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劃在前,成功一半

2017-01-03 01:09呂燕平
教育界·中旬 2016年11期
關鍵詞:收獲區域游戲成效

呂燕平

【摘 要】區域游戲就是為了讓幼兒每天在輕松、自然、自主的游戲中,通過操作材料提高幼兒的各種能力,在游戲中幼兒自主、大膽、真實、創新的玩法,增強了教師創設區域環境的積極性?!?~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示我們,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它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可以說沒有游戲就沒有發展。因此,我們以《指南》為核心,時刻圍繞《指南》實施幼兒游戲。實施幼兒游戲,最重要的就是游戲的計劃,幼兒游戲的計劃主要是三個注重:注重游戲前計劃的制訂,注重游戲中計劃的執行,注重游戲后計劃的分享和反思。

【關鍵詞】區域游戲 計劃 成效 策略 收獲

一、 區域游戲的現狀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是教育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喜歡游戲,那是源于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與同伴交往,在角色扮演中理解角色,在合作中學會商量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是課程教學中所學不到的。由于每個年齡階段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決定了每個幼兒的游戲水平也不相同。因此我們從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來設置游戲,劃分不同的區域來滿足幼兒的合理需求。如大班設置了圖書區、科學區、建構區、美工區、小吃店、加工區、表演區等。為了讓大班幼兒擁有更廣闊的游戲空間,拓寬幼兒的交往面,我們還設置了諸多的角色游戲區,如小醫院、麥當勞、美發店、小超市、快遞公司等,增加了幼兒與周圍環境充分互動的機會。本學期我班還增添了大量的個別化游戲區,這些都是我們教師自制的教玩具。游戲材料雖吸引著孩子,但孩子目的性不強,常常一會兒摸摸這,一會兒摸摸那,表現很盲目。在游戲結束評價時,孩子對自己的游戲評價是東一句,西一句,草草說幾句,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其實大班幼兒喜歡探究與交往,區域游戲中隨著孩子們游戲水平的逐漸增強,游戲材料的豐富多彩,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一種洋溢著活躍氣息的現象,但事實卻相反。

二、 區域游戲的策略

怎樣提高孩子的游戲水平,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呢?針對孩子們的表現,我們首先請幼兒想想:“今天想玩什么?”嘗試讓幼兒學會“做區域游戲計劃”,讓幼兒帶著目的去游戲。

首先,在進入區域游戲之前,我們增加了口頭做計劃的環節,讓孩子說說今天想做什么游戲,想怎么玩,說完后,取卡進入區域開始游戲。游戲前,有了計劃,孩子們都能按自己的計劃去玩游戲,孩子們的表現也越來越有序。

其次,用圖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游戲計劃。我們集中幼兒進行討論:怎樣做才能不耽誤大家的游戲時間呢,且還能更好地做好計劃?通過師生激烈討論,我們讓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小計劃本,把自己今天想做什么游戲,打算怎樣做,用圖畫形式把它畫下來,做完計劃的孩子直接取卡進入區域開始游戲,這樣既節約了孩子的排隊等待時間,還增添了區域游戲的目的性。

三、 區域游戲的具體實施

皮亞杰對認知發展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① 人的認識起源于活動,而活動又內化成為可逆的運算活動(內心活動);② 在活動和具體運算之間有一個表象思維和直觀思維的過渡階段;③ 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是平行的,思維結構越精細就越需要更多的語言參加,高級形式的運算結構是用語言來表達的;④ 思維并非起源于語言,但智力越發展,語言的重要性也越大;⑤ 兒童最初概念是前概念和前關系,以后發展到能穩定地區別個體分類;⑥ 運算的特征是歸類和關系具有傳遞性和可逆性;⑦ 成人思維中的邏輯結構和數學結構起源于兒童行動的一般協調,起源于兒童的歸類、系列化和對應的行動。

皮亞杰的兒童心理認為,人的認知產生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產生于共同的活動,兒童是一個主動的個體,經過自身與環境的互動,建構自己的經驗體系。而學前兒童正處于前運思階段,他們的思維為表征性思維,他們通過作用于環境而獲得經驗是思維發展的關鍵。因此,幼兒在與區域游戲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必然獲得發展。我們利用區域游戲計劃盡快讓孩子們進入游戲狀態。

(一) 前提——學習做計劃

剛開始,幼兒在做計劃時存在很多問題,如格式不統一、計劃內容雜亂無章,每個孩子一個格式,沒有統一格式,有的孩子自己做的計劃自己都看不懂。還有個別孩子在計劃本子上根本就表現不出計劃的內容。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兩位老師一起討論怎樣指導孩子制訂計劃的內容及書寫格式,經過嚴謹討論得出,首先要寫上日期,但孩子不會寫字,為了減少孩子寫漢字,我們規定日期這樣寫:2016、10、18,其次另起一行畫上計劃內容:1. .(用圖畫形式畫上計劃內容)2. (畫上計劃內容)。一次活動,我們要求孩子做2~3個計劃內容,并在每一個計劃后面畫上一個圓圈,用來記錄今天的計劃是否完成,若完成在圓圈中打鉤號,若沒有完成則在圓圈中畫上叉號。孩子做完計劃后統一放入已備好的盒里,然后取卡進入區域開始游戲。

(二) 保障——按計劃游戲

怎樣按計劃游戲呢?如果出現別人的計劃和自己的是一樣的時候,該怎樣實施呢?于是我們又展開了集中討論:① 別人制訂的計劃和你一樣怎么辦?② 你做好的計劃內容被別人選去了怎么辦?經過一番討論,得出的結果是:① 與先到的同伴商量,是否能相讓;② 主動退出,重新調整制作計劃;③與同伴約定,做完后讓你做。教師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做法,教師是幼兒身后完成計劃的觀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支持幼兒完成自己設計的計劃。這樣一來,整個游戲過程中,孩子們形成了自主、創新、和諧、開心的畫面。教師在一日活動中不斷轉變自己的角色:從幼兒設計計劃內容的計劃者,成為幼兒游戲環境中的提供者;從幼兒學習的指導者,到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從幼兒活動的指導者,成為幼兒活動中的輔導者。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活動,這樣能更好地按照自己興趣來進行活動,能使幼兒體驗成功、快樂的機會,從而激起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某一區域中,當孩子參與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時,教師會對其提出一些游戲的要求,讓他學會珍惜自己獲得的機會,并對做出謙讓的幼兒進行表揚,這樣有助于幼兒在游戲中逐步學會協商、合作,并能去理解、謙讓、幫助和滿足同伴的需要,同時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

(三) 結果——計劃決定成效

良好的計劃是活動順利展開的前提,我們帶領孩子堅持每天做計劃,保證了每次活動都能夠有充分的準備。計劃的科學性決定了活動展開的效果,我們引導孩子在制訂計劃的過程中,首要考慮的是幼兒的喜好及對有些游戲的深入不夠來制訂自己的計劃,有時會出現計劃的游戲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有任務沒有完成,我們引導孩子及時反思,尋找沒有完成計劃的原因,立即做出調整,確保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有所收獲。教師就要做到細心地觀察、積極地想辦法,為幼兒游戲創造條件,科學地指導幼兒游戲,巧妙地利用計劃游戲進行科學教育,充分發揮計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不斷地積累、總結、反思,指導幼兒開展計劃游戲的經驗。

(四) 收獲——按計劃做總結

在游戲整個過程中,講評可以說是教師最頭痛的,我們都知道讓幼兒說出他們在游戲中的問題,獲取大家的關注,形成共同解決的氛圍,得到新的經驗與認知,形成新的游戲內容或者是主題。在活動中作為教師要走進游戲,走進幼兒,教師可以時刻問問自己,“游戲,是多了,還是少了”;“游戲,是開心,還是不開心”;“是幼兒的游戲,還是教師的游戲”;“沒有教師,幼兒怎么玩”。為了讓更多的幼兒都參與到游戲中來,我們采取多鼓勵表達——讓幼兒學著說自己的事;多呈現過程——讓幼兒能“弄懂別人的事”;多創設機會——讓幼兒都“有話大家說”。于是,在區域活動結束后,老師會在收活動前五分鐘播放一段輕音樂,音樂結束后,幼兒從盒中取出自己的計劃本集中坐下,逐一針對自己制訂的計劃內容及完成情況進行交流評價。在評價之前,老師簡短地說一說,如剛才呀,孩子們都按自己制訂的計劃進了游戲,下面請孩子們將你們游戲的情況或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吧。首先有請閃亮登場。請幼兒逐一在集體面前說一說:如① 是否完成了計劃中的學習任務;② 是不是按照計劃去執行任務的;③ 學習效果如何;④ 今天的計劃完成了嗎,有新的想法嗎,遇到了什么新的問題或者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在講述過程中,孩子也可展示作品,若計劃完成了則在定好的計劃后打鉤號,若沒有完成計劃,可以延期或者明天繼續完成上一次沒有做完的計劃,鼓勵幼兒學會堅持嘗試完成,增強幼兒按計劃做事的信心。

總而言之,我們運用啟發性、建議性的語言來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去參與計劃游戲,但是活動中我們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個別幼兒的計劃做得不全面,如每天都選擇一些單調的游戲或是自己喜歡的游戲,不能全面、豐富的制訂計劃內容,需教師加以引導;有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積極性不夠高。在區域活動中要解決主要障礙,不僅僅是方法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念,做好生生互動、師幼互動,把區域活動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基本活動,不斷開拓游戲活動空間,真正讓孩子們在玩中發展,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有效性,使每個區域真正活起來,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師和同伴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對每個幼兒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給予鼓勵、獎勵。每個幼兒既是計劃完成的解說者又是傾聽者,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有利于幼兒互相之間學習游戲,評價好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觀察、講述、模仿和學習,積累交流與表達的經驗,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制訂計劃和實施計劃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有一雙慧眼,能敏銳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每一點變化,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要,通過提供材料適當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教師是游戲的觀察者,當幼兒在分享游戲經驗時,教師是傾聽者和發問者??傊?,在游戲中幼兒才是游戲的主人。教師還要關注幼兒制訂計劃和完成計劃的過程,遇到問題及時支持和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及時引導幼兒有目的、有計劃的游戲,關注落實計劃時幼兒的態度,弱化完成計劃的成與敗,讓每個幼兒都對自己的計劃充滿信心,增強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主動性,促進幼兒在原有游戲的水平基礎上向更高游戲水平發展。讓幼兒在計劃游戲中學習是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寓教于樂是幼兒教學中的重要原則之一。計劃在游戲中的價值非常重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幼兒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真正理解幼兒、尊重幼兒,為他們的發展做出有效支持,讓我們在不斷的反思、調整、總結中一路探索下去。

【參考文獻】

[1] 韓莉.幼兒園開展區域游戲活動的策略[J]. 學前教育研究,2013(9).

[2] 葉明芳.自主性區域游戲環境的創設與材料投放策略[J]. 學前教育研究,2015(2).

[3] 周雪飛.如何發揮幼師在幼兒區域游戲中的作用——以桂城夏北幼兒園為例[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

[4] 徐銘澤.幼兒區域游戲中教師指導行為的問題與對策[J].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4(2).

[5] 邱紅燕.區域游戲背景下中大班幼兒同伴交往禮儀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 思想理論教育,2009(4).

[6] 季曉麗.自主游戲三部曲——淺談如何提高中班幼兒自主區域游戲的質量[J]. 教育教學論壇,2012(S4).

猜你喜歡
收獲區域游戲成效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班級區域游戲創建的新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