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2017-01-09 09:44熊學美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治未病乙肝防治

熊學美

【摘要】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國的發病率占傳染病發病的第二位,我國乙肝人數眾多,基數大,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廣,一旦感染,治療起來較為困難。而學校學生眾多,交往密切,是人口的高密集地區,很容易引起集體感染。因此,在大學生中開展乙肝的防治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廣大學校社區醫院的醫生不僅要成為“治未病”的全科醫生,更應成為學生疾病治療中“治未病”和“既病防變”的指導員和執行者。通過探討大學生乙肝的預防和治療方法,以期改善大學生乙肝的防治現狀。

【關鍵詞】乙肝;防治;治未??;既病防變

1乙肝相關知識介紹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感染后,該病毒可損害機體的肝細胞,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身體乏力、黃疸、肝區疼痛等。部分重癥患者可合并有腹水和下肢水腫,但也有部分肝硬化甚至肝癌患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慢性乙肝遷延不愈,隨著病情的進展,感染的患者可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死亡率較高。我國是乙肝的高發地區,乙肝病毒攜帶者較多,約有1.2億,其中3000多萬為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的發展具有不可預測性,不僅危害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由于該病具有很高的傳染性,可通過血液途徑、胎源途徑以及性途徑傳播。乙肝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2大學生的乙肝防治知識掌握現狀

研究表明,乙肝的傳播首先是人們自身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其次是由于乙肝相關防治知識認識缺乏、生活行為習慣不良有直接的關系。但就目前相關調查而言,大學生乙肝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并不理想。據中國肝炎防治協會對全國60所高校大學生人群乙肝預防狀況調查和西北大學生乙肝防控項目的實踐提示,在校大學生普遍存在乙肝防治知識知曉率低的情況,而且乙肝疫苗的接種率也僅在50%左右。雖然近年來,大學生的自身素質普遍提高,對乙肝患者的態度逐漸寬容起來,愿意幫助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讓學生對乙肝的預防保健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各個知識點認知度差異大,學生乙肝知識結構不夠全面,防治態度也不夠積極。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乙肝疫苗接種率低,應該引起高校的認識,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強對在校大學生乙肝防治工作。大學生已經成為乙肝感染高風險的重點群體。

3大學生乙肝的預防

3.1校醫生開展知識講座

學校社區醫院的醫生可定期開展乙肝防治知識講座,教會學生乙肝的基本醫學常識,包括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預防隔離措施、治療以及危害性等。講解乙肝傳播途徑的相關知識(常見的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性傳播,強調不會經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預防乙肝傳染的關鍵在于切斷傳染源。告知學生那些人群屬于傳染病的乙肝人群,怎樣保護易感人群(人工自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

3.2接種疫苗

大學生是乙肝預防的重點人群,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接種疫苗顯得尤為重要。研究表明,大學新生的乙肝疫苗接種傾向是最弱的。因此,學校和校醫院必須普及乙肝疫苗接種的重要性,鼓勵大學生志愿到疾控中心接種疫苗,疫苗接種所用器械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4大學生乙肝的治療

4.1“治未病”

對于乙肝病毒的攜帶者要進行追蹤觀察,定期監測乙肝病毒的感染情況及肝功能,一旦發現轉化為乙肝立即隔離治療,為學生辦理休學。對乙肝攜帶的學生強化個人生活衛生管理,生活用品專人專用,避免體液、血液、的傳播。發生感染的學生所在宿舍使用紫外線消毒,與該學生接觸密切的人,需要進行乙肝篩查。輕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非不治之癥,恰當的治療可以防治疾病的發展與傳變。甚至治愈疾病,在疾病的早期更有希望,機體的自身修復能力在輕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展機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調,廣大學校社區醫院的醫生不僅要成為“治未病”的全科醫生,更應成為學生疾病治療中“治未病”和“既病防變”的指導員和執行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臨床分型:輕度:病情較輕,癥狀不明顯或雖有癥狀、體征,但既往多次檢查生化指標轉氨酶均在正常范圍或不超過正常上限的2倍。中度;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在輕度和重度之間,重度生化指標嚴重異常,出現肝硬化,腹水等。其中,輕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其轉歸有以下三種:

(1)HBsAg轉陰良好,這種情況較普遍患者機體狀況較良好者,有逐漸轉陰的趨勢。

(2)轉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尤其IBeAg持續陽性者更易轉為慢性。

(3)轉為原發性肝癌。

有學者認為,干預治療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關鍵在于祛邪扶正,祛邪主要抗病毒和排毒,扶正在于調節或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促進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和免疫因子,來抑制或殺滅病毒。葉酸、B12、21-金維他等藥物具有扶正調節或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葉酸是人體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時的必須物質,是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所必須的物質。葉酸幫助蛋白質的代謝,并與維生素B12共同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成熟,是制造紅血球不可缺少的物質。B12是唯一的一種需要腸道分泌物(內因子)幫助才能被吸收的維生素,由于輕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胃腸功能異常,缺乏內因子,維生素B12、葉酸等,肝臟儲存的葉酸降低,人類紅細胞生長滯后;導致貧血;21-金維他含有21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適用于營養不良,新陳代謝障礙,肝腎功能不全,貧血,食欲不振等?!爸挝床 笔加凇饵S帝內經》:“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醫在病起之時,癥狀剛顯己藥到病除。

4.2既病防變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個持續進展的過程,應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提示以“治未病”和“既病防變”設置的:葉酸、維生素B12,21-金維他等對其效果良好。具有增強體質,從而“治未病”和“既病防變”,防止輕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發展,通過延長服用時間,并有逆轉疾病的前景。

(1)輕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較輕,血生化檢查轉氨酶均在正常范圍或不超過正常上限的2倍)基礎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許多輕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首先應給予合理飲食,營養支持(維生素是很好的營養),禁忌煙酒,生活工作應勞逸結合,適當休息,避免過勞;其次可給予葉酸、維生素B12,21-金維他等藥物治療病情得到了緩解。

(2)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在輕度和重度之間)的患者給予保護肝細胞、抗病毒(使用核苷類藥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對癥及支持等治療,定期檢測血液指標的變化,觀察藥物的療效,防治并發癥的出現。同時可給予葉酸、維生素B12,21-金維他等藥物具有扶正調節或增強抗病能力的治療病情有所好轉。

(3)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生化指標嚴重異常,出現肝硬化,腹水等)的患者一般需要住院治療,臥床休息,實施重癥監護,密切觀察病情,除了給予保護肝細胞、抗病毒、防治并發癥(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繼發性感染等),輸注白蛋白、新鮮血漿或免疫球蛋白以加強支持治療。

但就目前而言臨床上對于中度、重度乙型肝炎的治療仍不是很理想,重點還是應該預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生。用“治未病”和“既病防變”理念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從現癥入手,符合臨床實際,體現了“治未病”和“既病防變”的傳統理論原則。使社區醫院成為學生預防保健的基地。

猜你喜歡
治未病乙肝防治
乙肝疫苗接種預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不再為乙肝“愁斷腸”
乙肝防治8大變化
孫思邈治未病觀與養生理論探析
朱長剛:大醫更要“治未病”
體質辨識在社區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古有“治未病”,今有“亞健康”
乙肝媽媽可以放心母乳喂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