也讓這樣的景色深深地融入清靜悲涼的秋色中。第三處是寫秋棗的顏色,作者沒有把“紅得惹眼”作為棗子最典型的色調,反而獨到地欣賞淡綠微黃的顏色,認為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作者不想讓這篇文章沾染絲毫的繁盛壯麗的氣息,只求留下不變的清冷、孤寂和悲涼。

這種對色彩的偏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說這包含了當時的動蕩黑暗的時代背景給郁達夫帶來的“頹廢”感傷,還包括他的個性因素,敏感柔弱的性情讓他喜歡把視角落在纖巧的事物上,所以,他鐘愛小小的牽?;ê蜅椬?他情感外露、氣質率真又讓他原本的憂郁自省變成了無窮無盡的自我折磨,從而更加難以脫離感傷主義的泥淖,故而沉醉于清靜悲涼的秋色中。

如果我們由此思考并探索其他作家的色彩世界,我們會有許多收獲。魯迅先生是一位運用色彩的大家,中篇小說《孤獨者》中主人公魏連殳的色調就是黑色的,他一出場的肖像描寫是這樣的:“他是一個短小瘦削的人,長方臉,蓬松的頭發和濃黑的須眉占了一臉的小半,只見兩眼在黑氣里發光?!碑敻舯诩业暮⒆尤嫉昧思t斑痧,他竟急得“臉上的黑氣愈見其黑了”。當他收到流言者的攻擊被校長辭退,不得已將家俬變賣一空,窮困潦倒時,他“一個人悄悄地陰影似的”,“看上去仿佛比先前黑”。而當他死后入棺時,他的臉是“骨瘦如柴的灰黑的”。這黑色透出了孤獨者冷峻剛猛的抗爭者的形象,又是他困于現實與自我的濃重的壓抑和悲哀。魯迅先生鐘愛黑色,他還宣布自己是一個“愛夜的人”,那夜無疑也是黑色的。他在《夜頌》中寫道:“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燈前,常常顯得兩樣。夜是造化所織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們溫暖,安心,不知不覺的自己漸漸脫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條條地裹在這無邊際的黑絮似的大塊里?!濒斞傅倪@一描述可以看作一個隱喻:白日,就意味著演示、遮蔽;只有黑夜,才有真實。他筆下的魏連殳雖然是常人眼中的異端,但卻最接近于真實,最是一個人本真原有的正直、堅守和真誠,但最終卻毀滅于殘酷的現實,這是即便作者也為之彷徨難解的心頭之痛。

張愛玲的作品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從色彩的角度去鑒賞分析。她有一篇散文《秋天的雨》,其中這樣寫道:“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橘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性的豬血的顏色和墻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疑陌]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撲通撲通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測出深綠的水花?!边@短短的一段之中,描寫色彩的詞語有橘紅、豬血色、綠油油、灰色、灰黃、深綠六處,不可謂不多。倘若我們引導學生細細研究,會發現一些規律,在這些顏色中,色彩主要是紅色和綠色兩個色系,這是兩個在視覺上對沖非常強烈的色系,這種沖擊的描繪帶來的是作者愉悅的心境還是厭煩的呢?從癩蛤蟆的愉快、秋雨的沉悶、豬血的污濁、空氣的潮濕等描繪和反語諷刺的語言風格中我們都明確地讀出了厭惡不滿的情緒。張愛玲自幼學習繪畫,對色彩極度敏感,并將這種天賦運用在了文學創作之中。她運用色彩的對沖制造負面的情感,運用色彩的協和營造正面的情緒。這同樣是學生可以去學習和領略的。

中國的現代文學史上還有許多人是嫻熟運用色彩的大家,聞一多、徐志摩、朱自清等等,可以說優秀的作家都有能力展現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色彩世界。色彩的描寫可以賦予濃烈的感情也可以彰顯深邃的主題,學生如果能夠以此作為閱讀鑒賞以至創作文學作品的切入點,一定可以取得自主探究的充滿樂趣的深刻體驗。

作者簡介:

朱潔(1984~),漢族,籍貫遼寧開原,中學二級教師,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猜你喜歡
故都的秋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以《故都的秋》為例談談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
“導讀思練寫”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從《故都的秋》教學中看六步點撥教學法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