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課堂的構建

2017-01-06 14:40李成欣
未來英才 2016年17期
關鍵詞:策略探索少數民族地區有效教學

李成欣

摘要:有效教學是教師通過教學過程的合規律性,成功引起、維持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相對有效地達到了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有效教學的教學效果是指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預期教學效果是指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吻合教育目標、符合特定社會和受教育者(學生)的教育需求;相得盡可能多的教學產出;教學過程合規律性和成功引起、維持、促進學生的學習是有效教學實現的條件。在少數民族地區探索有效教學就尤為重要。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索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全面的鋪開已有數年,素質教育已成為新教育形式下的一種潮流,而一些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由于信息閉塞,宣傳不到位,培訓欠缺,設備設施不全,傳統教育模式底蘊深厚,再加上這地區的許多教師就是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培養出來的,導致了在新的教學理念提出后,便進入了矛盾重重的迷惑階段,甚至陷入泥沼。在課堂上推行素質教育這一過程中,有的教學行為便偏離了數學教學的主旋律,教學效果不明顯,素質教育成為空話,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學見解:

一、小學數學實施有效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新課程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標準以及教學評價、課程管理、教師培養與培訓、課程改革的組織與實施策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比如,課程目標追求多元性、時代性、可操作性;課程標準取代了過去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倡導自主、探究、體驗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倡導面向未、以發展為目的的評價觀等。這都給我們實施“有效教學”的理念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而“有效教學”的理念的貫徹實行則可以更好地實現新課程的要求和目標。

二、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1、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須加強課程標準的學習力度,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在少數民族較集中的學校,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語言的差異,在對新課程課標的學習理解認識上都存在著差異。要縮小差距、提高認識,教師除了參加集中培訓學習以外,不同民族的教師還要在自學的基礎上與其他民族教師特別是漢族教師進行討論交流,在交流活動中還要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通過交流充分認識到,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數學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教師與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體。教師要擺脫 “師道尊嚴”的影響,改變時時以一個“長者”、“領導者”的形象自居和出現,在心靈深處,切實把學生看成主體。在開展理論學習活動之中,教師還要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審視、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之后,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將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能力,使每一個不同民族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素養,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

2、營造民主寬松的探究氛圍。探究教學的倡導者薩奇曼指出,課堂上學生感到自由和小壓力是開展探究教學的兩個重要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他們的思維才活躍,才會樂于探究。要營造民主寬松的探究氛圍,首先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以學生為本,相信學生都是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主體。其次,教師要珍視探究中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整個探究過程中,由于經驗背景的差異,探究者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教師要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質疑,尊重學生的探究結果。再次,教師要用寬容的心態來對待學生的探究活動,及時肯定學生的探究成果,及時進行鼓勵和評價。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少數民族地區課堂講授法是所有的課堂教學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它有很多的優點,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同時面對很多學生進行大范圍的授課,相應的最大的缺點就是難以同時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無法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在傳統課堂講授法的基礎上,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數學課程的特點、教育內容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勢,相互結合起來,爭取實現數學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現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應用比較多的教學方法是差異教學。尊重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針對小學生存在不同狀況的現實,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提出不同程度的教學目標,提供不同程度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程度的練習,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程度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練習,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個體最大化、個性化的發展。

4、教師不僅要有一顆平等的心,更要有愛心。在少數民族地區教學,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及處理班級事務的一些方法,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對每位同學要平等對待,尤其對優生和學困生更要平等對待,讓他們覺得老師對每位學生都公平。同時,教師要有一顆愛心,用愛澆灌心靈之花,只有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更要關愛那些被遺忘的學困生,用愛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努力學習,展示自我。我班以前有一位學生在各方面表現極差,尤其是個人衛生更差,通過觀察了解到,該生一是懶,二是父母關心不夠。對此我先讓他到我的辦公室去自己洗手、洗臉,又通過聯系家長,教育他改正缺點,努力學習。經過半學期的悉心教育,現在,他各方面表現十分出色,還擔任檢查班級中學生個人衛生的職務。這樣,使一名后進生轉化為優生,是師愛轉化了他。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有一顆平等的心,更要有愛心。

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環境,在學校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開展的新課程改革進程中,我們不能以地區特殊性作為借口,忽視了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一線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如果社會、學校、家長、教師、學生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會得到很大改觀。

猜你喜歡
策略探索少數民族地區有效教學
少數民族地區大學數學范式教學探析
天柱縣少數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思考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