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兩種版本教材中電學實驗的編排比較與分析

2017-01-03 21:13余小芳
中學理科園地 2016年6期
關鍵詞:電學實驗電功率編排

余小芳

摘 要:義務教育初中物理兩種不同版本教材是依照《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編寫的,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編者對課標和實驗理解的不同,導致多樣的編寫方式。本文以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為例,探討人教版和滬科版兩種版本教材,對此實驗的編排,進行比較和分析。

關鍵詞:人教版;滬科版;電學實驗;電功率;編排

現行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材有人教版、蘇科版、滬科版、北師大版、粵滬版等多個版本,在內容的選擇、呈現等方面都體現了各自特色。筆者曾經執教過人教版和滬科版兩種版本教材,在教學研究過程中深有感悟。不同版本教材是依照《物理課程標準》編寫的,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編者對課標不同的詮釋,導致多樣的編寫方式 [1 ],真正體現一綱多版,各有所長。下面就兩版本中《測小燈泡的電功率》一節內容的編排、設計等方面進行比較,并介紹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的感受與體會。

1 兩種版本《測小燈泡的電功率》一節內容的編排比較

1.1 從內容呈現方式來比較

本節內容是一個重要實驗,人教版本節主要是通過文字陳述、問題討論的形式來呈現出實驗的整個過程。滬科版本節主要是通過文字陳述、圖片、表格等多樣化的方式來呈現實驗的整個過程。相比之下,前者更側重于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訓練,讓學生經歷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逐步形成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后者更側重于通過多樣化的呈現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過程,步步深入、結合圖表,適度轉化難點,保持學生的學習信心,遵循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個人認為前者更適應于程度相對好的學生,而后者對于中等及以下的學生更好接受。

1.2 從凸顯問題本質來比較

1.2.1 落實科學探究的目標要求

本節內容實質就是一個重要的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內容?!段锢碚n程標準》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彼鼜娬{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經歷、體驗和感悟。英國學者貝爾納曾指出:“如果學生不能夠以某種方式親自參加科學發現的過程,就絕對無法使他充分了解現有科學知識的全貌?!痹谶@點上,兩種版本都能很好地體現科學探究的內容,落實科學探究的目標,從提出問題到設計、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上都突出了學生的參與、思考、動手,讓學生很好地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得與失。不同的是,后者在科學探究的幾個環節,提出問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交流與合作比較齊全且明確編寫出來,特別是最后一個環節交流與合作,這一點人教版沒有明文寫出。個人認為就本節而言后者科學探究的編排更完整些。

1.2.2 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

兩種版本都嚴格要求實驗的電路圖的設計及實物電路的連接,均強調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前者還通過問題討論檢測電流、電壓表的連接注意事項,后者通過圖來呈現電流、電壓表的連接問題。這點相比之下,前者更能深層次培養學生的實驗習慣。

1.3 從知識編排順序來比較

其一.兩種版本都是開門見山直接提出測小燈泡的電功率這一問題,都沒有任何過渡與伏筆,按照建構主義理論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事先設計一些合適的情景,讓學生在此情景的引導下自然進入到本節主題測電功率,那就更自然,學生更容易接受。

其二.人教版本節編排上是把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概念放在實驗探究之前,讓學生帶著這個目標去探究。而滬科版本節編排上是把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概念放在實驗探究之后,讓學生在總結交流中得出兩種功率的概念。

其三.在編排文字的推敲上人教版體現的更為嚴謹,科學性更強一些。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細節上:如高于額定電壓的數值明確為1.2倍的額定電壓,考慮到電源電壓的選擇及電表量程的選擇,還提到要檢查實物電路連接無誤后再操作實驗等。而滬科版更注重科學探究的普通性,體現在采用額定電壓分別為2.5V與3.8V的兩種不同小燈泡進行實驗,普通性及認可度更好些。

1.4 從欄目設置上來比較

除了基本欄目以外,人教版本節還設置了“想想做做”欄目,而滬科版設置了“迷你實驗室”欄目,這兩項名稱不同,但功能一樣,都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道理,強調科學和人文的結合,體現科學、技術、社會(STS)的思想,還能引導學生將探究延伸到課外,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1.5 從課后作業內容上來比較

作業是課堂的延續,是落實四基的重要途徑 [2 ],是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途徑之一。任何知識與技能對學生來說都是載體,要通過適當作業訓練才能轉化為主體。兩種版本都選編了一定數量的作業題,且均編排在節尾,人教版叫“動手動腦學物理”,滬科版叫“作業”。

1.5.1 從課后作業題型及題量設置比較

滬科版本節課后作業題型為填空和實驗作圖,共3題,其中2題填空、1題連接實物電路。人教版本節課后作業題型為實驗作圖及計算,共5題,其中3題計算、2題分別考查電路圖和連接實物電路。據此可看出兩者都重視實驗題中的作圖技能的訓練,突出物理學科的特色,但人教版這部分更注重主觀計算題的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1.5.2 從課后作業選材方面來比較

滬科版本節課后作業選材主要來自于學生實驗,注重暴露學生實驗中的一些易錯點,關注學生的儀器讀數技能,圖像處理及動手操作能力等素養。人教版本節課后作業選材則主要來自實驗及學生生活,其中2題取材于實驗,3題取材于生活,著重體現物理與生活的結合,關注節能等熱點問題。

2 兩種版本《測小燈泡的電功率》一節內容的編排啟示

2.1 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必要選擇

通過以上的比較,我們可以獲悉兩種版本有許多共性之處,但也各有所長、各有側重。對不同版本教材進行比較、分析,合理控制教學難度,體現物理學科的價值追求 [3 ]。我們要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的優點、長處,并結合生情、校情,有選擇性地吸取應用。當然為了讓物理教材二度開發具有延續性的實際教學意義,并切實可行,可以以本縣或本校物理學科備課組為組織形式,定期交流組內教師們自己對教材二度開發的實例,或自己從外校教師身上學到的實例,然后收集,加以整理,便于日后教學使用,將教材再開發納入集體努力的目標范圍,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經過這樣兩三年的滾動再開發,不斷修訂甚至還能形成適合本校實際條件的物理校本教材。

2.2 不斷提升教師專業技能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保證

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面對眾多版本教材的整合應用,面對真正落實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面對日益擴大的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歸根到底都取決于教師的專業能力,特別是物理教師專業技能是各項教學目標落實的重要保證。要不斷提升多樣化教材內容的把握與處理能力,充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的教學多元化的方法手段,還要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曹義才,劉永紅.不同版本物理教材“加速度”概念建構的比較分析[J].物理通報,2016(4):47-49.

[2]曹義才.比較多版教材習題 優化課后作業設計[J].物理教師,2016(5):18-20.

[3]曹義才.關注核心素養,重視學習體驗,追求學科價值 [J].物理教學探討,2016(8):19-21.

猜你喜歡
電學實驗電功率編排
18.2電功率(教學設計)
第12講歐姆定律、電功率、焦耳定律專題復習
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的合理編排
提高報紙編輯版面編排策略的探析
電視節目編排的技術性和藝術性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中的常見問題及實驗策略研究
第11講 電能與電功率專題復習
競技性拉丁團體舞編排的研究
思想,加強中學物理電學實驗教學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器材和電路的選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