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親屬稱呼語中的“叔叔”、“阿姨”的使用誤區探析

2017-01-04 16:03徐京魁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關鍵詞:禮貌叔叔

【摘要】本文針對稱呼語中“叔叔”、“阿姨”在“80后”和“90后”的年輕人中出現的使用誤區,運用語用學分析探討,明確指出在現代社交中應該遵循禮貌和恰當原則,把握稱呼對象的心理,使對方感到受尊重而樂于接受,從而才能使雙方成功地開始交流和交際。

【關鍵詞】稱呼語 ?禮貌 ?恰當 ?正確使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008-02

引言

語言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稱呼語是人際交往探路石,恰當的稱呼語是言語交際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不恰當的稱呼語則會阻礙言語交際的正常進行。

一、稱呼語的概述

稱呼語是人們用于指代稱呼對象、識別身份以及在交際中定位人際關系的符號系統。稱呼語選擇取決于許多主客觀因素,如說話場合和對象,說話者的身份、性別、年齡和心理狀態。人在交往中參照這些因素選擇或變換稱呼。不同的稱呼預設不同的交際目的,表達不同的含義。漢語稱呼語可分為兩大類:泛稱和敬稱。隨著社會發展,個人的發展的個性化,很多泛稱已經不再適用。因此,我們應該多多使用適合各類人群或個人的敬稱。敬稱分為職業敬稱、職位敬稱、職稱敬稱、親屬敬稱和擬親屬敬稱幾類。其中,近些年明顯出現使用錯誤的就是“叔叔”、“阿姨”這兩個稱呼語。

二、出現錯誤使用“叔叔、阿姨”的原因分析

(一)“叔叔”、“阿姨”含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中對“叔叔、阿姨”的解釋分別是:阿姨:〈方〉母親的姐妹;稱呼跟母親輩分相同、年紀差不多的婦女;對保育員或保姆的稱呼。(本文所探討“阿姨”不包括第三個含義);叔叔:父親的弟弟或稱呼跟父親輩分相同而年紀較小的男子,常用于對年長者的客氣、親切的稱呼。

(二)“叔叔”、“阿姨”使用現狀

“叔叔”、“阿姨”是與父親、母親年紀相仿的男性和女性。但是,這種稱呼語的使用在這些年確實出現問題,而且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問題出現在所謂“80后”(是指上個世紀80年代,即1980—1989年出生的人所構成的群體)和已成年的“90后”(是指上世紀90年代,即1990—1999年出生的人所構成的群體)中。他(她)們把一般對比自己大10歲左右或者10歲以上的男人女人叫叔叔阿姨,甚至只要看起來已經結婚后帶著只有幾歲的小孩的男人女人就稱呼對方“叔叔”“阿姨”,也許這個男人或女人只比自己大幾歲。而稱呼對象的反應往往都是“誰是你叔叔(阿姨)?我有那么老嗎?”這種現象在稱呼對象為30多歲的人中反應尤為突出,稱呼對象有一種心理受傷害的感覺,并且因此影響到接下來的社會交往。

(三)不當稱呼“叔叔”、“阿姨”產生的原因

(1)說話主體依舊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

陳建民先生早在1990年就提出“叔叔”“阿姨”是兒童稱謂語,叫“叔叔”、“阿姨”等于把自己當成小孩子?!?0后”大部分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受到長輩溺愛和細致入微的照顧,往往心態和獨立面對社會的能力較差,兒童心理明顯。

(2)說話主體“不想長大”心理

中國“80后”和“90后”不像他們的祖輩、父輩那樣自覺自愿地在成年以后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角色定位。他們20多歲甚至30出頭了,已經成年,卻拒絕接受自己的成人身份,繼續看動漫、打電玩、泡吧、上網,用嬌滴的聲音說話,蝸居家中做宅居族、,以孩童的身份繼續玩耍著??墒?,無論他們有多抗拒還是會不可避免地長大。拒絕成長最終帶給他們的,只有不合時宜的幼稚與懷念童年的感傷。因此,在稱呼他人時總希望拉開年齡的距離,以表明自己還很年輕。

(3)說話主體受韓劇中稱呼語的影響

近些年,“韓流”席卷中國,韓劇中“大叔”一詞對中國的年輕人影響很大。而韓劇中被稱為“大叔”的往往又是年紀在三十歲左右的青年男子。其實,在韓國,由于男權主義還在盛行,稱呼對方為“大叔”往往是有仰慕的味道。因此,戀人之間,夫妻之間,女性都可以稱呼對方為“大叔”,越是英俊、事業有成的三十歲左右的青年男性越容易被稱為“大叔”。而中文中“大叔”的稱呼主要運用在北方的方言中,與普通話中“叔叔”一詞意思相近,基本等同“大叔”的用法。韓劇中“大叔”的用法對“叔叔”的正確用法產生很大影響。

(4)社會推崇年輕的風氣

當今社會是一個不推崇權威、不尊重老年人的網絡時代。尤其是很多年輕人不再認為“家有一老,勝過一寶”的說法,老人基本上是固執保守僵化沒用的代名詞。經驗無需請教老人,網絡上各種經驗的分享是年輕人的普遍選擇?!澳贻p無極限”、“年輕不怕失敗”、“年輕就是資本”等流行語甚囂塵上,“80后”、“90后”等詞匯的出現也是社會推崇年輕的表現。

(5)說話主體的人際交往上可能過于自我,考慮對方感受不夠

這種現象在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中很少出現,但在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卻非常普遍。為什么?問題具體到這個群體,有其獨特的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現在大部分人來自獨生子女家庭,而父母出生在物質年代匱乏的五六十年代。父母的心理是不想虧著孩子。這一代人一直走得很順,耐挫能力缺乏,虛榮心強烈,個性張揚,即缺少人際交往能力,不注意別人的感受,不懂與人合作。

三、社交活動中如何正確稱呼“叔叔”、“阿姨”稱呼語

(1)禮貌原則制約擬親屬稱呼,即所使用的稱呼語能給交際對方等于或高于其期望值的面子。選擇一個最適當于被稱呼對象的稱呼語,要努力達到稱呼對象樂于接受,不能得到被稱呼人認可的稱呼絕不是好稱呼。

(2)得體原則即讓被稱呼對象感受到尊重、喜愛和禮遇為恰當得體的稱呼原則?,F代社會交際中,人們的獨立意識和社會意識越來越強,故在稱謂中盡量使用社會性的稱謂。如果一定要用擬親屬稱呼語時,應該恰當得體稱呼對方。

現代社會人們向往年輕的心態,重視他人對自己外觀形象的評價。假若在幾年前,二十歲左右的女孩可能希望年幼者稱她為“阿姨”,而在今天可能更希望稱她“姐姐”。同樣,當稱呼者是20幾歲的年輕人時,對于年紀比自己母親小的女性,年紀在30多或40多歲的女性,可以稱“大姐”,少稱呼“阿姨”;對于年紀明顯大于自己母親的女性,又比奶奶年紀小的女性,年紀在50多歲到60歲的女性,可以稱呼“阿姨”。如果稱呼“女士”或者借用社會統稱中的“老師”、“師傅”受到歡迎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男性在社會交際中總是希望自己的社會定位得到認可,同時希望自己永遠年富力強?,F代的流行語中有“男人50是精品”的說法,明顯地說明現代男性,特別是現代職場男性的心理??梢苑Q呼“先生”、“老板”、“師傅”等。只能把年齡與父親相當甚至更大一點兒的男性稱呼為“叔叔”,不可以把年紀比自己父親年輕的男性(30—45歲)稱呼為“叔叔”,可以稱呼為“大哥”。

(3)尤其要強調的是作為稱呼人的年輕成年男性,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叔叔”、“阿姨”這個稱呼語,會給人不成熟的感覺。

結束語

從以上擬親屬稱呼語中“叔叔”、“阿姨”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時代的發展稱呼語也在發生著變化。但是,只有把握恰當原則使用擬親屬稱呼語,才能夠縮短話語雙方的交際距離,而且還能產生積極良好的交際效果。否則, 只會引起對方的消極態度,產生一種否定的情感,如厭惡、憤怒、憎恨的情緒,給雙方的交際和交流帶來事與愿違的結果。

參考文獻:

[1]王芳.《現代漢語社交稱呼語分析》[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5(4)

[2]曲衛國.陳流芳.《禮貌稱呼語的語用學解釋》[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6)

[3]崔繼華.《現代社會語言環境中擬親屬稱謂語的漢日比較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4]葛星.《論新時代社交場合的女性稱呼語》[J].山東: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8,(3)

作者簡介:

徐京魁(1972.08-),女,碩士,籍貫:北京市,湖南外貿職業學院講師,湖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教學與研究,職業教育。

猜你喜歡
禮貌叔叔
為什么不能蒙著頭睡覺?
謝謝你,包裹我!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禮貌舉止大家學
禮貌舉止大家學 !
和警察叔叔手拉手
禮貌舉止大家學!
熊叔叔
熊叔叔的生日派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