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

2017-01-05 18:51黃家祿
未來英才 2016年18期
關鍵詞:學習主動性培養小學生

黃家祿

摘要:面對新課程,我們必須牢記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學生學”。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在課堂,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文章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

學習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如何提高小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學習呢?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迸d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于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激發興趣就成為老師的一個永恒的課題。

一、巧用方法,勾起學生求知欲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善于投其所好,創設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營造出充滿童趣、愉悅的學習氛圍,打造出富有情趣、自由開放的學習天地,如此,才能吸引學生,勾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反之,如果忽視學生特點,以成人角度組織教學,課堂會無比沉悶,成效不大,就如美國教育家哈·曼所說:“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學,如同錘打著一塊冰冷的生鐵?!?/p>

第一、出示圖片,設懸置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學生喜歡的簡筆畫、圖片、掛圖、動畫等方法,刺激學生視覺,再緊扣圖片,設置問題,勾起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

第二、引入幽默,愉悅心情。教學是一門藝術,其中,幽默是這一藝術的重要助手,既可以勾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還可以讓學生輕松地理解與把握知識。如識字教學,學習“雞”字時,幽默描述:又來一只鳥,變成小雞跑。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認識“鳥”和“雞”區別,還可以讓學生由“鳥”來聯想“雞”的寫法。而后可引導學生試著運用這一方法來學習其他漢字?;蛘呔帉憙焊?、順口溜,猜字謎等方法,將枯燥的識字教學趣味化,讓學生主動探索漢字構字規律,讓學生加深字詞理解與記憶,也提高學生識字興趣與欲望。

二、采用情境教學策略,激發自主參與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有趣的教學情境,誘導學生把接受新知的壓力變為探求新知的動力,讓學生在引人入勝的情境中融入到課堂的學習中,是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位教師在教學二年級的《觀察物體》是這樣開場的:

師:昨天老師經過操場的時候,看到我們班的一位同學主動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張,他真是一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生:想!

師:當時老師正好拿著相機,急忙用相機把他拍了下來,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用課件出示一個小學生的背影照片)

學生的眼睛齊刷刷地盯著屏幕,有一些同學舉手要回答問題。

師:老師又走近些,從側面給他又拍了一張。(用課件出示學生的側影照片)

學生興奮起來,更多的同學紛紛舉起小手。

師:不急,不急?。ňo接著又出示學生正面的照片)

學生幾乎都興奮地舉起了小手,喊出了照片上同學的名字。

教師順勢引出了觀察物體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的話題,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任務。

三、設計開放作業,強化自主探究實踐性

1、遷移課文情感。如學完《三亞落日》,可繪出落日與海平線相接一刻的美景。

2、加強專題實踐。學寫動植物文章,為了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早幾個月布置些專題作業:飼養一些小動物,種植花、樹,觀察生活習性,生長特點,也可拍下照片;查找有關資料;或向行家長請教有關知識用不同形式(詩、歌、畫等)表達你養殖過程的酸甜苦辣。在此實踐基礎上,寫作就能敢真言、吐真情,并培養了人與人合作,搜集信息等綜合能力。

3、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具體可以分為這么幾類:(1)閱讀實踐類;(2)口語交際類;(3)聽說訓練類;(4)書面表達;(5)游戲表演;(6)書法繪畫類;(7)社會實踐類。 這樣開放的作業內容,既與教材內容相聯系,又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接軌”了社會活動,學生有了“自由馳騁”的空間。

四、在尊重和賞識中,培養主動學習意識

只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使課堂成為師生心靈碰撞、情感交流地場所,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才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黑格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多鼓勵學生發表獨創性見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對知識內容和形式的建構中。小學生都喜歡聽好話即“吹捧教育”,你對他的一舉一動多做正面性的評價,他會喜悅,就算是困難也會越挫越勇。比如學生經常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是你想要的答案,老師笑著說:“你能積極的回答問題你真勇敢,這道題你能再想想嗎?”我相信該學生定會積極爭取下次機會。而在有些課堂景象中,有些老師眼里只有幾位“精英”,而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綠葉,是被遺忘的角落。表面上看起來學生在動,實際上卻是極少數的“精英”在動。如果不能尊重和賞識每一個學生那就不能說是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就不能說這節課是一節行之有效的課堂。所以老師要為不同層次的孩子爭取一個能取得成功的平臺,并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喜悅。

五、結語

總之,在教學中,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訓練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是小學課堂教學結構改革的方向,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措施。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將會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合作探究,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中產生碰撞,在碰撞中不斷產生探究、創新的火花。我認為我們普天下所有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有責任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煥發生命活力,充滿成長氣息,實現一個創造性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我視界中的數學課堂》翟渝成 重慶出版社

[2] 《名師同步教學設計》楊淑萍 山西教育出版社

[3] 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歡
學習主動性培養小學生
中小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策略
淺論小學生學習數學主動性的激發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