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

2017-01-09 13:12賴久素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

賴久素

【摘要】目的:就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進行探討研究。方法:隨機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時間范圍接收治療的8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人數40人。對照組接受一般護理,觀察組接受康復護理,對兩個組別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護理后上肢FMA評分(30.2±11.3)、下肢FMA評分(28.3±10.2)相較于對照組(19.8±9.2)、(19.9±9.5)顯著更優,數據差異具備統計意義(P<0.05)。結論:康復護理應用于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效果滿意,可有效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恢復,具備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康復護理;腦卒中偏癱;運動功能恢復

本次研究隨機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時間范圍接收治療的8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通過對其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旨在為臨床基于一般護理效果與康復護理效果對比的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現進行下述探討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時間范圍接收治療的8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本次被試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人數40人。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37~75歲,平均年齡(64.3±3.9)歲。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38~76歲,平均年齡(63.9±4.1)歲。兩組被試對象一系列健康指標,包括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接受統計學分析,數據比較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性具備研究對比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一般護理。觀察組接受康復護理,①肢體功能訓練,結合患者偏癱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開展肢體康復訓練。②語言訓練,以緩慢清晰的方式與患者開展對話交流,給予患者盡可能多可支配回答時間,樹立患者交流信心;協助患者經由視頻影像、有聲閱讀或者與家屬聊天等方式開展語言溝通;④心理護理,對患者開展針對的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主動熱情溝通,構筑良好的護患關系。⑤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偏癱的認識程度,使患者認識到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優化調整患者飲食結構等。兩組80例被試對象接受不同護理治療后,選用醫院腦卒中偏癱相關規范準則設計調查表,對兩個組別護理后運動功能情況(選用Fug-1 Meyer運動量表FMA開展評價)進行觀察對比。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0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處理,研究獲取的相關數據通過均數±標準差(x±s)呈現,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計量數據對比應用t值檢驗,由P<0.05說明數據對比結果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上肢FMA評分(30.2±113)、下肢FMA評分(28.3±10.2)相較于對照組(19.8±9.2)、(19.9±9.5)顯著更優,數據差異具備統計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腦損傷使得運動傳導通路、運動細胞遭受破壞,導致主動調節水平降低,肌張力轉變,肌肉機能縮減,造成患者難以正常行走或產生異常步態,并以行走艱難、穩定性不足及速度緩慢等為主要表現。

康復護理自患者實際病情出發,對患者開展肢體功能訓練、語言訓練,提升腦側支循環構建速度,有效推動病灶周圍組織或者健側腦細胞的重組、代償,從而盡可能地發揮腦的可塑性,此外對患者日常飲食開展調整,開展針對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基于對人文關懷護理理念的凸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上肢FMA評分(30.2±113)、下肢FMA評分(28.3±10.2)相較于對照組(19.8±9.2)、(19.9±9.5)顯著更優,數據差異具備統計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付娟等、許風蓮等報道結果基本相符。

總而言之,康復護理應用于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效果滿意,可有效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恢復,具備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神經肌肉電刺激技術在改善4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良姿位擺放依從性中的應用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
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功能恢復效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