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措施分析

2017-01-05 00:00蘭浩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耐久性提升策略混凝土

蘭浩

摘 要:建筑是由多種材料組合而成進行建設的,混凝土作為建筑的基礎條件,在建筑質量上起到關鍵作用。但是,混凝土性能容易受內外部因素影響發生變化,如配合比、碳化凍融破壞以及混凝土原材料等的影響。如果混凝土耐久性出現問題,那么對建筑影響非常大,必要時還得需要重修,浪費經濟資源。所以,對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就要從原材料、施工工藝、抗凍性幾方面進行分析,以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關鍵詞:混凝土;耐久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 TU7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4-172-2

0 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主要材料之一,在整個建筑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F今,人們對建筑工程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和建筑質量密切相關的混凝土性能方面也提出了更多需求,如在安全性、耐久性、穩定性等方面,則成為大眾越來越關心的問題。一般來說,混凝土耐久性與內外作用是有直接關系的,是各種內外因素共同下所造成的,使投入使用的建筑在安全上存在一定隱患,也會影響建筑使用壽命的長短。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對混凝土耐久性進行研究和分析,對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具有實際意義。

1 混凝土耐久性必要性分析

現今,建筑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很多建筑在質量上都存在一定隱患,經常需要維護來延長使用時間,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就建筑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在混凝土耐久性上存在一定缺陷。雖然對混凝土質量檢驗都在合格范圍內,但是在耐久性上仍然較弱。如果建筑長期使用的話,其外部溫度、潮濕度、荷載等其他外部因素,都會對混凝土耐久性造成影響,進而造成建筑質量安全威脅。所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勢在必行。筆者對混凝土耐久性進行深入剖析,現提出以下幾點,可從這幾點對混凝土耐久性進行分析。[1]

1.1 抗滲透性分析

混凝土耐久性必須要具有抗滲透性。因投入使用之后會經常出現一些液體作用影響,如果混凝土抗滲透性能較差,那么則很容易被一些液體所浸透,進而影響建筑質量。因此,混凝土中必然要提高抗滲透性。因為如果液體進入混凝土中必然會對混凝土表層造成破壞,進而與混凝土材料發生反應,尤其是對混凝土中的鋼筋,影響非常大,很容易遭到腐蝕。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存在一定的滲透性,那么也會降低混凝土的抗凍性,如果混凝土中液體含量過高,那么出現冰凍天氣時,建筑內部必然會受到冰凍的壓力,進而對混凝土內部造成破壞。對混凝土滲透性進行總結,影響混凝土抗滲透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因液體融入混凝土過多所造成,一個則是因混凝土內部結構所造成。但是,混凝土抗滲透性程度如何,對混凝土耐久性產生直接影響。

1.2 抗凍性分析

如果混凝土中液體含量過多,就會導致混凝土抗凍性遭到影響。尤其是對混凝土外部的破壞性非常大,造成混凝土外皮開裂、脫落。如果混凝土能夠在液體含量飽和的狀態下保持外部形狀不變,那么表明其抗凍性較強。但是如果在凍融循環影響下出現外部形狀變化,那表明其抗凍性不足。一般,混凝土抗凍性能程度是由水泥以及骨料所影響,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影響因素,如混凝土冷凍速度、孔結構以及液體所影響的范圍等。對混凝土抗凍性原理進行總結,那么則是:“在冷凍天氣低溫條件下,建筑混凝土遭到液體影響,出現凍結現象。如果液體出現固化現象,那么其體積必然會對混凝土造成影響。如果液體出現凍融現象,對混凝土形狀會產生變化。長期以往,必然會對混凝土造成破壞”。因此,如果要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那么則要提高混凝土抗凍性。

1.3 抗侵蝕性分析

在對混凝土耐久性影響的各類因素中,抗侵蝕性則是需要重視的,尤其是建筑工程被投入工業使用,對耐久性的破壞力較大,在沿海地區的建筑業受侵蝕性較大,并且在治理上非常困難。一般情況下,大多是以酸性物質腐蝕混凝土,造成水泥中材料發生化學變化,進而破壞混凝土中強度。如果出現中強度壓力時,則容易造成建筑無法承受更多負載,遭受打擊。如水泥中具有較多氫氧化鈣,如果遭到酸性液體融合,那么則會發生化學反應,進而造成侵蝕。

除了酸性物質之外,堿性物質也會對混凝土耐久性造成腐蝕。如果是固體堿的話對混凝土耐久性腐蝕性較小,但是如果是堿性濃液的話,則破壞力要大些,一般都是以化學反應的模式對混凝土造成侵蝕,進而遭到破壞。

1.4 混凝土自身因素所造成影響的分析

混凝土自身也會造成耐久性影響,如混凝土中水泥與骨料以及其他構成材料,如果質量不合格的話對混凝土耐久性也會造成影響。以水泥來說,只有摻入的水灰在比例上分配合理,才能提高水泥的融合性。而對于骨料來說,只有在顆粒直徑上越小,才能在水灰比例融合性上越高,才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除此之外,混凝土其他材料也對耐久性造成影響,如水添加比例、摻和料、外加劑等,對混凝土耐久性影響也非常大。

通過筆者以上分析了解到,只有在混凝土中提高耐久性,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設階段,就要嚴格把握混凝土質量關,以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2]

2 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措施分析

2.1 正確選擇混凝土材料與配比

①選擇質量優的水泥品種。在實際建筑工程建設階段,要合理對水泥進行選擇?,F今大多建筑工地中選擇水泥都以硅酸鹽水泥為主,因為這種水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抗腐蝕能力,尤其是對化學性腐蝕抵抗能力較高。但是,這種水泥也存在一定缺點,在抗凍性能力上較弱。②注重骨料質量選擇。選擇顆粒直徑較小的骨料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有很大幫助。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比例較大,所以,對于骨料質量的選擇上就要非常重視。但是,骨料在體積上存在一定不穩定性,并且隨著混凝土環境的改變也會發生一定變化,因骨料體積變化對混凝土耐久性也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對混凝土骨料的選擇上應先進行實驗,只有在特殊環境下,如抗凍融條件下骨料體積不會發生明顯變化,那么則表明骨料質量良好。③水灰比例與水泥用量也會影響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對水灰比例不能很好控制,那么對混凝土耐久性也會造成影響。如果水灰比例過大,那么則會造成混凝土過于稀釋,造成混凝土空隙過大,進而造成混凝土出現碳化情況。因此,對水灰比例以及水泥用量進行控制,則對混凝土內部受熱問題得到較好解決。④選擇質量好的摻和料。對混凝土中摻和料的選擇上應以性能好、質量好為主,復合礦物摻和料則要優于單一礦物摻和料。并且,摻和料的選擇和季節以及地區等因素都有一定關系。比如在深冬季節,在使用摻和料的時候則可以適當提高比例,但是,如果用在早強要求下的混凝土構件工程,則不能廣泛適用。因此,應結合實際需求,對摻和料進行比例搭配,但仍然要以質量優的摻和料作為選擇。[3]

2.2 提高施工工藝措施

一方面,對于混凝土材料的選擇上以及用量比例上都要以質量為主,除此之外,還與混凝土施工工藝存在一定聯系。在混凝土全部材料混合振搗的過程中應進行密切觀察,要按照嚴格的程序完成作業,這樣才能使混凝土更加密實。使混凝土在防滲、抗凍融、抗腐蝕性能上也得到提高,進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除此之外,對于建筑工程用以工業環境,或是在沿海較為潮濕地區,則可以在混凝土外部增添防護層,以此提高混凝土防腐蝕性與抗滲透性,以減少外部因素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

2.3 提高混凝土抗凍融與腐蝕性的措施

混凝土中凍融與腐蝕則是混凝土耐久性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只有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預防與治理,才能有效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比如對混凝土凍融的解決措施,則可以根據凍融發生的特性予以解決。如北方地區則面對建筑抗凍融是根據引氣裝置來提高混凝土抗凍性的,也可以采取水灰比例調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凍融,因水灰中具有氯鹽,而氯鹽對于混凝土的破壞性尤其嚴重。如果降低混凝土水灰比例,那么則可以提高混凝土中抗凍融與腐蝕性。[4]

3 結束語

當前,國內社會經濟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建筑行業也得到長足發展,在建筑水平以及工藝上都有了顯著提高。人們對于建筑的需求上不再是基礎需求,更多則是對建筑物質量更加關注,甚者有的業主會要求對建筑結構的耐久性或者剩余使用年限進行評定。而評定結果的程度如何,與混凝土結構質量存在直接關系。只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建筑使用年限。但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是需要相關部門共同合作、共同推動的,尤其是在混凝土材料使用與監督上、混凝土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應用上,都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以此來提升混凝土耐久性。

參 考 文 獻

[1] 李毓龍,劉釗,張建東.混凝土橋梁耐久性設計規范的框架與理念[J].結構工程師,2012(05):105-109.

[2] 張陸璐.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J].四川建材,2012(04):74-79.

[3] 抗震保溫的混凝土結構[J].技術與市場,2012(08):354-356.

[4] 徐有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混凝土結構教學的建議[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S2):109-113.

猜你喜歡
耐久性提升策略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中氯離子傳輸性能研究
關于橋梁設計中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的幾點思考
淺談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術措施
混凝土早期變形對其耐久性的影響
自我修復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土建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研究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