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甘肅文化旅游標示英譯現狀對策探析

2017-01-04 03:28金敏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年14期

金敏

[摘要]本文針對“一帶一路”背景下甘肅文化旅游標示英譯現狀,對其在英譯現狀、英譯原則、英譯研究策略和有待創新之處四方面進行了對策分析,旨在分析解決問題,提升文化旅游的英譯質量,以規范的語言、融入的文化體現“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語言魅力、展現城市標示語的體系規范。

[關鍵詞]“一帶一路”;旅游標示;對策分析;英譯原則

甘肅旅游資源豐富,借國家“一帶一路”的重大決策需要,甘肅省古絲綢之路沿線的城市引領自己的特色旅游資源“走出去”。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一站,甘肅省充分發揮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借著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來推動絲路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文化旅游標識語是向外國旅行者以書面語的形式進行提示、解釋、告之、或警示的一種特殊的應用文體,一般出現在旅游場所景區景點的中文標識之后,甘肅境內的文化旅游標示沿“一帶一路”突出絲路文化,主要以英美游客為主要傳播對象的英語標示作為漢語標示的輔助。英語標示語起到向英美游客傳播中華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作用,同時減少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語言障礙,幫助外國游客在有限的旅游時間里獲取所需的景區信息。

一、甘肅旅游標示語的分布和分類

甘肅文化旅游標示語涉及省內“一帶一路”沿線五大主要城市:蘭州、天水、武威、張掖、敦煌。甘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黃金段,根據原省委常委、原省委宣傳部部長連輯的講話:蘭州作為省會城市體量大、集成性強、吸附力強,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最核心的區域,是重頭;天水是源頭,是華夏文明發祥地;河西走廊是龍頭;敦煌是高度國際化的一個歷史文化符號。甘肅旅游標示語涉及六大板塊:景區、賓館、機場、車站、街道、商場,對這六大板塊進行標示語英譯及對照語料庫建設,并根據英美文化差異產出英式、美式兩種平行標示語譯本是十分必要的。

二、甘肅文化旅游標示沿“一帶一路”英譯現狀

(一)外宣窗口標示不規范

省內作為“窗口”的雙語公共標識語存在語言錯誤、語用失誤、文化翻譯類型錯誤和文本翻譯類型錯誤四大方面的問題,其中語言翻譯錯誤又體現在拼寫錯誤、濫用中文拼音和語法錯誤。2014年蘭州作為電影節的主辦方,對標語進行英漢雙語標示公示,本身是以正面宣傳的目的,然而,不僅在城市公示語中、甚至在主流報紙上出現了很多錯誤的表達,也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形象和信譽度、阻礙了對外交流。

(二)從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入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翻譯研究者甚少,從而讓甘肅文化旅游魅力打“折扣”

文化差異是翻譯的最難攻克的關卡。語言是思維的媒介,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決定了語言產出的差異。戴宗顯教授(2005)認為缺乏專業人士進行相關的翻譯工作是出錯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標示語有其特殊的結構和表達用語,在國外是由專門的機構和專人來做此項工作的。甘肅為古絲綢之路的重鎮,長期積淀了多彩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相對落后的文化開發、文化傳播與文化建設深深地制約了甘肅旅游文化的發展,尤其是旅游文化標示和相應的旅游文化產品翻譯質量不高、標準不一,影響了文化旅游的對外推廣和交流。甘肅的文化“走出去”離不開產出專業的譯員解決旅游文化傳播所面臨的窘境。

(三)甘肅“走出去”的文化產品開發譯介力度不夠,相關翻譯機構的成立,為推進甘肅省文化走出去戰略奠定了基礎,但更需要輔助項目的支持

2014年7月由甘肅省委宣傳部批復后成立的對外文化翻譯傳播機構——甘肅文化翻譯中心在蘭州城市學院掛牌。甘肅政府牽頭,但需要他家之力,共同開展相關子項目的研究,也需要聯合其他高校和英美本族語專家一起產出外國游客看得懂、懂的透的優質翻譯文本。

(四)借國家“一帶一路”的重大決策需要甘肅省古絲綢之路沿線的城市引領自己的特色旅游資源“走出去”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一站,甘肅省充分發揮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借著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來推動絲路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三、文化旅游標示語的英譯原則

(一)譯文以目的語英關人士為中心

在英譯標示語的過程中,譯者想要譯出符合目的語習慣與期待的譯文來,就要時刻謹記作為英美人士的目的語所處的文化社會背景知識。賀學耘(2006)在探討公示語文本類型的基礎上,提出要將讀者的文化習慣擺在首位。因此,標示語譯文的產出應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和文化內涵。

(二)譯文力求準確、規范化

旅游文本的英譯人員應必須透徹理解原文,這是基礎,而英譯的準確性是翻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難實現的。譯者對原文的理解、漢英兩種語言的掌握、對翻譯技巧的把握和掌控都會影響著譯文的準確性,所以標示語的譯者也應不斷提高翻譯水平,產出優質的譯文,必要時邀請英美本族語專家進行檢查、共通商討出準確、規范的譯文,從而增強旅游文本的外宣效果。

(三)譯文力求簡潔,明了化

中文的旅游標示語偏愛使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來增強文字的感染力,但外國游客的思維習慣是希望在有限的旅游時間中最大的了解景點所傳遞的信息,由于目的不同,就需要譯文旅游景點標示語簡潔易懂。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漢語是方塊字,所占的標示語空間不大,而英文屬于拼音文字,同樣的內容譯為英文會占據相對多的空間,從而失去漢英雙語標識語的平衡感,所以譯文簡潔、明了可以使標示語顯得更加美觀。

(四)譯文在有文化解讀需要時應加注釋

絲路文化體現在甘肅沿線旅游景點的方方面面,中國游客很容易理解背景,而對于不了解中華文化內涵的英美人士來說,標示語譯文可以通過加注釋的方式,讓外國游客加深對甘肅旅游文化的理解,特別是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和社會影響。

(五)譯文應遵循禮貌原則

文化旅游標示的英譯應該注意遵循禮貌原則,體現了對標示語受眾的尊重和平等,還包含了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中文的標示多指令性,而如果英譯中不注重禮貌很可能會有損受眾的尊嚴,從而降低了英文標示語的交際功能。因而,針對外國人進行公示語的英譯時,應該遵循禮貌原則,使標示語所發出的禁止、限制、指示等內容更容易被受眾所接受,展現中華禮儀之邦的精神面貌。

四、研究的主要觀點

第一,旅游文化標示翻譯的標準體系需確立,篩選總結出能夠真正適用于省情和文化特征的標準,開展對外譯介工作。

第二,旅游文化標示翻譯語料庫的分類建設。甘肅省內“一帶一路”沿線五大主要城市:蘭州、天水、武威、張掖、敦煌,標示語翻譯涉及的六大板塊:景區、賓館、機場、車站、街道和商場進行英漢對照英式、美式對照的平行語料庫建設。

第三,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法建議必須在結合英譯實例的基礎上對文化旅游資料進行分析探討,產出規范的語言和符合英語表達的標示語譯文?!耙粠б宦贰毖鼐€下甘肅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冰山一角,隱藏在下的是絲路重鎮的文明瑰寶,而譯者的作用就是在文化旅游英譯的過程中,運用各種有效策略和翻譯原則,努力提升英譯標示語在中英兩種語言的有效傳播,從而到達兩種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共通。

五、研究有待創新之處

首先,甘肅文化旅游標示語料庫建設對標示語進行“跨語言、跨社會、跨時空、跨文化、跨心理”的英譯,對省內“一帶一路”沿線五大城市六大板塊的語料庫建設,將會對規范省內標示語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次,通過對文化旅游標示語的規范、正確的翻譯,應用語言經濟學的途徑喚起各種潛在的旅游興趣和需求,以便有效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達到助推省內經濟增長的目的。

最后,“一帶一路”背景下甘肅文化旅游公示語翻譯有利于增強旅游產業的對外傳播功能,提升甘肅文化軟實力,人文環境建設和對外交流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