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職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思考

2017-01-09 12:33錢序春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中職校心理健康教育

錢序春

【摘要】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筆者發現中職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存在認知程度簡單化、課程設置邊緣化、教學方式單一化的現狀,可以通過全面提高認知水平、逐步加強課程建設、不斷豐富教學方式等途徑進行改善。

【關鍵詞】中職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活動

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2004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幾年中,心理健康課逐漸得到各地中職學校的重視和加強,相繼配備任課教師,開設課程,并將課程的主要目標設定為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提高應對挫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解決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為問題,并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與咨詢。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專職心理輔導教師,筆者將結合自身在教學實踐和理論學習中的體會談談自己對心理教學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1中職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現狀

1.1認知程度簡單化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規定,心理健康是學生選修的一門德育課程。職業學校的選修課一般是為拓寬知識面,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而開設的。因此,不少職業學校領導和其他任課教師便順理成章地認為,職業學校的心理健康課是專業課的陪襯,學生只要通過專業課掌握了過硬的技能本領,就能提高就業率。于是,雖然大部分學校的課表上出現了“心理健康課”,但領導和老師的心中卻并未有“心理健康課”。

作為課堂主體,中職校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認知程度也不樂觀。他們多是初中教育的落后者,正以失敗者的心態接受職業教育,內心會有“低人一等”的感覺,不僅缺乏學習熱情,還會有叛逆、抵觸、消極等心理問題。2016年3月,江蘇省武進中等專業學校對2015級1797名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其中約有11%的無效問卷,這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不重視以致隨意填寫不無關系。

1.2課程設置邊緣化

筆者對本市多所中職校心理健康課的課程設置進行了調查,發現:部分學校領導與任課教師對心理健康課的認識不足,直接導致課務安排時出現課時偏少、上課時間非黃金時段、頻繁調課甚至特殊情況下讓位于其他主干課程等情況。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課只在個別專業開設,例如某校藥劑專業開設了“心理學基礎”課程,其教材專供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各專業使用,這與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宗旨相左。

1.3教學方式單一化

有些學校的心理健康課以傳授心理學知識為主,理論太多,缺乏實例;有些學校把心理健康課上成活動課,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有些學校的教材內容陳舊,不切實際,缺乏創新。

2思考

要想改變以上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心理任課教師不僅要認真學習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大綱,還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掌握職業教育的特點,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諦,針對學生的思想現狀,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真正落實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

2.1全面提高認知水平

雖然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國家各項政策的頒布使職業學校開展心理健康課有了依托,政府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各校領導逐步重視,更系統地開展心理學科教學。在加強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宣傳外,應鼓勵教師將心理學原理融入本學科的教學中,以提高課堂效率。重點培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生擔任班級心理委員,定期對其進行心理專業知識的培訓,由點帶面,讓他們成為傳播心理知識的心靈使者,提升其他學生對心理學的認知。

2.2逐步加強課程建設

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應參照《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學大綱》制定本地區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實施方案,常州作為經濟發展較快的市,應率先將心理健康課程納入德育課必修課范圍,并加大課程資源開發力度,鼓勵更多的中等職業學校開發校本教材,盡快出版適合本地區的心理健康課教材。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一一課堂教學建設的同時,還要積極探索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2.3不斷豐富教學方式

2.3.1選好主題,深入內心

注重選擇一些與職業學校學生心理特點相符合的主題開展教學活動,最好是學生最為關心的、最急于解決的問題。課堂教學的主題要明確,應始終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避免主題過大、過多或涉及學生的隱私而難以討論。

2.3.2主體為重,形式多元

心理健康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整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宜做過多的講解。即使是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總結,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提示,最后幫助歸納、補充和提煉。

2.3.3方法創新,與時俱進

積極心理學作為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更多關注的是人性的友好與潛能的開發,它與以“問題導向”為研究方向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不同,是探索人的優勢與幸福的學科。

如今的學生身處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從新媒體獲取各類知識的愿望十分強烈,因此有必要綜合運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可以通過發布學生感興趣的心理測試、心理小常識的方式,提升學生對心理學的了解。多管齊下,讓學生從思想根源上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

猜你喜歡
中職校心理健康教育
情境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團良性發展的幾點認識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舉措
新課改下中職校和諧教學課堂的構建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