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哲學方法”的思考

2017-01-07 11:14肖姮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9期
關鍵詞:唯物辯證法普遍性

肖姮

摘 要:哲學方法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重在“唯物辯證法”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與專業知識敘述了“辯證法”的發展歷程。通過舉例說明了“唯物辯證法”的普遍性和客觀存在性,目的在于更好的學習與認識“唯物辯證法”。

關鍵詞:哲學方法;強調;唯物辯證法;普遍性;客觀存在性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70

什么是哲學方法,在“哲學方法論”最后一節課上我用了簡短的五分鐘講述并以親身經歷舉例了自己對它的理解后,滿足的走下講臺。老師給的評價是:有想法,但是所講的這些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之后老師向全班發問這五個字,不知是害羞還是真不知,沒有一個同學回答,而我自然是在大腦里使勁的搜索,想要盡快打破這片沉寂,結果是,想不出。最后還是由老師講出了這個一直幽靈般存在我們周圍的五個字:唯物辯證法。當然,這只是老師總結的關于我的觀點,不代表其他的同學的觀點。

之后,花了一小塊的時間思考這一部分的問題,為什么沒有想到呢?自視已將觀點表達清楚了卻是差一個總結,而這個總結這么熟悉的五個字,況且還是對于一個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的學生,居然沒有總結出來。我的學術修養不夠,盡管能將生活中的林林總總打點得還算清楚,當下的問題是,在生活與學術中卻做不好一個良好的銜接,對于一個哲學系的研究生,似乎會被嘲笑,于是我開始有些焦慮。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至于我在課堂上講到的是什么這一塊已經不重要,而沒概括出來的“唯物辯證法”在這里便是重點,由此展開了我無限的思考,也對今后的學習目標有了新的態度,

務實務誠,學以致用。隨著這個開始,接下來我將結合生活實際與我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聊聊“唯物辯證法”的普遍性和客觀存在性。

1 論人生的意義——唯物辯證法

最近因為看了一部隨筆而去追了一部電影《革命之路》,而這部電影是我近期看的最好也是最糟的一部電影,好在它給了我思考,整個電影節奏顯得有些抑郁和沉悶,令人不悅。故事情節是這樣:家庭婦女艾普若和中產職員弗朗克,在20世紀50年代紐約郊區過著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男主人公每天按部就班的上下班,女主人公在家看孩子。日子久了男主開始厭倦這種巡回往復的生活,女主也開始憎惡自己行尸走肉的主婦角色,他們開始恐懼自己的普通,恐懼自己是萬千平凡他們中的一個。于是他們想到了巴黎,艾普若興高采烈的喊著巴黎,她滔滔不絕的對弗蘭克說:巴黎!如果我們搬到巴黎,生活就不會這么窒息!趕緊辭職吧!我可以去巴黎找到一個職員的工作來養活我們的家庭!我們可以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改變現在的一切吧!他們開始暢想在巴黎的生活,開始打點行李。而這時弗蘭克卻被告知升職加薪,于是他動搖了,艾普若怒了,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大出血死掉了……

故事的最后,沒有任何人去到巴黎。故事看完了,我內心五味陳雜,翻江倒海甚至是有些凌亂。我想說,人的幸福感怎么能取決于去到的城市,應只能是來自內心本身,艾普若沒有錯,表面上看她是勇敢的去追逐夢想,可是去巴黎做文職和在紐約做文職有什么區別,怎么去巴黎就成了人性解放之路了呢,我想說,這明明就是在逃避生活呀!弗蘭克有錯嗎,升職加薪他停住不走就是不勇敢不追夢嗎,他也說了,要是有什么特長他也愿意義無反顧的去到巴黎開發它但問題是他沒有。

或許影片的導演最直觀的是想表達一個人追求夢想的勇氣,巴黎僅僅只是一個比喻,一個代表勇氣的比喻。我又想說,如果一個人他只有勇氣而沒有夢想呢,他還要去追求嗎,那他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更多時候我覺得只是在逃避,忍受與追逐同樣是需要勇氣的,我們不能說弗蘭克是叛變,而只是他清楚的明白追逐勇氣的背后一個叫夢想的東西是空白。如果他們厭倦平凡而從不缺乏勇氣,而僅僅只是缺乏使命感又或者是缺乏實現這種使命感的才華呢?

通過一部影片故事情節的概括以及后面簡短的自我觀后感,我想至少我的思考可以代表一個觀點:要辯證唯物的看問題,就這么簡單。生活處處無時無刻不再充斥著辯證法的內容,愿意思了愿意想了,哲學方法便存在其中了?;蛟S我們大多數人會想會做,只是被人問起使用的是什么方法的時候啞語了,就像當初課堂上老師提問我們同學這個用五個字來概括是什么一樣,誰都認識但誰沒有想到“唯物辯證法”。行文并不是在標榜,只是自覺生活與學術分不開,我們懂得生活了也得懂的講出是怎樣生活的,這是學哲學的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一個學術技能。

2 哲學方法之辯證法的演變歷程

上面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將“唯物辯證法”這個學術詞匯生活化,目的在于簡單明了的理解它的含義,其實不難,只是在生活其中,一種思維的豐富的過程,來更好的指導生活。而現在就來追溯一下關于“辯證法”的發展歷程,更好的全面的來了解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的由來。

說到辯證法并不陌生,辯證法是關于對立統一、斗爭和運動、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哲學學說,源出希臘語“dialego”,由日本人翻譯為辯證法,近代傳入中國,意為談話、論戰的技藝,指一種邏輯論證的形式。辯證法是一種化解不同意見的辯論方法。在兩個或更多對一個主題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間的對話,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有充分理由的對話建立起對事物真理的認知。它討論著自古以來都是印度與歐洲哲學中心的問題。

辯證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公元前6世紀,在古希臘奴隸制城邦形成時期,一些哲學家圍繞世界的本原問題進行了爭論,產生了辯論的方法。約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各派論爭之風盛行,哲學家們都比較注重爭論的技巧和方法。這時,人們把論證或分析命題中的矛盾,以及在談話中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并克服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叫做辯證法。

德國古典時期辯證法有了很大的發展,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自然科學的發展和社會歷史所顯示的辯證性質,為德國古典哲學家對辯證法的探討提供了條件,辯證法的含義也日益豐富起來。在康德哲學中,辯證法主要指理性自身包含的矛盾,即“純粹理性之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辯證法”。

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在客觀唯心主義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概念的含義,他不只是把辯證法看作一種思維方法,同時認為它也是適用于一切現象的普遍原則,是一種宇宙觀。他繼承了哲學史上關于辯證法是揭露對象自身矛盾的思想,同時在概念矛盾運動的辯證分析中進一步闡明了所謂辯證法就是研究對象本質自身的矛盾,并把這種矛盾視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個宇宙發展的普遍法則。他在哲學史上第一個明確地在宇宙觀意義上使用“辯證法”概念。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的發展與壯大,到了19世紀中葉,自然科學的發展愈益揭露出自然界的辯證性質,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也使社會歷史運動的辯證法更加顯露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革命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新成果的基礎上,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創立了唯物辯證法。他們把辯證法看作客觀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規律,把思維中的辯證法視為客觀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自覺反映,指明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論證了辯證法的規律是來源于客觀現實,而不是來自主觀精神或絕對觀念。從而使“辯證法”概念在唯物主義基礎上獲得了真正科學的內容,使“辯證法”在歷史發展中第一次取得了真正科學的形態。

馬克思主義學者表示,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系的科學,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礎上關于發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給辯證法下了科學的定義:辯證法不過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

如果說想要知道哲學是什么,翻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第一頁就會看到: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數不多的字數連結了整個社會。不得不感嘆人類的智慧,以及哲學家們將智慧的整理與表達。我想學習哲學的意義不在于看了多少名著背熟了多少思想,而是能夠潛下心來研究這些哲思原理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所碰撞出的千絲萬縷的聯系。

參考文獻

[1]黃楠森.馬克思主義哲學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2]葉青.哲學問題[M].上海:辛墾書店,1936.

[3]張東蓀.唯物辯證法論戰(上卷)[M].北京:民友書局,1934.

[4]胡繩.論辯證法的法則與方法[J].群眾,1943,(8).

[5]歐陽英.對馬克思文本研究的兩個前提性問題的思考[J].哲學動態,2003,(11).

猜你喜歡
唯物辯證法普遍性
何不炳燭
論哲學的普遍性面向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體內的塑料微粒
唯物辯證法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雙重視域下的“意識形態終結論”批判
WADA運動員行蹤報告制度的合法性基礎——基于唯物辯證法視角
后馬克思主義視閾下的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研究
初中數學教材中量變到質變的素材倒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