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職業“熔斷機制”數學模型的構建與思考

2017-01-07 09:36陸廣地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教師職業

摘 要師資短缺和代課過多導致師生權益受損,可以建立“熔斷機制”數學模型對教學質量和教師進行保護,這是教育管理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和教師成長專業化的要求。

關鍵詞教師職業“熔斷機制” 數理模型 數學應用教育管理 大數據教育管理

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由于生源銳減或劇增,社區學校布局調整使得學校學生數量劇變,造成短時間師資短缺、調整困難和教師代課過多影響教學效果的后果。這個問題已經引起國家的重視,最新頒布的法規明確要求學校編制實行動態管理模式,按照學生標準確定教師的數量[1],反映教育管理的規范化和教師職業專業化發展的新形勢。

1.教師職業穩定受到時代考驗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條題為“中小學教師寒假忙跳槽”的新聞,講述了某地區部分中小學教師在寒假期間向學校遞交辭職信,毅然離開“三尺講臺”,去謀求其他職業[2]。文章也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對教育這一職業產生了倦怠感??梢娊處熉殬I倦怠早已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職業病和社會現象。

2.對師資劇變和工作量過多的深入分析

(1)學校面臨師資嚴重短缺時校長無力改變

筆者通過在鄉村走訪或者在執行教育評估、教育現代化設備配套招投標考察時有深切的體會:農村學校大量缺教師,主要是小科教師,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流失非常多非???,甚至招得沒有流失得快。學校并不是缺教師編制,而是沒有人愿意來。我們與校長交流,他們普遍感到無奈,既無法調整師資,也無法調整學生,與上級教育部門溝通,要么反映冷淡,要么拖延很久,要么要求自行解決。作為一個校長,既沒有人權,也沒有財權,能力有限,所以遇到教師短缺時,只有安排教師臨時或者長期代課[3]。作為教育者,他們何嘗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違反身心規律是必然的。但是現實問題如何解決?他們特別困惑。

(2)教師代課過多過重導致教學“放羊”

教師職業倦怠一般表現為:工作缺乏激情、消極敷衍、喪失職業理想、無成功追求、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情緒上常常表現為焦躁不安、緊張、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責等等[4]。教師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他的工作量有一定的限額,超過限度,猶如彈簧被拉長無法復原。長期的超負荷運轉,往往導致教師并沒有認真投入教學,許多瑣事在影響教師的工作質量。

(3)教育布局調整導致學區的師資配備不及時

當前的中國處于劇烈的轉型時期,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產業轉型升級、城鄉轉型、戶口遷移帶來一系列的變化,甚至超過人們的預期。這樣導致教育布局的大調整,比如農村人口減少,大部分學生轉移到城市,導致許多學校教師富余;年輕教師流動性太快,導致許多地方一下子缺少許多教師;城市興建工業產業園,由于建設過快,導致教師數量夠了,但是專業并不協調[5]。教育部門由于對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缺少準確的了解,作出的政策往往缺少針對性,給后續調整帶來很多困難。社會教育的規范化需要重視,我們整個教育系統都應積極進行教育規范,為教育的科學化作準備。其中師資調整和教師工作量保護的規范化有許多工作值得深入研究。

二、解決對策——構建教師職業“熔斷機制”的數學模型

1.建立教師職業的“熔斷機制”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原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采取的暫停交易措施?,F在一些醫院為保護醫生的利益和職業優勢,當醫生群體由于手術過多或者身體狀態不允許時也實施“熔斷機制”,讓醫生休息調整一段時間。這種管理體制值得我們教師行業學習借鑒,也相應地建立“熔斷機制”。

2.基于大數據的教師職業“熔斷機制”數學模型的構建

教育行業借鑒“熔斷機制”進行合理保護,把大數據、云計算引入教師管理,建立數學模型,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這是教育行業科學化、精細化、成熟化管理的要求。

(1)建立教師職業工作量的保護標準

“熔斷機制”主要內涵是:按照教師年齡、學科和身體狀況確立合理的每周標準工作量(如表1),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微調,但是不應該強行要求教師代課太多,或者長時間代課,這違反自然規律,對學生也不負責任。這個標準屬于微觀層面的職業保護,教師可以根據《教育法》和《教師法》進行自我維權。

(2)建立教師職業保護的熔斷三級標準

如表2所示,當教師代課工作量超過一定額度,比如其學期工作量的50%以后,觸發一級“熔斷機制”,需要強行休整,恢復其應有的工作量;當教師的工作量過多而達到更高標準時,比如當教師代課超過其工作量的100%時,觸發二級“熔斷機制”,重新調整,恢復教師應有的工作量;按照師生比測量,當教師數量短缺5%,師資短缺或者本校教師數量缺少20%時觸發三級“熔斷機制”,招聘教師,強行增加教師數量。這種標準是屬于中觀的管理機制,為學校建立預警提供參照。學??梢該诉M行管理和向教育主管部門提出要求,在經費和地區協調上掌握主動權。

(3)基于大數據在相關學區建立師資動態數據庫

教師是學校辦學的主體,是教育發展的首要資源。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學校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與壓力,要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重中之重。在師資信息統計分析工作中,由于教師人員的異動、自身的基本情況的變化,使統計工作量不斷加大,且難以確保準確??梢赃\用Excel數據庫函數對各校師資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建立結構統計表和統計條件表。但在運用數據庫函數的過程中,要注意數據區域的廣泛性和多種數據庫函數的綜合運用,實現對師資信息的動態統計。

這種思想屬于宏觀的管理機制,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模型構建,為地區的教育管理確立一種管理體系。

(4)在云空間建立師資監控的教師信息化管理程序

把地區和學區的教師數量、專業分布、生源信息、未來生源數學模式預測、未來教育發展規劃數據、師生比的歷史發展、教育布局調整動態信息等等數據存儲在云空間,建立數據分析的數學模型,把專家意見和發達國家的歷史管理經驗進行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確立程序控制的數據模型。按照精細化算法編寫云計算控制程序,在充分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微調,然后完善控制程序,進行管理的科學化操作。

這個程序屬于一種中長期的教育管理機制,目的是為了保證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基本協調,改變當前教育發展始終落后于社會發展的現狀。針對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引入動態建設的觀點,對師資隊伍建設從政策安排層面、機制設計層面和具體措施層面進行探討。

三、對教師職業建立“熔斷機制”的思考

在教師離崗、生源數量重大變化、學區布局調整造成的師資結構改變、教師生病或者特殊情況影響教學秩序時,應該啟動“熔斷機制”,這是教師維權的要求,對于教學質量和教師自身都是一種保護,也是對學生負責任。

1.“熔斷機制”促進教育管理的規范化發展

無論是學校的硬件環境,教師的工資待遇,還是地方教育政策,筆者學校所在地和其他大中型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造成教師心理的失衡[5]。從根本上說教育投入的持續和穩定才是教師職業科學管理的保障。改革開放導致政府投入的多元化,由于政績考核的導向引起教育投入的偏離是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一段時間,我們的教育投入超過了8%,改革開放之后的很長時間這個投入一直低于4%,很多情況下并非缺錢,而是觀念和認識的差距。近年來,教育投入引起了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現在用立法來保證教育投入要超過4%,這是讓人高興的事,這其實是底線要求,經濟發達國家的教育投入甚至超過了GDP的15%,有的達到了20%[7]。

2.“熔斷機制”促進教育管理的科學化發展

師生比失當或者數量嚴重短缺往往影響課程實施效果,當出現教師短缺時,學校的應急辦法都是臨時修改課程計劃。課程方案都是經過專家反復論證,經過一線教學多次試驗才推廣實施的。因為主客觀原因造成教學計劃不能如期完成,課程任務不能達成,這其實是影響教學質量的根本原因。

教育的科學化是教育界的追求,許多教育家終身在為教育科學化而奮斗。但仍存在一些認識的局限,比如教師短缺到什么程度應該更換?課程實施達到什么狀態應該修改和完善?教學計劃偏差到什么情況應該糾正和補充?學生的學習狀態如何正確評判?課程與教學的具體配合需要什么指標?可見,教育教學內容存在許多無法解決的難題,需要我們深入研究。

3.“熔斷機制”促進教育管理的精細化發展

教育事業是創造性的工作,教學工作是需要激情的工作,如果教師職業倦怠,對教學工作缺少熱情,就難以發揮教與學的經驗傳承的引領價值,因而最容易導致學生厭學。教育行業需要精細化發展。課程計劃的制定其實在國家層面是非常嚴謹的,但是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科學化是有差距的,一所學校的課程意識、教學團隊、教學資源、活動內容、配套工程、系統規劃和實施保障等等都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無論在哪一個環節上的馬虎都會影響課程實施。在基層農村或者欠發達地區,由于條件的局限,很容易導致顧此失彼,造成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隨意化的誤解。

4.“熔斷機制”促進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涉及許多因素,首先要保證教師職業的合法性,教師具有自己的專業平臺、成長體系,能夠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能夠擁有自己的行業話語權,在一定的范圍內允許批評和發表不同意見,允許平等的學術權利。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用大數據提前預測教師數量和工作量是教育科學管理的制度保障。當然要從思想觀念上把教師工作當成創新性的智力勞動,當成保證經濟發展重要力量支撐的“隱性”發動機的功能體現,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支持教育事業,尊重和重視教師的勞動則是教育事業規范化管理的核心。這些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國際形勢,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趙敏.論教師管理制度的雙重合理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1).

[2] 陳昌華.以教師為本,建立高校教師的激勵機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3] 徐聯倉.管理心理學及其應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4] 楊金土.職業教育的“現代”理念[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7).

[5] 陸廣地.用偏聯系數學與態勢函數對高校滿意度的聚類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6(19).

[6] 黃志泉.談以學生為本在中職學校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4).

[7] 于家太.學??冃Ч芾硖骄縖J].江蘇教育,2005(2).

【責任編輯 郭振玲】

猜你喜歡
教師職業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成果轉化研究
地方高校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對策分析
解讀·教師職業核心能力
教師責任感的傳統意蘊與當代反思
論當代師德的困境
淺談初中教育師生的關系
教師職業認同文獻綜述
關于我國教師職業聲望的思考
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教師
教師職業特征再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